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那样可怕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但这并不能妨碍他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而在这个时候收到前线吃到败仗的战报,则让他的情绪彻底陷入低谷和无助之中。

    就是经验谈不上丰富的赵云此刻还无法完全的理解。一明民政主官对于战争的恐惧,他只知道敌人来犯的时候,应该想方设法的去应对敌人才是,恐惧,是最无用的东西,虽然对于某些人来说,那是力量的源泉,然而最终出现在战场上的,却是一种名为勇敢的东西。

    所以他给出了第一条意见就是:“刺史大人,我们增兵吧。否则皇甫太守无法稳住前线的防御态势。如果防线被敌人打穿,那么前线的对峙局面必定会轰然倒塌,到时候敌军的主力将威胁到我整个凉州。”

    然而这个一点很快就遭到了老娘的拒绝,因为汉阳郡之中着实已经无兵可派,幸福,这是通行都已经捉襟见肘,又怎么能够继续向前线派兵呢?如果这样的突袭再来一次,那么整个汉阳郡就将成为一片废墟,到时候用不着全线崩溃,整个凉州的核心部分也将陷入到鲜卑人的肆虐之中。

    除非,现在还有谁家的兵马可以借调给他,让他可以直接将这些兵马拍到前线上去,补上因为之前的败仗而受到的损失。

    可是,这只是一个极其理想的方案。虽然在整个量程范围之内居然有好几家羌族,是你可以记得要给他足够数量的兵吗?然而其中没有几家是可信的,更没有几家愿意让自己的儿郎白白在前线上为汉人送死。

    分析到这里,老鸟彻底陷入到了绝境之中,他几乎要仰天长叹,抗议老天对他的不公。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苏兹萨克却突然站了出来,他快步走到老鸟的面前,拱手对着魏老刺史说道:“我父亲允我调动族中两千兵马,我愿带领他们赶赴前线,增援恩师。”

    梁鹄愣怔地看着这个11岁的少年,默然良久无言以对。他不知道阜宁给这个少年是家怎样的影响,竟然让我这个无知无畏的家伙敢于在这么危险的时候清算人,并改不成线,要找那里的搏杀,可谓是九死一生。对于一个11岁的少年来说,那威太过于危险,他又怎么能够忍心让这样一个脆弱的孩子前往那么危险的地方。

    你啥当机立断拒绝了对方要求,理由非常简单:“孩子,你还太小了。”

    “那就让赵大哥带领我的兵马前去。”苏兹萨克一边说着话,一边从腰间掏出了一块玉佩,缓缓地递到哪了老娘的面前,“这是我父亲教给我,用于调动部落兵马的信物!手中持有它的人便是那两千兵马的主帅。”

    梁鹄沉默了良久,他本不想接受这份帮助,然而前线的局面实在危急,迫切的需要生力军前往支援,再加上赵云这位猛将,说不定在战场上就有超乎寻常的发挥,有了这两千兵马,只要这个孩子不去战场上冒险,那么这个建议实在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所以他渐渐地伸出了自己的手,缓缓地拿起了来回运费,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英语双粗糙而有力的大手,却忽然从另一个方向也紧紧的拿住了那块玉佩。

    梁鹄心中一惊,赶紧抬起头来循着手机的方向望了过去,顷刻之后,他蓦地发现,与他同时握住玉佩的人,赫然正是北宫伯玉!

    这位在草原上鼎鼎有名的大首领,此刻紧握着拥有调兵之权的这块玉佩,按照常人的逻辑来看,他一定是想要扩张一下自己的势力,毕竟这块玉佩意味着一个庞大部落的精锐力量。

    所以在场的所有人,尤其是赵云,对他的这个行为极其警惕。如果他有意抢夺这块玉佩,那么赵云将毫不犹豫的横枪一击,将他刺于马下,然而此刻的北宫伯玉却忽然抽搐几下,眼泪止不住地流淌下来。多年不曾洗浴的脸庞上,本来已经积满了灰尘,却在泉水一样的眼泪洗刷之下,慢慢的呈现出一张英俊的脸庞。

    梁鹄年老成精,阅人无数,他只是盯着那张英俊的老脸看了片刻,就忽然想起了另外一个人,茹饶克。

    这两个人,长得实在是太像了,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如果年幼的苏兹萨克也长大成人,或许他们三个人看上去就如同一家人一般。

    可是他们并不是一家人啊。茹饶克从小在匈奴地盘上长大,成人之后才回到凉州,就连他的这个名字,也充满了匈奴的味道,怎么可能和北宫伯玉扯上什么关系呢?

