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汉子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对苏宁说道:“在下不知是州牧大人驾到,实在是罪该万死。这有这么大人要我做您的私人部曲,那也不成问题。左右我们的先辈,就是大汉朝廷的军旅,如今我们继承了先辈的身份,自然也要听从大汉官员的指派。”

    苏宁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对他说道:“你虽然从今天起,就成为我的私人部曲,但是却不需要离开这里,你以后就负责这里的屯田开发,我会定时不定时的派人过来视察。另外需要你注意的一点是,无论今后中原地区发生怎样的变化,哪怕我大汉王朝没能像周朝那样坚持800年,你也不要离开这里,记住,高昌是我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必须留下我们汉人的影子。比我们汉人在这400年间的贡献,以后的华夏苗裔,便只会有汉人这一称呼。换而言之,即使如今昏庸无能的陛下,让我们挚爱的大汉亡了国,但只要我们这些汉人还散落在世间各地,我们的汉魂就依然可以照耀东方,将来有一天,我们迟早会用自己的灵魂,重铸一个像今天一样的大汉朝,他将会是东方最为强势的国家,也将会成为我们引以为荣的骄傲。虽然到时候,我们只能在阴曹地府里举杯相庆,但只要有那一天,只要我们的子孙后代还在神州大地上挥舞着锄头,就终将更做出一个强盛的帝国。所以,我请你永远不要放下自己手中的锄头!这是我此生最为郑重的要求之一!”

    那名汉人屯田军,听到这番话之后,立刻感动得嚎啕大哭,胸中随即燃起来汹涌澎湃的战意。热血沸腾的他立刻答应了苏宁的要求,并且将自己的名字,留给了苏宁。

    苏宁知道,他毕竟是一个在史书上籍籍无名的人士,但如今他的体系,已经在华夏大地的西北区域,开拓出一片崭新的秩序,在这秩序的保障之下,像他这样的人物将会越来越频繁的为后世所知晓。

    苏宁着人珍贵的记录了他的名字,虽然他自己没有看,但他知道,他留在高昌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信念的传承。

    因为他还要与这里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白羊座节度使阿提拉,将会成为河西走廊与高层之间联络的重要纽带,而此人如今的赫赫声威,据说已经让哈密地区的大多数人都感到恐慌,前不久,西部鲜卑的某些小部族,还曾经试图劫掠哈密地区,结果糟蹋提拉的凶狠打击!据说此乐清帅轻骑兵,连续追击一千多里,险些打到了弹汗山。

    如此凶狠的表现,估计足够震慑周围的宵小之徒!不过就在哈密地区的西侧,却有着另外一个强盛的国家,那就是在史书上赫赫有名的楼兰。

    如果,阿提拉在像以前那样,轻易的向东方起袭击,很有可能会引起西侧敌国的注意,要知道,他们此次前来,是为了收复西域36国,也就是说,这里并没有纯粹意义上的盟友。

    然而就在他的这个想法刚刚冒头的时候,前面去传湖南一封捷报,高昌国国王竟然已经向班超投降,并承诺回归大汉统治之下,接受凉州牧苏宁大人的一切安排。

    苏宁的表情立刻变得精彩起来,他没有想到,自己明明是率队先行,却没有比班超更早的到达高昌,而且,高昌竟然已经宣布向班超投降,这几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呢?苏宁实在是想不明白。

    于是他索性离开这里,用更快的速度前往高昌,希望能够尽快弄清楚那里的状况,这样才能更好的布置今后的进攻方向,也要知道,哈密地区西侧的楼兰,实在不是一个让人放心的所在,要不然,也不会留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

第249章 虎躯一震高昌归附—2() 
没过多久,苏宁就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答案!班超之所以比他们更早的到达高昌,完全是因为他苏宁在路上游玩的时候,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而班超对西域的道路十分熟悉,早就已经捡了条近道,改在苏宁面前到达了高昌国。

    至于高昌国为什么在见到他之后,就立刻宣布了投降,这说起来就搞笑了。

    班超在还活着的时候,在西域威望特别高。以至于高昌国的王宫之中,至今还保存着他的画像,所以,当他前来要求面见高昌国王的时候。对方在第一时间就认出了他,于是问题就来了,班车明明已经逝去多年,为什么他如今有活着便在了高昌国呢。

