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君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错!”

    “难怪公子不知道,岭表书院山长乃是崇祯帝时的佥都御史蒋修,因上书参奏当时的奸臣周延儒,被其罢官,回到梧州后便担任了岭表书院的山长。。。。。。”黄智诚说起蒋修时一脸崇拜之色。

    朱由榔见他还在喋喋不休,他算是听出来了,这个蒋修完全是个不做实事,满嘴喷粪的腐儒,当即打断他道:“那不知这蒋修除此之外,可曾有其他政绩?”

    黄智诚一时语塞,竟不知该说什么,蒋修除了弹劾周延儒这件事值得称道,好像真的没有其他政绩,半晌才回过神道:“蒋山长乃是御史,他的职责就是纠劾百官,辨明冤枉,辑督各道,为天子耳目。若不是被罢官,山长必能有所作为。”

    朱由榔不屑道:“呵呵!看来是没有了,我大明直言上书的御史可不止他蒋修一人,若人人如他一般,弹劾奸臣被罢官后就能大书特书,找个地方开坛讲学,沽名卖直,我看这大明书院的山长真的快一名不值了,只要是个人就能当。”

    “你。。。。。。”黄智诚被气得脸红脖子粗,叫嚣道:“你懂什么?”

    说完黄智诚就要上前与朱由榔理论,两个王府护卫立刻上前拦住了他,喝道:“站住!不许动!”

    声若洪钟的呵斥,凶狠的目光,吓得黄智诚踉跄后退了两步,他只觉得腿肚子在打颤,生怕这两人动手,色厉内荏道:“我乃是苍梧生员,有功名在身,你们若是敢对我动手,定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他两个同伴也在一旁帮腔道:“对、对!前面不远处可就是知府衙门,我们不怕你们。”

    朱由榔示意护卫让开,看着一脸惊恐的黄智诚道:“我劝你别去听那蒋修的胡言乱语了,去梧州复旦学院深造一番吧,将来也许还能有所作为。”

    黄智诚见朱由榔没有动手,反而松了口气,撇嘴道:“复旦学院?那是什么?”

    “嗯?”朱由榔说完后,本打算转身离开,听到黄智诚没有听说过复旦学院,猛然回头,盯着三人道:“你们都不知道复旦学院?”

    黄智诚被朱由榔盯得发憷,匆匆落下句,“不知道”,便落荒而逃。

    skbshge

第225章 知晓() 
朱由榔站在原地,眉头紧皱,久久未动。

    一旁的两名王府护卫对视一眼,不知道自家王爷为何发呆,上前提醒道:“公子!”

    朱由榔朝四周看了一眼,就近选了一间茶楼,找了个清幽的位置,吩咐护卫道:“你们两个去附近,向过路的读书人打听一下复旦学院的消息,统计一下究竟有多少人知道复旦学院,又有多少人不知道。”

    “那公子的安全?”两名护卫没有动,警惕望着四周,“公子,我们还是留一个人保护你吧!”

    “不用,孤自有人保护。”朱由榔摆摆手,“你们去吧!”

    说话间,两个寻常百姓打扮的精壮男子一左一右来到了朱由榔的身边。

    朱由榔指着两人道:“他们两个也是负责保护孤的人,你们两个不用担心孤的安全,去办事吧!”

    “遵命!”

    自从上次发生行刺事件,朱由榔对自己的安全再也不敢大意,出行时除了明面上的护卫,暗中也有人保护。

    护卫走后,朱由榔陷入了沉思,从黄智诚刚才的反应来看,他确实没听说过复旦学院,这点应该是确凿无疑。

    关于复旦学院招收多少学生,以及什么时候开学,宋应星之前都和他商量过,朱由榔没有意见,便将一切事都交于宋应星去办。

    之后他一心扑在玻璃作坊上,也没有再过问学院之事,刚刚听到黄智诚说他不知道复旦学院,朱由榔忽然有了一丝担心,希望只是自己多想了。

    半个时辰后,两名护卫去而复返,回到茶楼。

    朱由榔放下茶杯,问道:“说说吧!”

    “属下一共询问了三十六人,其中五人知道复旦学院招收学生之事,其余三十一人均说没有听过。”

    “属下询问了四十人,七人知道,三十三人不知道。”

    两名护卫一一禀报道。

    朱由榔听完两人调查回来的结果,心中暗道果然,复旦学院出问题了。

    如今学院马上就要开学了,梧州的大部分读书人却连复旦学院的名号都没有听过,看来自己必须得去复旦学院一趟才行。

    朱由榔可不允许自己好不容易创办的学院还没开始就这样夭折了。

    宋应星一整天都在学院内,连午饭都没有吃。

    今天,学院的情况还是一如往昔,只有寥寥两三人前来报名。

    宋应星如今只能寄希望于徐骥的好友,最不济凑够一百人,起码上不至于太寒碜。

    “情况如何?”宋应星终于等到了拜访好友归来的徐骥,急切询问道。

    徐骥与宋应星乃是管鲍之交,他清楚宋应星多么希望能办成这所他理想中的学院,不忍再打击老友,强挤出一丝笑容,宽慰宋应星道:“放心,我的几位好友都答应帮忙,相信再过几天就有好消息了。”

