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姑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姑爷-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飞黄腾达的人,最终一定会惨败在王德顺的手下!

    王德顺坚定的转身,向着宫门外行去!

    “宇文明扬,十五年前的那个阉人这次要报仇了!”

第226章 万春宫的讨论() 
万春宫,灯火通明,太监宫女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值更的值更,休息的休息,而是全部集中在万春宫里待命。

    金色的纱幔里,皇帝静静的躺着,神情安静、呼吸微弱,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在旁人看来,这完全就是睡下之后的皇帝!

    太监宫女安静的候着,直到王德顺领着几个人进来之后,他们才被打发走了!

    王德顺带来的几个人,个个都是来头不小!

    丞相周弼、礼部尚书王直、太尉方崇焕!

    丞相周弼,执掌尚书省,位高权重,礼部尚书王直,基本上就是下一任丞相的人选,太尉方崇焕,执掌大隋朝军事力量,不容小觑。

    三人连夜被王德顺请来之后,围坐在了桌子旁。

    年约五十五岁的丞相周弼开口道,“王公公,连夜把我们找来,是不是陛下醒了有什么吩咐?”

    对于周弼的话,王直和方崇焕一同点头,表示了同周弼一样的意思。

    这三个大佬今天都上朝了,自然知道皇帝陛下吐血晕倒的前因后果,现在连夜被叫来,自然是认为皇帝清醒之后有圣喻之故。

    王德顺恭顺的笑笑道,“陛下龙体抱恙,尚未醒来,这次召集几位大人前来,实则是奴婢自己的意思!”

    “王公公,这”听到王德顺的话,三个大佬面面相觑。

    要知道,虽然王德顺是太监总管,可是实际上,历朝历代的皇帝对太监的防备是十分严密的,甚至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律规来限制太监干预朝政,毕竟,历史上因为宦官而亡君的教训历历在目!

    永和皇帝也是如此,为了朝政清明,他从即位之日就制定了一系列的举措,严厉的规定后宫以及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可是,今天王德顺的举动,无疑是犯了皇帝的大忌啊,这要让皇帝知道了,不但王德顺要倒大霉丢脑袋,而且周弼等人也会被牵连,小则削官为民,大则斩首示众啊!

    这个王德顺,胆子未免太大了吧!

    虽然三人的表情很快的掩饰了起来,可是还是落在了王德顺的眼里,王德顺的眼眶突然流出了泪水,一边抽泣一边道,“奴婢不敢有所隐瞒之前刘太医过来诊治过!”

    “刘太医?”听到这个称呼,三个大佬脑海里浮现出了刘太医这太医院第一神医的形象,“刘太医怎么说?”

    王德顺马上把刘太医的话复述了一遍,一字不添、一字不拉!

    “刘太医的意思就是陛下需要静养,摄政一事势在必行,因为事关重大,奴婢不敢做主,所以才把几位朝廷栋梁请来,奴婢断然没有干预朝政的念头!”王德顺诚惶诚恐的跪下,不停的磕着头!

    面对一个上了年纪跪倒在地的公公,周弼三人的心中出了佩服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怀疑了!

    周弼把王德顺扶了起来,感叹道,“大隋朝有公公这样忠心为主的大内总管,实在是大隋朝之福、陛下之福啊!公公放心,陛下肯定能理解公公的良苦用心!”

    王德顺感激的看了一眼周弼等人,目光随即望向了纱幔后面那个静静睡着的人身上。

    接下来的时间,无论周弼如何的想把王德顺带进大家的谈话之中,王德顺都一言不发,死活都不愿意开口,即便是开口,也只有一句话,“奴婢把几位大人请过来,已经是把脑袋搬离了脖子,断然不敢再说话了!”

    见情形如此,周弼等人也就不再坚持了!

    在场的官员,品级最高的就是周弼,所以周弼把话头挑了起来。

    “二位大人,今天我们无论做出什么样的举措,都当以为陛下分忧、为天下社稷为上!”周弼一上来,先给这件事定了一个基调!

    “周大人言之有理!”王、方二人连忙点头附和。

    周弼点点头,接着说道,“那关于摄政一事,二位有什么意见呢?不妨畅所欲言!”

    王、方二人脸上虽然还是思索的表情,心头却已经直泛苦水。

    千百年来,官场就是这么的闹心。官大一级压死人,上官要是问下属意见,下属是相当痛苦的。

    下属要是保留意见不说,那么就会落下一个目无上官、胸无主见的恶名,以后仕途生涯要想进一步,恐怕就是白日做梦了!

