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姑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姑爷-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米太多摇头笑道,“哎,只要米家粮店能在这次购粮中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可以!”男人很笃定的点头答应了,“一万贯随后就给你送过来!”

    “好咧,等此事过了,十万贯的收益和那一部分银子一并给你!”米太多笑呵呵的点头回道。

    “嗯!”男人起身,一阵清风一般,无声无息的离开了!

    翘着二郎腿,米太多惬意的喝着精品的龙井,虽然一下子失去了十万贯利润,但是米太多却毫不介意!

    一个好商人,可以没有高八斗的才华,但必须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这次虽然米家损失了十万贯的钱,可是以后却可以更轻松的获得几个甚至十几个十万贯,米太多有这个信心!

    米,已经有很多了!路子,已经铺好了!银子,只差银子了!

    只要朝廷银子一到,所有的米和所有准备就绪的人就会开始行动起来,那时将会出现热火朝天的局面!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第174章 谁的东风() 
那场大雨过后,天气反倒一直晴朗了起来,好像一个极度伤心的人已经哭干了自己的眼泪一般,再也没有下一丁点雨了!

    整个镇江县,上至县令下至老百姓都大松了一口气,毕竟一个晴朗的天气很利于赈灾和加固防堤,要不然还得受雨水和洪水的双重夹击!

    溃烂的防洪堤慢慢的修复、加固,已经看不出之前的满目疮痍了,而被洪水浸泡许久的水田也终于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如果不是遍地的淤泥和淤泥里露出已经枯黄的禾苗的话,恐怕没人能知道这里曾经也是水汪汪的一片。

    时间已经临近中秋,老百姓们想要再次播种已经是不可能了,因为如果现在播种,还没有到抽穗的时候天已经凉了!

    既然今天播种无望,那一年的口粮只能寄希望于往年的存粮以及朝廷的赈济了!

    眼看着存粮已经消耗殆尽,可是朝廷的赈济却始终没有什么消息,这让老百姓们在焦急等待中开始生出一丝愤怒之情

    镇江县衙,唐宋向朝廷要的赈灾用银终于姗姗来迟从国库拨了过来,这让所有官员都大舒了一口气。

    议事厅里,马尚风擦着额头的汗水拍手称幸,“哎,银子终于来了,下面那些人天天催天天催,弄得我这个县尉看见下面的村民就跟老鼠看见猫似的,跑都跑不及!”

    其他人默契的一笑,意思很明显,大家的遭遇何尝不是一样的呢?

    现在好了,银子来了,终于不用看见村民就逃跑了!

    “唐大人,你看朝廷的银子也到了,这个赈济之事是不是可以开始了?”马尚风笑眯眯的望着唐宋道。

    马尚风话一出口,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特别低调的唐宋。

    迎着所有人的目光,唐宋点头道,“也好,趁着大家都在这,大家就把发放一事确定一下吧!”

    武向文点头道,“好,那大家针对银两发放和购粮一事上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

    有了县令大人的发话,大伙儿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几经谈论,银两发放一事很快打成了共识:银两发放还是采取层层上报的制度,村长统计自己村的人口上报到县衙里专管的官员手中,专管官员统计自己管辖区域的人口总数上报到户曹和仓曹那,然后由户曹和仓曹负责安排银子发放!

    银两发放一事完毕时,谁也没有想到购粮一事居然把整个议事厅给弄得火花四溅。

    谈论一开始,张多福就提出,“购粮之事属于生意场上的事情,买卖自由,县衙应该尊重这一点,断然不能强行插足买卖之事,否则对粮店来说就缺乏公平了!”

    张多福话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的投向了坐在第二个位置的陈强。

    按照惯例,张多福提出的建议,无论合理与否,陈强都会持相反的建议的,否则就该是太阳从西边升起了!

    果不其然,张多福的建议一出口,陈强就说话了,“我觉得这样不妥!”

    “有何不妥陈大人?”武向文问。

    陈强正色道,“平日里,本着活跃商业的原则,我们断然不能对买卖行为进行干涉,这样是破坏规则的!对商家是不公平的!可是,所谓权宜事宜、特事特办,如今整个镇江都是以赈灾为主,商家自然也是不能置身事外的,为了让赈灾之事得以顺利进行,我建议这次的购粮事宜由县衙统一部署,设定指定粮店承担这次的购粮之事。”

    “指定购粮之地?”

