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容易,朝廷和当地官员都会默许关中子弟家中藏有几把兵刃。

    在这个父老乡亲遭人砍伤的节骨眼儿上,即便有禁令,恐怕处理的壮小伙子,也不会把朝廷放在眼里,所以他们三五成群的离开这里,赶回家里取出了自己趁手的兵器。

    苏宁自然不会错过这个与村民建立盟友关系的机会,于是,他赶紧指派与自己一起同来的那些影分身们,前去保护正在疏散撤离的村民们,至于司马家的那些子弟,他只留了四个影分身进行看护。

    那些影分身一经投入战场,立刻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村民们因此而深受鼓舞,他们甚至赤手空拳与那些黄巾军拼杀起来。关中男儿自有习武,即便是大姑娘家,为了自保,也经常会练上几手拳脚,所以他们放弃很难,其威力远远超过黄巾军的想象。

    于是那些黄巾力士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局面正在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然而他们当初凭借的是一股好勇之气,才与苏宁和村民们较上劲的,如今,如果就这样狼狈的撤出战场,那么他们这群黄金男儿的脸面,又要放到哪里去呢?

    于是他们竟然嚣张的决定,与苏宁和这群村民们,拼它一个鱼死网破。只要能够打赢,便可以对周围的村落形成一股震慑,将来那些传教的人前去其他村落,也不会受到太多的质疑,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打不软的骨头,然而,几个回合过后,他们原本对世界的认知,似乎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

    有一个人的骨头,似乎是打不软的,这个人叫做苏宁,他的骨头不但像金刚狼一样经营,更有着一股澎湃的气节从他的骨头缝里向外渗出。

    “乡亲们,这群家伙坑蒙拐骗不成,恼羞成怒,便准备杀人。我送您今天虽然拆穿了他们的阴谋,但却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的厚颜无耻,竟然向乡亲们下手!这是我苏某的故事,今天,宋某一定拼尽全力,阻止这群畜生祸害乡亲们!”

    村民们听到苏宁的这番话,一个个病得血脉喷张,便有带头的人站出来回应道:“苏先生说的是哪里话?如果没有先生,我等山野村夫早就被这群家伙给蒙骗了。苏先生又为了保护我们,不惜以身犯险,与这群黄巾贼子展开激战,我等感恩戴德,勤能补拙先生一臂之力,请先生看好我关中男儿一腔热血,染红这帮贼子的黄色头巾!”

    双方就这样一唱一和着,各自用着令人血脉喷张的话语,激励着对方继续向前拼杀,转瞬之间,原本还嚣张无比不可一世的黄巾军,就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有很多人趁着混乱的机会,已经选择夺路而逃。

    这种混乱的局面,一直到某个人的到来,才总算停止下来。

    马元义原本在附近的村落当中传教,接到手下的汇报之后,才知道这里的传教场合,出现了一个疑似苏宁的捣乱者,他赶紧带着手下的人马赶来增援,却不料这里已经是混战一片。而且苏宁和这里的乡民们,似乎已经联合起来对付他们黄巾军,这让他感觉到态势已经失控,于是赶紧大声呼喝起来,希望能够将溃散的部众重新集结起来,与他带来的援军一起,重新对苏宁。

第208章 唐周告密,反成当庭对峙—4() 
苏宁也很快注意到了马元义的到来。这个人在不久之后,就会因为党徒唐周的告密,而被朝廷所抓捕。当然目前的他,依旧是风光无限。毕竟朝廷还没有注意到他们这帮喽罗,正在朝廷的心腹之地传播太平道。

    秦汉之际,北方依旧是中华文明的经济重心所在,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则莫过于关中地区。无论清朝还是汉朝,哪怕是到了后来的唐朝,都会将这一带看作是根本所在。直到宋朝中后期,南方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才有了足够对抗北方的能力,这一点,从各个朝代的政治区划上,也可以窥得一斑。在明朝之前,南方的广大地域,总会出现大片的一级行政区划,这意味着在这些地方的治理,都是比较粗疏的,直到宋朝,这一点才会有所改善,但等到真的出现成效,已然是明末清初到时候了。

    可惜的是,满清鞑子在政治上极其短视,不但没有达到宋朝和明朝那样的经济高度,也没有紧紧跟上西方发展的脚步。

    至于男方在经济发展上取得决定性的领先地位,那还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在之前的那些朝代里,北方地区在统治者眼中,都是极其重要的存在,如果有一股反叛势力,改在北方横行的话,那么一定会招来强有力的镇压。这就是为什么在鲁南做死的宋江,会在短时间内就被侯猛等人扑灭,而在浙江蹦大的方腊,却在多年之后才覆灭。这其中不仅仅是反映能力大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返回在出现之后,会改变原有的地缘政治局势,也要知道宋江等人占据的梁山坡,可以通过五丈河直推北宋首都汴京。

