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朱子龙将手上的茶杯扔在桌子上,嘴角弯起一道诡笑的角度。
“行了。说一千道一万,我正好也确实少几个忠实的江南文人走狗。东西给你们准备好。松江知府,另主管开海一地,以及运河其中一阶段。回去准备上任吧。京师的公文三天前就到了!”
随着朱子龙的话一出口,阮大铖听到这话,当是就脑子一懵。没想到投靠朱子龙的好处来的这么快啊,这个大腿太给力了。
简直就是比皇帝,还给力,比以前的东林党强一百倍。
…
这边朱子龙本体陆续招进一批江南走狗,那边南京方面。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定下了大一统的计划。然后向南京方向开进,如今的南京东林党人崩不执国。
物价飞涨之下,他们还人心不齐。
仅有的一些军户地方军队,根本就是不堪大用,在这种情况下。
几乎是所有人都认为,天启皇帝带队下的天雄军,朱家军,横扫解放南京,然后再次正式迁都南京,已然成为铁一般的事实。
于是,地方上的江南士绅开始重新私下里站队了。
当然,在这期间,亦有一些老不死的学究和江南文人,读书读傻了,竞然想面圣自荐。
学起了名人谋士三国式的把戏!
这不,今天又是有一个老头,借有怨情要面圣。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可怜他,于是做秀接见了他。然而,结果却是:
“……反了!反了!把这个目无君上的狂生老头,速速给朕拖出去,再有类似人等,一律不得入内!”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嘴巴里面,唾沫飞射。
后面几个锦衣卫立刻上前,将来人一左一右的架了出去。
重新坐回龙椅上的朱子龙分身,气的直哆嗦。最近以来,总有江南各式各样不得志的穷秀才酸夫子,在行宫门前冒出来一波又一波。
用各种借口和方式,嚷着要觐见皇帝。
一开始,朱子龙认为,这些人里面一定有真心实意来谋个差事的人才。
然而,见过之后,才发现,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基本上这些人,99%的是怀着一步登天白日梦的垃圾,根本不是人才。
想想本体那边,接收的人算是小人,但也有真才实学。这边真皇帝,见的全是垃圾,他就火不起一起儿个来。
以前怎么就没见过,这么多的垃圾呢?
气糊涂了的朱子龙,显然没想到。以前在京城,他深住宫中。一般人想要觐见皇帝,恐怕是非常困难的,通常在百分之零点一以下。
所以,他自然不会见到这么的垃圾,来烦自己。
可是现在不同了,他还没正式入南京城,也没完成迁都计划。
这里只是临时行宫,加上他自己一开始也想,为了表示亲民和笼络人心,做做秀。自然就一大把的垃圾,冲到他的面前来了。
这年月,胆敢向四海国公(朱子龙本体)要官的,只少大家都算是聪明人。那怕是蛇鼠一窝,只少也是个明白人。
而,胆敢直接来找皇帝要官的,多半不是白吃,就是脑残。
更有不少人,来见皇帝,是为了司法上诉,也就是告御状。人才什么的,皇帝能见到,才是怪了。
要知道,这会儿可是乱世啊!
更要命的是,这里毕竟是江南,东林气风厚实。这些反戈一击的人,多少也沾点东林旧时代读书人的,满口之乎者也的酸气,根本不堪大用。
这帮家伙都是在大言不惭地自我吹嘘,标榜自己是“宰辅之才”,却还一边从温体仁到卢象升,用最为激励的言词,抨击。
仿佛不踩低别人,就显不出自己的才能一样。
如此人品,如此学识,如此见识,试问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哪里,还胆敢用这些人?
…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加疯疯癫癫的家伙,则是满嘴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谈怪论。谈起了鬼神论!
说起鬼神,朱子龙也不陌生呀,可是你们别装神搞鬼,来点真货呀。
在山寨龙太子面前,搞些假货,当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吗?
………(未完待续。)
第961章 南京城中的作死花样!()
朱子龙在明朝时空呆了5…7年了,呆的越久。8Ω1中 文Δ网他就越见识了这年头,明朝的旧官宦缙绅们,都是怎样的狂傲与废柴……
用作死来形容他们,都是算客气的。
就在朱子龙这边有,些许让人无语的事情生,但总体来说,都是胜利在望之时。
南京城内!
