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在之前针对台风的战斗当中,在ulu皇帝并不曾遭遇损失,2万人的惨败,他之所以放出这样的消息,主要是为了督促苏宁尽快的参加到这场战争当中。

    按照他的逻辑,如果得知他战败,苏联应该会抓住他还在西线牵扯敌人的机会冲向战场,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到时候他也好用更低的代价换取一场还能说得过去的胜利。

    可是苏宁压根就没有按他的套路出牌,这家伙竟然直接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一动也不动了,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这家伙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教育工作和相关设施,在电视上偶尔只会关注一下西北方乌拉尔地区的电视工作,如此以来,粑粑可趁着这个机会迅速的壮大自己的势力,这让泰西峰旁边的赛博鲁皇帝觉得自己进一步向前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如果再不全力进攻的话,恐怕自己什么肉都吃不到了。

    于是他才展开了全方位的进攻,进而才有了泰西封为成人过程当中的激烈交战,不过即便打得如此惨烈,他也没有付出2万人的代价,而且还迅速的靠近了波斯高原的边缘,地方住距离贵族式的密集驻扎的地方,现在也只剩下几百里的路程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它和苏宁再一次达成了两面夹击的态势,而这一次安息帝国恐怕在劫难逃了。

    然而就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之下,在乌鲁皇帝的盟友也就是苏宁竟然突然消失了,他不在边境防线当中好好呆着,却突然前往了北方去视察刚刚开始大规模建设的乌拉尔工业园区。

    不过到他那里之后,他们才惊讶的发现这里的名字已经被修改了,原来的名字早就已经被当地人报给大本营进行了修改,现在这里不再叫做乌拉尔工业园区,而叫做萨摩耶,懂总督区,一只雪白的萨摩耶成为了这里的吉祥物,而无数类似的动物则和工人们一起晃晃悠悠的走在这里的街道上,时不时的工人们还会将他们抱起来充当一下暖手宝,因为这里的冬天来了。

第558章 第二次夹击波斯之战—1() 
虽然汉朝的军队并不缺少保暖措施,比如说苏宁从系统商店购买的大批量羽绒服,比如说他们在西域都护府境内种植的各种棉花,都已经可以成为他们御寒的重要装备。

    但是每年西域都护府的冰雪都足够让他们感到震惊,尤其是北庭附近,阿尔泰山脉两侧,几乎在关中地区完成秋收的时候,就要地方冬天的到来了。

    至于围度更高一些的乌拉尔地区,那就是更加要受到严寒的考验了。

    好在这里的员工大部分都了解一些严寒的情况,至少不会愚蠢到来,这里还不会携带保暖用品的地步,但是,在北庭附近都会感觉到捉襟见肘的御寒装备,到了这里之后就会更加的让人聊胜于无。

    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连苏宁也觉得这边的情况实在太过严峻,因此她也不得不抱起了一只萨摩耶用来取暖。

    如今的她也总算能够理解,为什么这里的人这么喜欢这些白色的大型犬科动物,如果没有他们,恐怕这群家伙都不可能坚持多久。

    这就像攀登青藏高原的那些山峰的时候,当地的藏民同胞总是喜欢携带藏獒之类的大型犬只。庞大的身躯不但可以帮助他们保暖,也可以在危机到来的时候提醒他们事先进行躲避,当然在雪山上那些大型犬科动物都是要带上口嚼子的,以免他们的全会引起雪崩之类的灾害,不过在这片平原地带上,至少在不靠近山峰的时候,他们是不需要这样做的,相反他们还需要这些犬科动物保持着相当的警惕,因为西伯利亚狼会时不时的光顾这里,如果不想变成另外一批全科动物的饲料,那么这批犬科动物就必须时刻准备好与敌人厮杀。

    是的,指望护卫队成员手里的那些弓箭和猎枪,根本无法阻止狡黠的西伯利亚狼。

    其实就连行动更加缓慢一些的西伯利亚虎或者北极狐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除非有大型熊科动物靠近,他们的猎枪才能够派上用场,当然如果熊的数量不是一只而是一群的话,那么有没有武器其实是没有区别的,躺在地上装死的生存率可能还会大一些。

    不过有成群的犬科动物靠近的时候,熊也不会轻易招惹这些人类聚集的地方,因为犬科动物有群起而攻之的血性,无论是遇到狼还是遇到大型犬制,这些熊都会乖乖的选择另外的道路,一般不会轻易尝试发起进攻。

    当苏宁观察到类似的情况之时,却意外的想起了某些事情,即便体壮如熊也不敢轻易招惹发疯的群狼,那么如果他能够像狼一样组织一支偷袭军队从高加索山区穿越而过如今从波斯高原的西北部发起进攻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是那个即将倒毙的波斯羊,肯定无法照着它的凶猛进攻。

