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皇帝分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有皇帝分身- 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到皇后来到,一干内阁成员当场就跪拜下来,高呼摄政王千岁。

    然后,就此事问题,众人商议了一个白天。

    最终,决定要以此事为由,祭告太庙。不过要先等闯贼押解到京师,以其首级为祭品时!

    张皇后又道:“奏本上说了,这一次又是四海龙侯立大功。率领本部人马为前驱,一战而打破群贼。各位爱卿,你们说,该怎么赏赐龙侯才好?”

    一听皇后这话,众臣连忙把嘴巴闭上了。

    他们只感觉阵阵蛋痛,没什么好赏的了。四海龙侯,说是文官,其实本质是一个武将,他已经没多少余地可以继续升官了,再升就是顶了。而以大明的国事来看,他要立功的机会还有许多。

    到时候,赏无可赏,可怎么办?

    赏钱?四海龙侯,可能是大明首富了。

    一看,群臣沉默不语,皇后也回过神来了。心里也是一沉,对啊,没啥可赏的。

    琢磨来琢磨去,皇后发现除非封爵,不然再无可赏的余地。

    “摄政皇后娘娘,臣以为,唯有封爵,方可相衬龙侯之功。”黄立极不亏是朱子龙的人,立刻就提议。

    …(未完待续。)

第721章 为人口而疯狂的红军?(朱家军)!() 
“摄政皇后娘娘,臣以为,唯有封爵,方可相衬龙侯之功。 ”黄立极不亏是朱子龙的人,立刻就提议。

    然而,温体仁见状立刻反对道:“不可!自英宗一来,武将封爵,慎之又慎。功高如戚少保者,未有封爵之事。四海龙侯到达一品侯爷,已是圣恩通天也!”

    一听温体仁这么说,其它文官们沉默了。

    在重文重武的气氛下,文官从骨子里不喜欢武官提升的太快,这是本能。

    这一打差,他们心想戚继光的功劳也够大的,就是没有封爵。

    想到戚继光,皇后心里也犹豫了。

    心想,要是皇上醒过来,我做主提升了朱四海的爵位,会不会对我有意见?

    见现场画面,黄立极只能心里暗暗叹息一声。

    “既然如此,那就照旧吧,在现有官职之上,给四海龙侯再升二级便是,另让他统领三省,哦不,五省总督。只于统领那几省,由他来定。”皇后只能这么对付了。

    按说武将打胜仗,奖励银子是最常见的手段,这不是朝廷没银子么?

    再说,国家可能都没四海龙侯家的钱多,想想就无语。

    (总督,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某片,相对自主的区域中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许多国家都有或曾经有总督这个职位,明朝也是如此。)

    明代正统末至景泰初,除于谦、王骥先后以兵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总督京师、南京军务外,地方亦多派总督。

    弘治十年(1497)置,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一员,简称“三边总督”

    正德八年(1510)置: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员,简称“宣大总督”!

    总督与巡抚皆为地方军政大员,合称督抚。但总督权力较巡抚大,巡抚位于总督之下。历史上,明朝早有过五省总督,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

    历史上陈奇瑜和洪承畴获得此职!

    明史记载,明年,廷议诸镇抚事权不一,宜设大臣统之,多推荐洪承畴。以承畴方督三边,不可易,乃擢奇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专办流贼。

    五省总督权利放在后世的新中国来说,就相当于是,辖区职权类似的好象建国时的,大区中央局书记兼军政委员会主席,如彭德怀(西北)高岗(东北)****(中南)之类的!

    考虑到明朝时期的一个省比后世21世纪时,中国的一个省要大许多。

    嗯,五个省的老大,统领政务,说起来相当于一下子管了大明40%的地盘左右呢!

    比起提升爵位来说,权利还大的多。

    当然,前提是,这个官位可以一直做下去才行。

    半路上,八百里加急,就有人讨好的将朱子龙升为五省总督的事,汇报给他知道了。

    于是,春风得意的朱子龙同志,一下子计划又有所变动了。

    他一边沿河而行,一边打出了要收拾闻香教的口号。

    朱家军这一路上,基本上就是在武装游行,没法子,名气太大了。流贼听到是朱家军来了,没有不撒丫子跑路的。就算是闻香教人马,现在也给吓坏了!

    一二万屠灭高迎祥的几十万贼军,这战绩说出来吓死人啊!

