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速度,导致他们很有可能会被后面的汉朝军队追上。

    但这位波斯皇帝似乎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下给将军们的命令非常严格,以至于不执行的话恐怕他们所在的家族都会受到严厉的惩处,如此以来,更加混乱的军事部署就出现了,好在汉朝人在刚刚结束的战斗当中,已经取得了足够丰厚的战绩,所以在这一场战斗当中,他们并没有拼尽全力。

    不过即便如此,波斯人也又一次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若非苏宁意外的得到了某条消息,恐怕他们的代价还会更加惨重,甚至有可能无法返回国内,参加平乱战争。

    那么是什么消息就下了波斯皇帝和他的军队呢?是一条来自罗马帝国的消息。

    今年也就是公元192年,罗马皇帝康茂德去世,新任罗马皇帝虽然在随后不久之后就宣布登基,但他却和康茂德不同,并不准备在边境地带酝酿新的战争。虽然在历史上,这位新皇也不得不卷入了与波斯人的战斗当中,但是现在看来,波斯帝国控制的两河流域,并没有流露出太浓厚的兴趣,于是,苏宁只能暂时放缓对波斯高原的征讨,转而开始蚕食高原附近的其他缓冲地带,北边的呼罗珊地区成为重中之重,只是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里,另一项重大的战略也开始进行,对于印度的征讨因为跨纬度的关系,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土不服问题。所以整体的推进过程是相对缓慢的。不过康采恩也非常有耐心,毕竟当地的土地实在是太过适合耕种,在21世纪的某些统计数据当中,面积只有200万平方公里的印度,可以用来耕作的土地就超过了100万平方公里,达到了50%以上的水准,而我可怜的大天朝,竟然只有7%。

    所以苏宁准备将这里发展成为粮食生产基地,并且改造成为东西贸易的中转站。但这一切也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推行。其中光是移民计划,估计就需要十年的时间来,慢慢改变这里的风气。

    这一切当然不可能由苏宁来亲自完成,它的教育体系已经为他培养了数量足够,素质也足够的人才,具体的细节都会有这群孩子们来完成,而他则需要继续在战略部署方面做出其他的决定。

    西线的战场上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让他重新部署的事情了,所以他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回到了中原地区所在的东线战场上。

    既然要作出决定,就需要了解足够的情报,所以他将这两年以来收到的来自东方的消息又重新翻阅出来。

    由于无线电已经在他的控制范围内进行大规模铺设,所以即便来自东边的情报也会以光速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故而,这两年来他收到的那些消息都算是比较及时的。

    甚至他还在这期间做出过一些,并没有引起太多人重视,但却很有可能改变未来格局的事情,一些在历史上注定要退出舞台的人,因为他的关系,而受到了特别的照顾,并没有彻底的从这条时间线上消失,但他们也不可能继续在关中地带施加自己的影响力了,所以他们的最终归宿,就是来到苏宁的麾下。

    比如说那位在讨伐董卓的战争当中,并没有如同原本历史上那样战死的潘凤,如今正和他的主公韩馥一起,迁徙到了河中平原一带,过上了塞外桃源一般的生活。

    至于这件事的原委,说起来多少就有些让人惋惜了。

    韩馥是个生性比较懦弱的人物,虽然他手下的人才武将非常之多,而且他还拥有天下13州当中,被认为甲兵最为雄厚的冀州。按照常理来说,像这样厚实的家庭,一定能够帮她成为关东诸侯,当中实力最为强盛的一个。

    可惜的是,他还没有使用自己的家底儿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这方加点儿就已经被旁边找一个野心家丁上来。

    袁绍袁本初的确配得上野心家的称呼,早在黄巾起义之前,他就在家里训练勇士以至于惹得家中长辈直接怒斥他要害死整个袁家。但他本人却没有因为这样的训斥,而有丝毫的改过,而最后的实践更是鬼使神差一般的证明,他的行为是十分正确的。在这个纷杂的东汉末年里,识时务者为俊杰,还不是一句劝别人投降的话。袁绍这个已经摸透了世界变化的人,的确已经意识到了,将来可能出现的危险也已经为自己奠定了发达的基础。

    待到他们联合起来讨伐董卓的时候,他就已经被顺理成章的推选为盟主。当时的韩馥虽然已经掌握了天下的1/13,在那场讨伐董卓的战争当中,却也只能躲藏在幕后,默默的为联军输送粮草资源,其间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袁绍的首倡之功,但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袁家顾虑的缘故。