作为大明帝国的另一座都,朱元璋当年定下的原京师,在南京城内同样有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宫城。
以承天门为界,门以北是紫禁城。穿过端门、午门走进去,迎面依次矗立着“奉天”、“谨身”、“华盖”三座大殿。
东西两侧还分别建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以及“文楼”和“武楼”。等等!
到后宰门,则属于“后廷”范围。那里面另有许多名称各异的宫殿,还有一座御花园。比不上真正的紫禁城,但也相差不了太多。何况,以后真的定都了,完全可以扩修嘛!
在宫城的南面,洪武门伸展开去。御道的东侧,分布着除刑部之外的吏、户、礼、兵、工等五部衙门,以及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等若干次要政府部门。
可谓一应皆全!
就连五军都督府,以及锦衣卫、通政使司、太常寺等衙门的所在地。也是全都皆有!
不过,到底是给被荒废闲置了二百年的漫长岁月,就算重新住了几个月的人气,也是不如真正的紫禁城的。城楼的屋上更是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和野草,显然是很多年都没有清理过了。
眼下的南京朝廷,拥了新帝,却是没有得除他们之外,其它任何省份的支持。
唯一被稍事修葺的文华殿里,永和帝百无聊赖地坐在那里。
他明面上说是当了皇帝,可是只要稍稍懂点事的人,都知道,他只是一个傀儡罢了。
此时此刻,他只能是眼巴巴的看着,南京众臣在下面唇枪舌战。
已方可谓,大祸临头了!
可以说,眼下的南京朝廷,看似虽然还没有被人兵临城下,但处境也已经是非常不妙了。相信用不了十天半个月,天启皇帝的大军就会到了。
江南沃土,家累万金的巨富比比皆是。但那是以前!
因为江南多种桑树,采桑养蚕,其获利远胜于种植水稻。所以,到了明后期,江南的粮食产量也是不堪入目,现在这么一乱,物价暴价之后。
加上又有兵祸来临,一帮子东林书生,喷嘴炮厉害,真要他们开战,没有一个有用的。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驾临武昌,接管湖广行省军政大权,同时下令封江,禁绝对下游的粮食输出。这一招,可以说是对他们产生了致命的威胁!
加上,又有不少作死奸商趁机囤积居奇,制造谣言,疯狂炒作……结果就导致南京市面上,粮价最高的时候,一度被炒到了糙米二十两银子一石的地步!
已经疯了!
进口无货源,出口给封锁,朱子龙这一招,真是玩的6!
一时之间,苏州、松江和无锡等地的纺织工场纷纷破产,成千上万的市民失业,而急剧暴涨的米价,又让各地市井间相继生抢米骚动。
这就好像后世的美帝,对一些国家进行经济制载和军事压迫。
结果,一些小点的国家,不出几个月就完全,不用一枪一炮的崩溃了。
南京,现在的情况就是有些如此类似。
面对着如此严峻的考验,南京朝廷的东林辅一时间焦头烂额。
他想要有所作为,可现在才现,他们的自以为是,才是害了他们的最大原因。拥立这么个根本得不到其它人认可的皇帝,完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
南京的户部,这会儿更是连老鼠都,要哭着从国库里搬出来,不然就会给饿死。在这种情况下,哪有储备的粮食来抑平粮价?
甚至于连官员和士兵的粮食,都扣的差不多了,军队的战斗力更是不值一提。
没有法子之下,所谓,兔子急了也咬人。
于是,东林党新内阁成员们,前几天大肆锁拿哄抬粮价的奸商。
只是,他们才进行了几天。炒作粮价牟取暴利的所谓奸商,正是东林党背后的大金主,他们的后续手段一出,差点出现了朝廷群臣对此集体跳反。
最终,这一政策也是只能暂停。
不得不说,江南的缙绅,作死能力更胜北方的同行。
商量来商量去的结果,竞然是全力压制乱民。但是粮食救灾什么的,绝不可以有。老百姓饿死事小,自家的钱包和粮食是大,管他们去死?
天启皇帝来了,大不了再反过去,抱大腿。
做为大明的皇帝,再狠也不可能有李自成那么毒,活路总是有的。
呵呵,这个方法,真真上。
让人无语呀!
都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此行事,哪能不败?
