《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坪跻丫⑾轮鞠颍巧衩氐奶炜仗剿鞲鲆磺宥?赡茄幕埃皇且馕蹲乓袷サ幕嗜ǎ硬豢啥〉谋ψ侠吕绰穑

    这对于平民老百姓来说,无异于就是揭竿而起的造反行为,可是他们竟然毫不动摇的说了出来。怎么听都让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难不成他们准备将这个凉州,打造成他们造反的总基地吗?

    而且周群刚刚提到的那个大西洲,又是怎样的一个所在?为什么苏宁用来考核学生的学问,都是来自那个大西洲呢?难道说他们汉人的土地上,长出了别人的庄稼,没有孕育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明不说,还让来自外面的文明钻了空子,这可不是他们这些文人士大夫所能够接受的现实。

    先是一个惊天阴谋出现在他的面前让他惊慌失措,而后是一个神秘所在让他莫名其妙。

    这让他在整场考试之中,都显得魂不守舍,害的监考人员一直紧盯着他,生恐他做出什么铤而走险的作弊举动。

    待到考试结束,所有的人都开始抱怨,这场考试的难度实在太大,但也有那么几个人,虽然言语上说的和别人并无二致,但神情之中却分明显示着几分狡猾的意思,看来他们在应考指南的帮助之下,已经取得了不挫的成绩,此刻正在暗自高兴自己复习工作做得充分。

    然而荀攸荀公达,却和他们的表情并不一致。只见他目光呆滞的缓缓靠近周群,小心翼翼的询问道:“考试之时,我听你说的大西洲的文化,不知这大西洲究竟所在何处?”

    周群知道他是和自己,虽说您一同来到凉州的人,心中自然没有多少怀疑的地方,听到他的询问,自然毫无防备的将将事情原委都告诉了他。

    原来苏宁为了掩盖他和那些召唤者们的真实来历,便在前世回到凉州的路上,告诉了周群一个他故意编造出来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同时,苏宁左传承的那个学术流派,开始从东海之滨向大西北迁徙。他们经过凉州,但却没有在这里定居,而是继续向西穿过西域,跨过大月氏建立的贵霜帝国,然后继续向西,直到大海之滨,他们才感觉安全的躲过了汉武帝的迫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从海洋的深处忽然有一支船队赶来。他们将迁徙到那里的先辈们运载到了他们所居住的海中陆地上。那里被称作大西洲,西方的某些文明部落,也将之称之为亚特兰蒂斯。

    苏宁所承袭的学问,就是那个流派,在那里学习了不少当地的学说,但依旧还保留着自身的特点,他们始终念念不忘自己是来自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所以当多年以后他们听闻这片故土面临四分五裂的时候,他们果断的开始陆续回归到这片土地上来。希望能够用自己多年来的所学所闻,避免这片大地陷入到纷乱的战火之中。

    这也就是苏宁和他的师兄们,为什么会接连出现在凉州的原因?因为他们是按照祖先们曾经迁徙的路线,一步一个脚印的返回这里的。

    而他们所带回来的,不光是来自大西洲的学问,还有领导叫做和平的梦想,虽然在兵荒马乱的凉州,这个梦想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但显而易见的是,眼前的这位周群,已经是这个梦想的坚定信徒。

    从周群之前的表现上来看,他们的信仰并不惧怕战争,反而对到来的战争跃跃欲试,然而他们的内心却又崇尚和平,对于平凡却幸福的日常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向往。

    至少从周群给出的答案来看,荀攸荀公达便能清晰的感受到他们对于未来的清晰渴望,说来也奇怪,他还从不曾见过其他的,乡民或者是书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从他们的口中听到的,不是凌云壮志,就是平平凡凡的期望,但却从不曾有任何一人,将这些规划说得如此清晰,仿佛在眼前就能看到一般。

    恍惚之间,荀攸似乎觉得,这恐怕才是最令他手足无措的地方,或许,那些所谓的天文知识,并不是最令人难以捉摸的东西,反而是这种名为理想的玩意儿,才最能融化进人的心里去。

    眼前的这个15岁少年,似乎就已经被苏宁所感化,他的内心之中流淌的,或许已经是苏联的信仰,想到这里,荀攸不禁为这而惊叹起来,然而惊叹之余,他又不禁为之而感到恐惧。

    于是他更加小心翼翼地问出了自己的下一个问题:“我听你说,你们有志要探索星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先前对他没有什么防范的周群,听到他的这个问题,却突然变了脸色。他已经猜到了对方为什么会询问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对探索星空这个词的理解,并不相同。

