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嚼丛蕉嗟呐ぴ谒暮莱迪伦呓说钡氐姆闹А

    于是纺织厂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从家庭的小作坊形式,变成了如今的工厂形式,而且各种规模的机械也被制造出来,虽然哈格里夫斯这样的人物还没有被苏宁召唤出来,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当时的发明家来为苏宁复原,毕竟有很多在这东西发明之后的科学家已经出现在东汉末年的土地上,他们根据自己的记忆和以往的历史记载,往往就能够还原出当时工业革命的许多机械,像珍妮机这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玩意儿,在懂得更多科学道理的科学家面前,根本就没有任何复原的难度。

    于是,越来越多的东西出现在了凉州境内,在吕梁州的也是更多的财务收入,不过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那就是物产能力的迅速增加,导致了货币的严重不足,虽然凉州境内的银矿早就已经被开采出来,并且凉州体系也早就已经展开了对银币的铸造,但是,为了防止货币数量的突然超发,让扬州本地世家大族的积蓄迅速贬值,导致他们间接的怀恨在心,所以两周体系依旧坚持着缓缓发放货币的节奏。这是随着和外部贸易的增加,钱币数量的不足,就使得他们在贸易当中愈发的捉襟见肘,所以他们也只能冒着一些政治风险,加快自己发放货币的速度。

    这些事情可能带来的危险,苏宁早就已经知道,但苏宁也无可奈何,他毕竟不是经济学出身,无法采取及时的措施应对这些新的变化,而即使是来自21世纪的经济学家,对于东汉末年的生产关系也不是十分熟悉,在这种前提条件之下,他们能够及时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的可能性,也非常的小,所以,苏宁在经济制度面前,只能摆出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不能让劳动者的价值被低估,宁可冒着境内世家大族联合反抗的风险,也要将货币的供应量保持在能够让劳动人民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水准线以上。

    他的这个决心已经在内部广泛的传播开来,只是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认可,毕竟有一些人已经成为了世家大族的代言人,而且,有一些人本身就是十点蜡烛。

    荀彧荀文若是第一个对他的这个决心提出意见的人,当然是苏宁十分罕见的直接无视了他的要求,诸葛圭倒是与他站在一起,但苏宁只对他的儿子诸葛亮感兴趣。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诸葛亮的同学之中如今已经多出了一个叫做司马懿的家伙,他们未来的恩怨情仇将会如何发展,目前已经成为苏宁重点关注的几件事情之一。

    他们所接触的现实教育,如今已经比起苏宁当时设计的蓝本,有了更多的改良之处,比如说,他们小学时接受的军事教育,已经不单单的是体能的训练,他们在小学的时候,就要学习相应的军事理念以及战马的驾驭技术,甚至在毕业考核当中,还有让他们组成阵营发起冲锋的科目考试。

    有时候苏宁甚至忍不住去想,自己的体系之中为什么会突然多出这种类似军国主义的色彩!然而,孩子们如此热切的爱国心里,他怎么能够用贬义词去打击他们呢?于是苏宁开始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孩子的未来,要知道在他的世界里,孩子们就是上帝一样的存在,每个曾经在讲台上挥洒过粉笔粉磨的家伙,都会在潜意识当中怀揣着这样的想法。

    但是这种做法的作用就是立竿见影的,即便是小学毕业的孩子,也可以在简单的军营训练之中,在战场上发挥极大的作用,他们竟然可以用小小的年纪,就胜任骑兵中下级指挥官的角色。

    这一点让苏宁甚至有些忍不住去想,当年的希特勒恐怕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而如今自己的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说不定正隐藏在这群学生当中!他们或许在原来的历史上纯粹属于籍籍无名之辈,但自己带来的新的教育体制,或许将把他们捧上不曾见过的历史新高度。

    或许因为自己的出现,天上的繁星之中,又会多出那么十几二十几个新的影子。这正是教育的力量,也是他愿意看到的事情。

    除了孩子们身上发生的变化之外,苏宁对于其他凉州的事物已经不再关心,他知道,安稳的秩序一旦奠定,没有人会愿意主动去打破它,包括自己公司里的那些中高层人士,也不会轻易将自己陷入混乱之中,那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风险。