    然而这个时候,一则关于北宫伯玉的坊间传闻,浮现在了老娘的脑海之中。据说,北宫伯玉当年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北宫伯,另外一个叫做北宫玉。然而那个叫做北宫玉的小儿子,再说几年前的一次部落冲突之中被人劫走,之后便下落不明。有很多传言,认为他早就已经死了,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块玉佩似乎揭示着当年被隐藏起来的某些秘密。

    “你刚才说,这是你父亲交给你的玉佩?”北宫伯玉缓缓地询问着11岁的苏兹萨克,期待的他能够做出认真的回答。

第132章 借兵借兵,借出一桩旧事…4() 
年少的苏兹萨克还带着少年人的狂傲,他不屑的看着对面的老首领,饶是知道他威望素著,但语气之中却没有任何尊敬的意思。

    “你的耳朵已经提前去见腾格里了吗?我说的话再清楚不过,你怎么会听不见呢?”

    北宫伯玉一阵尴尬。他没想到少年会直接将他的问询给堵了回来,但他却没有动怒,表情之中却充满了难能一见的宽容。

    一个在草原上杀伐果决、阴险狠辣的人,为了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往往会直接杀掉顶撞他的人。然而北宫伯玉却奇迹般地没有责怪这个孩子,就连跟随他多年的那些亲卫们,都缓缓的收回了已经拔出一半的钢刀。

    这个场面让对面的梁鹄更加感到惊奇,所以,年迈的刺史忍不住问出了自己的疑惑:“豪帅,那块玉佩,究竟意味着什么?”

    北宫伯玉盯着这位刚刚上任的刺史大人。这样的问题换成之前的几位刺史,是绝对不会问出口的。奈何眼前这位仁兄,乃是当今皇帝的亲近之臣,深受恩典的他显然对凉州的具体情况缺少了解。

    不过,他北宫伯玉的心情今天着实不错,尤其是在见到这个孩子拿出的玉佩之后,那么就让他这个老不死的草原之王来给愚蠢的汉人官僚介绍一下这块玉佩的意义吧。

    老北宫的介绍方式与众不同,简单却让人印象深刻。

    只见他缓缓地将右手探进了怀里,慢慢地取出了一块浅绿色的物什。当这个物什被他高高举起的时候,梁鹄愕然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北宫伯玉会如此激动了。

    这块玉佩,和刚才见到的那块竟然一模一样。

    而北宫伯玉和苏兹萨克的相貌又是那般相似。

    真相,在此刻已经呼之欲出。

    只是不等梁鹄将这一切寻思清楚,就听见北宫伯玉呼天抢地般大喊一声:“孩子,我是你的祖父啊!”

    说着,老迈的北宫伯玉便纵身扑向了苏兹萨克,想要把那个年轻的少年抱在怀里,仿佛不如此就难以平复二十多年来的思念之情。

    然而苏兹萨克却还在懵懂之中。他被刚才北宫伯玉的一声大喊吓了一跳,见到对方扑过来的时候,更是本能的将之当成是危险。

    他二话不说的闪到一旁,他手拔出了自己短小而锋利的随身匕首。

    北宫伯玉的亲卫们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但首领已经受到了致命的威胁,他们不可能再无动于衷了。于是他们纷纷拔出了随身的弯刀,准备冲上去好好教训一下那个小屁孩。

    然而一杆长枪却突然横在了他们面前,赵云冷厉的眼神随后就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中。冰冷的战胜如同突如其来的北风,将蠢蠢欲动的羌人勇士们转瞬间化为雪人。

    在场的氛围因为这个变故而变得紧张起来,绝大多数人都被吓得不敢出声。凉州境内最大的一股强认识里如果和朝廷官员发生冲突,那无疑意味着一场浩劫将要席卷凉州。

    所以他们无不屏息凝神,任凭秋风带来的萧瑟填充他们之间的距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股爽朗的笑声却突兀的被释放出来,瞬间就震碎了周围的宁静。

    “哈哈,哈哈,没错——没错!就是这把匕首,这是当年我送给小儿子北宫玉的,还有那块玉佩也是如此。你,就是我北宫伯玉的孙子。绝对错不了!”

    听到北宫伯玉把这个意思重复了一遍,苏兹萨克才总算将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刚刚紧绷起来的肌肉终于缓缓的放松下去,闪烁着寒芒的匕首也慢慢的回到了他的怀抱。

    这个小小的少年,自幼跟随着父亲生活,体验了父亲温暖的呵护,领略了父亲刚强的意志,所以他对于亲情,习惯性的缺少警惕心。

    赵云令人难以察觉的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不过他的这个小动作躲过了所有人的查询,毕竟此刻所有人关注的焦点,都是那位草原上威望素著的老首领。

    想不到失传已久的家人,竟然在这个鲜卑人突然来袭的时候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让这位年近七旬的老者怎么能不感到惊讶呢?

