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君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国威话音一落,像是商量好的,广西布政使关守箴、提学道余朝相、参政蔡进德、桂林府推官顾奕等一干人等,齐齐下跪道:“恭请王爷监国!”

    朱亨嘉故作推辞道:“不可、不可,本王哪里有此资格?”

    “今东虏猖獗,流寇为患,王爷英明神武,天纵之才,为大明江山社稷,王爷当肩起此重担,驱除鞑虏,中兴大明。”广西布政使关守箴劝道。

    这一幕自然是朱亨嘉和关守箴等人早就商量好的。朱亨嘉私下里早已经接见过他们,许诺了不少好处,而且关守箴他们见杨国威都已投效,在一旁虎视眈眈,根本不用多想,就参与了拥戴朱亨嘉的这场戏。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是贪慕虚荣,溜须拍马之辈。关守箴话音一落,大殿中突然有人冷笑道:“真是一群恬不知耻之辈,且不论皇上是否真被东虏所俘,就算真的如此,何时轮到你这论血统、论贤能都差十万八千里的靖江王监国。”

    众人抬头寻声望去,却见一人独站于大殿中央,昂首挺胸,指着王座上的朱亨嘉骂道。

    杨国威认得此人,乃是都察院的一名御史袁百川,曾经上书弹劾过他,当即大怒道:“来人,将此大放厥词之人给本官带下去。”

    门卫值守的卫士听到命令,二话不说,将这袁百川锁拿,往殿外押解而去。

    袁百川兀自不服,骂骂咧咧道:“尔等口称江山社稷为重,实乃为一己之私,都是一群趋炎附势之辈,呜呜。。。。。。”

    袁百川话还未说完,便被卫士堵住了嘴巴,拖拽了出去。

    杨国威双眼散发着寒光,又环视了周遭一群,见再无人反对,这才再次恭请朱亨嘉监国。

    朱亨嘉假模假样推了三次,才答应监国。

    五月二十六日,朱亨嘉身穿黄袍,南面而坐,自称监国,纪年用洪武278年,改广西省会桂林为西京。

    同时,朱亨嘉大肆封赏功臣,杨国威被委任为大将军,封兴业伯,孙金鼎为东阁大学士,关守箴为户部尚书,余朝相为礼部侍郎,顾奕为吏科给事中等等。

    监国之位既定,朱亨嘉自不会满足桂林一地,召集这帮拥戴功臣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skbshge

第259章 谋划() 
朱亨嘉监国的消息目前只限于桂林,但还是引发了一部分人的强烈反对。甚至出现了“叛乱”,朱亨嘉下令暂时封闭桂林城,命杨国威率兵清剿“叛贼”。

    靖江王府承运殿中,朱亨嘉正主持他监国以来的第一次会议,看了眼殿中的文武官员,沉声道:“如今国事艰难,孤希望诸位能与本监国同心协力,共度时艰。待他日光复大明,孤少不了尔等封赏!”

    “是!”殿中百官齐齐道。

    朱亨嘉满意点了点头道:“你们也说说下一步,孤该如何走?”

    关守箴出列,躬身道:“臣以为,监国应即刻派使者前往湖南、贵州、广东等地颁诏授官,宣告殿下监国之事,且檄调柳州、庆远、左江、右江四十五洞土狼标勇,以壮军威。”

    “关爱卿说的不错,此乃一等要事,孤立刻下旨。”朱亨嘉监国自然要得到其他省份大臣的认同,不然光在桂林自娱自乐,还不如当他的靖江王呢。

    杨国威也不甘落于后,出列道:“启禀监国,广西地方狭小,兵马钱粮条件有限,难以为守。臣以为若要收复大明失地,必要下广东,先到肇庆会同两广商议而行,以观天下形势,以为保守之资。”

    “不错,不错,兴业伯这建议提的好,孤志在驱除鞑虏,恢复大明两京,怎能困于这广西一隅之地。”朱亨嘉拍手称赞,鼓励道,“诸位爱卿若还有其他建议,尽可畅所欲言。”

    这时候又怎能少得了孙金鼎,“监国,臣与思恩参将陈邦傅乃是姻亲,臣愿修书一封,劝其替监国效力。”

    朱亨嘉听后更是大喜,他现在正需要各地统兵将领认可,能得到一个参将的效忠,将更是如虎添翼,含笑道:“卿若是能说得陈邦傅效忠于孤,孤重重有赏!”

    不少人望向孙金鼎,眼中充满了嫉妒,谁让这家伙儿是朱亨嘉的亲信呢!

    顿时大殿内热闹了起来,不少人吩咐出言献计,这个说与某某有亲,那个说与某某相识,争先恐后,生怕晚了一步。

    直到没有人争了,余朝相才站出来,提醒朱亨嘉道:“不知监国准备如何封赏巡抚瞿式耜?”

