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人,卫觊还是有三分臭味相投的。毕竟谁都有个轻狂少年时。
他已经隐隐约约有些期待,与这位苏宁信封上写着的“锦帆贼”见面了。
然而,共谋一醉有时候是容易的,但为求一见却往往很困难。
折腾了十多天之后,远在凉州的苏宁,都已经想出了对付各方申请人才的方法,可是他这边却迟迟没有进展。
他不知道苏宁都快把这边的事情忘了,现在的苏委员长,有至少三件大事需要忙碌。其一,积极复习自己的专业课程,争取在召唤人才的时候,不再因为答错题而失手。其二,组织召唤者开展蒙学教材的删减工作,同时,招生考试参考书目以及大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也已经被提上日程。其三,苏宁正抓紧一切时间,源源不断的召唤他的那些“师兄”们。因为他想出来,用以应对各口人才紧缺的方法,就是顺着系统给出的名单挨个召唤。
这个法子很土,但却很管用。至少各口不会抱怨顾此失彼。因为系统的那个名单是按照拼音顺序排列的,新召唤出来的人才会被分配到哪个口,几乎是随机的。
除了这三件大事之外,还有三件小事需要苏宁时刻关注着。其一是渭水公司已经投入运转,羊毛纺织、面粉生产、农具制造、基建工程都需要苏宁时不时留意一下。其二是曾经承诺过的护卫选拔。为了证明乱斗的方式更能选拔出优秀护卫,苏宁曾经在医馆中放言要再举行一次比武。后来他又补充了比武规则细节,主要采用反对者们普遍支持的传统方式,并且允许前两名和闫行、庞德进行决战。如果不敌这两人,那自然证明苏宁的观点和方法是正确的。其三是张家的上千名门客已经在路上了,他们的安置准备却还没有做好,苏宁不得不时刻催促一下工程进度。
现在的苏宁总算知道,为什么国家需要工程师来管理了,想要大事小情并行不悖的运转,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现在都有些后悔选错专业了。
卫觊却不后悔接下了这份差事,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之后,他终于打听到了甘宁的下落和往事。
这位少年如同他猜测的那样,是个胡作非为却又重视名声的家伙。他胡作非为的地步,已经到了“轻侠杀人,藏舍亡命”的地步,他重视名声更是到了爱慕虚荣、贪慕浮华的境地。
此人一出一入,无不威风炫赫。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侍从之人,披服锦绣,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停留时,常用锦绣维系舟船,离开时,又要割断抛弃,以显示其富有奢侈。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宁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戕害官长吏员。
得知这些事情之后,卫觊只觉得此人是地方一大祸害,想不通苏宁为什么要笼络于他?
但想不通归想不通,既然受人之托,自当忠人之事。于是卫觊还是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位锦帆贼。
然而他的护卫们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却是齐声反对他这么做。甘宁轻侠杀人的名声既然已经传入他们耳中,就断然没有让自家公子亲身犯险的道理。
可是卫觊只是笑了笑,并没有理会他们的劝阻,而是在第二天如愿以偿的见到了甘宁,而众护卫们也不出所料的看到了惊恐的一幕。
苏宁的信被递到了甘宁手中,甘宁的怒火展现在卫觊面前。
能让百姓们闻其铃声而四下逃命的巴郡恶少年,慢慢的将自己的目光从信封上挪开。但那上面“锦帆贼”三个大字却已经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
“卫伯儒,你这是什么意思?”甘宁将手中书信窝成一个球,狠狠地丢在卫觊的脸上,“若非你身为卫大将军后人,我今天必斩你首级!”
话音刚落,卫觊的护卫们就一拥而上,将自家公子团团护在中间,而甘宁的手下们也毫不示弱,刀剑弓矛齐刷刷的亮了出来。
眼见一个不好,双方就免不了一场恶战,却见卫觊从容不迫的弯腰捡起纸球,认真仔细的将它展开铺平。
就在甘宁等人的注视下,他拆开了那封信,同时略带感慨的说道:“卫某把它揣在怀里整整一个月,都还不知道里面写的什么,今天兴霸要杀我,可以,但你得让我看看里面写的什么。我实在好奇,那么一个怪才,不出凉州便知天下英豪,连书十二封托我召集他们。这不能不让我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值此临死之际,就算有失礼之处,我也想看看这信上的内容。”
说着,他拿出了里面的信纸,却见上面只有简单的两行字:“大丈夫,锦绣满帆,炫富于黎庶之前,不如征袍浴血,夸功于宗庙之中!兴霸,可愿与我共谋富贵?”
念完之后,卫觊缓缓丢掉那封信,笑呵呵的问道:“现在,你还要杀我吗?”
