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宁又一次穿上了冶金口的科学家们为她打造的锰合金铠甲,爱黑色的金属闪耀着太阳光的色泽,将隐藏在年轻人心中的腾腾杀意,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了凉州勇士们面前,这群在凉州为非作歹的惯匪,看到自家主帅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孔,卜卜兴奋的叫嚷起来,他们挥舞着大刀,用侧面敲击着自己的胸甲,由此展现了他们精良的装备,以及由此而来的巨大信心和底气。

    苏宁并不准备在他们面前发表太过冗长的演讲,他只用了一句话,就将第四纵队所有人的事情,调整到了最适合战争的高度。

    “我曾经用600人,击败了两万鲜卑骑兵,而今天,我有一万人,你们说我能做什么呢?”

    几个算数比较好的低级军官,立刻嚎出了他们的心中所想:“我们能荡平30万黄巾军,何况他不到10万的折扣。”

    至于另外一些数学不太好的家伙,那就只能笼统地吼出一句:“百万黄巾也不在话下!”

    于是,上万凉州健儿,在豫州的平原地带,展现出了他们轻骑兵最好的战略战术。虽然东汉末年的汝南郡原本就河网密布,加之农业灌溉的需要,更让合区成为了密布于此的存在,这些都让骑兵们的速度难以发挥,然而,苏宁和他的手下们却从来不在乎这些,因为对于黄巾军的步兵来说,这些歌曲也会同样阻碍他们的行动,而他们的马匹,自幼就生活在渭水两岸,而汝南地区的水流,也只不过是从渭水延伸出来的黄河汲取出来了而已。

    战马的游泳技能,其实并不需要多加培训,而他们马腿长度的优势,也能够保证他们涉水通过较浅的溪流和渠道,而它们自由生长的凉州,也将大部分的生命湖里,注入到了他们的灵魂之中。如果有哪匹战马,因为救援主人心切,而做出了堪比的卢的神迹,那也只能说明,凉州的好男儿们,相马的本事堪比伯乐,做人的品质不输刘备。

    话又说回来,凉州男儿的品质,说不定真的比刘皇叔还要好一些呢!虽然这群家伙生活在那种穷苦的地方,难免要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但刘皇叔这种用眼泪打天下的家伙,对他们而言,恐怕还是看不起居多。

    话说如今黄巾起义已经到了,我们敬爱的刘皇叔,也该会由当时只有14岁的张飞变卖家产,与他一起拉起队伍,征战天下了。只可惜,在这一时空当中,他们只有兄弟二人了,因为桃园三结义当中的关二哥,目前已经被苏宁收购归帐下,现在正担任着护羌校尉的重要官职。

    说起来,这次黄巾起义,也是魏蜀吴三家崭露头角的重要机会。曹操的人生轨迹虽然与原本的历史有所出入,但是他还是在家乡募集兵勇,准备参与到这场讨伐黄巾之乱的大业当中。

    朝廷因为苏宁曾经举荐曹操,所以任命曹操为骑都尉,这让他自己想照顾的那些士兵有了一个相对正规的出生,至于袁绍,也得到了一个类似的官职,只是他们两人并不在一处作战。

    偶尔与他们同样可以称之为一代枭雄的风景,目前正在右中郎将朱隽的麾下,这一场黄巾之乱,也将是此轮会大放异彩的时机,而刚刚初出茅庐的刘备,由于只有23岁的缘故,虽然也将取得一些战绩,但战后所得到的地位提升,却并不明显,他的人生发几只数,还要等到七八年之后,一个叫做平原县令的官职,落到他身上的时候。

    但不管怎么说,三巨头总算在这场大戏里,拥有了同时出场的机会,当然,如今的历史已经改变了,由于苏宁的加入,东汉末年的战场上,将会出现第四大巨头。

第220章 苍天未死,黄天先灭—10() 
只是这第四大巨头,此时正在和何仪手下的近十万黄巾军纠缠。

    虽然苏宁和他的部下们,是怀揣着决死之心冲向对手的,但他们只是通过分割包围的简单战术,确定了对方的一个突出部,其数量大约连5000人都不到,而且这次战斗当中,重步兵暴露出了他们激动缓慢的严重劣势。如果他们继续参加之后的战斗,恐怕会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团团包围,就此陷入到极其危险的境地当中,所以,埃提乌斯带领着他的重步兵军团,立即撤出了这场战役。

