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这个家伙慢慢的开始变得百无聊赖起来,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却突然传来了一声惊呼“有些同学!”

    新同学这三个字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直都不曾间断过。要知道诸葛亮的这座学校才刚刚装完不久,有很多较远的是家,没房还不知道。不过他们都很清楚,如果这里真的交就凉州体系的那些学问,那么把孩子送到这里来深造一番,对于家族的知识宝库也不见得毫无比,因此他们还是挑选一些家族当中比较成熟的孩子送了过来。

    所以这些学生的年龄都稍微偏大,之所以不找那些相对幼小的孩子,是因为那些孩子现在还在启蒙阶段,光是认字识字就比较困难,更不要说其他的事情了,而且。萌童对于一些知识文化的接受几乎是没有批判和否定的,因此他们也担心在家族当中培养出一个完全的凉州体系的支持者,孤儿他们送过来的孩子一般都是具有一定自我判断力的大龄少年。

    这个孩子显然也符合这样的特点,在苏炳炎放弃自己借到了图书之后,他便出去参与了同学们的围观。

    那微信来的同学长相中等偏上,在面对其他同学围观的时候稍微显得有些羞涩,但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成年人的礼仪反映所以他倒是很快与同学们打起了交道,并且相互寒暄起来很快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名字叫做费祎,比他们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要大上几岁,因为喜欢两种体系的学问,所以才会被送到这里来的。

    当然这最后的一番话对于苏炳炎来说还是要打上一个大大问号的,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谁会无缘无故的喜欢凉州体系的学问,要知道在中原大陆的心目当中,苏宁鼓捣出来的那些歪门邪说是相当叛逆的存在。

    就连同样被视为叛逆的祢衡也不敢轻易的接受凉州体系,原本他可以借助这一点来标榜自己的独树一帜,按照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是很有可能会选择这么做的,但最终他与两种体系也格格不入的走向两个极端。

    其实他如果能够和凉州体系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的话,说不定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并没有能做到这一点,因此还和原本的历史上一样,在曹操那里得不到重视,后来就来到了南方荆州的刘表这边,而刘表对他也不是十分感冒,不过现在好像还没有去找他这倒是和历史上的那些时间点有些不同,不过大方向上倒还是一样的。

    苏炳炎对这个狂妄的儒生也非常感兴趣一般人的心态里,像这些注重标新立异的人,总是会引起更多的关注。

    而只有十一二岁的苏炳炎显然对这方面并没有什么抵抗力,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那个叫做祢衡的狂生,也可以算作是他的一个小小偶像的,只不过这个偶像并没有什么,只是他学习的地方他也不是一个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家伙。

    可能是受到苏宁的影响,苏炳炎打小就是一个并不愿意多讲话的人。他似乎认为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有一要么在阐述某个道理,要么在和人交流感情。在争论学术的时候,每一句话都要精准无误再攀,谈人生的时候每一个字都可以表达出明确的意义。当然在亲近的朋友那里说些废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有那个功夫说废话的话,他会好好的看一看自己手上收集的那些有意思的东西。

    在见过新同学之后,没什么特殊发现了,苏炳炎便回到了自己的宿舍里。

    在诸葛亮建立的这所学校当中颇有不少孩子是在这里寄宿的,再加上很多人到现在为止还贯彻落实的孔夫子15岁上学的落后理念。所以大部分孩子来到这里之后,已经拥有了很强的照顾自己的能力。因此这边的宿舍生活看上去也不像想象的那样,又窄又落后,不过宿舍里的纪律就显得相当差了。

    非常有意思的事。刚刚来到这里的那位新同学费祎竟然被分到了苏炳炎的这间宿舍里。可能是因为这间宿舍并没有多少人的缘故,而且听说某位同学即将就要转走了可能即将又要再空出一个床位。

    不过对于喜欢安静的苏炳炎来说如此宽敞的宿舍,的确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至少睡觉的时候不会因为杂七杂八的喊声而被吵醒,听说有的宿舍里八个同学有五个能够打呼噜,剩下三个的基本上只能在白天睡觉,有的人曾经在企业的时候穷极无聊到他们门口去侦查过一次,结果毫无疑问的听到了一场交响乐演出,而且还是免费门票的那种。

