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即便是学生的数量已经转到了他的要求,他也没能够抽出时间来与那些孩子们好好的谈上一番。
你要知道当年在招收第一批孩子的时候,苏宁和冠宇基本上是把每一个都看了一遍,虽然那群孩子后来的成就高低不一,但绝大多数都经过苏宁和冠宇的精心培养,并顺利在凉州体系当中占据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虽然说他们的名气注定不可能像诸葛亮那样众人皆知,但是他们也已经成为要凉入体系内部实实在在的顶梁柱常理来讲,业务最初的开拓就应该取决于这第一批孩子。
但是诸葛亮在这个地方一开始的时候就发现了如此重要的一个错误。
只可惜的是来到这里的苏炳炎也不知道诸葛亮竟然有着如此拙劣的表现,对于他而言,诸葛亮如今的境界还有很远,实际上这个苏宁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一直以来都现实一座大山一样,时刻觊觎她那幼小的心灵,以巨大的阴影。
所以他才要在这次离家出走的路上,所以要来看一看这个大电影,竟没想到之后竟然还扛着苏宁的那套观点不放,准备在自己寓居的这个地方继续兴办学校,显而易见的一点是诸葛亮想做的是下一个苏宁想要凭借他们的本质与整个凉州体系相对抗。
这就让苏炳炎感觉有些好笑了,要知道扬州体系的搭建过程当中,出力的可不光是苏宁和他找来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人。
公元181年的时候,那些稀奇古怪的人只不过是在本时空初露锋芒,就被苏宁迅速的找到了跟前,有着这样夸张的声音智能,他又怎么可能不注意到天下大势的变化呢?因此想要与之对抗的想法极有可能是不会成功的,因为整个剃须刀就已经被苏宁纳入到计划当中,只是有些气他还没有来得及吃点而已,但不代表他没有那个实力,更不代表他没有那样的构想。
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苏宁的时候不仅仅用的那些奇人异事,而且还从系统当中得到了数之不尽的帮助,包括将其他时空的奇人异士都召集到自己的麾下,这一点苏炳炎已经有所了解,但是从来不曾和别人提起过,因为那是他们父子之间唯一的秘密据说他的那些兄弟们没有人知道这一点,但是作为家族当中的长子,他有义务承担起这个秘密来。
不过在此前的11号年里,苏炳元从来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他所度过的每一天似乎都为了他的理想而活一直到今天都不能改变,我即便是已经意识到了诸葛亮的图谋,他也没有想过把这件事情赶快告诉您,甚至反而有了一种想要顽皮一番的冲动。
于是一个鬼使神差的记画面出现在他的心中,第二天一大早本来就已经没剩下多少盘缠的苏炳炎,竟然来到了诸葛亮新版的学堂之中,准备成为这里的学生,虽然说学生招生的数目已经差不多了,但是诸葛亮可没有你那么厚实的家底,而因此多招收进学生,多拿一些学费是他资金周转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他手下的那些人还是收下了苏炳炎。
而差不多也就在这个时候说一定献上的道法,却给诸葛亮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无奈,在前两天出版的报纸当中,他介绍两种体系运营方式的系列文章,竟然出现了序号错误。
“可能是太累了吧,第五篇刚写完就把下一篇命名为第七篇了。”
“那可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能向凉州体系一样,在下一期报纸当中向读者道歉了,实事求是的就好了,上一章的序号弄错了。”
“可是,看你这副晕头转向的样子,还能及时写出下一章吗?”
第576章 毕业之后再上一年级()
“能够来得及,我能做得到。”
诸葛亮信誓旦旦的说完这番话,却意外的觉得眼前一黑,立刻昏倒在卧榻之上。
前来拜访他的水镜先生立刻惊声叫起跑出他们所处的房间,四处寻找能够治病的人,不过等到周围的郎中被他们一个个的请来,却发现诸葛亮只是疲劳过度,需要休息而已,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诸葛亮现在面临的局势相当危殆,虽然起步工作注定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诸葛亮准备一一人之力。挑战凉州体系的建设模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诸葛亮晕倒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学生们那里,虽然这群学生还没有被诸葛亮授过课,但是他们对诸葛亮的尊敬倒是超出了苏炳炎的想象。
因为诸葛亮在开展招生宣传的时候,第一时间强调的就是随性有用的学问,而不是那些谶纬之术,因此虽然也得罪了周围的一些所谓的鸿儒,但是很快却得到了下级百姓的支持,有很多孩子都是想要来这里学一门农学的手艺,至少以后养家糊口便不再是难事。
当然也有更活跃的人,比如说刘先家中一直在经商的人,便希望孩子能够学一些速算的本事,别说以后能不能帮助家里算账来。只要能够有这一技之长,将来在外征战的那些诸侯们,难道不会招揽这样的人才吗?
