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冷征等人都听出了苏宁的未尽之语。关羽暗自点头,张绣血脉喷张,冷征则笑而不语。

    还是苏宁先开口问道:“哥哥为何来到这里?你的伤势好些了吗?”

    冷征笑答:“小伤而已,不必挂心!”继而他又解释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原来是接到“群众举报”,说这里有人打架斗殴。于是这位仁兄亲自赶来维护治安。

    如今事情已经平息,各自散了便可以了事。

    但童渊却迟迟不肯离开。他找到苏宁,用平和的语气说道:“老夫刚才的确是意气之争。我辈武人,的确应该保国安民才对。”

    苏宁不知这话有几分诚意,于是试探道:“既然老丈也有这等想法,为何不留下来。纵然朝廷有些昏聩,可家国仍在,黎民仍在,这些都值得我们保护啊。”

    童渊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他也想扛起那个伟大的使命,但他最终却放弃了:“老夫老了,留下来也帮不了你们年轻人什么。这样,我有三位徒弟,其中两人已经在这里了,还有一人名曰赵云,我会修书一封给他,让他来寻你。黎民在,国就在!小子,老夫看好你!”

    苏宁听到了赵云的名字,但他却强摁住心中的激动,面皮古井不波的回答道:“多谢老丈!”

    在这感谢声中,童渊飘然而去。临行前将北地枪王张绣,刘璋大将张任留给了苏宁。

    经过这一番打斗之后,苏宁的武功和人生哲理,都已经展现在众人面前,他的魅力值得以迅速提升。

    虽然报名工作还没有结束,但系统悄悄说道:“恭喜你得到马超、童渊等人的认可,魅力值得以迅速提升。现在你已经跳过三级,直接升到四级。”

    苏宁这才知道,若是能够得到重量级人物的赞许,魅力值会提升的更快。这样的话,他倒是有一个小花招可以耍。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升级之后有哪些新的权限呢?

    系统不等他开口问道,就小声说道:“首先,你升到三级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人才召唤系统了。其次,升到四级获得的权限是系统商店功能。另外,连升两级有一个附带奖励,你的语言自适应功能升到中级。”

    苏宁本想继续询问详细情况,奈何冷征在此时挤了过来,他似乎看中了这几位武将苗子。

    苏宁当然不愿意让他挖墙脚,于是将他拉到一旁,寻了个其它由头想把他弄走。

    “哥哥,梁刺史对你的推荐,有什么回应。”

    冷征想起梁鹄说苏宁这个人喜欢钻营,但他却是不太认可的,于是说道:“他不太同意。”

    苏宁却没有失望,他说道:“你再去问一次,这回他必然同意。”

    冷征疑惑道:“为什么?”

    “自然是我又做了点别的事情。你且去问问。”

    冷征心想,在他这里挖多少墙角,也不如直接把他招致麾,于是答应一声,就反回了刺史府。

    苏宁笑着看他离开,而后找到系统开始询问具体情况。

    其实这三项新权限也很简单。

    语言自适应的中级权限,意味着苏宁可以掌握周围部落的语言,这一范围甚至包括南方的很多民族。

    系统商店功能也很简单,就是直接花钱购买,不过苏宁现在只有初级权限,能购买的商品种类非常有限。

    唯一复杂点的是苏宁一直想得到的人才召唤系统。

    爱吃肉的小萝莉给了苏宁一份长长的名单。这名单当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直接呈现在脑海中的。这个名单似乎是按照首字母顺序排列的,排在第一个的是叫阿贝,最后一个叫佐藤一斋。

    系统给苏宁解释了一番,概括起来就是:人才召唤系统有三种模式。由于苏宁等级过低,只能开启其中一个,也就是三选其一。

    第一种是按需召唤。由用户提出缺少人才的领域,系统提供备选人员,而后再由用户随机抽取。这个是比较经典的召唤系统。不过系统指出,抽取机会是需要花钱购买的,价格根据领域而有所不同,但普遍很贵。最低的也需要一百万钱。

    苏宁果断的去看下一个模式。这一个就是顺序召唤模式。系统会在每个月的初一,按照名单顺序,自动召唤特定数量的人才。特定数量究竟有多少,根据用户的等级而定。这种模式好处是不用用户操心,而且免费,但缺点也很大,就是不能按需提供人才。有很多都不是即时战力,需要先养起来才行。

    所以苏宁直接去看第三种方案了。

    问答召唤方案。首先,用户选择想要召唤的人才,而后,系统给出关于这一人才的一张试卷,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取得高于及格线的分数,便可以召唤者名人才。需要注意的是,人才能力越强,知名度越高,对应的试卷题目就会越多,难度也会越大。

    看到这里,苏宁缓缓的笑了。

    试卷,这方案让他想起了青葱年华的幼稚。

    他甚至因此而觉得这个方案也很幼稚!