    高昌国的国王和大臣们,对此表示十分惊讶,他们一开始的时候认为,这是一个和班超长相相似的人,或许是他的后代,甚至有可能连后代都不是。

    但是班超却大笑三声,声称他自己就是当年的那个班超,并且还将当年的故事,一五一十的讲述给他们听。

    听完班超所讲述的故事,国王和他的大臣们都惊讶不已,也要知道其中一些秘闻,也只有国王本人才知道,就连他的大臣们,对此也是知之甚少。即便是公开的那一部分,大约也只在国内流传,就连邻国和其他西域国家所知道的,也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若有人能够在中原得悉这些,那真是见了鬼了,再者说了,其中的那些秘闻,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甚至牵扯到国家和汉朝的兴衰利益,即便是班超的后代,也不一定能够从祖先那里得知这些事情的利辛,换而言之,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位,真的很有可能就是当年的班超,可是,这家伙怎么可能死而复活呢?难不成,他们中原地区,出现了什么怪力乱神一般的人物,前些天还曾经听说,有个叫做张角的家伙,在中原地区掀起了巨大的动乱,传闻中,周瑜张角就是可以呼风唤雨的人物,或许,他也可以把死人弄活,然而,他们终究距离中原太远,对于这些事情并不是十分了解。

    于是,他们半信半疑的向班超发起了询问,而单超则是直截了当的给予了他没回答:“张角,那个骗子可不会什么起死回生的法术,而我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其实全与张家无关,而是我家主公,从历代人才之中将我挑选出来,作为召唤者召唤到东汉末年的土地上。”

    在场的高昌国王和他的大臣们,却没有因为他的解释而恍然大悟,相反,她们更加迷惑的看着面前的班超,听不懂他所说的所谓召唤,究竟是什么意思?

    其实就连苏宁本人,也不知道如何像东汉末年的土著们,解释召唤系统的工作原理,要知道,在此之前,他一直都声称,那些被他召唤出来的人才,是他远道而来看望他,并帮助他的师兄,但是,那些人才之中,有一些本来就是东汉时期的土著,相较于这个时代而言,他们生活的年代也没有过去多少,甚至当年见过他们的人,如今还有活在世上的。如此一来,苏宁原来的那个说法,便无法再继续贯彻下去,这也就是班车为什么不用苏宁的说辞?像高昌国的国王解释他身份的原因。因为高昌国的国王,在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就将他认了出来,这还如何使用苏宁的说辞,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啊。

    更何况,如果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就意味着自己还可以使用当年留下来的威望,这对于推进西域的战争,有着莫大的好处,所以,班超便自作主张,将事实的真相告诉了他们。

    奈何,他们仍然没有听懂。

    但他们似乎更加相信,面前的这个人正是班超了!虽然,他们搞不懂什么叫做召唤,但正是因为他们搞不懂,才给召唤,这个名词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人类总是对神秘色彩浓厚的事物,保持着基本的敬畏之心,所以,他们就在这种神秘主义的作用之下,相信了段超所说的话语,只是,他们愈发的想要见一见,那位传闻当中能够召唤班超的主攻,究竟是何许人也,要知道这位班超班定远,当年可是为大汉皇帝才来到这里的,如今,他换了一位东家,却不知道那位新的东家,是不是能够像当年的皇帝那样,秉持着一番仁爱之心,来治理这片广袤的土地,如若不然,当年的西域都护府,恐怕将会成为过去式。而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新机构,有可能会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带来意想不到的苦难。

    对于他们的这番顾虑,班超很快就给予了答复,由于当年的工作经验,班超对他们的这种心态,把握的还是非常到位。

    “你们放心,我们家的那位主公,可比什么皇帝老儿要仁慈多了,在他的心目当中,你们就像他的汉人同胞一样,将会获得相同的权利。至少在他准备制定的法律上,你们和他的其他子民,拥有着一模一样的权利。既不因为你们身处偏远之地而受到歧视,也不因为你们受到怀柔而遭遇讽刺,所以,你们的一切,都将得到保留,唯一需要做出的事,你们需要尊重他制定的法律。”

    高昌国王和他的大臣们,对于这番说辞有些惊讶,因为中原王朝,素来都是以仁义治理他们,却从来没有人拿法律来恐吓他们,然而,听班超所说,这法律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保护他们,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班超对于苏宁的立法计划,至今也不是很清楚,因为苏宁的体系当中,精通法律的那些人物,帐,都来源于21世纪,他们所熟悉的法律,是基于民主与共和的基础之上,然而苏宁所想要的法律,却是要与现在的生产力相适应的,于是双方一直无法达成默契,制造出一部完备的法律,所以至今,他们也没能在统治区域内,达成一种能够明文出版的新秩序。

    但基本的法律精神,却早就已经在苏宁的心中形成,他也不介意将自己对新法律的感悟,传授给他周围的其他人。

    但是如果被人更加详细的问起,即便是他,也无法回答他们过于精细的问题。

    所以,面对高昌人的问题,班超也只能拍拍桌子,大吼一声说道:“总之,只要你们守规矩,就会过上好生活,说到这里难道还不明白吗!”

