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这次侵略战争引起了当地政权的警惕,并且主动地派出了反击的军队。

    这就是唯一的差别。

    但这显然是幼稚的,因为即便是在灭亡的时候还非常强横的大汉王朝,也在苏宁穿越到这里的前几年里,以三路大军全部惨败而归的战绩,输给了北方的游牧部落,鲜卑人。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还敢做出主动出击的农业文明政权,简直就是疯狂的代名词。

    于是在他们的冲锋路上,难免就出现了很多危险的情况,到那前一站下没在君王的命令之下,缓慢的挪动,向对方稳固的防线之后,苏宁却在冷静的躺在战壕之中,慢慢的仰望着远处,还没有彻底隐没于阳光之下的启明星。

    有些比较倔强的魏明帝就会做出令人惊讶不已的选择,但是本着投机倒把的原则,试图用这场对外的侵略战争,来达成自己统一内部政权目的的南方郡王,这次恐怕很难达成自己的愿望了。

    因为接下来的战术安排,几乎不需要他有所行动,熟悉战场的指挥官们早就已经将配重式投石机,推移到了防线的身后,在站上面靠近的过程当中,硕大的石头正在他们的天上呼啸而过,那呼呼作响的声音,让从来没有见识过这玩意儿的大象感到惊讶不已,他们的不自在变得越来越沉重,似乎是受到了某些魔王的诅咒,而他们的身后紧跟在他们旁边的士兵们则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漫山遍野的哭喊声开始响彻云霄,躲在最后放的君王,虽然并不在配重式投石机的打击范围之内,但他深深的看着面前发生的一切,只感觉自己的背部已经被冰冷的汗水所浸透,没想到那个叫做大汉王朝的帝国竟然是如此的厉害和卑鄙。

    其实还有更卑鄙的事情正在发生,你们门由铜铸成的茶馆泡正在被装填火药。

    巨大的轰鸣声,随之而想起那些原本就已经惊恐不已的大象,在这种神秘武器的惊吓之下,立刻改变了原本温顺的模样,他们惊慌失措的四下奔逃,踩倒了周围协同前进的大部分步兵,并且将他们身上的那些弓箭手们全部都甩了下去。

    在这期间,有两个世界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是大象身上的弓箭手们,他们凭借高度的优势,为躲在阵地战和当中的汉朝士兵们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进入连苏宁的身边,竟然也落下了数量不菲的羽箭,好在他身上的盔甲还算结实,而且战壕挖掘的深度也足够可以。这让他躲过了大量轨迹刁钻的偷袭。

    否则的话,他早就已经按捺不住,要提前发动进攻了。

    而另外一个细节早就让她大笑不已了,在推动石头司机展开进攻之后,声音出大象身后的那些士兵们,竟然奇怪地做出了一个让人惊憾的选择,由于他们的身后拥有着大量的军法队的存在,所以他们不敢临阵脱逃,以免丢掉自己的性命,但他们又害怕天上飞过来的巨大石头,所以他们只好躲到了体积硕大的大象附近,他们认为这些大家伙们能够帮他们遮挡飞过来的石头,但不幸的是,这些大项目随后就受到了更加巨大的惊吓,他们惊慌失措的四处奔逃的时候将这些拥挤过来的士兵们全部都踩倒在地。

    在两种枕头顶五不算高的武器的联合打击之下,向北发动主动出击的南方政权,就付出了大量士兵阵亡的代价,这显然是君主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于是他立刻露出了哀痛的表情,但是在他的忽悠之下,选择一起出兵的那些诸侯们可不会因为他这种痛苦的表现放过收拾他的机会,要知道,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拿出了自己的老本来和这个强大的侵略者进行战争的。

    可是这下可好,他们的老本竟然就这样折了进去,如果不给个说法的话,他们是不会放过这位南方君主的。

第452章 先雇佣你的士兵,再雇佣你的国家—7() 
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奶粉能放在各路军队,就已经陷入了内耗之中,根据苏宁事后得到的情报显示,百乘王朝的皇帝在战斗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遭受了数次刺杀,好在他们事先有所防备,才没有被对方得逞,但是那些跟随他北伐的诸侯们究竟是怎样的心态,现在已经不问可知了。

    不过他们的内部混乱也加速了这场战斗的结束。超过20万人的一次大规模的会战竟然在一天之内就分出了胜负,这对于苏宁来说也是一件让他感到震惊的事情,不过对于南方各个印度土邦的处理方案,就需要他花费一些时间而认真的思索了。

