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于在前不久的汉阳郡保卫战之中表现出色,周群的盘古教迅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并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扩大了四倍有余。他的信徒数量目前已经达到四位数,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向着五位数发展。

    这次考试也是他和他的信徒们所志在必得的一次崭新尝试,由于录取结果要对社会公示,所以他们想要全力在这次考试当中展现出自己的能耐。这样可以加速自己吸引信徒的步骤。

    与此同时,这个考场里还出现了一个刺史府中的大红人,他就是为苏宁和老鸟带来麻钢生产技术的徐奥林。

    在过去的几次战斗当中,他所制造的兵器和甲胄都在战场上展现出来了极高的质量,深受广大将士们的喜爱,他的个人威望也因之而迅速攀升。就连黑塔也对他所提供的铁质马镫等装备表达了很高的赞许。

    苏宁听说影响寡言少语的黑塔,竟然破例称赞了他,另一刻便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而眼前的这个家伙也极其上道,立刻在穴位上向苏宁看齐,并表示会来参加苏宁举行的这次招生考试。

    只是苏宁并不知道,此人的身份实在深不可测。

第143章 成年小学生与少年大学生—2() 
徐奥林虽然世世代代居住在凉州,但是他所承袭的学术却来自遥远的中原。

    只是在汉朝以后,他所承袭的那门学问酒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爱罢出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更是几乎无人知晓他们的行踪,俨然成了隐秘起来的一股神秘力量。

    隐秘起来的力量对于官府来说,往往意味着不可控的潜在威胁,再加上他所承袭的那门学问之中,的确能够让信徒产生极强的服从力,这就让儒家控制的朝天感受到了恐慌,他们惧怕那种无畏的牺牲,更惧怕那种无谓的牺牲被用来冲击他们已经掌握在手的权利,所以他们极力打压这股学术力量,更是在公开场合不断的诋毁他们,有意无意的将它们形容是类似魔鬼附体而变成的恐怖战士。

    于是他们的流派就不得不更加隐秘的行动,甚至迁移到儒家朝廷所不甚注意的西北凉州,在这里生根发芽,不断地将它们曾经的辉煌延续下去。

    然而凉州并不是一个文教昌盛的地方,虽然这里的黎明也保留着勤劳智慧的华夏风采,然而,常年的战乱还是让他们的学问在传承之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不过,他们却没有因此而丢掉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创新精神,在这西北的荒漠之中,他们竟然也有了不少新的发明,麻钢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有很多也面临着同样的失传难题,但他们仍旧认为,复兴自家学派的辉煌时刻迟早会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然而,新的战乱却不期而至,更加猛烈的冲突出现在了凉州的大地上。本地最强横的世家大族宋家,竟然和一股新兴势力产生了剧烈的摩擦,随后更是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导致多个势力卷入其中。随后这股新兴势力又引起了鲜卑人的觊觎,规模更大的一场混乱正向他们扑面而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为数不多但却能力超凡的弟子们,却发现了这股新兴势力的惊艳之处。他的水车在渭水之上不停的翻转,而送到他那里的羊毛,竟然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变成了一件件可以穿戴的衣物。

    徐奥林在得知这件事之后,瞬间就想起了本学派先贤们的各种伟大创见。恍惚间,他似乎看到了先贤们的身影在自己面前复活,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号召力,促使他不顾一切的来到汉阳郡,想要见识一下那位名叫苏宁的年轻人。

    恰巧在这个时候,鲜卑人的动作越来越大,他们想要拿下整个凉州,从这里得到他们想要的技术。然而苏宁没有因为敌人的强大而做出丝毫让步,他积极组织各种抵抗措施,包括招募新兵、打造新兵器、从并州及其它地方引进各种可以使用的战略物质。

    麻钢在这个时候也成了苏宁点名需要的东西。虽然在后来的战争之中,他的表现远远比不上同期抵达汉阳郡的洧水。但不可否认的是,黑塔正是借助了麻钢制作的铁制马镫和新式兵器,才在北方草原上一举击破了鲜卑王庭,并在雁门关外配合其他两路友军大破和连所部。

    这种一锤定音的表现,虽然掩盖在苏宁战略决策和黑塔个人勇武的光芒之下,但明眼人还是很快发现了麻钢的光辉之处。

    苏宁就在战争进入尾声的时候,下令加快了相关的生产计划。他徐某人的社会地位,也因为老鸟和苏宁的重视而很快提高。

    这让徐奥林更加意识到,苏宁是和他有着类似信仰的人物。这让他有一种想要表明自己是右派身份的冲动。然而,在经过和长老们的一番激烈争论之后,他最终还是强迫自己按捺下心神,准备继续观察苏宁一阵子之后,再做出最后的决定,毕竟,他们这个学派受到朝廷的打击已经太久太久,他们并不能轻易的相信任何朝廷的走狗,尤其是苏宁这种为了朝廷可以屠戮草人的朝廷鹰犬,更是与他们新鲜提出的理念有所相悖。