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都相信苏宁所说的那一套,打仗就是打钱。无论是怎样的战争,后勤补给都是最为重要的选股方面的事情,当然需要有人认真打理。
因此苏炳炎在这里见到了形形色色的学生,他们几乎都是怀揣着固定的目的来到这个学校的,所以有些学生在碰到自己不喜欢的课程之后便干脆不学,倒是他这个家伙显得非常另类,无论遇到怎样的学科,都认真的听取老师的讲授。
只不过到现在为止,他依然没有见到那个叫做诸葛亮的家伙。听说那家伙因为积劳成疾而病倒,而且病情相当严重,估计短时间内康复的概率趋近于大鹅蛋。
这倒是让他觉得更加轻松了一些,要是在这块地盘上遇到熟人,如果知道名字也算是熟人的话,那可就不知道该怎样躲藏了,总之这个比较熟悉苏宁的家伙,实在是很有可能认识苏炳炎,至少在相貌上还是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的。
长得像自家老爹,也是个巨大的破绽。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现在还小,没有青春期时候的那些变化。就算有也并不算太明显,因此也没人能够认得出来,反而是在学校里的自由生活,很容易影响到他的警惕心。这一点他虽然有所重视,但是能够办法却不多。
这里和他那个破破烂烂的学校,实在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了。
这让他很难专注的防备别人的审视,因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根本无法阻止自己融入到这个熟悉的环境当中去,有很多行为都像是在学校当中一样,谁知道是不是因此露出了一些破绽。
就连他的爱好也很快在这些学习的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由于不想让人认出身份,所以他在凉州体系所学的那些东西都必须要谨慎的藏起来,但是他依然用勤奋的学习,让周围几乎所有的老师相信他拥有着非常强悍的自学能力,在诸葛亮费尽周折组建起来的图书室当中。经常能够看到他的身影,因此很多老师都认为他已经掌握了许多课本上不曾记录的东西,如果从她这里听到某些稀奇古怪的言论,也不会感到惊诧不已。
这在另一种形式上增加了它的安全系数,但不得不提出的一点是他对于某些爱好的执着。其实也让人开始担心起来,因为周围的大多数孩子都有着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无论他们是想要得到某种学问还是将来出人头地,他们在这里的片刻都很好的彰显了他们的追求要点,然而这个叫做苏炳炎的家伙,除了全科全能之外,竟然在自己的爱好上也显得非常的任性,几乎不会照顾家里的情况,就在这里认认真真的钻研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让诸葛家族的某些人觉得这个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两种体系,孩子的自由。不过这件事再汇报到诸葛亮那里之后,诸葛亮却在病榻上大笑出声,因为他认为这是对梁柱体系复制的成功,如果这个孩子能够在将来成为他的栋梁,说不定就可以用来反制凉州体系。
这让苏炳炎在无意当中躲过了一劫,但是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异样的审视加注在他的身上。
可是事情的进展并没有像什么悲观的方向发展,反而越来越有乐观的形势,由于在公元196年发生的几件大事,让诸葛亮压根就没有心思再继续看着自己的学校。
他不得不开始为各路诸侯们提供自己的一些看法,分析一下天下的诗句,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竟然意外的与刘备取得了联系,虽然是在战乱的年代,但是第一种书信的人依然还有不少,甚至有人刻意模仿这两周体系的样子,建起了邮政系统,不过在这混乱的时代里,邮政体系很难维持下去,所以时断时续的通讯让很多有权势的人都感到不快,可是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静静的等待自己的回信有没有回音。
而刘备在认识诸葛亮之后便开始了下一步的行动,既然在徐州已经无法立足,那他准备来到荆州投靠他的宗室亲友也就是刘表,虽然刘表对于刘备的到来肯定不会吃着欢迎的态度,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刘表1直在宣城的都是能够抵御北方强敌的屏障在原本的历史上承担着这一个任务的是北地枪王张绣宛城大战,让曹操损失惨重而如今刘备则要走上原来的老路去做刘表的北方屏障了。