    但何仪的黄巾军,却没有停止追击他们的意思。好在,苏宁立即派出了轻骑兵,掩护他们撤退到了一个山坳之中。

    这处山坳其实也比较平坦,按照道理来讲并不适合做藏兵之地,但在豫州这么个平原地带,能够找到这样的山坳就已经不错了。

    接下来的战事,对于苏宁来说就变得有趣得多了,他竟然利用轻骑兵在速度上的优势,不断吸引着那些黄巾军追着他们逃跑。而他们在渡河的过程当中,由于马腿的长度优势而占据着巨大的便利性,这样他们可以轻易的摆脱掉敌人的追击。

    不过这个过程当中,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对这一带的地形并不熟悉,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会面临着市场被围困的局面,好在,他们的战斗力还勉强够用,足够让对手在招架不住的情况下,让出一条通道来。

    这一过程当中,极品美男们也会有出现损伤,但阿提拉却对这种战场环境非常适应。他将自己的部下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负责阻挡追击的敌人,一部分负责全速撤退,拉开与敌人的距离,另一部分则在这个时间段负责休息。

    待到敌人追击过一段时间之后,原本疯狂撤退的那一部分,便开始停下来休息,原本在休息的那一部分,则需要主动出击,袭扰敌人,以便掩护刚刚与敌人接触的那些队友,能够顺利脱离与敌人的战斗,全速撤离。

    阿提拉的这种作战方式简单有效,但在作战的过程当中,也曾经出现过一些问题,那就是因为敌人的人数实在太多,导致正在休息的不想被搜索前进的敌人发现,而正在撤退的部下却一头扎进了不明真相的敌人群中。

    在这一点上,熟悉中原地区基本状况,知道步兵的数量如何对骑兵造成威胁的本土将领,显然有着更多的准备方案。

    文聘这个南方人,知道如何在水道纵横的地方,施展骑兵的优势兵力。原则上他的战术与阿提拉的并没有本质区别,但重点在于,他将部队分散成了更多的小股部队,有更多的兵力,在同一时间得到休整的机会,而且,他更注意对周围地形的侦察,多次将敌人引诱到一个河流形成的三角地带内,然后利用骑兵的优势,那些敌人发动涉水突击。敌人因为没有想到这一点,很快被他们包成饺子,三下五除二就被消灭掉了。

    不过这种策略也有几个明显的弱点,那就是单次消灭敌人的数量不会太多,因为能够追的上他们的大多数都是敌人当中的精锐,不过能够剪除精锐,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了。

    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这塔所共有的,那就是对战马的依赖程度太大,尤其是对战马的体力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这里可不是战马们熟悉的凉州草原,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的损失比例,将会进一步提升。

    幸好这个时候,曹操已经带领着自己招募的乡勇,赶到了苏宁正与黄巾军纠缠的地方。

    不过今天他们双方合力,兵力也没有达到黄巾军的1/6。曹操在见到苏宁的第一时间,就要求苏宁立即在他的掩护之下撤出阵地,然而苏宁却严词拒绝了曹操的要求,他主张与对方战斗到底。

    这一次,苏宁策划了一个迥然不同的战略部署。他准备用他自己作为诱饵,吸引何仪派出重兵追击他,然后再让其他的军队寻找机会,消灭汝南黄巾这股势力。

    不过苏宁的这个计划,在刚刚提出之后不久,就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原因非常简单,且不说他亲身做饵,会给他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就算他能够吸引何仪派出主力进行追击,他们这边也没有一个有利的地形,进行以逸待劳的大决战。

    但苏宁却告诉他们,这次不会有什么大决战,因为在经过这段时间的消耗之后,本就不营养不足的黄巾军,目前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在远程追击汤的时候,还能够保持完整的建制,也就是说,他只需要在前面一路跑,而后面的黄巾军,几乎就会在追逐的过程当中简体,那么对于苏宁的部下来说,要做的事情其实只有一件,那就是派出所有的快速机动力量,将失去建制的黄巾军逐一击破!如果这个计划进行得顺利的话,当苏宁从汝南郡逃到颍川郡的时候,看了身后将会留下一股明显的行进轨迹,那就是追击他的黄金军们组成的疏散军阵!

    阿提拉在见到这样的状况之后,欣喜的不知所以,对于他们匈奴人来说,只要不是结成方阵的,令人讨厌的罗马步兵,他们就有着充分的信心去战胜他们,而这群疏散的黄巾军士兵,对于他们而言,基本构不成任何威胁。

    于是,大量的诊所弓被记到了阿提拉的账上,而他的手下们,如今只需要担心一个问题,还能够坚持多久才会卷刃。

    这场战斗当中,就连刚刚前来报到的曹操,都顺便获取了不少的功劳,至于苏宁的那些嫡系部下,更是在冲着王丽娟会上做些什么官职!不过苏宁却从逃跑的路上发来讯息,要求他们立即终止追击行动,停留在颍川郡与汝南郡的边境地带,等待自己的下一步指示。

    众位将领都不知道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苏宁的命令却不能不遵守,于是他们立即停止了追击的脚步,静静的原地休整,并等待苏宁的下一步指示!