    于是他决定前来参加这次考试,这是深入了解苏宁的最佳方式,学习他所贯彻的理念,便能够尽快得知他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同道中人。

    不过苏宁的这次招生考试难度很大,有很多题目就连刺史大人也做不出来,所以他们必须进行精心的准备,好在苏宁为参加考试的学子们早就准备了一份应考指南。

    这本书作为考试参考用书很快成为士子们的必备书籍。即使是不准备参加招生考试的门阀子弟也大都特别喜欢其中记载的各类知识,尤其是天文地理数算历史之类的东西,经常会出现让他们拍案叫绝的精辟点评,和让她们悠然神往的新鲜描述。

    苏宁对于世界自然地理的介绍倾向于对各种神奇景色的描写,什么尼亚加拉大瀑布,什么澳大利亚的变色萤石,什么复活节岛上的特大石像,什么……都在他的描写之下,神气活现的出现在了读者们的眼前,让他们颇有一种想要去一窥究竟的冲动。

    这正是苏宁想要看到的结果,他巴不得这些有钱有势的世家子弟们能够踏上发现新大陆的旅途,将广阔的未来前景展现在大汉民族的子民与知识分子面前。

    由于自然地理的局限性,辽阔的太平洋舒服了汉人祖先向东航行的脚步,高耸的青藏高原,又让相机太索的步伐充满了艰难险阻。西北干旱的戈壁与西南潮湿的丛林也都阻断了祖先们向外探访的脚步。这让生活在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汉族们,天生比其他民族更不容易发现外面的世界。

    虽然宋朝元朝对于海外航线的拓展持续了数百年,但依赖榫卯结构的造船技术,让海船无法承受巨浪的拍打。海洋贸易的暴利又成了官府艳羡去因为贪腐而不能将其利润尽数收归国库的罪恶贸易。于是到了明清两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开始占据大部分的历史时空。最终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百年的屈辱。

    然而这一次,苏宁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第144章 成年小学生与少年大学生—3() 
可惜苏宁的志向,只有身为穿越者的他自己能够理解,对于徐奥林等人来说,他的见识和智慧是非常值得他们钦佩的。然而这个人的眼光究竟能看到多远,却是他们所无法理解的。

    不过只要有这份心陪在,对于苏宁笼络他们的工作就顺利了很多。

    其实宋婷所做的工作也并不复杂,只是一份名为考试指南的小册子,就充分展现了他所掌握的智慧与见识,这对于求取学问如饥似渴的古代人来说,无异于向他们打开了一扇广阔的大门。

    所以他们当中,有的人怀揣着探索的精神来到考场之中,有的人则秉持着巨大的怀疑来一探究竟。有的人在内心之中都已经将苏宁当作是他们的授业恩师来崇拜,而有的人虽然仰慕苏宁,但却终究不会和他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徐奥林静静地坐在考场的角落之中,慢慢的扫过周围的那些考生们。

    瘦骨嶙峋的郭嘉和身材健硕的徐福,都得认认真真的温习着那本应考指南。别看他们年龄幼小,但从他们翻动书页的熟练程度来看,那本书上的内容你已经印在他们脑海之中了。如果这次考试真的像考试大纲中那样要求的,大多数考题内容都会出现在这本应试指南上,那么,这两位少年的成绩一定会让一同参加考试的士子们瞠目结舌。而另外一些读书人,则显然没有他们用功,大概他们只是将这本书当作一些的杂学书籍来读。更有甚者则是索性三五成群的聊起天来,压根不在乎周围的考生正在用功温习。

    这其中,尤其以成名已久的荀家叔侄最为过分,他们谈笑风生的动静,就连隔壁的考生也都听得清楚。徐奥林不仅为他们而惋惜起来,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知道苏宁最喜欢踏实肯干的人,而最反感夸夸其谈的家伙。这样的人恐怕很难引起苏宁的注意,毕竟以苏宁在刚才结束的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战略才能,他恐怕在军事上不需要多少军事方面的人才,反而需要一些能够帮他的除理内政的实干家。

    或许那个叫做陈群的孩子,才是他最需要的人才。只可惜那个孩子出身于名门世家,而苏宁这次所推广的人才选拔政策之中,有很多细枝末节的规定都隐约展现出了反对世家门阀的意思。

    长此以往,苏宁与世家子弟之间的斗争必定会激烈展开,到时候那个孩子又会怎样抉择呢?他是选择遵从自己的恩师与自己的家族决裂呢,还是服从家族的利益,与他的恩师恩断义绝呢?