    而,后勤抢到了许多粮食的朱家军,这一路也是军纪好的让人惊讶。

    这自然也是朱子龙要求的,口碑这个东西真的很重要,这是吸引老百姓来归附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世的红军和八路军,为什么能做大,就是这么一个原因在其中。

    看看吧,朱家军别说抢劫了,一根草都不碰百姓的。这种军队上哪去找?

    这就是区别啊!

    这还没完,朱家军的军队,一路上看到难民,就会给点粮食。顺带的说一句,如果活不下去了,就去山东和连云港,铁定能活命,过的还更好。

    结果,自然是朱家军越走人越多。

    等过了一省时,跟在朱家军后面的难民人数,已经达到十几万人之多了。

    黑压压的,知道的人知道这是百姓,不知道的远远一看,还以为朱子龙是带了二十万大军过来了呢!

    这些难民,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心跟随朱家军去山东。

    等到了一处封地,朱子龙让难民分流一部分在这里,继续向前。到一地了又分流一部分,再向前。分批让小弟护送百姓去山东。也有走水路的和海路的!

    沿途再遭遇的流民,大家都习惯成自然了,都是先喊话,我们是朱家军仁义之师。

    愿意去山东的流民,每人发一斤装的小袋粮食,告诉他们怎么去山东的路。或者直接跟在大军后面!

    就算没去山东的人,回去之后也开始大肆吹捧朱家军的军纪如何,真正的秋毫无犯。

    以后要是想去山东了,一定要考虑什么的。

    总之,这是条活路!

    谎言说一万遍,就是真理,何况朱子龙为了人口,打造的“仁义之师”这个品牌,撒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和粮食,是个人都认他的好。

    朱家军上千里走下来,沿途的百姓都知道,这个帽子上有红五角星的军队。

    叫什么红军,也叫朱家军。是穷人的救星!

    还有什么首长,什么党员,什么先进理念,反正跟他们过,准没错。

    等到,朱子龙对外宣称什么,只要大家来山东和辽东,有大把的荒地给你,只少五十亩左右。并且提供农具,和租用的耕牛。只要开荒出来,地就是自己的,三年免田赋。什么的时!

    愿意跟随朱家军进山东和辽宁的流民,越来越多。

    不得不说,土地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有天大的吸引力。

    要不然,后世的太祖也不会打土豪分田地,就让中国变成红色的了。

    朱子龙为了得到人口和女人,可谓是疯狂了。别人是为战事担心,他是丝毫不担心,一路走,说是去打战,似乎更像是去购买人口的。

    当然,闻香教这时候,自然也跑了,运河通了。

    说起来,简直就是搞笑,还没到呢,你们就跑了,有没有搞错?

    沿路的一些地主和县城官员,对本区的难民早就头痛。听说朱家军收购人口,为民安家。而且为了人口,还可以做思想工作和给钱。

    为了赚钱,这些官员和当地的地主,一下子眼珠就红了,什么节操的都不要了。

    人口买卖意外的,跟在朱家军附近红火了起来。

    什么,女人现在涨价到四两银子一个,听话的良家无田百姓男子,三两银子一个。儿童一两半银子一个,中老年人也一两银子一个。

    这些人为了钱,热情洋溢的很,搞的朱子龙都不太好意思了。

    不过,想到百姓自己愿意,当地官员和地主也愿意,自己也愿意,皆大欢喜。

    朱子龙也就笑笑无所谓了,继续节操向下前进。

    …(未完待续。)

第722章 新兵刘锋!() 
在明末的年代,中原各地都是“人口过剩”、民不聊生,各地的官员和地主,都视人口是负担。

    到处都是逃荒的饥民。很显然,衰朽残暴的明朝官府,根本没有办法应对这样的饥荒,只能紧守住城池,静等时间解决问题!

    而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无非是等穷人饿死了事。

    除了少数财政宽裕的盛世之外,按照传统儒家官员的理念,当筹措不到足够的赈济粮食之时,解决灾荒的最快捷策略就是,短时间内剧烈的人口消亡。

    呵呵,那怕是所谓的圣君在朝时,也是一样。

    所以,在古代时,老百姓真是命不如一匹马,甚至于连狗都不如。

    明末官府表现出来的情况,已经不仅是无能而已,而是到了彻底无视的地步。

    他们可以无能,但是朱子龙不能无能,因为这也是他的大明。

    流民不会安心饿死,而是会竭尽一切能力搞东西吃,或者逃亡到能够吃上饭的地方。你不管他们,他们就会造反。你管他们,他们就将仍然是最佳的良民!