而此时的苏炳炎则悠哉悠哉的继续了自己一年级的课程,原本他应该从这样的第一级教育的学校当中毕业,但如今却无比乐于沉浸于其中。
第577章 苏炳炎:一名观众的自我修养()
躲藏在学校之中的苏炳炎,其实也没有忘记关注一下外面的事情,这几年苏宁自从结束了对波斯高原的征战之后,便开始进行与民休息。
除了在南边的印度战场上还有所动作之外,苏宁和他的连州体系几乎已经陷入了昏睡的状态之中,就连发生在近前的战斗,他似乎也装作听不到一般,比如说曹操最近对汝南郡的黄巾军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但是整个过程当中苏宁都没有派出一兵一组,要知道苏宁控制的合理,朱骏距离汝南并不算遥远,而汝南郡颍川郡则是天下的要害所在,不但地区富庶,而且还颇有人文情怀,这两个地方盛产的人才现在几乎占据了各路诸侯的重要位置。
可惜这里也是最伟大最严重的地方。那些个在这里培养出来的人才们,如今已经四散逃离。
有很多人进入荆州的刘表帐下,但是刘表也不是个有进取心的人,他现在只想守住荆州,而不像曹操那样积极的对外扩张,现在曹操几乎是在与黄巾军的战斗当中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实力,那些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挣扎了将近十年的黄巾军,拥有着极其丰富的作战经验。如果曹操能够顺利的得到它们,意味着整个北方将门有多少比他们更具战斗经验的存在,当然原本应该在关中地区作乱的李珏郭汜等人则不在此列,但是在这个时空当中。观众早就已经是苏宁的囊中之物,然而苏宁那个家伙几乎是在东线战场上睡死过去,是整个人也像刘表一样死气沉沉,所以曹操的部下几乎成为了整个北方最能打的军队。
苏炳炎倒是非常了解苏宁的脾气,他知道在这个过程当中,苏宁一直都在留意着周围的变化,当有些机会到来的时候,他绝对不会含糊。
只不过到现在为止,除了下雨的那次出手之外,几乎没有人主动打破东线战场上的寂静,这也就意味着苏宁一直在等待着大机会并没有到来。这倒是让苏炳炎也有点弄不清楚,究竟怎样的机会才能够在苏宁那里算得上是绝佳时机。
不过作为一个观众也是相当有乐趣的,至少天下人没有人能够动得了他分毫。他出手收拾谁的时候自然可以出手,他不想出手的时候谁也别想忽悠得了它,而如今天下大势当中最具有活力的无疑是东南的孙策了。
孙策这个家伙已经打赢了陈瑀,并且迅速的控制了他的地盘儿。
孙策在江南丘陵之间的扩张能力是远远超过了众人想象的,当然这也因为他的玉像之术非常到位,尤其是在孙权时期,东吴几乎就是由各大世家联合组成的。因为它主要是招纳当地的大族,进入他们的政权,并且借助大陆控制一个又一个名义上的属地。
江南的世家大族们也几乎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当然随着西晋的灭亡,东晋的南迁,有更多的北方世家大族进入到了这一代,甚至还造成了许多土客矛盾。不过。现在的孙策并不需要考虑那么久远的事情,他只需要凭借武力上的优势占据统治地位,然后使用怀柔的政策拉拢世家大族,这样一来他的实力便可以迅速的扩张,那些不得人心的南方诸侯们将会迅速的被他干掉。
当然他也有可能是不得人心的,毕竟像他这个年纪的人还是非常傲慢的。就连他的手下提醒他出外游猎要多加注意,他虽然也答应了,但最终还是没有做到,这将会为他的命运带来巨大的改变。
不过苏炳炎可没有能耐在这方面说三道四。常理来讲,他认为被苏宁藏起来的两周体系未来接班人更应该老老实实的躲在自己的巢里,可是他却疯一般的跑到了襄阳来,会见那位曾经不止一次出现在他耳边的诸葛亮,知识一年级的课程已经过了大半,他仍然没有看到诸葛亮的身影,真不知道那个家伙的病情究竟已经严重到了怎样的地步。
可是他既然要作为一名观众,就要静下心来慢慢的等待这些角色们的表演。他深切的知道,苏宁既然将首先进攻的方向锁定在了西方的那些游牧部落国家,就意味着东方的这些诸侯们已经蹦达不出他的掌心了,对于历史的熟悉应该是那个自称为穿越者的家伙最为有力的武器,可惜的是他苏炳炎在这方面几乎一无是处,他甚至都不知道该怎样继承那个彪悍的凉州体系。
不过经过现在的这件事情之后,他或许不需要在这方面犹豫了,凉州体系的继承者可以有很多选择,他又不是只有一两个弟弟,而且随着苏宁后宫的不断膨胀,其它的继承者们也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在众人面前。
而他或许也将会像苏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