    “好!好!好!”宋应星听后大喜,不经意间捕捉到了徐骥脸上的不自然,立刻反映了过来。

    正如徐骥了解宋应星,宋应星也一样了解徐骥,他这一眼就看出了徐骥是在骗自己,苦笑一声道:“友安兄又何必欺骗于我,实话实说吧!老夫还不至于被这点儿困难击倒。”

    “哎!”徐骥被识破谎言后,叹了口气,“我的确没有骗长庚,我的好友确实答应帮忙了,不过他们同时也告诉了我一个坏消息。”

    “什么坏消息?”宋应星紧张道,能被徐骥称之为坏消息,确实挺严重的。

    徐骥深吸了一口气,尽量放慢语速,“咱们之前的猜测没有错,确实有人在暗中针对咱们复旦学院。梧州的一些士族,以蔡、余、关、蒋为首,一方面封锁复旦学院的消息,另一方面警告梧州的读书人不得到咱们学院读书。”

    “为什么?”宋应星对此十分不解。

    徐骥为宋应星一一分析道:“一者,对于梧州的士绅来说,我等本就是外来人,自然排斥我等;二者,说到底还是利益使然。”

    朱由榔来到复旦学院之时,已然临近傍晚。

    薛泽宇在刘进的陪伴下,来到了复旦学院报名。

    待薛泽宇报完名,二人闲来无事便逛起了复旦学院,这一转才发现复旦学院大的出奇。

    刘进望着一排排房屋,感慨道:“这复旦学院建造如此多房屋,这是要招收多少学生啊?”

    “自然是多多益善!”薛泽宇笑呵呵道。

    二人边走边欣赏学院美景,见天色越来越晚,便打算离开,正巧碰见了迎面而来的朱由榔。

    薛泽宇与朱由榔颇有渊源,而刘进更是在永明王府任职,一下就认出了朱由榔,当即跪拜道:“拜见王爷!”

    朱由榔也没想到会碰到二人,抬手道:“起来吧!”

    “你们是来复旦学院报名的?”朱由榔望着两人询问道。

    “回殿下,正是!”薛泽宇拱手回道。

    “卑职是陪薛兄来报名的。”

    朱由榔对于薛泽宇印象颇深,知道他少年成名,还早早中了举人,勉励了他几句,“好好学,用心学,在这里你能学到真正经世致用之学,将来你们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

    薛泽宇受宠若惊道:“学生一定牢记殿下的话!”

    “去吧!”朱由榔有事要办,和他们聊了几句,便挥手让他们离开了。

    “学生告退!”

    “卑职告退!”

    文昌阁,宋应星已经知道朱由榔要来的消息,想来朱由榔已经知道了复旦学院的事,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朱由榔。

    朱由榔一进议事厅,便注意到宋应星比起前几日削瘦了许多,上前搀扶道:“先生,为何看起来如此憔悴?”

    宋应星跪在地上,老泪横流,坚持不肯起来,“老夫愧对殿下的信任,殿下将学院交由老夫,老夫却将学院办得一塌糊涂,至今不过三十余人报名。”

    “殿下,此事非宋院长之罪,只因那梧州士绅暗中阻挠,学院才难以招收到足够的学生!”徐骥替宋应星辩解道。

    朱由榔将宋应星搀扶起来,安稳道:“本王之所来此,非是怪罪先生,如今距学院正式开学还有半个月,本王绝不会让诸位的努力付诸东流!”

    skbshge

第226章 广而告之() 
朱由榔扶宋应星坐好后,这才落座,压手道:“别站着了,都坐吧!”

    “谢王爷!”

    朱由榔扭头,朝下首的徐骥询问道:“徐夫子,你刚才说梧州有人暗中阻挠阻挠学院的招生事宜?”

    “是的,殿下!”徐骥将之前对宋应星说过的话,重新说了一遍。

    “蔡、余、关、蒋”朱由榔小声念道着,他虽然来梧州已有半年之余,但是从没关注过这些,因此并不清楚这些四大士绅有多大能量。

    朱由榔继续问道:“你可知这四大士绅到底什么来头?”

    徐骥已经从他好友那里知道了详细的情况,“回殿下,这四大士绅家族关系密切,其中蔡家与蒋家乃是姻亲关系。蔡家蔡进德在桂林府任参政之职,蔡通德在靖江王府当长史,至于蔡家的姻亲蒋家,因为蔡家的缘故,再加上出了个蒋修,所以水涨船高。”

    “蒋修?”