    一路上,朱子龙视流民和难民是重要资源的态度,让当地视人口是麻烦的官员和地主们,十分欢迎。

    那怕是没能和朱家军对上,知道朱子龙的封地上,无限制的收购大量人口,明码标价后。

    这些人,回到家就眼珠子一转,动起了赚人口钱的心思。

    于是,很快,朱子龙的各大封地上,无数全国各地的官员和地主们,就开着车队和马队,以欺骗和强行的各种方法,运送人口过来了。

    而得到了朱子龙命令的各封地内,朱子龙的小弟军官们,都是依此事而做准备。

    每当有难民运来,就会按男女老少的区别,算人头给钱。

    然后,提供给难民坚硬干粮饼,加水之后煮成的糊糊。这种食物是蝗虫加面粉做成的,也有是现代那边的军用压缩饼干做成的。

    嗯,可能有部分过期了,当然吃不死人,哈!

    这些东西味道太差,难以下咽。但是能填饱肚子,这就够了!

    接下来的就是,封地里的各朱家军后勤部人员和新兵们,会要求这些难民们进行“净化”:先剃头、再洗澡、接下来是发新衣服,然后是体检和吃打虫药,有条件的话还要接种疫苗……(当然一般女人优先)!

    再接下来,朱家军的士兵又给难民们发放了睡觉的毯子(残次品)、喝水的杯子(批发现代货)等等一系列生活用品,并且呵斥着他们就地露营,自己打造木房屋住。(附近森林里有许多树)!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每个难民都安下心来了。

    毕竟,朱家军给自己发了那么多东西,肯定不会让自己再饿死冻死,所以也就更加听话了。

    在此期间,大量的连云港的护士团和女兵团,以及红娘子带的队伍,都过来帮忙。

    这些难民将视情况,或者在营地里进行若干天的纪律训练,或者直接被押送到后方辽东地区,在途中进行再教育。也有些人会进入山东!

    如此轮回往复,仿佛从来没有休止……

    依靠这种方法,依靠强有力的后勤,朱家军各封地在一个月之内,就处理了一百万的难民。

    当然,相对比近亿人口的大明,这只是杯水车薪,还有待加强速度。

    你以为这就完了?

    no!

    以朱家军各军官们的眼光,他们不仅要运送人口,还要暗中寻找合适的成为士兵和杀手,以及死士的人员。这些人,自然也是从儿童和难民中来寻找了。

    比如说,这一个月来,他们就将乡勇的人数又增加了一倍,并在这其中选出了一批听话和合适的人。

    送到了海岛特殊基地上进行培训!

    刘锋就是这么个人,当然刘锋的的情况有些特殊,他本是商人之家少爷,但是却也喜爱从军和武人之功夫。于是,在家道中落后,加入了流民潮中,进入了朱家军的封地。

    在海岛上!

    刘锋发现,每天的伙食都很不错。午饭和晚饭最差也有玉米和大米煮出来的“二米饭”,外加每人一碗蔬菜肉汤和一条咸鱼。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吃上红烧肉、鸡蛋和上头赏赐的酒。

    这样的伙食水平,刘锋觉得即使是老家那些小地主的日子,恐怕也没有这般好过。

    当然,这样的好处也是明显的。

    因为,按照明末的一般社会观念,以及中国几千年来的习惯成自然。这些士兵们觉得自己既然吃了朱子龙的粮,领了朱子龙的饷,穿了朱子龙的衣,住了朱子龙安排的房。

    听说,以后还会分田,分老婆(麻的,还有这好事?)

    那么自己的这条烂命,就已经是属于朱子龙的了。

    到时候,估计朱子龙说要打鞑子他们就打鞑子,说要造反他们就造反。汗,难道历代皇帝都怕武将造反,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也就是说,朱子龙本体现在,只要他愿意,真心自己当皇帝,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嗯,不过,考虑到皇帝就是自己的分身,现在没醒,不代表过一阵子不会醒。造自己的反,朱子龙感觉这得多脑残才会这么做呢?

    海岛上!

    朱子龙的好饭好菜,好福利也不是白给的,这些新兵他们一是要忠诚,二是要拼命苦练士兵技能。

    不过,管饱有油水的饭食,干净整洁的新衣,整齐舒适的被铺,崭新耐用的生活用具,对于刘锋和其它人来说,这已经算是天国般的好生活了。

    操练士兵技能是累,但是和好生活比起来,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不过,让他们伤脑筋的是。

    朱家军还要求新兵们必须学文化,那怕不是什么诗经之类的,只是识字写字。

    却也让这些百姓出身的新士兵,一阵脑痛。

    当然了,再听到学会识字之后,立刻福利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