    连熊都不畏惧的群狼怎么会在一只病死的羔羊,于是他立刻纠集部队,直接从河中地区沿铁路线掉了一支军队过来,恰巧的是带兵的首领,竟然是熟悉的李愬。

    当年进攻喀布尔山口的时候,正是这位李肃用类似雪夜下蔡州的方法顺利的拿下了那个一手难攻的地方,如今他们恐怕又要故伎重演,继续用白色的披风和羽绒服作为掩护,穿过茫茫的高加索山区向波斯高原发起进攻了。

    冬天才刚刚开始,高加索山区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容易穿越。

    也更加吊诡的是,所谓的高加索山脉其实是由两层山脉组成的,北边的称内高加索山脉也称北高加索山脉。

    这里在21世纪几乎全部属于俄罗斯联邦的共和国,其中最为有名的当然是曾经发生过两次战争的车臣共和国,同时,印古什共和国也在这到高加索山脉附近。

    而穿越这里之后,到达了高加索山脉,则主要被三个国家所控制。

    他们就是斯大林的故乡格鲁吉亚,被他征服的亚美尼亚和后世的阿塞拜疆。

    高加索山区属于典型的特提斯褶皱带的富矿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就诞生于这里。地皮底下的油岩层,对于苏宁接下来的工业产业部署将会有着巨大的意义,西域都护府虽然也藏着许多珍贵的宝藏,但开台起来并不像这里那么容易。

    更何况核心地带的矿产资源一项都是要留在后面开发的,因此,在国防层面占据优势的凉州体系,很有可能会选择在这里发展工业,同时解决这里的就业和治安问题,并直接将国防前线压在与敌方接近的边境上。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将安息帝国消灭掉,因为安息帝国同样也是富含油田的存在,而且。高加索山脉这个狭长的地带实在不方便军队的展开,倘若有两股势力同时从南方威胁的话,康采恩的防御也将很难实行。

    因此,倘若真的想要在国防局势上占据优势,那就必须在东南方向的安西高原上,占据一块长期有效的根据地。这样一来,在敌人可能进攻这片工业园区的时候,另一个方向的己方军队也可以加以策应相同的道理,如果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进攻伊朗高原,那么高加索山脉的驻军也可以南下予以策应。

    换而言之,在西方大秦帝国的赛维鲁皇帝仍然在全力进攻巴巴克领导下的安息帝国残余势力的时候,苏宁的视野范围已经扩展到了以后的矿产资源争夺之中,这也是他对这一地区发起进攻的初衷之一。

    没有本末倒置,更没有陷入与即将衰落的安息帝国的最后争夺之中,这些都是苏宁做出这一选择的重要原因。

    如果按照别人的想法,在安息帝国已经行将就木的时候,毕其功于一役的干掉它们,似乎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苏宁对外扩张的根本目的,始终都是为了华夏文明能够有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和更加广袤的矿产资源,特提斯褶皱带必然会彻底落入华夏文明的控制范围之中,这是苏宁对外扩张的第一步。

    

第559章 第二次夹击波斯之战—2() 
安安白雪的确在某种程度上阻挡了苏宁的行军速度,但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条消息却通过他们身边的无线电台传了过来。

    是的,苏宁已经通过系统商店购买了许多来自20世纪甚至21世纪的装备,所以说他的军队虽然还装备着大量的冷兵器,但在指挥系统上已经超越了同时代的人。

    而这条飘扬万里传播过来的消息是在苏宁等人试图穿越冰封的高加索山脉,是那些潜藏在波斯高原防线当中的汉朝士兵们,终于蜂拥而出,发起了针对巴巴克的进攻,他们原本可以继续好整以暇的躲在防线之中做事,这个已经壮大了的敌人继续壮大下去,反正,巴拉克那个家伙聚拢其他人的借口之一就是团结起来一起攻打汉朝的士兵,与其主动出击,不如躲在防线之中以逸待劳,倘若他来了,那自然己方是占有优势的,倘若他不来,那么它聚拢起来的那些手下们自然会怀疑他是不是在骗人。

    原本进退皆有据的视频是不需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的,可是塞维鲁皇帝的一一招臭棋却让他们不得不出手了。

    赛维鲁皇帝的进攻,的确是颇为不顺。在花费了许多时间拿下泰西封之后,这位仁兄其实它需要向东跨越很长距离的平原地带,才能够看到波斯高原的“土坡”。

    可是他在这个过程当中走得实在太着急了,结果被人从侧面迂回过去,从后方捅了一刀。而那个时候的他才注意到,天边的高原地区更适合敌人展开埋伏,因此他便惊讶得陷入到了一种前后夹击的被动局面当中。

