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农-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

    至于太官令的职责,则是掌宫廷膳食、酿酒、种菜、食用珍禽野兽及献四时果品。

    按照少府令章邯的话来说,此去百越之地,当为陛下求取新鲜蔬菜、珍禽、果品······这倒是和张鹏的老本行——种地很是贴近。

    这艘排水量超过20吨的船,就是张鹏之前命令老隶臣“楫”与其子一道修缮的河船。曾经在风浪里大破,险些就沉进淮水里。好在有幸运的在河滩搁浅,此时已经修到能够航行的程度,供张鹏驾船前往会稽郡。

    “扳桨!”

    这时候,老隶臣大喊。

    “扳桨!”站在甲板和船舱之间的老隶臣之子“舻”也跟着喊。

    紧接着,就见船头微微摆动,向右偏了几分。

    在秦代,还没有后世所见船舵,驾船的方式和电影《加勒比海盗》中的完全不同。从出土文物上也能看出,舵是由桨演变而来。

    桨可以在作推进工具时,兼顾控制航向。但当众多桨手划船时,既要推进又要控制航向就相当困难,于是就专设一名桨手控制航向,他位于船尾,因为船尾距船的转动中心较远,在改变船的航向上最省力、快捷,同时他又与推进桨手互不干扰。

    面对这种指挥基本靠吼的局面,张鹏无奈地翻了翻白眼。他本想生气的,可是就连他自己也不懂船舵的原理,只能忍受这种在他看起来十分笨拙,而在随行的楼船士手中十分轻便的操船方式了。

    “楼船士”乃是秦朝水军的统一称呼,这次南下,除了张鹏坐的是民船外,周围还有二十余艘军舰同行。

    老隶臣“楫”不但会修船,驾船更是一把好手。于是,在他的指挥下,大船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张鹏脑子里一直在闪烁着和章邯的对话细节,根本就没注意到硕已经趴在船帮边上吐得脸的绿了。

    ·······························

    “上吏,小的不明白,秋耕冬种利国利民,怎地就招儒臣这般敌视,竟如此诬陷!”张鹏跪坐在地上,但腰杆挺得笔直,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如此愤怒,声音不自觉地就高了几分。

    章邯撇了撇嘴,没有说话。他身侧的下吏倒是开口了,揶揄道:“都田啬夫这官做得可够糊涂,惹了仇家也浑然不觉?”

    听了这话,张鹏瞬间无语。他只一门心思做自己的事情,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但似乎现实并不是能做事、肯做事就能当好官。很明显,自己太缺乏官场的经验,以至于耍了小聪明后完全忽视了后遗症的问题。

    不得不说,自从当上都田啬夫以后,张鹏就有些飘了。秦朝是郡县二级行政制,陈县都田啬夫,就相当于后世省会城市的农业局长了。从一个农名工一跃而成为这么大的干部,张鹏就打算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张鹏猛地发现,自己是差点就死在自己幻想出来的安乐窝里了。

    实际上,他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喷发的火山口,承载着儒、法二家之间在地方争夺话语权的交锋。做不到左右逢源或死硬地支持一边,那就只能被对手无情抹杀,或是被同伴当做牺牲品充作炮灰。

    “呼······”张鹏消化了一下信息,尽量平息情绪,冷静地对章邯道:“上吏既唤小的来,必然有所吩咐,不知可否明示?”

    章邯的眼睛短暂地闪过一丝欣赏,语气平和地道:“儒臣来势汹汹,言之凿凿,且有朝廷太祝相助。汝官卑爵微,留在陈县怕是本吏也护之不住啊!”

    “走?”

    张鹏心道:“老子这都田啬夫的位置花费了多少心血才好不容易得来,现在屁股还没坐热,就要滚蛋?”

    可是再一想,自己不过是一个小虾米,留在是非之地也的确不是明智的选择,只好咬着牙道:”不晓得上吏有何安排?“

    这时候,一旁的下吏道:“陛下欲征百越,却有粮困。今已下旨,令屠睢将军就地筹粮。汝既善四季作耕,不若效力军前。倘能解大军粮困,不但此灾可避,富贵不远矣。”

    张鹏抬眼看了一下这个一直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竟然也穿着地位不低的吏服,想来自己得罪不起,只好忍气吞声,委屈道:“江南烟瘴之地,山高路远,下吏怕是有去无回······”

    “无妨,陛下东巡伴有楼船士,就是支援南征的水军。汝可乘舟入海,免去远行之苦!”下吏答道。

    “我擦!”张鹏心道:“你这是有多关心我,连路都给选好了么?”