    随后,他挑衅一般的将这个观点告诉了系统。

    系统却只是冷笑一声。她随手指了一个人名说:“来,你把他的卷子给做了。”

    苏宁定睛一看,那个人叫做爱因斯坦。

    随后,他的脑海中就出现一张卷子。抬头是一句提示:这是关于召唤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试卷,在此写出全名以避免重名引起的误会。

    苏宁一声冷笑,而后接着向后看。

    本试卷答题时间十分钟,准确率要求全对。

    苏宁深吸一口气,回忆一下中学时代的感觉,而后屏气凝神,开始战斗!

    他面对的是五道简答题。

    1,此人的出生地在哪里?

    2,此人博士学位在哪里取得?

    3,此人在1960年,获得其研究领域的哪个重要奖项?

    4,1988年,哪个组织以此人的姓名,设置了该领域的一个重要奖项。

    5,此人有一堂叔,是有名的音乐学家,请问其姓名是?

    系统看了一眼他凝眉苦思的样子,笑道:“怎么,不会了吧。”

    苏宁的表情肌勾出一个倾斜的角度,他笑道:“你有没有调查过我的研究领域是什么?”

    系统忽闪着大眼睛,沉吟道:“这个真没多问,只听阎王说,你的研究领域很偏门。”

    苏宁龇牙咧嘴道:“学科史。”

    系统疑惑道:“没感觉对你答题有帮助啊,你笑啥?”

    苏宁:“我笑,这不是物理学史里的爱因斯坦,而是水利史里的爱因斯坦。”

第11章 塞满刺史府() 
说罢,苏宁就开始答题了。

    1,此人生于瑞士伯尔尼。

    当时他的父亲正在发表光电效应的论文。

    2,此人获得博士学位的高校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这也是他父亲的母校。

    3,斯蒂文斯奖。

    这个奖项并不为中国人所熟知。

    4,美国土木工程协会。

    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旨在奖励在侵蚀控制、泥沙以及水道开发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国内有清华大学的王兆印教授,在2011年获得该奖。

    5,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

    这位是真会拉小提琴,比此人的父亲造诣高很多。

    说起来,这位仁兄也是苏宁的同行,他在1917年发表的《音乐简史》。对于学科史专家们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五道题目全部答完,苏宁还有些意犹未尽。系统的眼睛则是已经瞪大:“好家伙,你深藏不露啊。”

    苏宁闻言,不禁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你这个问答召唤系统,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啊。要知道我了解的山楂,可不止一两个。”

    系统轻咳两声,无视了苏宁的傲娇。

    苏宁见状,笑得见眉不见眼。而他的旁边则白光一闪,出现了一名白人男子。

    “美国泥沙专家,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向诸公报到!”

    他一张口,就是一句标准的汉语,惹的苏宁惊奇的咦了一声。

    系统头在旁解释道:“这是语言自适应功能的效果。你召唤出来的人才,都会在本身母语的基础上,叠加你的语言能力。”

    苏宁拍案叫绝道:“如此一来,他们适应汉末社会也不成问题了。”

    系统摇了摇脑袋:“只是交流没有障碍而已。很多风俗和忌讳,你都得给他们说一下才好。”

    苏宁大汗:“我也不知道风俗忌讳好伐。本穿越者可是个外来户啊。”

    系统嘿嘿一笑:“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说完,系统不知从哪里弄了本书,坐到桌边浇了一盘水煮肉——真的是用水直接煮的——有滋有味的过起了悠闲的小日子。

    苏宁却不管他,带着汉斯·爱因斯坦出去与众人见礼。

    张绣和张任没想到师父就这样把他们丢给了苏宁。他们正有些不知所措,还好关羽发现及时,主动与他们攀谈起来。

    张任还因为比武的时候,自己杀红了眼而攻击木枪损坏的苏宁,而要求关羽转达他的歉意。

    关羽一笑置之,心想苏宁如果连这点心胸都没有,那他的志向也不会有太多人来支持。

    正在这时候,苏宁带着汉斯·爱因斯坦来到他们跟前。

    张绣看到这个高鼻深目的家伙,惊奇的蹦了起来:“这里怎么会有骊靬人?”