    朱由榔没想到又听到了这个名字,“可是岭表书院的山长蒋修?”

    “不错,正是此人。”徐骥不知道朱由榔从哪里知道的这些,如实回道。

    朱由榔敲了敲桌子,道:“继续说说其余的关、余两家。”

    徐骥拱了拱手,继续说道:“至于关、余两家则是梧州近来新崛起的士绅,他们因为与广西布政使关守箴和广西提学道余朝相有亲戚关系,虽然出了五服,不过还是搭上了这两人的关系,一跃而起。”

    朱由榔听完后,冷哼一声道:“布政使、提学道、参政,孤说这些人怎么敢如此肆意妄为,原来背后都有靠山,不过这梧州可轮不到他们一手遮天!看本王如何将这梧州的黑幕撕开!”

    当宋应星从徐骥口中知道四大士绅的底蕴后,就对复旦学院的前途充满担忧,虽然他背后有永明王支持,但是朱由榔大明宗室的身份既是一种震慑,也是一层桎梏。这群梧州士绅的实力绝对不能小觑,而且他们在当地经营多年,关系更是盘综错杂。

    “殿下,您做任何决定,一定要三思。”宋应星不知道朱由榔要做什么,担心朱由榔因此做出违反大明宗律的事。

    朱由榔从宋应星眼中看出了关切之意,道:“先生放心,本王不会做傻事的!”

    “陈思恭!”朱由榔高声道。

    陈思恭听到朱由榔叫他,当即出列道:“卑职在!”

    自从宋应星负责复旦学院事宜之后,朱由榔就将大明日报交给了陈思恭打理,毕竟他曾是做过桂王府长史之人,管理一个报社还是绰绰有余的。

    “你将大明日报的详细情况说给在座的诸位听听。”陈思恭是朱由榔命人叫过来的,当他知晓复旦学院之事以后,就想到了一些列办法,大明日报是最重要的一环。

    “属下遵命!”陈思恭面向众人,脸上充满了自傲,郎声介绍道,“诸位,如今大明日报已经遍及两广各主要州府以及湖广部分州县,每天刊印五万余份大明日报,可以说这些地方的官吏、士绅和商人已经离不开大明日报,每天买一份大明日报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明朝娱乐活动可没有现代那么多花样,没有电视,没有网络,读书人的娱乐活动也就是那几样,琴棋书画酒诗花,除此之外,再看看戏,听个曲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花在看报上。

    “五万份!”

    “这么多!”

    。。。。。。。。。。

    议事厅内众人的惊讶声此起彼伏,在座之人自从来到梧州后,也养成了每天看报的习惯,而且他们也曾在大明日报发表过文章。

    当陈思恭将这些数据报出来后,众人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惊讶,喜悦之情跃然于脸上。他们一想到每天有五万余人在看他们写的文章,浑身止不住地颤抖。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份报纸,竟风靡至厮。

    大明日报的风靡与其刊登的内容不无关系,虽然大明还有其他报房,但他们抄送的都是朝廷邸报,上面的内容大抵是朝廷的谕旨、奏疏和官吏任免消息,偶尔刊登办报人自己采写的社会新闻,内容空洞乏味不说,还不易懂。

    而大明日报则不然,有了朱由榔的指点,大明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大明日报就刊登什么,尤其是关于北边鞑虏以及李自成的消息,更是不间断更新,内容通俗易懂,一般识字之人就能读懂,不用咬文嚼字,还不时刊登一些科学知识以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文章。不知不觉之间,大明日报已经成了朱由榔掌控舆论的重要工具。

    “思恭,这些事都是真的?”就连宋应星自己都不敢相信,想当初他也曾管理过大明日报,那时大明日报还远远没有如今这么大的规模,没想到短短时间,大明日报发展这么迅速。

    陈思恭笑道:“我这里都有记录,若是长庚兄想看,随时可以查阅!”

    “老夫只是觉得不可思议。”宋应星摆摆手,说完朝朱由榔望去,“殿下的意思是要利用这大明日报?”

    朱由榔神采飞扬道:“先生猜的没错,大明日报就是本王手中的一把利剑,剑锋所指,敌莫敢当!大明日报一出,复旦学院招收学生之事将公告于各地,孤倒要看看这些士绅在梧州还能否一手遮天?”

    “殿下大才,我等不及也!”众人听到朱由榔竟能想出如此妙法,简简单单就破解了他们苦恼多时的难题,个个叹服道。

    他们学识再渊博,也从没想过还可以利用这大明日报达到宣传的目的。

    顾炎武惊叹于朱由榔的奇思妙思,正如朱由榔所说,大明日报却是一把利剑,但若是把握不好,亦可能伤己,“殿下,只是不知这篇文章您打算怎么写?”

    大明日报确实能让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