    下属要是说了,后果也不见得比没说强。如果说的意见符合上官的意见,那么上官一高兴,提拔也是有可能的,可是如果说的意见和上官相左,那下场也好不了哪去,说不定落得个没有眼力劲儿的名声回家种地去了!

    当然,周弼能位至一品重臣,人品还是说得过去的,王直和方崇焕也相信周弼不会坑他们。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个意见其实真的特别、特别、极其特别的容易提。

    永和皇帝现存的皇子一共就两个,太子克、汉王律!

    摄政之事,理所当然的会落在了太子杨克的头上,这种事情好像没有必要郑重其事的、大晚上的拿出来议论吧?

    王直心中的念头转了几转之后,开口了,“周大人,下官以为,太子克居东宫之位,且封太子以来,兢兢业业咳咳,摄政一事名正言顺;理当能胜任!”

    原本为了论证太子克的名正言顺,王直打算加一些赞美之词,可是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到嘴边的话生生的咽了回去,只是匆忙的给他的话做了总结,即:王直他认为,太子克摄政!

    王直会说出这句话来,也没有什么奇怪,他王直严格说起来也算是太子一党,虽然党争一向被皇帝痛恨,可是皇帝却也不可能阻止。

    王直一向都是在不违反为人原则的基础上支持太子的,还有一点,王直的姐夫亲姐夫是太子克身边的重要臣子,在太子克的心目中地位很高。

    摄政皇子对于日后的登基有些无以伦比的优势,所以王直选择了站在名正言顺的太子一方!

    对了,顺便提一句,王直的姐夫很有名大隋朝上柱国,复姓宇文名明扬!

    王直觉得周弼可能也只是需要一个出头之人才好下决定,所以心甘情愿的当了这个出头之人,他相信,太子克摄政一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事实会是这样的吗?

    “可是”这两个字再次用它倒霉的形象让事情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后果

第227章 陡生变故() 
从周府到坐在万春宫里,周弼一直觉得这次的召集有些蹊跷,尤其是来了万春宫发现召集人居然是总管太监王德顺之后,这种蹊跷感越发强烈。

    一个宦官召集朝廷三大佬商量摄政王子的事,听上去都有点玄。

    周弼认为,王德顺会做出这个举动,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王德顺越俎代庖、欺君罔上,自作主张的召集了三大佬。

    至于第二个原因,很可能是,王德顺得到了陛下的授意才这么做的!

    总之不管是哪个原因,其实导致的后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太子克失去他理所应当得到的摄政皇子地位,而汉王杨律将获得摄政之位!

    周弼是个老实人,不敢用邪恶用心去揣测高高在上的陛下以及忠心耿耿的王德顺,所以,他觉得王德顺的意思应该是陛下的意思。

    老实人也是有小九九的,比如周弼,周弼从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这个摄政皇子的头衔能落到汉王杨律的头上,除了因为杨律性情耿直、是非分明加上文韬武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周弼不希望宇文明扬因为太子克的摄政之事而飞黄腾达、更上一层楼!

    为什么?

    按理说,周弼是丞相,宇文明扬是上柱国,虽说品级差不多,可是一个是权职一个是虚职,怎么说也不至于产生这么大的冲突啊!

    可是,事情坏就坏在,周弼是权职,宇文明扬是虚职!

    上柱国一职,位列勋衔十一等的第一,换句话说,这个上柱国啊,结结实实是个天底下最大的闲职,光拿俸禄不干活!

    可是宇文明扬这个人,老当益壮、老骥伏枥、老不正经,愣是把一个响当当的闲职给当成了一个权臣。

    三省六部中除了太监掌管的中书省,其它的机构多多少少、大大小小都有他的门生啊、亲家什么的,有些人私底下传播着一句话:上柱国就是另一个丞相,没有这个丞相的点头,周弼这个丞相的号令都出不了尚书省!

    由此可见,宇文明扬是多么的厉害!

    宇文明扬是厉害了,威风八面,可是正派丞相周弼就悲催了!

    就跟传言里说的一样,周弼的指令如果不符合宇文明扬的心意,根本连尚书省都出不了,别说是全国实施了,这让周弼满腹的报国之心无从施展。

    所以,别看周弼见到宇文明扬的时候恭敬得不行,其实他的心里巴不得宇文明扬赶紧倒霉!

    从这点事儿就能看出来,周弼是极其特别、相当不愿意太子当这个摄政皇子的!周弼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打压宇文明扬的机会,说不定借助这个机会,能直接把宇文明扬打得没有翻身的机会呢?

    想到这,周弼沉寂已久的抱负开始复舒,沉淀已久的热血开始沸腾,他目光轻轻的一瞥方崇焕,然后垂下了眼睑。

    方崇焕和周弼本是世交,加上两人的政见相当一致,所以一直以对方为知己!