    自家的盟友本来是准备与他们一起夹击安息帝国的,却不料反倒成了被夹击的目标。

    这让汉朝的士兵们还情何以堪啊,于是他们只好爬出了自己的高沟深垒,向着早就已经严阵以待的敌人冲去。

    虽然说是冲去,但是行进的速度是非常慢的,尤其是北方那一路的行进速度简直可以用某种带壳的爬行动物来形容。

    这支军团由北呼罗珊地区向西前进,到达戈莱斯坦之后便沿着里海沿岸继续转向西南,顺势拿下了后世的戈尔甘城附近。

    只不过他们接下来的行进路线让敌人有些吃惊,因为他们原本可以继续沿着里海方向转而向正西进攻马赞达兰省,但是他们却没有这样做。

    如果按照这个方向前进的话,他们将会直接遇到一座最高峰5600多米的彪悍山脉,这座山脉正好位于里海的南岸,按照常理来讲,大面积水体附近一般都会冲积出平原地带,但是伊朗高原向来是个奇葩的地方,他们在北方和西南边境地区,都横躺着两列自带岸防功能的山脉。

    而北方的这一条名字叫做厄尔布尔士山,最高峰海拔5600多米,谁要是想从离海上进攻伊朗高原的北部地区,就先把这座山翻过去再说。

    我不知道是山的南侧,就是后世伊朗的首都德黑兰,但是北路军的行进目标也不是德黑兰,而是他们现在正南方的塞姆南省。

    当然本是空的,这片大盐湖还不叫塞姆南,当然是谁让这些汉朝士兵手捧着地图是来自21世纪的版本,所以他们也只能这样叫了,甚至他们还在地图上找到了一个叫做塞姆南的城市,这座城市就位于他们目的地的北侧,而他们的目的地名字叫做卡维尔盐漠。

    这座面积广大的研磨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们之所以奔着这里来,是因为走到这座研磨的边缘部分便可以沿着它寻找到一座面积不算很大的湖泊,在那个湖泊的正西方向,有一座叫做库姆的城市,那里将是他们这次行进的重要目的地。

    他们将会在那里驻扎一段时间,直到南北两线的战事同时打响。

    而南北两侧的战士什么时候打响呢?其实也不需要太过等待,因为就在他们出发之后不久,行动更快的中路,军便兵分两路一路直奔伊斯法罕,一路直接占领了亚兹德。

    在之前的战争当中,由于安息帝国选择了坚壁清野引君入翁的战略,所以苏宁等人的推进程度远远的超过了安息帝国高层人物的想象,只不过他们在完成大幅度推进之后,却突然停在了半路上,并迅速地修建起来一道贯穿南北的防御堡垒。

    不过这条堡垒是从通过赛伊达巴德延伸向亚兹德的,所以北路军刚刚占领的库姆地区,并不在这座爆雷防御线的掩护范围之内,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北路军已经成为整条战线的突出部分。

    但是,敌人在这个时候并没有时间去照顾他们,因为中路军马上发起了对于军事重镇伊斯法罕的攻击。

    这座军事重镇位于库赫鲁德山脉的北部边缘部分,属于翻越这座山脉的重要交通三口,因此防守意义特别重要,如果这里有所闪失的话,那么汉朝军队大可以通过这里向还没有失手的西部波斯地区继续前进因此巴巴克等人立刻召集士兵准备向这里增援,而顾不上北部边境的那些地区。

    同时也在这个时候,南路军竟然也发动了针对克尔曼省的大面积政法,科尔曼省的大部分地区在此前就已经被苏宁掌握在手中,他们身后的葫芦山更是已经成为苏宁在伊朗高原上的重要后勤基地,至于东南方向的俾路支地区更是早在双方大打出手之前就已经握在了苏宁的手中,所以现在的他们完全可以大规模出兵,慢慢的进攻巴巴克的老巢法尔斯地区。

    这下就弄点粑粑克有些顾此失彼了,她万万没有想到汉朝人竟然会选择全线出击,摆出了一副要与他拼命的架势,按照常理来讲,在汉朝人占据如此优势的情况之下但没有必要这么做,反而应该看着他们与西方大秦帝国拼个鱼死网破才是,但是,他不知道苏宁对于霍尔木兹海峡的觊觎之心所以更不会猜到苏宁虽然名为进攻法尔斯省,但实际上却是为了霍尔木兹甘。

    

第560章 第二次夹击波斯之战—3() 
顾名思义,霍尔木兹甘就是霍尔木兹海峡旁边的那块地皮。 。位于伊朗西南部,邻近法尔斯省。

    这个法尔斯省就是巴巴克等人的大本营了,不过原本应该接受皇帝的命令前来围剿他的胡齐斯坦省总督现在也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割据势力,有很多贵族也都团结在此人的名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