    与他而言,他的那番话只不过是在表达自己的求知欲,然而,对于眼前的这个家伙来说,那将是威胁到他们现有权力和社会地位的存在,

第146章 成年小学生与少年大学生—5() 
士大夫阶层就是黄钱的寄生虫,同时他们也是人民百姓的吸血鬼。

    他们一方面打着拥护皇权的旗号,从皇帝那里分割并得到权力。由于皇权本身的局限性,他不得不借助士大夫来治理国家,这就让双方有了交易的空间。而与此同时,士大夫们在数量上远远超过皇家宗室,而在贪婪的程度上,却和皇家宗室别无二致,同时由于他们手中握有较大的行政权力,也就让他们在贪赃枉法的手段上,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于是这群知识分子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事情,几乎贯穿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大多数历史。

    东汉王朝之所以陷入皇权受到威胁,而百姓民不聊生的境地之中,正是由于这帮士大夫的贪婪无度。

    这个阶层,也是最早的垄断组织之一,只不过他们垄断的是知识,还有权力,而不仅仅是经济。

    周群虽然年纪不大,但他曾经受到过苏宁的耳提面命,对于这一点,还是认识得比较清晰的。所以当他听到荀攸荀公达的这个问题,他在第一时间就向对方投去了警惕的目光。然后对方很快的就讪讪地笑了起来,似乎已经放弃了追根刨底的意思,换一种角度来讲,他这次的试探是极其盲目和突然的,就连接下来的套路,他都没有准备好,那么说,他很可能没有掌握自己致命的弱点,否则,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问题,就将是连珠炮一样的接连不断。

    拿准了对方的这个属性,周群也就可以从容不迫的慢慢应对他的提问了。

    “探索星空啊,那就是观测,观测你懂不懂?不懂?那我也没法给你说明白,反正很复杂,就是能把星星看得更清楚一些。”

    其实周群想说的是,能把你们这群国家的寄生虫看得更清楚一些,但是这话他是不方便说出口的,毕竟这是斗争形势的需要,并不是他一个年轻人在激愤之下就能够戳穿的事实。

    但是他的话,还是让荀攸深深的思索起来。他总感觉对方的这番话有什么深意隐藏在字面的意思之后。然而一时之间,他又琢磨不透隐藏在背后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所以最后他只好放弃思考,讪讪的笑着,结束了这段对话,默默的等待着下一场考试的到来。

    接下来的考试实在没有什么亮点,除了报考国防专业的,孩子们在外面风一样围着操场不断转圈,然后经历了无数个奇怪的体能测试之后,终于从考官们的眼中,看到了满意的神情。

    不同于参与笔试的那些青年学子,赵县邮政局效命疆场的孩子们,在体能测试结束之后,就可以拿到他们的部分分数。赵轩分数虽然不能代表他们在本次考试当中的所有表现,但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他们能否在入学之后踏上怎样的发展之路。

    由于这一制度实属草创,所以苏宁在招生方面并没有提出过分苛刻的要求,只要能够在档案中体现出与他相似的思想,哪怕分数实在考得惨不忍睹,他也会予以酌情录取。

    这一工作花费了他不少的时间,首先他要等待笔试的结果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这就需要花费考官们不少的时间,去批改试卷并誊录分数。然后就是消耗时间更加长的逐一评定。

    其中更是有些奇葩的人物,需要让他花费额外的时间去认真的思索究竟该怎样处置才好。

    比如说徐福和郭嘉,虽然从幼小的年龄来看,应该建议他们去学习小学内容,和马超成为同学,但他们的国学功底和智慧显然不应该在小学当中蹉跎。所以苏宁不但允许他们参加汉阳大学的招生考试,并且根据他们的分数,予以破格录取。

    而另外一位大才,苏宁就不准备让汉阳大学录取了,这个人,正是荀攸荀公达。从他递交上来的试卷来看,他的回答极其不认真,显然就连应考指南都没有读过。一个准备不充分,就前来参加考试的学子,无疑是对这场考试的极其不尊重,这也是苏宁,不准备录取她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他在试卷当中所流露出的价值观念,与苏宁现在所想要传播的理念,有着巨大的冲突。荀攸虽然不是卫觊周游大汉带回来的人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但他的观念,却是极其守旧的一个,就连他的叔叔看上去也没有她那么保守,当然这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年龄还要比他的叔叔大上七岁的缘故。但不管怎么说,保守的观念,就是苏宁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的每场考试的结局,就这样被敲定了。

