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姑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姑爷-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屁!!”李白语出惊人,一句话就把吏部尚书冯绍卿给憋的面红耳赤,相当难受啊!

    “是这位,吏部尚书冯大人说的!”唐宋典型的看热闹不嫌事多,落井下石不带眨眼的,听到李白的斥责,伸手一指冯绍卿,就把冯大人给出卖了!

    “你说我抄袭?”李白眼睛盯着冯绍卿问道。

    李白眼睛不大,也不圆,可是落在冯绍卿的眼里却觉得如坐针毡,如同被毒蛇盯住了一般难受。

    “不错!你就是抄袭!”冯绍卿觉得自己一个堂堂的朝廷大员居然被一个学子给吓成这样太丢人了,所以鼓起勇气说了一句。

    “哼,我李白把话放这了,天下间论诗赋,我称第一,没人敢称第二!”

    “嚯”

    “听听,这气势、这气魄太目中无人了吧?”

    “自大!”

    李白的话激起千层浪,文武百官一下子议论纷纷起来,整个大殿一片嗡嗡的低沉之音。

    唐宋没有说话,因为他相信李白的话,诗仙!诗中之仙,世间真的没有几个人敢自称诗赋比李白好的。

    唐宋此时佩服的不是李白的才华,而是李白的气势,在如此森严等级的朝堂之上,面对众多高官大员还能谈笑风生、挥斥方逑而没有丝毫胆怯,如若换一个人,恐怕早就瘫倒在地,屁滚尿流了吧?

    “哼说大话谁不会啊?抄袭的考卷白纸黑字,容不得你否认。”冯绍卿终于拿出了第一个杀手锏。

    “考卷?”李白有些迷糊,目光转向了唐宋,“唐大人,什么考卷?”

    唐宋说,“冯大人说你的诗赋抄袭的是三年之前一个叫张士贤的学子的考卷。”

    “哦?还有这事?”李白脸色一滞,不解、疑惑跃然脸上。

    李白那些不解的神色落在冯绍卿的眼里让冯绍卿欣喜若狂,这不就是说李白无话可说了吗?

    “怎么样?你还有什么话说?你总不能说三年之前有人抄袭你的吧?”冯绍卿忍住心头的得意说道。

    “这”李白沉吟了。

    皇帝不经意间看看脸色平静的唐宋,心头有些了然,“咳咳,唐宋,作为此次调查之人,你还有什么话说?没有的话,朕可就要治李白还有你的罪了!”

    皇帝的话让某些官员心头已经心花怒放了,仿佛看到了下一刻唐宋和李白的悲惨下场了!

    “陛下,我有话说!”唐宋镇定的说,“李白此次的答卷,绝对没有半点抄袭!”

    “证据!”冯绍卿以胜利者的语气气势汹汹问道。

    “冯大人不用着急,气势汹汹不代表就是正确的!我说李白没有抄袭是因为张士贤在永和三十三年的科举中根本没有作诗!他根本就没有参加进士科的考试!”

    “什么??”

    “没有参加进士科考试??”

    文武百官再次震惊,谁不知道进士科注重诗赋,没有参加进士科考试,定然不可能有诗赋留存的。

    “各位大人都知道进士科考诗赋,如果张士贤没有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断然没有可能写下诗赋的!”唐宋侃侃而谈。

    “胡说八道,你如何知道张士贤没有参加进士科考试?”冯绍卿斥责道。

    “陛下,我想请陛下宣一个人进殿,一切答案就可明白。”唐宋向皇帝请旨道。

    “准了!”皇帝道。

    说话间,一个年轻官员在一个侍卫的带领之下来到了朝堂之上,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唐宋在档案馆碰到的官员。

    “堂下何人?”皇帝问道。

    “陛下,臣是档案馆知事宋飞!”官员答。

    “唐宋说你知道关于张士贤的事情,是不是有此事?”皇帝直奔主题。

    “陛下,正是!这位新科甲等第一名是清白的,因为张士贤根本没有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至于没有参加的原因是!前一日纵欲过度当场暴毙!”宋飞说。

    “什么?暴毙?”

    “当场暴毙?死在了女人肚皮之上?”

    “哎,有辱斯文,败类啊败类!!”