    这是他的手下们都知道,韩馥这样说,只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胆怯懦弱而已。但他们还不知道,那个时候的袁少就已经开始和曹操商量,如果取得冀州,是不是更方便成就大事?曹操虽然没有做出直接的回答道,袁绍显然已经敲定了计划,于是,回到渤海郡之后的袁绍,立刻开始了他巧取豪夺冀州的计划。

第423章 记两三年里的两三事—2() 
    袁绍的第一步计划,就是让他的外甥高干,联合冀州内部的某些个谋士,一同向韩馥劝谏。

    劝谏的内容当然非常简单,那就是北边的公车站就要打过来了,而东边的那位袁绍,虽然统辖的渤海郡归冀州管理,但此人在多项素质上都是超过主公您的,以他肯定不愿意久居人下。由此以来,主公您将会面临两面夹击的不利局面,恐怕很有可能会丢掉性命。

    韩馥一听这话,当即就吓了个半死。于是连忙问他们该怎么办。

    于是就有一个叫做荀谌的家伙站了出来,对韩馥说道:“这问题解决起来其实非常简单,您只要把冀州让给袁绍就可以了?”

    韩馥一时半会儿之间没能反应过来,不知道这其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逻辑,于是疑惑的问道:“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可讲?”

    “主公,你本来就是袁氏的旧部,而且先前又和袁绍等人结为同盟,有这层关系在,我们当然不能便宜了公孙瓒那个小子,更何况,袁绍那厮的才华,虽然只是略略的超过主公,但完全可以用来抵挡公孙瓒,如此以来,冀州的百姓便可以无忧,主公便可以悠哉悠哉的生活在这里,与此同时,你主动让出冀州的行为,也会被天下人所称道,像您这样的雅量,恐怕全天下的人都没有几个能做到。袁绍在得到几周之后,便有了更加广阔的施展舞台,自然会非常感谢,主公,哪里又不会厚待你呢。如此以来,您不但得到了名声,还可以完成夙愿,在自己熟悉的冀州颐养天年,岂不妙哉?”

    韩馥一听他的话,当即就拍着大腿称赞起来,并且决定按照他的意思去办。

    但是消息传出之后,立刻引起了另外一部分首相的反对。冀州长史耿武,治中李历,别驾闵纯,都跑到韩馥的面前陈说利害,要求他收回成命。

    但是韩馥却像是铁了心肠一般,非得要把冀州让给袁绍不可。他给出的理由则是:“老夫本来就是袁家旧部,如今把冀州让给袁绍,有何不可?”

    李历等人当然不愿意放弃努力,于是便询问了韩馥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韩馥就把荀谌的那番话说了出来,却不料当即就被拆穿道:“公孙瓒固然可畏,但是他们所处的幽州,并不如冀州人口众多,兵力也不如冀州强悍。所以主公根本就不需要惧怕于他,至于袁绍,那就更是不值一提的存在了,如今的他,虽然扛着一个渤海太守的头衔,但其实只不过是远道而来的客军。在我们强大的冀州面前,就像是个挥舞触角的蚂蚁一般,这种货色,根本就没有惧怕它的必要。”

    但韩馥并不听从他的意见,反而固执己见,准备让儿子将自己的印绶送到袁绍那里去。

    这时在外领兵,驻守孟津的赵浮等人听到消息,立刻用最快的速度回到了韩馥身边,并且劝说道:“我以前曾经带兵路过袁绍的营地,对他们现在的情况比较了解,如今的他们早就已经粮草不济,原来的部众也开始逃散,虽然有张扬的投奔,但是根本不足为虑,毕竟他们也是被击溃之人,投奔到袁绍那里,寻了个安营扎寨的地方而已。老公如果担心他们,大可以让我这个小小从事带兵去阻止他们,就算不明着开战,只要坚持个三五天,他们自然会因为粮食断绝而土崩瓦解。这整个过程之中,将军都可以高枕无忧,完全不需要担心那群小子的影响。”

    韩馥又听到有人贬低袁绍的战力,其实心中便已经有些动摇,怀疑自己当初的判断是否正确,但是,他心中的怯懦,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总想找个地方安度晚年的他,还是决定派遣儿子送上自己的印信。

    于是在渤海郡驻扎了一段时间的袁绍,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的,得到了冀州牧的印信。

    他兴高采烈的准备前往韩父那里,彻底的接受冀州的行政权力,但在这个时候,历史的进程却发生了小小的变化。

    这个小小的变化,其实早就已经开始积累,比如说,原本在这个时候也会投靠他的于扶罗。我就已经被苏宁消灭在并州地区,而原本应该是在讨伐董卓那场战斗之中的上将潘凤,此时却依旧站在的韩馥身后。

    “连你也想劝说老夫吗?”