    说起来,这倒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注意的问题,然而,他的思考到此也该结束了。随着急促的铃声迅速响起,这场考试也终于要拉开帷幕了。

    这场考试的第一个科目,是苏宁一直在强调的基础学科中的一门,数学。

    苏宁在数学上的造诣非常一般,他只对自然数的加减乘除还有些造诣,不过那也只是小学水平上的事情了,根本就是摆不上台面的技能,所以在这次命题的过程当中,他也没有过多的展露自己那微不足道的才华,其中的大部分题目都是由阿贝尔等人联合制定的。

    阿贝尔虽然在实质上触碰到了伽罗瓦群,但上苍并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让他将自己的学术变化成更加系统的论述,而他的几篇重要论文也因为法国的几名同行有意无意之间的阻挠而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试想一下,如果她的论文早日得到认可,那么接下来的工作便可以提早展开。如果他能够再活得久一些,那么那名叫作伽罗瓦的家伙,或许也就没有那么高的成就了。

    然而,历史不容许假设,我们只能在这里感叹阿贝尔的英年早逝。

    天妒英才的哀伤,没有伴随着阿贝尔重生到东汉末年。他用毛笔和左伯纸写下的,是他上辈子毕生的心血,那是代数发展的巅峰之作,再往后便是更加抽象的群论。有的人认为那就已经不再算是数学的范畴了。

    所以他的才华,应付这个级别的命题已然足够,苏宁在最初的时候甚至没有打算让别人来帮助他,虽然最后他还是决定让两位经济学家,阿莱和阿罗作为他的副手,以便在数学试卷当中掺杂一些关于经济生产的应用性题目,但其中的占比并不算高。

    所以考生们面对的这张数学试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他们和挪威天才阿贝尔之间的巅峰对决。

    当然苏宁早就已经猜到了这场对决的结果,那就是天才站在山巅之上,而这帮兔崽子们只能在山脚之下仰望。

    急促的铃声再一次响起,大部分考生的试卷上却还是空空如也。随着监考官强制收走了他们的试卷,一片哀嚎之声也在考场之中扩散开来。

    如果他们的户口还没有就此结束,接下来的考试更让他们惊愕不已。

    第二场考试是专业课科目一。因为各位考生所填报的专业不一样,所以他们在这场考试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果说上一场他们还有希望作弊的话,那么这一场他们就只能各安天命了。

    荀攸荀公达坐在周群的旁边,不断打眼偷瞄对方双双写下的答案。可是对方这一场的科目是基础天文学,与他的世界地理只有前两道题是一样的。

    这两道题都是填空题,第一道题是问太阳系中哪一颗行星是通过对引力扰动的计算而发现的。第二道题则是询问天空中的南船座被划分成了哪四个星座?

    这样的问题。对于已经阅读过苏宁科普作品的周群来说简直再简单不过,他二话不说的在第一道填空题的下面作答。

    歪歪扭扭的海王星三个字,很快就收入到了荀攸荀公达的视野之中,然而他却是不屑的撇撇嘴,原因无他,在自小接触过的所有天文著作当中,他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海王星这个名字。

第145章 成年小学生与少年大学生—4() 
苏宁在他的报考指南之中,掺杂了很多属于他的学问,这一点,荀攸荀公达早就有所耳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理解苏宁的做法。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出现在这张试卷上的题目以及答案,竟然是如此的光怪陆离,他这位已经历经几十个春秋的人,竟然在此前从未听说过海王星这种东西。

    而当第二道题的答案呈现在他面前的时候,那四个星座更加令他感到,无比陌生,什么罗盘座,船底座,也是他从来不曾听闻的东西。

    于是他的脑海被不计其数的疑惑所覆盖,让他的脑袋几乎停止了运行。好在他的听觉还算灵敏,无意之间竟然听到周群低声嘟囔了一句话。

    “怎么考的都是些大西洲的学问,而且还是这些用不到的学科历史,我们不是要探索星空的秘密吗?”

    这话让荀攸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不知道探索星空的秘密,对于眼前的这群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于他而言,抬头所能仰望的那片天空是极其神秘的,是与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所关联的。那绝对是不能轻易去探索存在,然而这却人却似乎已经立下志向,要将那神秘的天空探索个一清二楚。可那样的话,不是意味着要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