    不过新来的这位费祎同学似乎也是个特别喜欢安静的人于是这间宿舍就显得有些寂静了有次有个同学穷极无聊的过来串门,然而在一场门之后竟然鬼使神差的被里面静谧的气氛所吓住了,那个家伙后来松松的关上门,灰溜溜的跑回来自己的宿舍显而易见的是,这个屋里的几个孩子们已经被同学们当成鬼一样对待了。

第581章 离校生董允() 
不过这里的安静因为另一个同学的回归而突然被打破,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此前一直传闻说将会离开学校的董允。

    自从苏炳炎来到这里之后,相对内向的他并没有交到多少知心的朋友,当然他和所有人都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良好关系,因为这个家伙严肃而又刻板的印象使得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相当可靠的,所以当大多数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几乎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想起他这个被选上,当然真正能够让他帮助的机会,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多。不过苏炳炎却没有因此而被同学们慢慢遗忘。

    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们还没有成年人那么功利,没有实力帮助自己的人就会被慢慢的忘记,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公历的犬儒身上,大部分还有这两只有着真情实感的人。都不会忘记贫贱之中交下的朋友。

    可是即便如此,苏炳炎也没在自己的朋友圈当中找到太多的知心朋友,因为和他能有共同语言的人已经很少了,而面前的这个董云便算是其中的一个,这个家伙也是个奇才一般的人物,虽然她和其他同学一样有着严重的偏科,但是这个家伙从不掩饰自己对于扬州体系那些学问的追求,而且他和苏炳炎一样,有着自己的爱好,他偏科而不是偏向自己未来要做的那些领域,而是纯粹追求自己的喜好,不过这个家伙的喜好有些特别,他挑中了凉州体系最为困难的一类学科——审计。

    或许有的人在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并不觉得这会是一个多么困难的学科,也值得在后续的审计学院应该是相当发达的,虽然说找寻一个数学模型,对于审计专家来说,往往是最为让人感到麻烦的事情,但是,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处理一些数据,并把它们归拢分类,计算一下平均值甚至更简单的运算的话,那么对于那些具有高智商的人群来说简直就是相当简单的事情,至少苏炳炎就知道诸葛亮在凉州地区求学的时候,便也在这方面有着相当之高的造诣。

    可是刚刚发展起来的良种体系,在摄影系学的发展过程当中也遇到了非常之多的困难,首先各式各样的新鲜事物,在凉州体系之中腾出不穷,这就意味着孩子们在分类的时候必须要有相当之广的见识,否则的话,很容易就出现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

    然而苏炳炎面前的这位董云,几乎就在这方面没有遇到任何问题,因为它的建设足够的广泛,这个家伙就属于那种能够把所有事情都演变成兴趣爱好的人,但是她最终发现能够统合这些兴趣爱好的领域并不是很多,倘若寻找一个领域能够把他平时关注那些事情都归纳总结起来,那恐怕只有文献档案学和审计学了。

    文献档案学的枯燥与乏味是每一个两种体系的学生都是心知肚明的,他们在中学时代就会接触到这些领域的一些基本常识,而在更低的年纪他们也会去参观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来会迁往的用人单位因为这是他们职业规划的一部分,而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不会选择踏上这样的专业,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生活将会极其枯燥。

    不过苏炳炎倒是认为,如果他整理的资料全都是与地质方面有关的话,那倒是无所谓了,档案馆也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安静的他可以静静的思考,人生,就像一个人的思考,绝对不可能追得上众人的集思广益,但是独立的思考往往意味着独立的角度和与众不同的发现,在如今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里,所有人的交流都有可能是低端而毫无意义的停留在那些广泛被人认知的层次上,一旦陷入到了更大深度的研究之中,就很难再遇到合适的交流对象,因此独立的思考与探索将会是大多数学者们不得不进行的一项征途。

    但是董云却显然与苏炳炎有着不同的想法,他不喜欢那样枯燥的地方,她的活泼开朗阳光都注定他需要更加能够调动他思维能力的领域,因此他没有选择枯燥的档案文献,而是进入到了审计之中。

    就连苏炳炎也不得不坚信他的这个选择是相当明智而且符合他的特点的。

    不过如果有那么两三个朋友和自己同时又有比较深入的思考的话,那么他们将会在更深的层次上开展相对于他们来说的低层次的交流,这些交流将会迅速的取得共鸣,并为他们深层的思考巩固基础因此一些有见地的朋友,对于一些追求坚定的人来说,将会是极其重要的。