    所有官员都有些吃惊,心中暗自琢磨着,陈强是真有此想法还是单纯是为了和张多福作对才这么做的。

    如今同一件事情在众官员中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意见,一会儿肯定要做出一个选择的,所以众官员也在掂量着自己的立场!

    陈强端起茶盏轻轻的喝了一口茶水,放下茶盏接着说道,“如果购粮之事放任自流的话,那么势必导致众店家私自涨价,从而导致整个大米市场价格混乱,高低不平,那么最终的受害者还是老百姓,原本能买到十石大米的银子最终只能买到五石甚至更少,这不是打我们县衙的脸吗?”

    众人一看陈强趁势追击,心中就跟明镜似的,这次陈强不是单纯的赌气,而是真真切切有这想法。

    “县衙指定购粮的话就有效的避免了这个问题,县衙监管,价格稳定,所以我坚持这次的购粮采用县衙指定的办法!”陈强最后做了总结发言,正式以及郑重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个表态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说实话,在场的人没有谁家是开粮店的,所以对于购粮是放任自流抑或者县衙指定,对他们来说都是不涉及金钱利益的,所以选哪一个都无所谓!

    但是在场的都是官儿,能不能得到上峰甚至是朝廷高官的关注,能不能升官那就跟他们有切身利益了!

    如果这次的购粮一事组织得当、井井有条,那么上峰定然高兴,官员们高升也就有门了,可是,如果这次购粮之事组织不力、混乱不堪,那么上边一不高兴,恐怕在座的升官之事就黄了!

    一时间,两种选择在众人的脑海里不停的翻滚着,所有人都在细细咀嚼,试图找出那个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那个选择!

    沉默,寂静的沉默

    半柱香的工夫,寂静的沉默终于被人打破。

    武向文!

    武向文再次发挥了自己一县之主的作用,开口道,“不得不说,两位的建议都是有理有据的,合情合理的,不过为今之计我们不是要确定对错,而是要辨别出最适合镇江县的方案!所以大家表决一下这两个方案吧!”

    得,又是表决!

    张多福脸色有些难看,表决没有进行,他已经知道了结果,陈强肯定要获得多数人的支持,因为在座的很多人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在做事的,试问,他张多福这个风险极大的提议怎么可能获得认可呢?

    表决结果果然不出张多福所料,在场的除了他张多福,全部同意了县衙指定粮店这个建议!

    事情既定,有人郁闷、有了高兴,可是郁闷的人和高兴的人在经历了短暂的思索之后,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向了议事厅座位的末位!

    唐宋!

    主导此事的唐宋今天居然出乎意料的安静!安静得好像透明的空气一般,安静得让人心惊肉跳!

    没有一个人相信,唐宋会一直这么沉默下去,所以原本打算散会的众官员不约而同的把抬起的屁股重新坐了下去,目光死死的盯在了唐宋的身上

第175章 出奇招() 
这种好几双眼睛盯住一个人看的情形没有持续多久,武向文看着唐宋笑道,“唐大人,你沉默半天,该不会是心中有什么想法了?这等关乎整个镇江县的大事当前,你可不能退缩啊?”

    “是啊唐大人,你就不要谦虚了,有什么好法子赶紧说吧!”赵氏兄弟在一旁也劝说了起来。

    唐宋淡定的一笑,开口道,“说实话,我之前对于购粮一事确实有些想法,不过因为这个想法不成熟,所以没有提出来,如今时机也成熟了,我想说说我的想法!”

    “噢!你果真有想法?”武向文好奇的问道。其实武向文也只是和大家一样,对于安静的唐宋格外好奇,所以才有此一问。

    没想到这一问还真的问出了名堂,武向文但是有些喜出望外了!

    唐宋的背景事迹,武向文通过一些特殊的途径还是了解了一些,比如想出一些出人意料的生意点子盘活武家生意、发明一些新商品巩固武家地位,这些事情听在武向文耳朵里,让武向文由衷的拍手叫好。

    如今有机会亲自领略唐宋的奇思妙想,武向文当然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他开口道,“说出你的想法,让大家探讨一下又何妨?”

    “是啊!唐大人说说吧!”众官员纷纷开口劝说道。

    唐宋看看大家如此邀请,也不矫情,开口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赈济银两代替赈济米粮是创新之举,很好的缓解了国库粮食紧缺的难题!可是创新之举肯定有不足之处,而购粮那就是其中的重点!购粮一事合理,那么赈济银两就是个妙手;而购粮之事处理不当,那么赈济银两就是个败笔!”