    以前的时候他们还准备着冒一下风险,即便在身后的波斯人的威胁也要率领着西北和恒河流域的士兵们用三路并进的方式,向德干高原上的其他印度土邦发起突袭。

    那里也有着很多不错的功底,对于苏宁的粮食供应情况将会有着很大的改善,当然,现在的梁柱体系已经没有那么严重的粮食危机了,但是他们所面临着的,毕竟是一个战乱不断的中原,他说能够用自己手中丰厚的粮食来维系住更多难民的生命,那么对于以后他在海外的扩张,将会有着莫大的好处,当然前提条件是与他作对的其他几路关东诸侯们,愿意将手里掌握的难民资源无限的供应给凉州体系,但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人都已经选择了与他们作对。

    这对于苏宁来说是一件非常愤怒的事情,尤其是刘表控制的荆州,刘焉控制的益州,都是这其中最为具有敌意的代表,当然这当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苏联曾经与他们展开过一场不大不小的拉锯战。可是影响了大汉王朝文明的发展,就让苏宁对他们这两位皇室宗亲感到非常不满了。

    虽然现在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对这两个人造成实质的威胁,但他不介意借用小皇帝的名义来恶心一下这两个人,在过去的几天里。

    位于长安的那个大汉朝廷已经接连下两道圣旨。勒令益州牧刘焉进京参拜天子,同时命令荆州牧刘表转任交州刺史。

    由于考虑到刘焉在原本的历史记录当中,又有上海朝廷使者的不良事迹,苏宁干脆没有派遣自己的手下前去传达这份圣旨,而是在扬州体系的各大报纸上公开刊登。

    由于东方的各路诸侯都有从凉州铁骑报纸上窥探最新消息的习惯,所以,这两道圣旨的内容倒是很快的还不知道他们那里,当然也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至少那些谋士们会根据这两条圣经的内容,进行一番高谈阔论的分析,其中当然也不会缺少危言耸听之辈,但是这两位掌控一方的当代助手绝对不会轻易因为这些人的分析,而改变任何动议。

    所以他们两个人压根就不会摆出尊奉圣旨的意愿,于是苏宁终于可以顺理成章的在报纸上公开刊登出他的另外一条圣旨,那就是讨伐这两位不像话的家伙。

    当然,这一份以皇帝名义发出的圣旨,再一次遭到了各大诸侯们的无视,至少正在中原连年征战,并且险些因为吕布的反戈一击而丢掉兖州的曹操,就顾不上考虑这一点,好在,那个叫做刘表的家伙,如今已经成为了他的主要攻击目标。你让他和那个叫做元素的账户走的是如此之近呢,不过话又说回来,苏宁实在是个不太像话的家伙,倘若他下达的那条圣旨的命令是让下载歌曲在亚洲地区的讨曹某人进攻难免,徐州的陶谦相信他会非常乐意的接受这道圣旨,并且将这道圣旨所蕴含的政治能量发挥到最为淋漓尽致的地方去。

    但事实上,苏宁却压根没有心思做这样的事情,恰恰相反,他还暗中向徐州运送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虽然这个过程运行得并不算顺利,但是刘备等人还是竭尽所能的拿到了足够的军事援助。

    今天刘备还向苏宁写了另外一封信及主要意思就是表达了对于往昔的追忆,以及对于现实的无奈,毕竟当年的他和曹操苏宁是一起对付董卓那个账户的,但是没想到董卓在死了之后,你和孙坚之间竟然出现了如此严重的裂痕。

    苏宁本质上是非常看不惯刘备的这些做派的,瞧他在字里行间的哭哭啼啼,一副小儿女态的模样就知道这个家伙又在耍弄危险的招数了。虽然东汉末年的人民并不知道奥斯卡金像奖,但是刘备的表演技能却距离营地并不遥远。

    不过苏宁还是老老实实的写了一封回信,其主要原因是自己有一些非常苦恼的事情,要和他这位同样身为枭雄的账户进行讨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如何对中印度地区展开争吵。

    刘备在收到这封书信之后,简直惊讶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也要知道德干高原之类的称呼,他可是第一次听到,虽然在之前的时候,他也没少关注关中地区流传出来的各种报纸,但是不幸的是,他对于发生在遥远西方的事情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因为现在的他,距离生存的必要条件都还有着巨大的差距。不仅在先前寄人篱下,生存在陶谦的阴影之中,后来更是不得不屈从于吕布,让出了自己徐州牧的宝贵地位,让我知道,如果他能够拿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的话,那说不定就能够和曹操一决上下。