    而苏宁和马元义等人现在所在的山阳县,或者说河内郡,正好位于观众与并州接壤的地带,而且是帝都洛阳的侧后方。

    这个侧后方,是相对于张角的部署而言的,因为他们计划在河北邺城起事,而且将大部分的兵力,安排在荆州和扬州,以及豫州,这样在起事之后,大汉朝廷平叛的军队,难免就会顾此失彼。但绝大部分还是会部署在关外,尤其是关外最为富庶的豫州一带。颍川郡和汝南郡如今的布局,大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然而,如果大汉朝廷真的这样做,那么,就会遭到马元义的重创。因为他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布局,那就是在大汉朝廷重点关注关外战斗的时候,从关内出击,从洛阳的北方一举扑向皇帝所在的都城。

    如果他的这一句话得以实现,那么大汉王朝就将面临着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苏宁完全可以想象,你当今天子刘洪的军事手段,断然无法应对这种接踵而至的军事打击,到时候,整个洛阳城恐怕都将陷入混乱,而大汉王朝的根基所在,也就是关中三辅地区,也将会受到重创。

    大汉王朝的危机能不能成功的化解,对于苏宁而言不是一个值得关心的事情,但是三辅地区会不会遭受到黄巾起义的牵连,却是一个让他十分在意的事情,因为在他的布局当中,以后的并州和三辅地区,都将成为他的势力范围,尤其是三辅地区这样的大粮仓,对于他今后的发展,定然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所以他送你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于是他们向前迈出两步,向着对面的马元义大吼一声,说道:“河内郡乃是关中重地,岂容你这黄巾贼子在此撒野,我听闻,你们黄巾党徒中,有个叫做唐周的家伙,正准备向朝廷廷尉举报尔等意图谋反之事。如今让我在此处遇见了你,岂能容你在我眼皮底下放肆。”

    马元义听闻此言,不禁冷笑一声,当即反唇相讥道:“苏先生,你在凉州武威郡,的确颇有政绩。然而那又能如何,当今天子昏庸无道,前不久刚刚下达诏书,罢免了你的官职,如今,武威郡太守的职位,应该已经是盖勋的了。”

    “盖勋?”苏宁听闻此言,不禁冷笑一声。黄巾军在东汉末年布局已久,所以他们的情报网,应该是比较可靠的,也就是说,是朝廷并不知道盖勋已经死于前不久的内乱,送你还把他误认为自己的继任者。

    这样的东汉朝廷,也活该遭受到黄巾军的重创。

    换而言之,这位神上使评价天子的言论,苏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很赞同的。

    但他有一点,苏宁其实并不认可,那就是朝廷罢免他官职一事,其实他本人也并不在乎,更何况,想要官复原职,其实也非常简单,他甚至不必对这一方法讳莫如深,于是他大大方方的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对面的马元义。

    “不知道神上使我想知道朝廷为什么罢免我的官职?”

    马元义对明天的前保倒是知之甚多,但对于朝廷的动向,以他的级别和手段,也只能通过巴结宦官来打听相关的消息,然而这件事情,却是出自黄帝本意,即便他焦急的那些宦官,也不知道其中的猫腻,所以他也只能回答道:“此事不知!”

    苏宁冷哼一声,说道:“陛下之所以罢免我的官职,是因为我私自调用部曲,进入三辅地带,准备平息你们黄巾军的叛乱。”

    马元义一听这话,瞬间勃然大怒。

    “亏得我家大贤良师,一直把你当做10亿有的人物,你竟然敢这样背叛于他。今日我定然与你拼个鱼死网破。”

    “我也正好有此意,要知道,我本来不怎么在乎朝廷的官职,因为即便丢了它,我也能很顺利的拿回来,你知道我要用什么来换回朝廷的官职吗?那就是你,马元义!”

    对面的黄巾军一听这话,这才知道他们早就被苏宁摆到了餐盘里,只恨他们之前一直蒙在鼓里,对此事竟然一无所知。

    亏得他们还一直认为自己行事周密,并没有泄露天机,我正想苏宁早就已经知道他们的筹谋,并且提前作出了部署。

    这件事情实在太过重大,他们必须立刻逃出河内郡,向大贤良师禀报这件事,然而,就在他们想要逃走的时候,一支轻骑兵却突然出现在了这座村庄的附近。

第209章 唐周告密,反成当庭对峙—5() 
苏宁向远处奔来的骑兵瞅了一眼,见他们的装扮与装备,便知道是自己的私人部曲,想来是第四纵队派出的援兵,如今已经赶到了。