    宋飞的话让人目瞪口呆,瞠目结舌,谁都没有想到,一个死的如此憋屈之人,居然在三年之后的今天把朝廷折腾的鸡飞狗跳不得安生。

    冯绍卿显然也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成这样,张嘴半天,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唐宋问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想问的问题,“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宋飞答道,“我和张士贤是来自同一个地方,而且住在同一个客栈,考场内座位是挨着的,乙十三号和乙十四号,进士科整场考试,张士贤的座位都是空荡荡的!”

    宋飞的话很明显了,连具体的号码都有了,这就说明宋飞不怕别人去验证他的话。

    宋飞退下之前,李白冲着宋飞行了一个大礼答谢,宋飞连连拦住,“这是我应该做的,再者说了,我只是说了实话而已!”

    宋飞的到来,生生的把冯绍卿从云端拉到了地面,前一刻还是占据着决定权,下一刻才发现自己依仗的东西居然是假的,这种空荡荡的失落感充斥着冯绍卿的内心,直到感觉到自己手里薄薄的东西!

    用力的抓住手里的东西,冯绍卿大声道,“陛下,臣认为李白有罪,宋飞的说辞不能说明什么!”

    皇帝“哦”了一声,反问道,“那冯爱卿还有证据能说明问题?”

    冯绍卿郑重点头,用力的举起了手中的东西道:“这就是证据!”

第92章 落幕() 
什么东西能让冯绍卿如此看重?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冯绍卿手上那张纸上!

    考卷!那张据说是张士贤的考卷!

    “如果张士贤真的如同宋飞所说没有参加进士科的考试,那他的考卷从何而来?”冯绍卿说。

    “哦?是啊!”

    “的确,这点没法说清楚了!”

    “正是,如此一来,考卷和宋飞之间有一方是说谎的了!”

    “白纸黑字,现在看来,宋飞说谎的可能性比较比较大啊!”

    官员的窃窃私语一字不落的落入了唐宋的耳朵。

    的确,在白纸黑字和一个人说的话之间来选择的话,很多人都倾向于白纸黑字!

    唐宋没有说话,冯绍卿已经逼了过来,“唐大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你该不会说考卷是假的吧?”

    唐宋猛地抬起头,欣喜的说道,“冯大人怎么,你也知道了?”

    “你你你”冯绍卿结巴了!

    “噗”楚三海这老小子终于忍不住笑出声了,不过对上皇帝不满的目光,只好死死的捂住嘴。

    “好好,唐大人,你说这考卷是假的,这所有人都听见了,你得说出个原因来。”冯绍卿忍住暴走的冲动说。

    唐宋没有说话,伸手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

    这是一张微微有些发黄的纸,边角磨损的程度看上去用过之后储存已久的样子。

    “这是什么东西?”皇帝好奇的问道。

    唐宋把纸张递给王德顺,说道,“请陛下一看便知。”

    王德顺接过来,恭恭敬敬的呈给了皇帝。

    皇帝满脸疑惑的接过,打开一看,忍不住失声道,“这怎么可能?”

    楚三海好事,张口就问,“陛下,怎么了?”

    皇帝拿着那张纸举起来呈现在大家眼前说,“考卷李白的考卷永和三十三年李白的考卷永和三十三年李白写着咏庐山的考卷!”

    恩?什么情况?

    如果不是说这话的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恐怕所有人都会大笑出声外加出言讽刺了,“李白怎么可能有永和三十三年的考卷?太搞笑了吧?”

    就连李白自己都迷糊了,思前想后到最后,自己都不敢确定参加过永和三十三年的科举了!

    可是,所有人清清楚楚的看见考卷上写着:永和三十三年李白,下方是那首意境悠长、气势磅礴的咏庐山。

    字清清楚楚,考卷也是发黄发旧,浑然不可能是假的!

    这是怎么回事?

    所有人满头雾水!

    “唐宋,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皇帝说。

    “陛下,我以前认识许多手艺人,这类人比较特别,他们是做仿冒名人字画的!”唐宋说。

    “一张临摹的字画,在他们的手里待一天,第二天就能拿到古玩店转手就卖出一个古董价格,天价的古董价格!为什么呢?”

    “他们有秘方,一张崭新的字画经过他们的加工,只要一天的功夫,看上去就和几十年几百年一样,古旧、枯黄,普通人看到这质地、颜色的字画,绝对想不到这就是一张扔地下都没有人捡的破字画!”