当然不会。
甘宁是个追名逐利之徒,也是个有政治野望的人。刘璋不肯重用他,他转投刘表,刘表不肯重用他,他转投黄祖。黄祖也不肯重用他,他转投孙权。这其中的缘由,只是没有得到富贵清誉和政治地位。
后来,孙权用一句“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成功笼络了甘宁的虚荣心。而今苏宁做的更狠,卫觊手中,还另有一封凉州刺史写的招揽信。
第49章 人型信鸽卫觊…2()
甘宁听见富贵的召唤,本就有些动心,只是他余怒未消,加上落款的苏宁又是个没名气的人物,所以他还在犹豫。但卫觊把梁鹄的手书取出来之后,他的这点犹豫也就很快消失了。
掌管一州的刺史,天下也只有十三人,而梁鹄正是那十三分之一。这等封疆大吏的邀请,就算不是正式的征辟,他甘宁也要去凉州看一看。猫在这益州之中,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出人头地呢,倒是边疆上的军功,更容易彰显他的男儿志向。
苏宁说得很对,大好男儿,就该血洒征袍、夸功宇内。
卫觊见他被区区名利所引诱,心中多少有几分不喜,但此人毕竟是苏宁邀请的人物,他不好说出什么过分的话来,不过让甘宁磨砺一番,收拾一下这浮夸的心性,卫觊还是做得到的。
于是他模仿着刺史梁鹄的语气,谎称道:“梁刺史听说你还是一位少年,就想让我在递交书信的时候,一并询问一下你的近况。比如父母是否安在?以前读过什么书籍?是否曾经出门游历过?”
甘宁没想到他还会问这些,脸上难免有些尴尬。他原本还想着装出几分有学识的样子,但又怕这位世家子弟能够看穿自己,于是干脆实事求是的答道:“家父家母已经去世多年,家中已无长辈需要照料。只是我这些年,只顾着耍弄枪棒,不曾看过多少书籍,也没有出去游历过!”
卫觊已经预料到他会这样回答,于是便把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抛了出来:“只会打仗可不行,以后说不好会被文臣们欺负。就算你不喜欢读书,最好也得出去游历一番,这样可以见识更多复杂的地形,说不定还可以遇到一两位志同道合的将领。年轻的时候,游历是很有意义的,你看我,就经常跟着家族商队到处跑,如果你想投奔凉州的话,我建议你不妨和我同行,一来,你可以见识一下沿途的山川地形,将来或许对打仗有用处。二来,你可以和我一起去见识一下其他几位英才,说不定还可以结交一两位好友。”
甘宁并没有多想,就同意了他的建议。在这个交流基本靠吼的年代里,出门游历的确是很多有志之士的选择,他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儿,更没有留意到自己竟然成了卫觊的免费护卫。
他聚集起来的一帮恶少年们,听说带头大哥要投奔凉州,纷纷附和着也要前往,但是甘宁只挑选了几个家中了无牵挂的人一起随行,其他的人都被赶了回去。这些人之中,也颇有不少重情重义的汉子,对他的行为很是不解,于是嚷嚷着要他给个说法。
却听甘宁说道:“你们这些人都拖家带口,与我一起远行多有不便,等我在凉州扎下根来,再派人通知你们前去与我会合,到时候,我也好提前准备地方,安置你们的家小。”
有人道:“那俺们不带家小便是!”
甘宁却呵斥道:“你们都是各自家中的顶梁柱子,往日里与我一起胡闹,我已经是对不起你们家小了,如今若是把你们带走,那就是罪加一等,这让我心中如何安定?再者说了,如今汉室衰微,疫病横行,说不定哪天就会天下纷乱,若是你们跟随我出外,他们在家中无人照料,一旦出个好歹,咱们这兄弟,恐怕就没得做了?”
众人听他说得有理,便纷纷点头称是,就连一旁的卫觊也暗自佩服他的仗义,心道原来他的亮点在这里!