    董允对于苏炳炎来说并是这样的人,他们曾经私下里相约,如果苏炳炎将来会都愿以偿的参加到地质勘探当中去,那么他东营将会把苏炳炎所需要的所有的后勤物资都准备就绪,然后帮他把所有的成果都清点完毕,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但是苏炳炎知道审计终归是与数学更加亲近的,所以在未来的学习当中,董允必然会遭遇到高等数学的残酷折磨。

    不过在这位老同学回来的第二天,苏炳炎就得到了一个残酷的消息,这个老同学回来只不过是来取行李的,也就意味着它的确如同传言当中所说的那样,将会离开这里。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董永的家族原本生活在一周,而他们现在所处的荆州只不过是他们暂时的落脚之地,将来他们肯定还是会要搬回老家的,因此现在荆州之主刘表并不是他们即将要效力的主公,而是益州的那位刘璋。

    不过,这些东西对于他们这些少年来说,还是遥远的看不到冬季的未来而如今的天下大势又是如此的纷乱,谁知道在他们成年之后将会效力的人究竟还是不是姓刘?甚至苏炳炎都认为他们效力刘备的概率都比刘璋要大得多,

    但无论如何,将来他们再见的机会,终究是要小得多了甚至有可能会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而这当然不可能是苏炳炎愿意看到的,

第582章 赵云:这个阿斗大了些() 
董允最终还是离开了这所学校,而且也很有可能再也不会接触到凉州体系的教育。

    在他离开的时候,曾经悄无声息的告诉我苏炳炎。在以后的时间里,他有可能无法这样任性了。其实他很喜欢凉州体系的教育风格,要不然也不会如此的坚持和执着,而且他家里对于这种坚持的行为,最开始也是相当鼓励的,但是家里越发鼓励就越让他感到内疚,因为他看不到这种体系在诸侯之间能够为他带来什么,家族的将来需要一个继承人,需要一个在强势诸侯那里说了算话的人物,要不然无意遮蔽,因此他需要成为那样的人物,但凉州体系带给他的那些本身却并不一定能够在诸侯那里派上用场,这让他非常担忧。

    所以他最终还是决定要像其他家族的那些优秀子弟一样,去学习那些儒家常用的知识,无论是算数也好,剑法也罢,他都要掌握其中一二,以便在未来能够为家族带来足够的利益。

    这样的想法也开始让苏炳炎探讨起自己的人生规划来,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无视整个连州体系加在他身上的重担但是听闻了好朋友的这番言语之后,他似乎觉得自己的行为实在太过决绝,或许应该将自己的人生匀出那么一两部分来交给对自己期许如此之高的凉州体系的那些文武官员们,倘若他们看错了自己,那固然是自己的无能,但倘若他们已经决心支持自己而自己不去回应的话,那就是自己的无耻了。

    无能的人或许还有值得同情的地方,或许还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无耻的人其实可以不那么无耻的,有些人偏偏就能高傲的活着,甚至在这种高傲当中慢慢的死去,哪怕穷困潦倒也在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良知,当然有些人做不到,但却不妨碍这些人对那些能够做到的人送上一份尊敬。

    至于那些最终变得无耻的人他们不是没有看到自己能够得到的自由,而是陷入了自己欲望的漩涡,舍弃了那伟大的事物。

    这难道能怪自由给了他们太多成为伟大人物的选择吗?当然不能!

    而现在的苏炳炎,自然还没有堕落到那种地步他还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并且想要成为一个有骨气的人,能够坚持自己底线的人,所以他有了这份崭新的感悟。

    有时候他甚至想,或许他也应该离开这个学校,回到那个熟悉的凉州体系去了,

    这样想着他,甚至准备收拾行李,卷铺盖卷滚蛋。

    但是这个蛋还没有开始咕噜,他就多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这个发现与诸葛亮成立的这所学校有关。

    在后世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什么样的钱最好赚,当然是学生娃的。

    于是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便在校外开展起来,有些缺德无良的老师,甚至课堂不讲课外讲,而另外一些所谓的教育机构更是趁着这个机会大发横财。东拼西凑一些教育视频,就敢在网上卖高价。

    他们所讲的内容乍一看上去的确与老师的稍有不同,或许真的是老师没有在课上讲的重点。但如果你多留意几下的话,发现老师不讲的内容,老师也懒得考,到最后参加高考这种能够决定命运的考试之时,才发现还是学校里的老师教的套路比较管用。

    其实这种关系很容易捋顺倘若你购买的不是课程而是教学服务,那么他们说不定还会好好教你,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