第221章 苍天未死,黄天先灭—11() 
苏宁究竟遇到了怎样的情况,待会下令让他的部下们停止追击呢?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因为他遇到了阿提拉前不久刚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正在逃跑的军队,一头扎进了敌人的窝子里。

    而且他遭遇到的,竟然是大贤良师张角的爱徒波才。

    波才此人的性格与事迹,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送你的都还梦见已经将近四年,他不可能对这个时代一无所知,通过他布置下来的情报网,他对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个人表面上忠义无双,乐善好施,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个对权力极其追求的人,同时此人荒淫好色,在这之前还没人能够看得出,但在起义之后,她的本性逐渐暴露,并逐渐以发布上的不满,然后此人的军事才能是相当出色的,至少在军事素养普遍不高的黄巾军之中是这样的,所以,包括张角在内的大多数中上层,都默认波才继续征战在中原地区最核心的颍川郡。

    波才也没有辜负他们的希望,在其之后不久,就将朝廷名义上的缴贼总指挥皇甫嵩给围困在了长社县城。而另一名副总指挥,也就是右中郎将朱隽,则刚刚被她击败。

    更加不幸的是,仅剩的一名总指挥苏宁,竟然在逃跑的路上一头扎进了他的军营之中。幸好苏宁将司马懿等人,留在了埃提乌斯的军营之中,而他本人的周围,一共只有几十名他的影分身而已。

    所以,还没等波才反应过来,苏宁就把这次误打误撞的遭遇战,也变成了一场蓄谋已久的突袭。几十名送您们挥舞着长枪,风一样的冲进了波才的军营之中,经典的招式再一次出现在东汉末年的沙场上,一名黄巾军被苏宁高高的挑起,紧接着苏宁又向另一个方向挥出枪柄,在打倒一名黄巾军之后,再一次很想挥舞起长枪,将那名被他高高跳起,此时已经缓缓落下的黄巾军,横向给扫了出去。

    那人在横县飞出去之后,接连撞倒了十几名自己的战友,然后他们痛苦的哀嚎着堆成一堆,很长时间也没能顺利的站起来,这样的场景让周围的所有人,都陷入到了莫名其妙的惊骇之中,他们在一起以来的这些战役当中,已经遇到过能打能杀的多名将领,但对方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能够像苏宁这样力大无双的猛人。

    趁着他们去路的功夫,苏宁的那件印纹身们,也纷纷露出了招牌扎本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天上飞舞,越来越多的人被顺势击倒,越来越多人被横向打飞,越来越多的人被撞倒地。直到一条并不算宽阔的道路,出现在了苏宁的人面前,他们才堪堪收住自己的双手,沿着那条道路有条不紊的前行。

    几千名黄巾军就这样注视着他们,那就有着相同的面貌,手握相同的武器,身披相同的铠甲,用相同的速度离开他们视野的苏宁们。

    当波才得知此事的时候,他的军队已经陷入了惊恐之中,若不是他平时威望素著,恐怕要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让自己的部下们恢复平静,不过即便如此,他想要再重新整队之后去追击苏宁,已经是来不及的事情了,不过有一件让他十分惊讶的事情,随后就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

    显然并不熟悉当地地形的苏宁,竟然晕晕乎乎的一头扎进了长社县城,要知道,那里可是波才重兵围困的地方,里面的皇甫嵩,估计都快弹尽粮绝了,还能有什么办法帮助他送你呢?

    可是,皇甫嵩的境遇,真的如同他想的那样悲惨吗?刚送您进城的时候,这家伙竟然正在大宴将士,酒肉的香味儿让苏宁胃里的馋虫掀起了另外一场黄巾起义,这家伙二话不说,冲到了皇甫嵩的宴席上,在座的各位将领,大部分都是他在北地战场上的老相识,所以对于他的到来,送上的只有热情的招待,还没有刻薄的批评。

    于是酒肉的欢悦,那是在他们中间传播,苏宁和皇甫嵩,也在彼此交流着最近的状况。

    “我听说朱隽那个笨小子,还是被这个波才给击败了。真是可惜了这个在交州立下大功的人才!如果他能够再进一步,那么将来,朝廷也不会再缺少将才。如今汉室衰微,恐怕以后还有仗可打,光凭我们几个人,显然是不够应付未来的。”

    苏宁对于皇甫嵩的眼光,向来是给予极高评价的,当年他们两人之所以能够结识,并成为忘年之交,也多半因为此故。

    从这个角度一分析,这位仁兄之所以还能在被围困的窘迫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