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这样有选举产生,皇帝的时代似乎已经快结束了,因为秩序的崩断,以及国内矛盾的重重加剧,都让军阀们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相信在不久之后的将来,谁的拳头大,谁就可以成为皇帝。”

    这番话几乎就是说给刘备和曹操听着,因为他们现在做奉行的原则,就是看谁的拳头大,当然以刘备这样稚嫩的手腕,比起曹操来,还是要差很多的。不过有他苏宁在关东诸侯们的历史进程,基本上还会按照原来的进行。

    倘若出现吕布这样的情况,那么苏宁会再一次果决的出手,将之抹杀在历史的岔道上。

    当然并不知道这一点的刘备和曹操,压根儿不会在乎吕布的死,究竟是不是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反而他们将自己的关注度投放在了那个远在天边的大秦帝国上。

    只听曹操问道:“既然他们已经陷入了内乱,那就是我们进攻的大好时机。为什么你不派人直接打过去吗?难道是担心我们这些关东的诸侯会车你后腿吗?你放心,如果谁敢在这个时候罔顾大汉帝国的尊严,那我曹操第一个发兵收拾他。”

    苏宁闻言之后,竟然哈哈大笑起来,曹操是不知道他的安排,如果知道的话便会清楚,他本身就是最有可能影响历史进程的那个,毕竟它比原来的历史上提前好几年得到了皇帝,这会让他在各种部署上都出现于历史上不同的选择。不过他的这种想法还是非常值得称许的。撇开以朝廷名义进行的互相讨伐,对外战争一直都是大汉子民们愿意用热血去泼洒的一项伟业。就连他这位太监的后裔也没有比他大的儿差多少。可见苏宁在这方面的选择的确不会让自己失望。

    不过方便攻打这件事情还是不需要了,他苏宁在东线战场上布置的兵力也已经足够能够稳固防线了,哪怕是实力最为强盛的袁绍或者公孙瓒,也不会轻易拿他的防线开玩笑,至于刚刚崛起的孙策,那就更加不在话下了,其他诸如袁术之辈,纯粹就是典型级别的存在,根本不在他的顾虑范围之中。

    虽然说从逻辑上来讲,蝴蝶效应的造成往往是因为极其微小的事物,要不然也不会有蝴蝶效应这种说法。

    但事实却是还是那些能够深刻的给社会或者其他阶层带来巨大影响力的人物,更容易对历史产生影响,这才是符合常规逻辑的存在。至于产生的连锁效应,也是那些大人物们更容易做到巨大的影响。甚至就算是苏宁在看到某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时,估计也只能感叹一声,而没有回天之力。

    好在随着西线战场的逐渐收尾,他已经越来越不需要担心东方的这些诸侯们给他带来的威胁了,安息帝国的覆灭,在原本的历史上就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加上他的影响,相信很快就可以得出符合他预期的结果,那么接下来他与西方大清帝国的争端,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根本就不准备在短时间内拿下西方大秦帝国控制的地中海沿岸,他知道他没有那个能力,那一代的文化已经形成了太久太久,给他现在的能耐,根本无法短时间内掌控。

    好在她已经为这个遥远的邦国制定了一套属于他们的策略。

    而这也正是他想和面前的曹操和刘备介绍的。

    “不是,我不准备出兵打他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毕竟我们的中间还隔着一个安息帝国,而那片广袤的地区,他们有经营的太久,我们就算能够实现军事占领,也无法在文化上统治他们。这让我觉得出兵攻打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如停下来和他们做做买卖。这样一来,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文化渗透,”

    曹操听到文化渗透这四个字之后,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苏宁果然还是准备用这一招来解决远在西方的大秦帝国。闲的时候,他就曾经领教过这一招的厉害。现在流传在关东诸侯手中的报纸变成很好的说明这一切。

    而现在的关东诸侯又是怎么个状态呢?他们无不紧张的关注着苏宁的一举一动,生怕那些报纸上记录过的厉害,武器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恰恰在多年之后,那个曾经多次出现在古代典籍之中的西方大秦帝国,就要和他们一样,在苏宁面前战战兢兢了,曹操也不知不觉的认为,大汉帝国由苏宁作为宰相,确实是个不错的事情。

    23

    

第463章 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塌陷—1() 
当然,这样的想法对于曹操来说,也只是一闪而过而已,像他这样的枭雄,怎么可能愿意轻易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去追随在他人的身后呢?