    只不过老鸟等汉朝官吏们的心情此刻就变得沉重了不少,毕竟这两人所代表的部落,一个是凉州境内最为强大的羌人部落,而另一个的影响力也足够排进前三。

    如果这两股势力顺利的河流,那么加载量周经理产生一股巨大的合力,到时候谁还能够压制住他们对于凉州的侵蚀呢?

    恐怕,朝廷在凉州打存在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大幅削减。

    然而,遥远的忧虑哪赶得上眼前的危险来得让人胆战心惊。目前北方的战事还需要大批的兵卒前往支援。梁鹄又怎么能顾及的上,将来会发生什么不好的变化呢?

    即便要采取什么应对方案,那也只能等到此战结束之后,再去考量了。

    毕竟有那么一种众人都不愿意见到的可能性就摆在他们面前,如果先被人成功地从正面打破了汉军的防线,那么,偌大的凉州或许不需要本地的俏人来祸害,就足够混乱到用生灵涂炭这个词来形容的地步了。

    所以这个时候,能借到足够数量的兵员才是重中之重。于是尊敬的刺史大人立刻将恳求的目光看向了刚刚与孙子重逢的北宫伯玉。

    他没有说话,但灵动的眼神却是在声音洪亮的提示着,您的孙子刚刚愿意交出他的两千兵马,增援他在前线作战的恩师,您难道就不准备表达一些什么吗?

    北宫伯玉在本地称王称霸已经20余年,它与汉朝官吏打交道的时间,恐怕还要早于老鸟踏上仕途的时间。对于老鸟的这个眼神,他当然能够清晰无比地解读出来。

    于是他的决断也很快出现在了老鸟的面前。

    “既然我孙子都愿意出兵,那我这个做爷爷的岂能落在后面?我竟有两万骑兵,可以随时赶赴北地郡增援前线!这是大人可以随时派人率领他们出发!”

第133章 决战决战,终是无用之功() 
借到了这两万多人的援兵之后,梁鹄立即命令赵云带领他们增援北线战场。而此时的北线战场,由于刚刚吃了一场败仗而显得军心不稳。苏宁只好放弃后方的军事基地,带领着快要粮草辎重的全部兵马与主力部队会合。一来可以临时填补前不久打败仗造成的兵力缺口,二来也可以借助主力部队的兵力掩护粮草大营。

    只是这样做的弊端也很明显。敌人突袭粮草大营的路程大幅度缩短,而主力部队也不得不分开更多的兵力负责粮草大营的侧翼掩护,这就限制了粮草大营出击兵力的总数量。

    这样一来,皇甫嵩能够采取的策略就变得更加保守。取得进一步胜利的希望也变得更加渺茫。所以在苏宁的后方部队到达战场之后,自然军心士气有了小幅度的回升,但所有的将领都知道这样的回升只是短期内的效果,长期来看,由于不太可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军心与士气必将还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落,到时候,但愿这些事并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溃逃,否则的话,整个凉州都将陷入到危险的境地。

    就在这种悲观的情绪在中高层指挥官中间蔓延开来的时候,一条消息的传来,立刻振奋了他们的人心。赵云亲率两万大军正在日夜兼程向北地郡赶来。

    到时候,比我双方的兵力对比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汉军届时的兵力人数将接近十万,而鲜卑骑兵的人数,每一天都在出现着不同层次的减少。

    这个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劫掠的刺激。对于鲜卑骑兵来说,通过劫掠获得财富,是他们放弃战争的最佳动力,与他们而言,战争的纪律和策略显得并不重要,他们只在乎勇猛的杀戮,然后得到应该属于他们的财富,这就是他们的战争哲学。

    而农耕文明的哲学则要求士兵没遵从策略与纪律,然后按照所谓的阵法和谋算获得最终的胜利。

    然而他们自身能够得到什么呢,没有畅快淋漓的劫掠与杀戮,没有丰厚的财富作为奖赏,他们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参与到战争当中去。

    每一个农耕文明在战争方面都有着类似的弊端,虽然到后来他们不断发展并完善了军事动员机制,并且在思想上不断灌输保家卫国的概念,但最终在扩张欲望和工业发展等方面落后的情况下,依旧不能在战场上取得明显的优势。

    如果,如果对方的战斗意志开始下降。军事纪律,变得烦乱不堪,无法策划组织有效的大规模作战。那么他们取得胜利的希望,也就慢慢的出现了。

    军事纪律,是农耕文明的唯一优势,如果无法凭借这一点取得布局方面的优势,那么最终得到的就只能是失败。

    如果说迷信谶纬之学的中原将领们,可能会在排兵布阵上受到某些莫名其妙的宗教因素影响。那么有苏宁坐镇的这股武装力量,则断然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虽然苏联的军事能力根本无法指挥战役级别的军事行动,但当他听到几个皇甫嵩的谋士说什么五行八卦的时候,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