遣散了大部分手下之后,甘宁与卫觊一同启程,前往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南阳郡。
在他们赶路的时候,《路透》第三期、第四期接连在凉州范围内发行。这次上面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消息,却有几条大字书写的醒目广告。
其中一条,就是关于渭水公司护卫选拔赛的报名须知。
包括夏冰在内的数百名习武之人,都看到了那上面的内容。负责承接报名工作的渭水医馆,在第二天一大早就被人挤破了门,致使很多病号被挡在门外,其中有几例险些耽误了治疗。
这一现象引起了医疗口的强烈不满,尤其以在此行医多年的华佗为罪。他和乡亲们感情比较深,看到这种情况之后,曾经多次破口大骂,甚至动手驱赶人群,最后演变成与安全口的几位干事大打出手,并将其中一人打成鼻骨骨折,而且他还拒绝治疗,即便苏宁很快到场进行调解,华佗还是把人赶到了别家医馆进行治疗。
如此火爆的报名场面,本来应该是件值得兴奋的事情,然而,苏宁却提不起精神来,因为他的报纸大业,竟然第一次出现了亏损。
有鉴于前两期的报纸,恰好碰上大家关心的焦点新闻事件,致使发行量和知名度都出现了几何式的增长,所以这两期报纸在初次印刷的时候,数量比往期增加了两倍,结果因为没有报道什么重量级新闻,而导致销量锐减,最终有将近1000份报纸被送回仓房。
本来这报纸发行的时候,采取的就是薄利多销的模式,没想到这样仍然打不开市场,只能怪这个时代识字率不高,生产力落后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以至于市场小利润薄,一旦对局势判断失误,就难免造成此类失败。
最后这些报纸被免费送给了行商,由他们带到其他地方去销售。这就是拼着不赚钱,也要尝试打出知名度的无奈举动了。
就在苏宁因为无奈而叹息的时候,卫觊正在南阳郡庆幸着自己的好运气。
原本他还以为,寻找文聘的过程,可能会像甘宁那样历经月余,但没想到短短两天功夫,就顺利地摸到了他的家中。
卫觊同时取出梁鹄和苏宁的信件,递到了对方手中。但他只看了苏宁的那一封,就决定和卫觊一起奔赴凉州。
卫觊很好奇的询问,那封信里究竟写了什么?文聘却是嘿嘿一笑,不肯透露更多内容。
卫觊也没有说什么,翻身上马前往此行的下一站,也是东汉末年人才最为鼎盛的地方——颍川郡!
第50章 人型信鸽卫觊…3()
之所以能直奔颍川,而不用绕个弯去给南郡的张仲景送信,是因为文聘主动担下了这活计。加之苏宁在信封上说得明白,这信是送到张仲景老家去的,而他本人在外地为官,不知宦游至何处。所以卫觊即便去了,也见不到他本人。既然带着嘴去也无人倾听,那索性派去个带着腿的,放下信追上来就行了。
文聘的速度真是不赖,卫觊刚到颍川,正准备去拜访一下荀家,他就笑眯眯的出现在众人身前,还带了几份当地土产。
这几份土产,荀家是不屑于收下的,但郭家却不会拒绝。
所以荀彧带着他们找到郭嘉的时候,文聘才把这些玩意儿拿出来。
郭嘉的母亲在今年刚刚去世,年仅十一岁的他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的冰霜。出身庶支的他,本就没有多少家也维持生计,加上他年幼无力经营,很快就陷入窘迫之中。
所以这些土产,正好能帮他度过一时之急。
荀彧看着他的一脸欢笑,心中却不免为他的将来担忧,因问道:“伯然与佐治没有来看过你吗?”
赵俨赵伯然和辛毗辛佐治是郭嘉的两位好友,平时交往甚密,只是不知道郭家窘迫之后,他们是否还坚持与郭嘉来往。
郭嘉知道他想问的不是探访,而是接济,于是回答道:“我总不能老受他们接济。他们也不容易。”
荀彧笑着点点头,看来那两人是来过的,只是郭嘉不好老指望他们,这也可以理解。可这反而让荀彧更加担心郭嘉的处境。面对一个不太愿意接受帮助的人,荀彧必须注意方式方法,于是他摆出一个笑容,说道:“我家倒是容易,不知道奉孝有没有兴趣到我那儿住几天?”
郭嘉知道他是好意,但还是忍不住调侃道:“文若这是在炫富吗?”
荀彧略显尴尬,想不到这样委婉还是伤到了郭嘉的自尊。
正此时,刚才提到的赵俨和辛毗联袂而至,他们身后还跟着八九个年轻人。
郭嘉和荀彧看了一眼,竟然齐齐露出惊喜的表情。坐在一旁还不曾出声的卫觊,一看这状况就知道有贵客到来,于是拉着甘宁率先站起来,冲着外面拱手施礼。
九人之中有两人与郭嘉熟识,刚一进门就嘻嘻哈哈的开起玩笑来,话说到一半才发现这里还有外人,遇事慌不迭的口称失礼。
卫觊来此是有求于人的,哪里会在乎这些小节?于是便请荀彧为大家引荐。
荀彧自然无有不可,因卫觊远来是客,所以先介绍道:“这位是卫觊卫伯儒,河东人。”
他没有刻意介绍卫觊的家世,但众人又不是傻瓜,怎会猜不到他是卫青之后?
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