    只可惜在三年之前就已经拿到兖州这块宝地的曹操,终于走在了他们几个人的前面,至少曹操是有资本和苏宁展开一番对抗的,而刘备只能在苏宁的书信当中,从字里行间之中认真的推敲,寻觅着可能属于自己的机会,但是他在把整封信都读完之后,却依旧没有感到自己有所收获倒是对,那个叫做印度的地方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大汉王朝一般不会用印度这个词来称呼那片地方,但是天竺这个词汇也没有广泛使用的迹象。

    但这一切对于刘备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他现在想要思索的是中年为什么会将那里的情况介绍给自己?一个已经分崩离析了的固有强国,一个正在北方雄势崛起的大汉王朝,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之下,他们还有什么好选择的吗?当然是一鼓作气冲到那个叫做印度的地方去,将那里所有的土方都消灭掉,然后在那里建立起但汉朝廷的另外一块风水宝地。

    给你介绍的就应该是苏宁所最希望做的事情,那就是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只可惜的是在关东地区混战的各路诸侯当中,没有哪家不把志向的人口数量当做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们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愿意把手里的难民晕到凉州地区进行开垦。

    所以从刘备的角度看来,苏宁现在能够指望的也只剩下富庶的关中地区了,毕竟那是秦汉两个王朝的根基所在,相信能够为他治下的战术体系带来更多的发展潜力,但不幸的是,祝你得拥有足够的实力,来保住这块发展的根据地才行,要知道返工观众的声音在关东诸侯当中就一直存在着,尤其是那个刘表叫唤的最为欢腾。

    他们甚至认为苏宁是比董卓还要厉害的人物,毕竟当时董卓就已经飞扬跋扈的不像样子,但苏宁却还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实力来左右动足的意愿,并且最终在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当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所以他们更多关注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联合起来,共同讨伐那个叫做苏宁的家伙。如果能够顺利的拿回关中地区的控制权了吗?他们将可以重新塑造大汉王朝的辉煌,这对于很多有志之士来说,不是一条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意见,所以很多人都不远千里的赶往荆州,会见那个叫做刘表的家伙,但是刘备却知道重新拿回关中地区之后。大汉朝廷就要回到以前的样子,所有的权力都要被朝廷重新掌握,歌剧在各个地方的这些一方,大员们都将失去他们现在拥有的力量。

    所以说里面的这个建议其实是一个非常无耻的阴谋,他们借此招揽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位名士,这并不是准备把他们投入到重新构建大汉王朝的事业当中去,而是准备私底下拉拢他们,让他们成为刘表手底下的谋士,并最终为荆州的继续发展贡献出他们的力量。

    只可惜的是,刘备并不方便站出来拆开刘表的这个无耻把戏,毕竟她也是大汉王朝的宗室,总不能直接跳出来说不能去挽救即将倒下的大汉王朝。

    可是这并不影响他在和苏宁来往的信件当中,交代关于这件事的一些看法。

    不过就在他陈述这件事的过程当中,刘备突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个叫做印度的地方竟然也在几百年之前出现过一个强大的帝国,虽然没有大汉王朝那么让他感到敬佩,但是当地人应该仍然念念不忘才对,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的话,说不定能够利用当地人对于住王朝的崇拜,将各个土邦分化瓦解,拉拢到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想到这里的刘备,立刻更改了自己的笔触,将这个方案娓娓道出,然后装在信封里,派人送给了苏宁。

    由于关中地区的战乱时代是混乱不堪,这封信在到达苏宁手中的时候,已经是几个月之后了,好在,这封信的内容的确是非常有创意的,因为它真的给苏宁带来了一个不错的建议。

    印度文明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完成固化,虽然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也有了自己一定的历史,但他们并没有记录历史的优良习惯,所以他们也无法从过去的历史当中得知更多的道理,和酝酿出继续前进的动力与方向感,所以,对他们的文化入侵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正是因为他们本身也拥有着一定的文化底蕴,客观上也为这种入侵提供了识字率方面的保障,所以针对他们,这是精英的一次文化清洗,并在不久之后被酝酿了出来。

    在这方面做出最大贡献的当然还是扬州体系的报纸,首先,苏宁在各大报纸当中,向百姓们介绍了当年的孔雀王朝是如何的强盛,然后打着准备恢复孔雀王朝强盛的旗帜,准备在印度的各大土包当中招揽盟友,与他们商讨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对于那些不肯答应与他结盟的人,当然会被他扣上一顶反对孔雀王朝的帽子。

    由于孔雀王朝在老百姓心目当中实在是太过美好,所以他被当成了美好生活的代表,凡是反对他的土邦,都立刻遭到了各地贵族的口诛笔伐。

    在这期间,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