    “购粮不能放任商家自行定价,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放任自流势必导致赈济失败,所以,县衙指定购粮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这个购粮之地怎么指定?这又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唐大人,指定购粮之地只要通过考察规模和实力就可以选择出来了!”马尚风突然开口说道。

    马尚风的话获得了在场大多数人的认可,县衙指定的粮店,只要实力和规模能达到应付众多百姓蜂拥购粮的要求就可以了,难不成还需要别的什么要求吗?

    虽然大多数人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疑问,不过从他们的脸上却能看出端倪来!

    可是有人毫不怀疑的相信唐宋不是那种无的放矢的人,唐宋既然敢这么说,肯定是有什么想法。

    比如赵氏兄弟是这么想的,比如武向文也是这么想的!

    “粮店的实力和规模固然重要,可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考察的唯一标准!大米的质量好不好?粮店的信誉好不好?粮店的态度好不好?大米的价格低不低?这些我们同样是要考虑的,所以马大人,我们还是听一听唐大人的建议再做定论!”旗帜鲜明的表达了对唐宋的支持,武向文说完之后冲着唐宋微笑的点点头!

    唐宋同样是微笑的点头,表达了自己领情的意思!聪明人不用太多的话语就可以完成交流!

    看见武向文和唐宋之间的交流,陈强、张多福、马尚风三人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唐宋没有理会三人的脸色,接着说道,“武大人说的话说中了问题的要害,老百姓买大米,并不会太在意是不是在大粮店买的,他们关心的永远只是大米成色以及价格!所以,我提议这次指定粮店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

    “公开招标?”

    这个新名词出来之后,议事厅一片哗然!

    以往碰见这种事情,都是县衙的人综合考虑一下之后就内定了下来,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如果按照唐宋的提议来的话,恐怕就不妥了!

    招标是什么玩意儿在座的恐怕除了唐宋之外没人能知道,但是公开这两个字,大家还是知道的!

    公开意味着透明,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呈现在老百姓的眼皮地下,这让存在官场千年来的一些暗箱操作再也不能实现。

    指定粮店如果采用公开的方式原则,一来增加了粮店和县衙双方的负担,二来也降低了县衙的掌控力,这绝对是挑战了权威!

    “公开招标就是把粮店选定之事公开的进行,让参与的粮店,让围观的百姓都能把过程看得一清二楚!大家可能会想,如果采用了这种形式势必导致县衙掌控力降低吧?”唐宋一边说,一边把目光投向了陈强等人!

    “不错!”陈强毫不掩饰的点头!

    “其实恰恰相反,如果这次的事情能让百姓们看到公平和透明的话,那么老百姓对县衙的信任就会加强,信任加强,那么以后县衙的正确决策就会得到百姓的热烈拥护,实行起来定然是事半功倍,不是吗?”唐宋说完,端起茶喝了起来,也是间接给大伙儿留下了思考的时间!

    武向文沉默,陈强、张多福沉默,就连马尚风也皱着眉头沉默了下来!

    县衙里的事务,最难的是什么?不就是指令得不到实施嘛?老百姓们没有一个人愿意执行指令,不就是因为害怕县衙指令有什么黑幕,有猫腻,指令得不到实施,再有能力的官吏也做不出成绩的!

    这种事情,武向文体会最深,陈强、张多福也碰见不少。

    果真想唐宋说的那样,老百姓对县衙的官吏有了信任,有了信心,那么指令必行,政事必稳!

    从这点出发考虑的话,公开招标好像很有必要啊!

    一时间,在座的官员们心中那一杆平衡的天平开始慢慢倾向了唐宋的提议,为官者,什么最大?官帽子最大!只要有利于升官的建议,就是好的建议!

    “唐大人,公开招标想来不错,可是大米价格的高低毕竟涉及到了粮店的切身利益,粮店对于公开招标的态度恐怕不会太好吧?”赵永提到出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再次把众人心中天平的平衡打乱了!

    县衙对公开招标信心再足,粮店要是不配合,那也是枉然!

    面对如此问题,唐宋神秘的笑了,只留给大家一句云山雾罩的话!

    “大家少安毋躁,只要我们把公开招标的细则公布出来,我敢保证,那些商人一定会蜂拥而至的!大家拭目以待吧!”

第176章 金饽饽() 
赈灾之事紧急,所以公开招标会就定在了第二天的上午。

    县衙的衙役们终于当了一回老百姓的服务人员,其中一部分衙役不辞辛苦的在镇江城的挨家挨户的通知了这个消息。

    而另外一部分衙役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