…………
最终,还是东林辅提议一个折中的方法,在松江、苏州等纺织业重镇张榜募兵十万。一方面增强自己人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是给当地的失业百姓一条生路,免得他们聚众骚乱越来越大……
(东林高官们还是怕死的,因为就算天启皇帝会饶了基层的读书人,但是带头人还是要杀的。能守的住,新帝不给打败了,总是更好的。)
只是,这一折中的计划,显然前提是,要有钱。
募集和训练十万军队,最起码也需要五百万两银子左右,可是南京新国有吗?
于是,东林辅要求朝中百官捐钱,以及城中富人捐钱。
一听要钱,朝堂上的诸位东林君子,立刻就跳脚了起来。
要不是,东林辅最后来了一句,诸位钱不捐出,合伙而计。然不成等到又一个李自成,进城来抄家杀人,便宜外人吗?
这才压制住了百官们,继续作死!
然而,尽管殿上群臣嘴里同意捐点钱了。但是,所谓有钱人的善财难出呀。
这些家伙个个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儿,捐的少了没用,捐的多了。那可比挖了他们的祖坟还要心疼……
这就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了,那怕是到了后世,只要人类的国家,仍然还会不停的出现。
明明知道破家亡国的危机就在眼前,可是特权阶段的人,也依然不会吸取任何的教训。等到全家要死光了,钱也没了,才会大叫后悔莫及。
就好像一些贪官污吏一样,没有给捉到前,各种继续作死。一但给捉到,就后悔莫及,说对不起党和国家,和人民,仿佛他们以后不会再作死一样。
其实只要不是死刑,不出几年,丑态再出,可能性极大。人性就是如此的让人无语,习惯的力量特别强大!
饶是南京东林辅好歹,磨破了嘴皮子。然而,在筹集军费的问题上,诸位东林君子最终只是很勉强的,捐了几十万两银子出来。
这点钱,估计中间还会贪污一部分,能练出几个兵,就知道有鬼知道了!
第962章 作死而失败的,借虏平寇!()
饶是南京东林首辅好歹,磨破了嘴皮子。 然而,在筹集军费的问题上,诸位东林君子最终只是很勉强的,捐了几十万两银子出来。
这点钱,估计中间还会贪污一部分,能练出几个兵,就知道有鬼知道了!
数日后!
当东林首辅看到,原本南京百官答应的几十万两银子承诺,最后也只收上来几万两银子时。
终于是绝望了!
这一刻,他想起了之前,大明天启皇帝要求百官捐钱时。那种场景,此时此刻,他也经历了一次。
没来由的,他这一时,竞然开始反省了,对东林党的存在合理性,有了反思。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一次地告诫自己要戒急用忍,东林首辅,终于再次振奋起精神,抛出下一个议题:借虏平寇。
可能,你看到这有些奇怪。
后金都还在过雪山,过草地,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何来让南京东林党国人,联合呢?
呵呵,各位,可是忘记了还有三万多豪格部众,早早的就跑路到了大明腹地,打起了游击战的事儿?
没错,借虏平寇,借的就是豪格的军队。
东林人仅然自己不想出钱练兵,那就只能借兵了!
毕竟,南京朝廷的颓势已经相当明显,而两者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使放弃了江北的扬州和滁州等据,借助滔滔长江阻挡天启皇帝。似乎胜算也不大!
东林人等的节操实在是,不忍直视,做出这种打算,似乎也在情理之间。
而这一提议一出,东林百官,相互间看了一眼,竞然果然不出所料的认为可行。
“……旧帝势大,纵有长江天险,也难保大军不会寻隙偷渡南下。局势演变至今,朝廷已是不堪重负。只能对东奴豪格所部暂时议抚。谋求苟安一时,使朝廷全力对付上游危局,保全留都。舍此别无善策!”
最终,在东林君子的“英明决策”之下,南京的永和帝朝廷,向着后世汪精卫朝庭的节奏上,越走越远了。
…………
原本豪格就距离这里不算远,加上他的三万多军队全是骑兵,因而在东林贼人的拉线下。
很快,豪格就是带军队来到了,南京城外不远的一处临时行宫里。
“……姐姐!这屋子真是好大好多啊!明国的皇帝就是住在这里面吗?”
“妹妹,这只是行宫罢了……”
“哇,房间里好多丝绸。在咱们科尔沁草原上,这一匹丝绸能换多少头羊啊?”
豪格的几位夫人,在行宫里好奇而又欣喜地看着。面对无数琳琅满目的“奢华之物”,不时发出啧啧的称赞声。
相比紫禁城,南京城外的行宫,其实很穷酸。
但是,对于长年生活在苦寒之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