    荀攸知道这个结果的时候,几乎已经将考试的那点事情给忘记了,正如同苏宁所猜测的那样,他对那场考试其实并不关心,按照他的才华,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得到重用,这本来是大汉价值体系当中理所应当的事情,更何况是在这个人才匮乏的凉州地区,然而事情的进展却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料,苏宁不但没有重用他的意思,反而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就连小小的入学考试,他都没能顺利的通过,而他的叔叔荀彧荀文若,德意志轻轻松松的获得了一张入学通知书,就连那七八岁的小孩子郭嘉郭奉孝,也是如此一般。

    这样他的内心显然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他很想找到苏宁理论一番,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朝廷的使节从洛阳星夜赶来,带给了整个凉州,一个极具震撼的消息。

    由于在之前针对鲜卑人的战争当中,苏宁及其部下表现得十分出彩,所以他们无一例外的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苏宁本人如愿以偿的成为武威太守,北地郡太守皇甫嵩挤掉盖勋成为汉阳太守,后者则十分不情愿的,前往北地郡上任。关羽德接替苏宁成为拥节长史,赵云则因为战功卓绝,而越级成为汉阳郡都尉。马翼也因为战功成为兰干县尉。就连卫觊也跟着沾光,得到了一个小官的封赏。至于在战争当中表现出色的杨大眼和黑塔等人,更是成为了大汉朝廷重点培养的将才。

    由此一来,苏宁的势力几乎笼罩了整个凉州,他荀攸想要上门去找茬,似乎得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

第147章 成年小学生与少年大学生—6() 
身处凉州的荀攸,此刻还不知道刚刚结束的那场战争,对于大汉王朝以及参与战斗的各级将领来说,是一件何等重大的事件,他只认为,基本来犯的北方蛮族,只是一场可歌可泣的胜利而已,然而他没有注意到,这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足够当今天子刘宏告慰太庙感谢上苍。

    同时,世家大族逐渐把控地方权力的现状,让刘宏也急切的需要一支新兴力量来平衡他们。于是这次的赏赐非常之丰厚,多名参与这场战争的将领都被越级提拔,就连老迈的雁门郡太守叶望,都被紧急召回朝廷出任选部尚书。战功并不算特别出众的张绣,也得到了一个酒泉郡都尉的官位,钟繇则因为筹措后勤有功,升为张掖太守。曹操也因着有战功在身,而得到了一个金城郡长史的头衔。

    由此,凉州2/3的区域,都已经被苏联的势力所触及。其在核心地带的威望,更是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

    然而这一切,巡游都没有明确的意识到,他只是模棱两可地感觉到后年的声势在与日俱增,本能的觉得现在与他对抗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果断放弃了由于愤怒而带来的冲动。

    没有得到宣泄的苦闷情绪,就这样一直挂在他的脸上,于是很快就被他的叔父荀彧发现了。两人虽然名义上是叔侄关系,但是对象的情谊却如同亲兄弟一般,每当遇到什么痛苦的事情,两人更是无话不谈的知己。所以在这件事上,荀攸也没有打算瞒着荀彧,在对方的询问之下,很快就告诉了他。

    荀彧显然比这位侄子显然更加了解当下的局势,苏宁的威望在凉州已经如日中天。而他所推崇的学问,也因之而倍加受到重视,更何况,追寻他的学问而创立盘古教的周群,因为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中表现突出,不但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封赏,还受到了凉州刺史梁鹄的特别青睐。

    而这个盘古教在民间的声势,更是迅速的扩展开来。凡是知道他们在凉州城头那次惊艳表现的民众,几乎都在不自觉间成了他们的信中。这种在百姓中间的迅速传播,让世家大族出身的荀彧,隐隐约约之间感到了莫名其妙的威胁。

    如果有朝一日它们被用来掀翻世家大族的统治,那么天底下的门阀,恐怕将陷入一场巨大的腥风血雨之中。而苏宁的学问之中,已经多次流露出对世家大族的厌恶。他推出的几个学校,都不主张招收平民子弟入,无形之间,便与世家大族对立起来,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世家大族看不上他的教学内容所致,毕竟他所崇尚的工商咨询,在豪门眼里简直就是不屑一顾的学问,交给那些平民百姓,倒是再合适不过的定位。

    然而荀彧还是不放心苏宁的志向,所以他还是决定让荀攸去探查一番,于是他和他的这位先知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第二天一大早,赵云如同他在战前那样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学校的门口,汉阳大学附属小学,以种花家的名义在汉阳郡之中已经打出了名堂,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之中,马超和他的同学们,像童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