    韩馥对潘凤非常信任,如果潘凤也开口劝说的话,韩馥真的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还能坚持原来的想法。

    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交情也都是相互的,韩馥对潘凤信任有加,潘凤当然也不可能不体谅他的处境与心情。

    所以,面对韩馥的这个询问,他的回答却是这样的。

    “不,我不是来劝说主公的,虽然耿长史他们来找过我,并希望我能够阻止主公。但我只希望主公能够达成愿望,能够顺利的找到一处安居之处。”

    韩馥听到他这么说,立刻变得老怀大慰起来,心道还是自己的这个心腹,比较了解自己的心情和处境。

    但是潘凤的话却还没有说完,只听她继续道:“可是,主公把冀州让给袁绍之后,却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一处安居之所。”

    “我准备搬到十常侍赵忠的故居里去,那里的环境应该是非常不错的……”

    “我不是那个意思。”潘凤摇摇头说道,“栖身之处当然是容易找到的,但能不能安稳的过下去,却要取决于和袁绍部下们的关系。”

    韩馥闻言,立刻惊异的转过头来,他好像发现了一个之前从未考虑过的角度。

    “这话怎么说?”

    潘凤叹了一口气,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自家主公的这个问题,而是讲起了之前的一点旧事。

    “年前我曾经追随主公讨伐董卓,期间,与当时的凉州牧苏宁有过一番交谈。他说,主公你虽然心存仁爱,但却有几分书生之气,对于那些自视清高的人,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看不上,故而肯定在无意之间得罪了某些人。比如说魏郡审配、巨鹿田丰、河内朱汉。但袁绍入主冀州,这群人肯定会得到重用,这是拉拢人心的基本手段,主公不屑为之,但袁绍此人雄心勃勃,一定会那么做。只是那样一来,这三个人在得势之后,难免就会要算计主公。巨鹿田丰是一个真君子,所以不用担心他,魏郡审配是个伪君子,但表面上装的道貌岸然,也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所以也不用担心他。只有河内郡的朱汉,曾经被主公无礼对待,而且是个喜欢逢迎投机的小人,如果他心怀芥蒂,决意报复的话,又认为袁绍早晚会除掉主公的话,肯定会对主公加以迫害,如此一来,主公想安居于冀州,恐不可得矣!”

    韩馥闻听此言,立刻吓得大惊失色,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第424章 记两三年里的两三事—3() 
    ♂? ,,

    潘峰是一名武将,可不是一个善于拿主意的,他来这里只是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担忧告诉韩馥,至于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置,那他这个武将当然是习惯听主公的意见。

    可是见他主公这副模样,他就知道这件事指望不上了。于是他只好说道:“不如请张师他们来和主公一起商量。或者直接向苏宁的部下球员吧。”

    韩馥闻听此言,立刻选择了第二个建议,原因无他,小家伙虽然是个性情懦弱的家伙,但也非常要面子,之前已经拒绝了属下们的劝谏,此时便不便再当着他们的面反悔,所以,潘凤的第二个建议,才是他愿意选择的上策。

    好在,苏宁再将自己的主要兵力调往西线战场,对付波斯人之前在东部地区就已经部署了足够强悍的武装力量,要不然还附带寻求支援的时候,恐怕要派人跑到关中甚至天水郡去才能找上苏宁的人。

    韩馥对于苏宁的这些布置是比较了解的,毕竟河内郡按照常理来讲,应该属于他的地盘,但康采恩借助当地几个氏族的帮助早就已经在那里扎下了根。深垒加浅攻的策略也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上,不过那里毕竟是四战之地,压根没有人太放在心上,至少目前的各路诸侯,都在忙活自家地盘上的那些事儿,以便为对外扩张做准备。

    但他这位冀州牧在内部本来就比较得人心,除了北边的公孙瓒那个外患之外,也没有什么值得揪心的事情,数来数去,也就只有苏宁的这个部署,最为让他担心了。

    倘若袁绍得到冀州,那么肯定会对原来属于冀州的河内郡发动进攻,到时候,驻扎在洛阳的关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在这一点上,他与关羽的利益是相同的。

    想到这里,韩馥立刻敲定了自己的具体行动方案,只听他召唤一声,还有一名下人出现在潘凤的身后,恭敬的等待着他的吩咐。

    韩馥也不再多做犹豫,立刻休书一封,交给那人说道:“即刻前往洛阳城,将此信交予关羽,路上一定要小心,如果被袁家的人盯上,一定要保证不能让这封信落到他们手上。”

    那人恭声应了一声,立刻就带着书信走了。

    而在这个时候,身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