    朱亨嘉听明白了余朝相的意思,与其说是封赏,还不如说是招揽,沉思片刻道:“孤若许诺他刑部尚书,你认他是否会效忠于孤?”

    余朝相没有回答朱亨嘉的话,而是缓缓道:“桂王如今尚在梧州,又该如何处置?”

    余朝相这句话一出,大殿顿时鸦雀无声。

    桂王朱由榔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论血脉亲疏,毫无疑问,弘光被俘后,朱由榔才是大明正统继位人,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儿。

    瞿式耜若是得知朱亨嘉监国,必定会立刻拥戴桂王,又怎会接受朱亨嘉封给他的刑部尚书一职。

    朱亨嘉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儿,望着余朝相,道:“余爱卿可是已经有办法了?”

    余朝相淡然一笑,回禀道:“监国志在天下,若要下广东,梧州必须要掌握在手中。那瞿式耜虽说是广西巡抚,然而他来广西不过一两个月而已,梧州城防尽在浔梧总兵李明忠手中。监国只需派人说服李明忠,取得他的效忠,梧州无须费一兵一卒便可轻易到手。”

    “唔。。。。。。卿说的不错,那你可有人选?”朱亨嘉道。

    “臣有一亲戚正居于梧州,无须派人,臣只需修书一封便可。”余朝胸有成竹道。

    听到余朝相的建议,关守箴、蔡进德相视一眼,一起出列道:“启禀监国,臣等也有家人在梧州,臣等也可修书一封,如此把握更大。”

    朱亨嘉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助孤也!孤得卿等相助,必能扫除障碍,一统寰宇。”

    桂林城东,一座不起眼的府邸内,也在进行一场秘密会议。

    自从朱亨嘉宣布监国,全城戒严后,焦琏便召集了赵兴、刘起蛟、白贵三个心腹。

    屋内,四人听着外面鸡飞狗跳之声,脸色都十分难看。

    赵兴冷哼一声道:“我原以为总兵大人只是赏罚不公,识人不明,没想到竟然会效忠靖江王这等乱臣贼子。”

    “无非是为了那功名利禄罢了。”白贵无奈摇摇头道,“你不见连布政使那等朝廷大员都已经投效了,亏这群人读了一辈子书,连我等一介武夫都不如。”

    刘起蛟望向焦琏,焦急道:“大哥,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焦琏审视三人一番,道:“靖藩大逆不道,妄自称尊,必不能长久,只待朝廷大军一到,势必会土崩瓦解,比起这个我更担心桂王的安危。”

    “大哥的意思是靖藩会对桂王不利。”赵兴心领神会道。

    焦琏眉头紧皱,点头道:“不错,若真如城中传言的那般,没有谁比桂王更有资格继承大统,靖藩必定视桂王为眼中钉,得想办法通知桂王才是。”

    焦琏怎么说也与朱由榔有过几面之缘,他心中还是十分钦佩这个与众不同的大明藩王的。更别说,朱由榔有可能继承皇位,焦琏更不能坐视不管。

    “可是如今桂林城被封锁,许进不许出,我们该如何通知桂王?”白贵问道,“等到封锁解除,只怕那时已经晚了。”

    良久,赵兴忽然想起一人,道:“大哥,我认识文昌门的守将,与他一同喝过酒,也许可以找他。”

    焦琏闻言大喜道:“如此太好了,事不宜迟,你立刻前去找他,想办法出城,然后通知桂王。”

    “我这就去!”赵兴立刻起身往外走。

    第二天,余朝相等人派出的信使便将他们的信送到了关海、蔡宝德、余良几人手中。

    三人看过信的内容后,都是吃惊不已,想不到短短几天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一时间,三人都有些摇摆不定,这事要是做不好可是抄家灭族的大事,但是要做成了荣华富贵那都不叫事儿。

    三人最终还是想到了一块儿,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况且这件事的收益比起风险来说,要大的多。

    skbshge

第260章 游说() 
蔡宝德、关海他们也没有选择,两人根据信中的指示,来到了余良的府邸。

    余府,一处密室内,灯火通明,蔡、关、余三人聚到了一起。

    “余兄,还请将监国的旨意拿出来给我们两个瞧瞧。”蔡宝德率先开口道,信中交代朱亨嘉亲自写了一份封赏旨意给李明忠。

    因为游说李明忠的主意是余朝相提出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余朝相当然将这件肥差交给他的亲戚余良来主导,旨意自然落在了余良手中。

    “两位稍等。”

    说完,余良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个锦盒,放到桌上,一脸得意道:“监国旨意在此,你们二位也瞧瞧吧!”

    两人倒不曾注意余良的嘴脸,蔡宝德打开锦盒,小心取出信笺,借着灯光仔细看了起来。

    蔡宝德看完给李明忠的条件,不由倒吸了口气,感叹道:“监国真是好大的手笔!”

    余良找了个座,随便坐下,抿了口茶,赞叹道:“监国是做大事之人,自然有大气魄,咱们商量商量该如何说服李明忠才是?”