    苏宁微微一愣,才想起来甘肃一带的“罗马人后裔”。他们曾经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新闻报道上,更是在各种文艺作品上露脸。但实际上,这些罗马兵团流落到汉朝的后裔,其实只不过是西域人内迁之后的结果。相关说法,在学术界也不是主流认知。

    不过,张绣的说法倒是给了苏宁一个好点子,这厮就坡下驴,干脆谎称道:“这是我的一位骊靬人朋友。他叫汉斯·爱因斯坦。”

    关羽闻言大怒:“汉斯,汉死,我大汉还没死!”

    苏宁登时无语。

    还是张绣这个凉州人出来解释道:“骊靬人取名字,并不按照中原传统,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语言,所以听起来很是怪异。不过他们居住在凉州已经数百年,对于汉朝的忠诚,已经和凉州人没有区别。”

    苏宁在心里为他竖起大拇指。这结论下得太妙了。和凉州人对汉朝的忠诚一样——凉州人有多少忠诚?99%?还是99‰?

    恐怕是后者吧。

    不过汉斯对汉朝的忠诚要比他们高多了——和苏宁一样,高达100‰。

    请注意,这个数字读作千分之一百。

    当然,关羽并不知道这一点,他听说这位“骊靬人”对大汉也很忠心,也就接受他了。

    不过苏宁最终没把他交给关羽来安排。这件事情还是自己来做吧。梁鹄那座刺史府里还有很多空房,作为他的徒弟,有这样的优质资源不利用,那简直就是浪费了。

    想到这里,苏宁不禁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一个人去住那些空房子,未免有些浪费了。

    他要再去召唤几个人出来。

    于是他随便找了个借口,让关羽全面接手招生工作,自己找了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开始问答召唤。

    首先,准备开办学校的苏宁,需要一大堆教育家。

    虽然名单是按照首字母顺序排列的,但苏宁的脑子里,可是装着全球教育史。

    拿起教育是这串糖葫芦,就不能忽略孔子,哪怕在时间范围内也是如此。但苏宁可不准备召唤他,若是有一天需要一个武将或者大力士,这厮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孟子、荀子,以及同时代西方的几位先哲,来了也只能拖后腿,索性就从秦汉时代开始找。如此,王充就是个不能绕过的人物。

    不同于争辩“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孟子荀子,这厮直接掀桌子,声言人的品德学识“在化不在性”,主张重视后天教育。并认为教育“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同时,师德的建设也很重要,所谓“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比起三国时代,只知道要求言行符合“礼”的郑玄,要更具积极意义。

    王充并不是个声名远播的人,他的相关题目只有五道。苏宁轻松搞定。

    稍后,主张激发儿童兴趣,反对体罚学生的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实行寄宿制、“分斋法”的北宋教育家胡瑗;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建立京师大学堂的晚清学务大臣,胡瑗分科教学的近代实践者孙家鼐;将竞技游戏推广到学校之中,并造成深远影响的英国体育教育家阿诺德,在苏宁的召唤之下,接连踏上了东汉末年的土地。

第12章 死也要带上你们() 
这六个人的班底,短期来看满足教育事业的基本需求。

    于是苏宁带着他们走出来,与在场的众人见礼。

    夕阳的映照下,不同的文化底蕴在这里交织,平淡无奇的寒暄之中,已经充满了互相试探。

    苏宁却不在乎那些,其实在乎也没有用。系统提供的名单上,将近六CD是外国人才,而剩下的四成当中,又有总数的三成属于近代人才。

    中国近代人才的使用,对于苏宁来说需要谨慎。有些观念对于现行体制的冲击,有可能造成不可预估的效果。

    那么剩下的一成人才可以支撑苏宁的未来吗?不能,他们存在固有的封建局限性。所以,只能让西方的观念进来,让两者相互碰撞。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后者是有效成分,前者则是保险液。

    后者是发展前景,前者是本土利益。

    只用本土人才意味着故步自封,只用外国人才意味着失去人心。两条路都是死。

    其实苏宁也没得选。他只能在剧烈的冲撞之中寻找一条生路,当然,前提是他没有被撞死。

    所以,他不能随意干涉这种交流,但也不能不密切关注。

    这些人随后搬进了刺史府,就住在苏宁周围的房里。

    冷征亲眼目睹了他们入住的全过程。马超因为伯父就在本地居住的原因,并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