    所以看到周弼的眼神,方崇焕就明白了周弼的意思。

    方崇焕清咳一声,声音洪亮的说道,“我觉得让太子摄政不妥!”

    王直一愣,不解的询问方崇焕道,“方大人,不知道太子摄政有何不妥呢?”

    方崇焕振振有词,啪啪啪就说出了一堆理由。

    第一,这次的摄政一事如果是陛下亲自吩咐给太子殿下的,那么满朝文武和全天下人都说不出什么不妥来,可问题是,这次的讨论,是王德顺在综合了陛下的龙体状况以及刘太医的诊断基础上召集的,是非圣意的,换句话说,如果真把太子推到摄政的位置上,好像就是把太子推向了接班人的位置上,这不相当于变相诅咒陛下吗?这要日后陛下知道了,在场的众人有好吗?太子有好吗?

    第二,摄政之事,不是读书识字这么简单,不但需要清醒的头脑,还需要沉着的举动和深厚的才学,而且朝政朝夕变化无常,如果冒冒然把太子推了上去,处理好了也就罢了,一旦处理不当,太子的才能就会被质疑,名声肯定会受损,这对以后继任大统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好嘛,经过方崇焕一一二二这么一说,连王直都惊呆了,背后脊梁处一阵阵的冒着凉气,“危险,太危险了!”

    王直看了一眼垂目养神的周弼,心头恍然大悟,“原来周大人也是这意思,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周弼好像眼皮上都长眼睛了,此刻睁开眼,对着庆幸不已的王直说了一句话,“摄政皇子不等于太子,不是吗?”

    王直恍然,“对的对的,周大人高明,王直受教了!”

    周弼轻轻的点点头,满意的笑了!

    “王公公、王公公”

    王直轻轻的唤醒了站着差点睡着的王德顺。

    王德顺睁着有些浑浊的双眼看着王直,道,“哦,王大人,有什么事吩咐奴婢呢?”

    王直刚才被周弼、方崇焕这么恐吓一通,整个人都低调了许多,“王公公,吩咐不敢,我们已经把摄政皇子人选给选了出来!”

    王德顺眼神一亮,“噢?如此甚好!不知是”

    “汉王杨律!公正贤明,可当大任!”王直沉着的说。

    “哦!”王德顺脸色平淡的弯下了腰,“大人英明!”

    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明天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宣布摄政人选然后管理朝政,直到皇帝陛下龙体痊愈。

    不得不说,太子克这个太子是个倒霉的孩子,本来好好的摄政之位,因为宇文明扬这个嚣张、跋扈的左膀右臂而泡汤了!

    所以说,做人还是要低调一点,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人在背后使绊子!

    商议过明天的公布事宜之后,周弼起草了尚书令,明天只要把尚书令发出去,事情就算定了!

    “王公公,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等就先行告退了!”周弼向王德顺说道。

    王德顺收拾妥当笔墨之后,抬头望了望窗外的夜色,连忙点头道,“也好也好,晚了落了宫门可就出不去了!事情我没有疑问!”

    “好——”

    “此事我有疑问!”

    一个高贵女子的声音打断了周弼的话语。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声音的来处!

    看到这位一身宫装打扮的妇人,周弼等人的心齐齐一跳,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心头。

    “她怎么来了??”

第228章 太子克的春天() 
东宫,灯火通明!

    客厅里,太子克神情焦急,来回不停的走着。

    一旁的椅子上,赫然坐着闭目养神的宇文明扬。

    宇文明扬虽然岁数不小,可是身体却很不错,说起来跟他早睡早起、锻炼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平常这个时候,宇文明扬早就喝下一杯纯正的牛奶,然后睡下了,可是今天不行,太子相召,不能不来,所以,宇文明扬只能用小寐来代替睡觉,以此来保证他思维的清晰。

    终于,在更夫敲了三更的更声之后,一个样貌不起眼的年轻男子进了客厅!

    年轻男子的脚步声想起的时候,太子克来回走动的脚步终于停了下来,一脸希望的望向了来人。

    而一直小寐的宇文明扬,终于抬起了垂着的眼神,睁大了双眼,越发显得那鹰勾鼻的醒目了!

    太子克来到年轻人的面前,急切的问到,“怎么样?”

    年轻人操着一副尖尖的嗓音兴奋的说道,“妥了、妥了!太子殿下,都妥了!”

    太子克重重的呼出了一大口浊气,“好,好!你干得漂亮,等大事一成,皇宫第一总管的宝座就是你的了!”

    感情这个眉清目秀的年轻男子是个宫里的小太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