    高昌国王听闻此言,当即躬身参拜,声称:“我高昌国,愿意重新回到大汉治下!”

第250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破了楼兰还不还—1() 
苏宁听到班超的陈述,不禁有些无语,早知道只要他虎躯一震,便可以收复高昌国,他有何必兴师动众!然而,如果他不兴师动众,真不知道班超能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就舒服在西域声名显赫的高昌国,要知道,外交上的成功是要建立在国家实力的基础上的,所有的外交家,都希望自己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为自己撑腰,当年的王玄策,错非有盛唐在背后支持,又岂能完成一人灭一国的奇迹。

    说起王玄策,苏宁不禁在脑海中调出了名单,他想看一看,这个家伙是不是也在里头,如果在的话,那就干脆将他召唤出来,说不定在这西域地区,他又一次能完成一人灭一国的神奇壮举呢,如果是那样的话,属于苏宁的那本历史书,定然会将这神奇的一刻,认认真真的描绘下来,祖祖辈辈的传承下去。

    这次苏宁没有使用问答召唤模式,而是使用按需召唤模式,在下系统说出外交家这个要求之后,立刻有好几名古今中外的外交家出现在了自己面前,苏宁随机去掉了其中的两个人,而后让系统随机挑选剩余的三个人,他曾经在其他的网文当中,见到我这种机智,虽然于他本身而言,他只觉得这一种模式索然无味,但是,如今只需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人才,便足够开展接下来的任务,对于模式本身,他又有什么好急难的呢?毕竟,这一模式并不是全然没有替代品。

    系统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宽宏大量,只用了一次抽奖机会,苏宁就成功的获得了王玄策。

    王玄策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外交家,不可能不出现在系统的第一**动当中,苏宁甚至没怎么看最初的推送五人组,就开始了这次抽奖。

    在其他网文之中,这种模式需要主角获得一定的某种数值才能够得到抽奖机会,而在系统这里,它只需要消耗一些魅力值就可以了,如今他的威望,可谓是冠绝天下,就连洛阳城内的亲子,都不一定能够超过他,这点魅力之于他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虽然达成目的的过程非常轻松,但他还是觉得,问答模式才是召唤系统当中最令人振奋的一种方式,身为中层知识分子的苏宁,当然更愿意使用那种方式,何况对于他这种研究专门史的人来说,即便是问答召唤模式,也并没有为自己增加太多的难度,而他自己用积累多年的丰富知识,换来的是可以任意召唤任何人的自由度,这在其他的召唤模式当中,显然是没有的,尤其是抽奖召唤模式,它需要系统为自己推荐几名候选人,然后随机取出几个,再随机抽取几个,这样纯粹靠运气的方式,对于他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是有些难于接受的,不过对他来说,有了这两种方式,便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情况,尤其是按需召唤的这种方式,虽然说并不被自己所看重,但有些紧急的情况下,大可以用它来召唤出某个符合要求的人物,只要能够将危机对付过去,便就是很大的成功了。

    只是这一次使用这一模式,倒不是为了应付什么眼前的危机,而是为了不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在他兵不血刃拿下高昌国之后,其赫赫声名想必很快会在西域36国传开。

    如果抓住这个时候,向楼兰国发动外交攻势,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在巨大的威胁之下,像高昌国一样向自己投降,那样以来,自己就可以节约大量的军事成本,现在这两个国家休整一番,然后再图谋向其他地区进军,毕竟,一开始就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对于后勤补给的压力,是相当之大的,对于如今的凉州地区来说,他们还要应对来自东方的叛乱,如果将太多的后勤力量投入到西线战场,那势必将会影响到整体的布局和安全

    毕竟,连接西域东部和扬州富庶地区的河西走廊,在地理上只不过是一条狭窄的走廊。这种狭长,意味着通过它不但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他还没有足够的宽度,来抵挡游牧部落的快速突击,换一句话来讲,横向的战略纵深太窄,导致他很有可能会被敌人从中间切断,如此一来,后勤辎重的运输队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