    “上吏明鉴,不知可否还有回旋余地?”张鹏不死心地问道。

    “莫须有······”章邯说了一句。

    莫须有,不就是可能还有么?

    “还有何路?”张鹏眼睛一亮,大声问道。

    “汝自去陛下驾前哭诉,或能免去死罪!”

    “只能免死罪,那岂不是还有活罪?”张鹏眼神黯淡,好奇地问了一句:“上吏相助于吾,是何缘由?”

    “惟惜才耳······”

    话已至此,张鹏似乎别无选择,他枯坐半晌,只道了一句:“下吏愿走,只是有两个要求······”

第八十五章 两个要求() 
淮水是中国重要的内陆河流之一,它发源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北麓山谷,全场两千余里。历史上因为有独立的入海口,再加上流域广大,所以和长江、黄河、济水一道,被并称为“四渎”。

    淮河自古即是一条益河,少有泛滥决溢之灾,史称“淮流顺轨,畅出云梯,南北支川纲纪井然”。直到1194年黄河决口改道,以淮河的河道作为出海口直至1855年,横跨了宋、元、明、清四朝,史称“黄河夺淮”。此后黄河大致以山东大清河河道为入海口至今,但淮河也失去了入海口,因此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所以此时的淮水波澜不惊,行舟于其上,只要不晕船的话,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硕已经吐得胆汁都没有了,已经被搀扶下去到船舱中休息。惟有张鹏和司马欣仍不为风浪所动,二人各怀心思,谁也没有说话。

    张鹏站在船首,迎着和风,拿起系在腰间的石质印章,仔细端详起来。就见其底部用篆字刻有“太官令印”四个小字,整体造型古朴,花纹繁多——这是他从章邯那里求来的。

    话说他向章邯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便是自己不能如此狼狈的南下。

    好歹也是一县的都田啬夫,倘若没名没分的灰溜溜跑了,那岂不是正好应了儒家那些王八蛋们的心意?到时候扣给自己一个畏罪潜逃的罪名,再沿路通缉,单凭自己的能力,在秦朝目前的统治力下真是插翅难逃。

    所以自己必须有一个明面上拿得出手的理由和可靠的身份,能够支持自己在南方的活动。

    章邯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些,所以当张鹏一开口的时候,他就让身边的侍从将一枚印章和腰牌取了出来,交给了后者。

    张鹏还清楚地记得章邯的话:“少府乃陛下私臣,只忠于陛下一人。今屠国尉睢,率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南下,孤悬在外。少府作为陛下之犬,不得不闻风四动,有所提防。”

    “况且江南之地,难沐皇恩,六国余孽滋生,少府的触角也必须深入到各地,所以此次此次南下,你的担子并不轻。除了为陛下寻找奇珍异果这些分内的职责外,还需担负起相应的情报工作。汝也不必担心此间只是,既入少府,便非外臣能置喙,一切皆凭圣裁。”

    张鹏连忙道:“上吏既有重任,下吏自当尽力而为。只是下吏初入少府,不懂得其中规矩,唯恐行差踏错。自误事小,可若坏了上吏大事,百死莫能赎耳。”

    他态度恳切,一本正经地道:“所以下吏南行前还有第二个请求,望上吏务必成全。”

    章邯微微一笑,知道提要求,就说明这小子是认命了,便道:“说吧,还有什么请求?”

    张鹏看了一眼站在身边一直用话怼自己的侍从吏,后者目光一凝,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就听张鹏朗声道:“下吏恳请上吏,将这位长官派与下吏同行。”

    说着,他补充理由道:“这位长官一看就是经验丰富且深受上吏信任之人,南行如此大任,下吏岂敢擅专?当需您亲信之人在身边,好教下吏时刻聆听上吏教诲。”

    听了这样的要求,章邯心里对张鹏的评价又高了许多。第一个求官爵的要求乃是人之常情,所以章邯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第二个要求就能看出,鹏并非是莽撞愚笨之辈。

    首先,让自己身边信任的得力侍从随行,就不用担心自己成为一颗弃子。此外还可以披着少府的虎皮,遇到棘手的事情,完全可以推到自己身上,而他却不用沾染半分因果。

    其次,江南幅员千里,山高路远。让自己的得力干将随行,也是为了自己放心。

    由此可见鹏此人的政治智慧,经过这次挫折,有了不小的成长······

    其实,张鹏考虑的并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一个原因,看他的脸色就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