    关海担忧道:“说的不错,我可是听说昨天李明忠亲自率领麾下前去桂王府,请桂王监国。咱们若是一个不小心,可就是自投罗网了。”

    蔡宝德在一旁也点头道:“是得想个完全之策,不过好在桂王根本没有接见李明忠,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件好事。”

    余良沉思片刻后,道:“要不我等摆桌酒宴试探一番,依我看李明忠未必忠于桂王,他不过是想学那刘泽清之辈做个拥戴功臣,而且桂王的态度也耐人寻味。我不相信李明忠听到监国的条件,他会不心动。”

    蔡宝德与关海相视一眼,道:“好,就这么办!”

    李明忠府邸,自从昨天从桂王府回来,李明忠总感觉心绪不宁,尤其是听到他派去监视桂王府的人回来说,瞿式耜在桂王府待了大半天才出来,他就一直在猜测朱由榔和瞿式耜谈了什么,可惜半点儿头绪都没有。

    李明忠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不时皱眉,这样的等待实在太痛苦了。

    这时,管家李骏进来禀报道:“大人,梧州蔡宝德、关海、余良递来请柬,邀大人星辰阁一聚。”

    “不见、不见,本官没心情。”李明忠连连摆手,不耐烦道。

    李骏收了三家银子,自然要替他们说上几句话,见李明忠一脸烦闷的样子,劝道:“大人出去散散心也好,您都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天了,正好喝喝酒,解解烦恼。”

    李明忠正要发作,转念一想,自己确实魔怔了,呼了口气道:“如此也好,告诉他们本官晚些到。”

    “哎!”

    星辰阁,奢华无比的包间内,摆放着一桌子珍馐美味,清汤鱼骨、鲜虾烧海参、红烧鱼翅等,但却无一人动筷。

    自李明忠入席后,他们就看出了李明忠心情不好,眉宇间带着愁容,这让他们更添了一分信心。

    蔡、关、余三人不时与李明忠碰杯,轮流敬酒。酒过三巡,三人见李明忠已经微醉。

    余良开口道:“大人可是有烦心事,不如说出来,让我等替大人参详参详?”

    李明忠听得余良的话,又是一杯酒下肚,“啪”的一声,将酒杯重重拍在桌上,打了个酒嗝,眼神有些迷离,气愤道:“真不知那桂王怎么想的?本官好心好意为他着想,拥他监国称帝,他竟然闭门不见,真是不识好歹!”

    余良闻言心中一喜,替李明忠斟好酒,道:“桂王就是和那帮复旦学院的腐儒接触太多,十有八九是受他们影响。大人忠心为国,桂王却不领大人一片苦心,确实过分了。”

    “哼!”李明忠冷笑道:“若这桂王不识好歹,大不了本官也来个兵谏,到时候就由不得他了!”

    余良一听李明忠连这大逆不道的话都说了出来,印证了他们的猜想,朝蔡、关两人看了一眼。

    蔡宝德、关海同时点了点头,示意余良可以说了。

    三人同时起身,余良拱手道:“大人,实不相瞒,靖江王已在桂林一众官员的拥护下监国。”

    “嗯?”李明忠虽然有些醉了,但还没到不省人事的地步,脑子起初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只是片刻,李明忠便瞪圆了眼睛,腾的一声,离坐而起,盯着三人道:“你们说什么?”

    余良不慌不忙,镇定自若道:“五月二十六日,靖江王已于桂林监国。监国素知大人勇猛,军功卓著,实乃国朝良将。今虏寇肆虐,天下动荡,正是大人建不世之功之时,监国求才若渴,希望能与大人共驱除鞑虏,恢复大明江山。”

    “好大胆子,你们就不怕本官将你们都斩了?”李明忠呵斥道,不过只是嘴上说说,双手却无半分动作。

    说实话,李明忠对于朱由榔未接见他,却与瞿式耜密探,至今耿耿于怀,心中早就不满了。如今他乍听靖江王竟然在桂林监国的消息,再看三人的态度,意识到了一些东西。

    李明忠并不在乎是桂王监国,还是靖江王监国,关键是他们能给予他什么。

    余良三人也不是愚笨之人,马上明白李明忠这是在等朱亨嘉的条件,低头跪拜道:“监国有言,大人镇守梧州劳苦功高,监国早已铸武靖伯印,只待大人领受。”

    “伯爵吗?”

    李明忠心里默默念了句,对于这个武靖伯,他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要是国公就更好了。

    李明忠没有立刻回复,沉默了半晌,才摇头叹气道:“可惜,本官身在梧州,寸功未立,如何当的起监国封赏。”

    三人的话毕竟是口头承诺,做不得真,谁知道,他若真的投过去,能不能得到封赏。

    余良何等精明,立刻从怀中掏出朱亨嘉的亲笔信,递上道:“监国的旨意在此,大人请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