    既然有了一个如此安宁的后方,那么接下来,向南的军事行动也该展开了。

第264章 闪电战—1() 
时隔半年之后,苏宁再一次出现在了凉州牧的官衙之中。

    每年只待官属当中呆上五六天的一州军政长官,不要说是在大汉朝难得一见,就算是放到整个华夏历史当中,也是为数不多的存在。

    但苏宁却真真切切的做到了这一点,他似乎更喜欢大自然的风光,而不是将精神和时间花费在案牍之中。

    不过这一次,他想要躲开案牍之苦的想法,显然是无法实现了。要知道接下来的行动,并不是在西域的军事行动那样,没有受到普通士大夫的重视。针对叛军的打击,是朝廷最希望凉州方面做出的行动,所以在凉州境内,仍然心向朝廷的世家大族,包括准备一心向朝廷为名,做些其他事情的豪门巨富,都在盼望着这一刻的到来。

    苏宁当然知道他们的这个想法,所以,在发动南线战争之前,他想让这些人为自己多做些事情。

    至少他们也要为这次战争,多贡献一些自己的力量,想要什么都不做,就在战争之后博取名利,那纯粹属于痴人说梦的妄想。

    于是苏宁轻轻的咳嗽两声,开口说道:“荀彧荀文若何在?”

    “属下在!”

    听到苏宁呼唤自己,荀彧荀文若赶紧排众而出,走到大厅的中间,并向苏宁躬身施礼。

    苏宁挥了挥手,示意他站直身子,然后问道:“我知道你一直有心报效大汉,如今凉州叛贼气焰嚣张,意欲向东攻略关中,剑指洛阳。我今天请问你,面对如此局势,你有何良策?”

    荀彧荀文若的确像苏宁所说的那样,整天都在为大汉朝廷所操心着,虽然他们官职如今依旧非常卑微,但这并不妨碍他想要为大汉朝廷尽一份力的心思,听到苏宁的问话之后,他当即喜不自胜的开始滔滔不绝的回答,要知道,平日里他就积攒了很多的想法,可惜在凉州的体系之内,能够与他交流这些东西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但是,如今苏宁的意思,他似乎也愿意为大汉朝廷出这份力,必定那贼背叛的不仅仅是汉朝的皇帝和朝廷,还包括他这个凉州在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

    所以荀彧荀文若认为,苏宁准备的这次军事打击,一定是极具诚意的!于是他准备将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计谋,一股脑的丢到苏宁的面前。

    只听他慷慨陈词的说道:“目前,韩遂、北宫、马腾、宋建占据我心南方向的陇西郡,正南方向的武都郡,西面的安定郡,以及三辅地区的左冯翊和右扶风。目前朝廷已经派出大军,与他们对峙在美阳县一带,如果此时我们能够向西发动进攻,那么,便可以与朝廷大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到时候,叛军必然难逃此劫!”

    心中其实早有定计的苏宁,只不过是想试探一下荀彧荀文若的心思,见他果然如同自己预料的那般,急于为大汉朝廷解决到凉州叛军这块心户之患,故而也就对接下来的行动,以及接下来对此人的安排和使用,都有了一个大致的打算。

    只听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先生的这番高论,固然能够帮助我大汉朝廷出此顽疾,然而先生可曾想过,这群叛军之所以能够在关中地区大发神威,以至于就连朝廷平叛的军队,都不能将之一举消灭?”苏宁说到这里,用眼光轻轻的瞟了一下荀彧荀文若,但他并没有等到对方回答,就继续说道,“那是因为在他们的大后方,不光有一个西平郡,而且还有武都郡,陇西郡,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后勤支撑,尤其是取之不尽的战马和粮草,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在前线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不切断他们的后勤,那么这一战即便我们出手,也很难在遥远的关中地区取得胜利,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倾巢出动,离开我们防守的汉阳郡,那么他们正好可以从西南方向,正南方向两面夹击我们的汉阳郡,谁知道这可是我们的焦点所在!如果丢掉汉阳郡,那么我们的损失绝对不会比对方小,值得一提的是,刚才先生所说的两面夹击之策,那时候就不是用来对付叛军的了,而是叛军用来对付我们的。”

    经过苏宁的这一番分析,徐雨荀文若的脸色开始变得极其难看起来。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这无异于狠狠的将他的老脸抽肿了!而苏宁的话虽然谈不上刻薄,但却用实实在在的道理,证明了学与训微弱的异想天开,纸上谈兵!这比起冷嘲热讽来,其实更加有力!