    就见张鹏跪坐在地上,笑意盈盈的仰首看着站在身侧的那位下吏。略微得意道:“这位上吏,您一心为小的着想,小的无以为报。只是您方才所言效力军前、升官拜爵这等好事,下吏怎敢独享?自然是要先孝敬您了。”

    “你······”

    章邯身边的侍从,乃是少府长史,姓司马,名欣。其实张鹏并不知道是的,这位司马欣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司马欣是秦国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巨鹿之战失败后,司马欣随章邯投降项羽。秦灭亡,由司马欣获得关中之地,被封为塞王,建都栎阳。楚汉之争中,于成皋被汉军击败,自刭于汜水之上。

    不过此时司马欣仍未发迹,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紧张的看向自己的长官章邯,生怕他点头。

    不过,事与愿违。

    就见章邯皱起眉头,略微思考了片刻便展颜笑道:“善,本吏便如你所请,同去江南地。“

    一颗心坠落谷底,司马欣恨恨的看向张鹏,真是杀了这厮的心都有了。

    其实在秦代,江南的地域范围仍然没有清晰的界限,不同的语境,往往代指的地方也会不同。即便是后世的“江南”研究中,其地域界定仍莫衷一是。

    在先秦历史考察中,对“江南”范围的记载甚少。单单“江南“这两个字来说,始见于春秋,时指楚国郢都(今江陵)对岸的东南地段,范围极小。战国时期,楚拓地日广,江南的范围亦随之扩展,延及今武昌以南与湘江流域。

    后来,通常是泛指岭南以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了汉代的会稽、丹阳、豫章、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郡,还有沿长江南岸的巴蜀之地也在其列。

    而且在后世的语文课上,老师往往会教授学生错误的知识。比如说古文中“河”就是指黄河,“江”就是指长江。

    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第八十六章 百越() 
历史文献中所说的“江”,并不都是“长江”专名。

    对照上古先秦文献中曾被称为“江”的古沂水、淮水和汉水,“江”有可能是指中原统治中心之外的东方、南方河流的泛称。

    事实上,最早记录“江南”一词的先秦文献为记载春秋史实的《左传》和《国语》。《吕氏春秋·古乐篇》中也有“江南”:“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因为商周东夷活动的范围一般在黄河下游及淮河流域,所以据考证,淮河在古代也曾有过“江”名。

    到了秦代以后,文献中的“江”才渐为长江专称。不过秦汉“江南”所指范围仍存在很大的伸缩性。

    这次屠睢五十万大军南征,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福建,两路攻南粤广东,其余两路攻西瓯广西。别看有些地方后世经济发展的不错,但现在可是未被开发的烟瘴之地。不但气候难以适应,而且蚊虫、毒蛇、猛兽等等都会危及生命。

    除了受皇命出征不得不来,或者是被贬官到此之外,一般不会有人愿意到长江以南地域地带活动,因为实在是不适合生存。

    但此时章邯已经首肯,司马欣也没有办法。他是最了解自己这位老上司的,一旦决定了某件事情就绝不会再有所变更。

    所以等心满意足的张鹏被带出去后,司马欣就连忙向章邯道:“敢言上吏,鹏此人貌似忠良,实则奸猾。上吏万勿为其所惑也。”

    章邯看向司马欣,开口道:“汝在少府当中,做长史也有好些年了。官爵却一直未能动弹半步,可知为何?”

    说起来,这也是司马欣的一块心病。他能力是有的,做事也诚恳,但好多年来一直留在长史的位子上没有调动。往年他那些手下的人都已经升到了自己前面,这不但让他自己脸上无光,就连回到宅中也会被妻看低三分。

    听到章邯如此说,司马欣垂首不言。

    章邯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汝做事中规中矩,既无大功也无大过。无过,自然不会被贬;但无功,自然也不会被陛下赏识。在少府这一汪池子里,以你的资历做到长史便到头了。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跳出去。这次南行,对你而言是一次机会。”

    “如今陛下倾举国之力南征百越,必然时刻关注江南动静。只要尔在江南表现优异,自然会入陛下的眼中。到时候外放为吏,怕也不是很难······”

    听得此言,司马欣知道自己无法再拒绝,只得暗自咬牙,点了点头道:“多谢上吏提醒,下吏必当全力以赴。”

    “只是······”司马欣迟疑道:“您真的信得过这都田啬夫鹏吗?”

    章邯微微摇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