    不过苏宁的这一手法,对于他来说,或许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现在的西方大秦帝国已经派出了一支雇佣军,在苏宁的手下听候指挥,如果北方的那些游牧部落们也能够照方抓药,派遣一支雇佣军在他曹操的指挥之下作战的话,那么或许他也有可能顺滕摸瓜的,掌握更多来自游牧部落的资源,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苏宁显然是想顺着这层合作关系,慢慢的控制大秦帝国的经济命脉,进而达到今天雇佣你的士兵,明天间接雇佣你的国家机器,为大汉王朝的发展带来更加先进的海上贸易理念等等之类他们想要的东西。

    依照苏宁曾经在凉州及其当中广泛散播的理论来看,掌握着工业品加工技术的凉州体系现在属于生产力比较先进的政权,所以周围的几个政权也只能倒腾它的加工品,从中牟取一些辛苦费用,但如果他也能够在这个倒腾的过程当中占据一席之地,无疑将会对政权的影响力之延伸,提供有力的臂膀。

    可惜涛涛并不太确信那些游牧部落们能不能像西方大清帝国一样好忽悠?

    另外一点就是,曹操虽然也从凉州体系当中盗取了一些轻工业加工的步骤与方法,但现在它能够生产的东西还十分有限,尤其是在面临凉州体系这个巨大的竞争者的时候,他几乎不能从草原当中找到合适的收购者。

    因为在苏宁的计划当中,这些游牧部落的人早就已经成了剪羊毛的存在,他们靠贩售羊毛之类的原料便可以从苏宁那里得到大量的金钱,并以这些金钱为唯一货币,购买他们想要得到的商品。

    北方的个大菠萝也因为这个政策而受益良多,所以他们也看不上曹操的这些破铜烂铁,更何况他们还能够参与到像西方的教育当中,虽然新余都护府对他们的监管非常严格,但他们依旧可以凭借跑腿儿的优势,赚取一部分的辛苦钱,这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生活状态了,要知道那个叫做西方大秦帝国的家伙,也只是在海上跑跑腿而已,与他们这些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至少在他们看来,是不应该产生本质区别的,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海上运输的船只可以一次携带比他们多得多的货物。虽然在速度上并不一定比他们快,但是却可以前往比它们更加遥远的地方,比如说这个叫做大汉帝国的东方政权,就是他们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需要极力拉拢的交易伙伴。

    所以在东西方的交易当中,凉州体系所控制的大汉政权依旧处于主导地位,任何不经过他允许的贸易行为,很有可能将会成为引发矛盾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想要从中糊口的北方哥打游牧部落,怎么可能会答应曹操的要求呢?

    但是即便如此,曹操也准备好好的发展一下与那些游牧部落之间的关系,当然,如果他们实在不听话的话,同样秉持着大汉原则的曹操,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不过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苏宁在东线的贸易其实也不长,尤其是他与各路诸侯之间进行的粮食与人**换,以及兵器上的贩卖等商业事务,东已经为她们谋得了大量的金钱收入,这在以前的曹操看来完全是不可能的,苏宁竟然为关东的各路诸侯们提供了反抗自己的精良武器。

    当然,在苏宁开启这次徐州之行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慢慢的知道,现在的凉州体系,已经不把那种所谓的精良的冷兵器当做是制式装备,反而是大量的为手下的士兵们配发的新式武器,至少在对于福裕州黄巾军的时候,就已经让天下人见识到了凉州体系的强大,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敢对他们驻守的地区展开进攻。

    如此以来,凉州体系的东部边境线也就成为了商贸往来的主要地区,毕竟这里的治安环境相对良好一些。甚至就连距离比较近的几家诸侯也经常在这里交换货物,而不是选择直接运送到对方的地盘上去,因为在这里如果发生什么贸易纠纷的话,会有当地的驻军前来干涉任何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都会引来关羽的眼里关注。

    相比于生产更加落后的西部边境来说,凉州体系的东部边境,直接面临着经过上千年发展的农业地区的核心地带,这里能够为他们提供的各种商品,便显得更加丰富起来,尤其是在曹操那个笨蛋带走了许多凉州体系特有的生产工艺之后,使得不在自己掌控之下的原材料和人力也在相同方法的作用之下,生产出了基本符合凉州体系的各种原始配件和简单商品,如此以来,一些商品便不再需要简单的依靠本身的生产力来完成,因为他们手中拥有大量的银矿,可以凭借贵金属的优势进行大肆采买。