    于是,在众人的注视中,荀彧荀文若缓缓的退回到了班列之中,从此不再准备发出任何声音。

    苏宁用眼角的余光轻轻的瞥了他一眼,随后便在嘴角处挂出一丝冷笑,这样的人如果不好好收拾一下,他就会一直成为在曾经的学问当中不可自拔,如果换成是原来的东汉末年,或许他的这种品质应该被称之为自信,但是在苏宁带来的新学问面前,如果他还是这样用旧有的观念来分析问题,那么他就只能被打上固步自封的标签。

    政治正确不代表策略正确,不能为了追求政治正确,而罔顾策略上的风险,所以说,所有的政治正确,都是建立在策略正确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策略正确乃至技术正确的堆砌,很难有什么政治实体能够发展壮大起来。

    故而苏宁缓缓的站起身来,向在场的众人发布了他的正确策略:“这一战,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进攻西南方向的陇西郡,将那里的宋家给铲除。这样以来,失去后勤保障的叛军,将很难在汉朝军队的进攻下支撑太长的时间,美阳县的对峙也将会很快结束,如果统军将领不是很白痴的话,说不定就会抓住这个机会,狠狠的把叛军教训一顿。”

    “当然,如果汉朝军队没有抓住这次绝佳的时机,那我们也不能责怪他们。那样太有是我们凉州男儿的风范!不过有一点,如果我们的仗打不好,可就是他们来责怪我们了,到时候我们这些脸皮薄的,可怎么面对别人的指责呢?所以接下来我们的重点是,商讨一下具体的攻击方略!”

第265章 闪电战—2() 
长于大势,拙于细谋,是东汉末年,乃至整个华夏历史上的文人士大夫们的共同弱点。所以说你不仅仅要用自己的话,指出区域询问弱的弱点,还要用自己的分析,强调凉州的特色应该是什么?

    在场的诸多将领们,都能够听的出苏宁的言语里,有着对那群文人士大夫们的讽刺。但他们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至少来自东汉末年的那些将领们,还不习惯文官在他们的脑门上指手画脚。

    他们的这点现象,对于包括安定先生胡瑗在内的大多数宋朝士大夫来讲,都是很难接受的事实,虽然说他举荐的章楶章质夫,已经在西北方面军屡立功勋,但是,他一个人的成功,不能够验证为人统兵制度的先进性。

    更何况,章楶章质夫之所以能够受到重视,主要原因便是,他能够在细节的谋划上,尽善尽美的达到战略上的需求。

    而这,正是他与其他的士大夫们不同的原因,当年在朝廷之上,他也没少受到别人的排挤,虽然有新党当政的缘故,但作为就打了他,本身在才华上是足够担任更重要的职务的。莫非他看待事物的角度与更多的人有所不同,哪里又会蹉跎多年,直到70多岁的时候,才会位至两府。

    说起来,对于苏宁刚刚提出的那个问题,恐怕也只有他的答案,在这个时候最能体现出士大夫的用处,否则,以区域新闻说刚才的表现,恐怕不光会在苏宁那里丢分,就算是在那群科学怪物那里,也会留下很差劲的印象,毕竟,对于那群科学家而言,军队的战斗力早就已经加入了他们科技的加成,如果在那种情况下还会失败的话,就只能证明策略的制定上出现了重大的问题,而这种问题,不太可能出现在苏宁的身上,因为苏宁本源的战斗力,已经多次经过历史的检验,而那些文人士大夫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为体系做出卓越的军事贡献。

    所以在这个时候,章楶章质夫不能不站出来,为士大夫们挽回最后的颜面。

    “启禀主公,在下认为,如果想要断掉叛军的后勤补给线,那么我们首先应该进攻的,无疑就是武都郡。然而,一旦我们向武都郡发起进攻,那么东边的安定郡,西边的陇西郡,恐怕就会从两面向我们发起进攻,所以我们目前,应该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原来又是一个腹背受敌的局面啊。”忽然之间,宋凝竟然用着一种嘲讽的语气,开始评论起这个看上去还不错的策略,至少,章楶章质夫能够意识到,什么才是敌人最薄弱的部分,而不是自己最应该进攻的部分,要想达到目的,必须寻找敌人最薄弱的那一环才行。

    这才是战争的艺术。!

    但他虽然想到了这一点,不过在具体的技战术打法上,显然还有着很多的不足,至少当他的分析遇到问题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处理。

    然而这东西送你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他只需要稍微动弹一下脑筋,便可以想出无数个方案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但在章楶章质夫面前,就需要他花费大量的心思,好好分析一下这其中的利弊,才能够得出最好的答案。

    苏宁!还记得曾经有位文采出众的人,嘲笑别人是什么苦吟派诗人,说他每次吟诗的时候,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字斟句酌的推敲每一个字的用法,这样弄出来的诗歌,怎么会有唯美的意境呢?要知道诗歌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情绪,如果不能够一气呵成地挥洒出来,那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