    率领着一支轻骑兵等,是性格上与轻骑兵军然不同的典韦,另一张苏宁的想法,主人的急躁脾气,其实最适合率领一支重骑兵!不过,他实在受不了重骑兵,那慢慢吞吞的行军速度,所以就选择了更具爆发力的轻骑兵,然而轻骑兵的将领,对战略和战术有着极高的要求,毕竟,如此具有机动能力的一支队伍,往往会被安排集中的战略任务,即便是在战术上,其指挥者也被要求拥有较高的素质,而典韦显然不具备这些军事素养。他的才能,难免就因此而被埋没。不过他却没有因此而感到懊恼,反而过得极其舒畅,虽然在军中,他只能担任一个中层的校尉,但因为他作战勇猛,拼杀起来总是一往无前,故而深受将士们的爱戴,即便是在同级的指挥官当中,也往往以它作为长者。

    所以,当苏宁看到他的时候,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便总算落了地,然而,他似乎低估了自己,这位主公在将士们心中的位置,以为典韦青率骑兵,似乎不足以保证他的人身安全,所以,很快另外一名将领,也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文聘到性格,要比典韦沉稳的多,他在武技上,虽然比起典韦要略逊一筹,但在指挥天赋上,却要远远超过典韦,由他执掌的这一支轻骑兵,是第四纵队当中的精锐,而典韦也只不过是这支精锐当中,负责攻城拔寨的尖刀而已。

    这样一支队伍,即便是面对黄巾起义军的主力,也敢在阵前玩出各种各样的花样,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只不过是马原以带出来的一股黄巾力士而已!

    原本,马元义还认为自己即便面对苏宁,有的人可以凭借人数上的优势,与苏宁拼个鱼死网破!他固然从张牛角那里听说过苏宁的骁勇战绩,但也不相信自己的手下就是酒囊饭袋,然而,当苏宁的部曲风风火火的赶过来的时候,他原本的一切算盘,也就此烟消云散了。

    如今的命运几乎可以确定,那就是他这条鱼必然会死,至于苏宁那战网会不会破,那就要看苏宁的心情了。

    既然战争的胜负已经不允许由他来把控,那么他所能够做的,也就只剩下放心大胆的鼓舞士卒,与冲过来的苏宁等人,拼他个鱼死网破。

    于是战争再也无法避免的发生了。

    马元义的部下们非常默契的兵分两路,一伙人集中大量兵力,试图阻止正在向他们靠近的第四纵队,另一伙人则快速出击,不想已经基本被他们包围的苏宁等人。

    苏宁和村民们依旧在做着殊死的抵抗,这是苏宁在不经意之间,会使用出他最近刚刚学到的影分身之术。而那些村民们虽然注意到苏宁的部下们,大多数都和他长得一模一样,但如今的他们正在和敌方交手,所以压根儿没有时间去询问自己心中的疑惑。

    苏宁制作也这么做,正是因为不想看到村民们付出太大的伤亡,毕竟他们如今面对的,可以说是黄巾军的正规战力。所以在这件事上,他还不能掉以轻心。

    五岁的司马懿就趴在他哥哥的司马朗的悲伤,远远的眺望着远方激烈的搏杀,他的周围,四名苏宁的影分身手握长枪,肃然而立,他们手上的铁桩也已经纷纷弹出,时刻应对着可能来自暗处的冷箭威胁。

    司马家的子弟们,在关中地区过惯了平静的生活,偶然接触到这样的厮杀之声,内面显得有些不太习惯,幸好四名苏宁的影分身,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底气,这才让他们拿到了这张观战的门票,否则的话,他们恐怕只有等到投降曹操之后,才能够看到如此精彩的搏杀。

    苏宁的长矛依旧在空中飞舞,他所练习的五虎断门枪,在使用长矛的时候,只需要稍作改变,便可以大体应付战术上的需求。

    枪矛,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封印的并不是特别清楚,无非是手柄偏长的被称之为长矛,而手柄短的,那就只能称之为长枪了。

    张飞的丈八蛇矛,说破大天也只是手柄比较长的长枪而已,至于三国之后,知道五代十国之时,依旧在战场上横行的马槊,也只不过是手柄长度略有变化的长枪而已,

    比如,文聘手中的那杆长枪,如果是王彦章来用,他也只会根据手柄的长度,稍微调整一下招式的姿态。至于如何用它来消灭敌人,其着重强调的几点,大致也都是相同的。

    只不过文聘如今所用的招数,大都受到苏宁的影响,毕竟他之所以能全取凉州,正是苏宁为他带去了精彩绝伦的五虎断门枪枪谱。

    典韦当时也受到了那份枪谱的影响,如果涛擅长使用的武器,是两把手柄严重缩短的短戟。不同于吕布的方天画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