    曹操至今还没有想明白其中的猫腻,所以也就让苏宁在东部边境的勾搭市场当中占尽了优势。

    当然,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西部边境上。只不过那并不是对外邦的销售,而是凉州体系核心地带的工业产品,在贩卖过程当中,被刚刚加入凉州体系的那些游牧部落们,慢慢的消化吸收的过程。

    西部边境基本上仍然掌握在各大游牧部落的手中,虽然迁徙过去的汉人们已经开辟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在当地驻军的帮助之下,游牧部落也不敢轻易的破坏生产秩序,只能乖乖的剪羊毛,并且将她们贩卖到凉州体系手中,织成美丽的羊毛衫。但是他们原来的组织形式并没有发生改变。游牧部落的人身依附程度并不比农业文明轻多少,所以那些部落贵族们的受美之心很快就被凉州体系的各种产品提供了非常好的销路。

第464章 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塌陷—2()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凉州区实际控制范围的东部和西部,都进入了迅速的发展之中,尤其是在他们控制了印度的部分地区之后。丰富的农产品迅速的让市场价格跌了将近一成。那里生产的水稻,甚至通过康采恩的陆上交通路线运输到了汉中郡,乃至更远的荆州地区。

    如果这次能够顺利的占领刘表的地盘,说不定他就能够和苏宁进行更加直接的贸易,可惜的是,苏宁就算看在她父亲孙坚的份上,想要帮他一把,如今也需要绕路,才能把物资运送到孙策的手中去,好在这个家伙现在形势大好。已经不需要送你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赞助他了,要不然的话,苏宁真的应该考虑一下,提前将水晶的远洋能力拉起来,让他们有足够的本事将物资能通过南海运送到东南地区去。

    不过如果这一运输能力正在建立起来,那么以后的赤壁之战上,说不定就会出现凉州体系海军的经典画面。

    但那样美好的画面,现在也只不过是憧憬而已,估计没有十几年的功夫,很难达到那样的成就。更何况在这十年之中,苏宁还不知道要面对多少来自体系内外的挑战,首先一条就是随着东西部边境地区,因为贸易而鼎盛起来的市场,中部地区的贫瘠和混乱,越来越让人感到担忧。

    苏宁现在还记得当初在穿越来到东汉末年之前。21世纪的共和国也曾经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西部大开发属于政策上的倾斜,而东部则因为地缘问题和之前的政策倾斜,率先发展了起来,这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中部地区的经济普遍出现了塌陷。

    而他现在所面临着的,与这个问题有着异曲同工的缘由。只不过在这其中地缘因素占据了更大的成分而已。

    而且凉州地区的中部塌陷问题还有这一个独具特色的小问题,那就是塌陷的中部在地理上虽然是一体,但在经济和人文上,却是可以划分成两个区域的,首先是它赖以发家的凉州各郡。

    中国工业技术的不断改良,工业人口的不断增多,农牧业的生产已经远离这块地方很久了。很多农副产品都需要从外部的激发地方运过来才行。而他们所生产的工业品价格,却因为产量的不断提升而迅速萎缩,再加上他们本身就是原始产品的加工者,而在这一时空当中,商贸利润的大部分都掌握在贩卖者的手中,所以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并不一定给他们带来足够多的财富,这一点无论对于工人还是老板都是一样的,然而老板终究在资本上是稍显富裕的,所以工人们在这方面就要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于是乎,几个老工业基地的工人们都开始过上了比较贫苦的生活,他们虽然拼命的工作,本着当初的劳动创造财富之类的原则。找出了大量凉州区需要的轻工业品,但如今他们的生活却并不如刚刚起步的那几年,那么风光,甚至有很多家庭都已经做起了吃老本的艰苦生活,若非有一些大公司的原始股票握在手中,恐怕他们早就已经饿死了。

    但即便如此,老工业区的艰苦状况还是引起了大本营的高度重视,经过连续多次的激烈讨论之后,政策倾斜的力度也开始向这边加大,但是这一招显然缓不济急,尤其是在唱的市场观念的,凉州体系政策倾斜的力度越大,越意味着这里很有可能不是一块经济繁荣的地区,那些资本也就会很快的远离这里,转移到其他更具有潜力的地方。

    当然,这所谓的潜力地区,并不包括他县中部的另外一个文化分区,那就是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被实际控制的西域都护府。

    新余地区的问题主要在于人口太过稀少,环境承受能力太差,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虽然这里的矿产资源令人艳羡,但开采难度比较大,甚至连勘探难度都非常之大,就不要说被拿出来加以利用了。

    更何况苏宁已经把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