    “一张几百年的字画都能仿造,何况是一张几年的考卷呢?”

    唐宋用一句意味莫名的话结束了自己的陈述。

    然而,唐宋的话落到旁人眼里却涌起了不同的思绪。

    “唐宋你是说,张士贤的考卷就是这种秘方给制作出来的?”这是皇帝的思量。

    “考卷居然是假的?”这是冯绍卿的第一念头。

    无论唐宋的话多么玄妙,多少人不愿意相信他的话,可是唐宋手里那张古旧的纸片活生生的证明:这类人确实存在!

    这个结论让人心凉如冰:原来一直以为可靠的白纸黑字原来一样是可以造假的!

    一时间,很多官员巴不得早点退朝,干什么去?

    赶紧回府看看找人鉴定自己收藏的那些字画是不是被人加工过的,世间居然还有如此可怕的事情!

    唐宋没有字画,所以没有这类的操心,他看看众人沉默不语,突然请求皇帝一件事,“陛下,其实要证明李白的才能还有一个方法,当场检验就可以!”

    “哦?”皇帝本也是好学多才之人,一听此话兴趣盎然,“什么办法如此有效?”

    唐宋答道,“现场作诗!”

    “哦?现场作诗?”皇帝当下拍板道,“准了!”

    “李白,你有问题吗?”唐宋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之后,这才询问当事人。

    李白不傻,他知道唐宋之所以搞突然袭击是为了让自己的实力堵住所有人的嘴,所以,对于唐宋的冒然,李白不但没有丝毫不满,反倒是心头充满感激。

    诗赋本是李白的强项,平日里就是出口成诗,如今这等紧要关头,更是不怯场了。

    看到李白点头答应,皇帝就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不换题目了,还是写景吧!”

    “是!”李白应了下来。

    李白的态度不像是开玩笑,而且这等关头也容不得他开玩笑,如果做出来了,不但可以规避嫌疑,还能给皇帝一个好印象,以后飞黄腾达也是不远了。

    可是如果没有作出来,抄袭的嫌疑虽然已经被唐宋打消,但留给皇帝的印象可就差很多了,以后的仕途定然是曲折许多。

    所有人把目光对准了年轻的李白!

    好个李白,如此紧张时刻,他临危不惧,气定神闲,气不喘、面不改色、心不跳!

    迈开方步只七步,李白已经念了出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静!

    冬夜深山谷底处,九霄云外天上天!

    能让大殿如此安静的,无疑就是诗里那回肠荡气之感,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

    事情的结局好像不用说了,李白是清白的,唐宋是尽忠尽责的,冯绍卿是胡说八道的!

    看着冯绍卿满脸死灰的惨淡模样,皇帝都不忍心说什么重话了,冯绍卿为人倒也正直,就是脾气太倔,典型的一根筋,加上疾恶如仇的优良品德,所以才会一直追着唐不放了!

    “冯爱卿,此事定然有蹊跷,你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皇帝这算是给冯绍卿一个台阶下。

    “是,陛下!”冯绍卿的回答已然有气无力。

    “殿试明日举行!李白等人不得延误!”

    “是!”

    吩咐完这些事,皇帝终于给了唐宋一个小小的奖励:

    “唐宋,明察秋毫、办差有力,破例升为太学院知事!”

第93章 训斥() 
踏着夕阳,倒影越来越长,落入大地一片金黄色之中,不止是温暖,还是淡然的态度。

    唐宋哼着歌回到了武国公府。

    夕阳下的武国公府,白墙青瓦、绿树红花都笼罩在一层淡淡金光之下,似真似幻,让人一眼看见就再也挪不开眼睛了。

    来到这个空间已经半年多的时间,唐宋终于还是亲身经历了千篇一律的故事来头——唐宋他当官了!

    唐宋原本以为在西江府,凭着自己的智谋,要想让武国公府和自己在西江府呼风唤雨肯定是没问题的。

    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这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再过个一年半载,和武婷瑶生一个或者几个孩子,唐宋也就安安分分的过日子了,或许回去的念头就此作罢了!

    在读遍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之后,唐宋总结一个教训,珍惜生命,远离朝廷!

    所以从一开始唐宋并不打算和朝廷扯上关系。

    可是事与愿违,在经历过军备竞标一事之后,唐宋发现自己已经跟朝廷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联系。

    军备中标、武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