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朝廷钦命的风纪官,绝不会坐视不理。所以说,李大人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向下属晓明利害,切不可身入险中而不自知啊!言尽于此,还望李大人多多参详。”
雷岳把话说完,一副盯着犯人般的神情,让李翊顿时有点不寒而栗。
我靠!自己到底是哪里得罪他了,他这番连珠般的话语,既像是审问犯人,又像是塾师教训蒙童,眼里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存在,心中的无名火顿时升腾了起来。
李翊忍了又忍,好不容易才压制住即将喷薄而出的怒火,待到平静了一些,才无可奈何的笑道:“雷大人心系云南上下,指点得宜,令李翊实在是感佩不已。呵呵!都说上行下效,我这云南最高长官若是不做出些表率来,又怎能让众人信服。”
“所以,在扩建宁州城的整个工程建设中,我早已责令各级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去,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所有用度花费都要明确登记造册,并有专人予以核实监管,避免有人钻空子中饱私囊。”
“而绝大多数云南官员,都能立身持正、廉洁自律,至今无人敢挺身犯险。若有不法之徒不恤朝廷恩典而为非作歹,我定当认真查纠,严肃处理,绝不让心怀侥幸之辈有存身之地。”
此时已走进了‘高步云衢’的正门,雷岳摆了摆手道:“此事稍后再议,我们先宣布朝廷的旨意吧!”
李翊满怀郁闷的点了点头,香案早已摆好,李翊与一众官员匍匐在地,静候雷岳宣读圣旨。
只见雷岳站在了香案之前,展开了手中的圣旨,沉声念道:“大汉皇帝诏曰:兹有云南宣抚使李翊一干官员听旨,今奉大汉皇帝诏命,由吏部、户部、兵部共商计议,经中书、门下省核实审验,决定裁撤镇雄节度方镇,其管辖地域和人口,俱都划入大汉云南境内,由云南宣抚使府统一节制。诏命下达之日,着各相应藩属即日交接,一体遵行,不得有误。钦此!”
闻听完诏书的内容,李翊不由得暗暗点头,看起来刘岩真的要起用吴珣,继续对闽国大举用兵了。这一点林易早已剖析明白,只是突然决定裁撤镇雄节度藩镇,却实在是出于自己的意料之外。
镇雄节度方镇虽然是大汉最小的一个藩镇,但是却是直面蜀国最前线的咽喉重地。
前些日子昆明国国主乌韦还想要联蜀制汉,虽然最终没有达到目的。但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说撤就撤,而且全都划归到云南辖下,使得整个云南今后就将直接面对蜀国的南大门。
虽说现在蜀汉关系良好,但李翊仍旧是心中忐忑,兵强马壮的蜀国可不是以前的大义宁国可比的。
而宣读完诏书的雷岳,仍然站立在香案之前,正在眼神复杂的望着李翊。
以李翊的理解,大概此时他正在心里腹诽,你这丫的怎么这么命好,年纪轻轻的就是一方大员了,而且现在职权范围大肆扩张,几乎可以和其他几个大藩镇相提并论了。
不管他心里怎么想,李翊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自己可是一点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啊!
现在云南加上镇雄的地盘,已是二州九县七关防之地,人口也已经突破了二十万大关,要知道现在整个大汉也不过二百六七十万人口罢了。
等到李翊邀请雷岳一干人为他们接风洗尘时,没想到被雷岳断然拒绝了。雷岳的理由很充分,因为下午要马不停蹄的赶往镇雄宣旨,干系重大,不可延误,所以只需要简单的用完午膳后就要立即出发。而且这一次李翊还要亲自随行,以便与吴珣做好交接工作。
所以,李翊陪着雷岳一干人简单的用了午膳,稍事休息之后,李翊立刻带着林易、何守杰、连骏、霍风、林迟,以及六十名贴身亲卫,随同雷岳的并不庞大的钦使队伍,一起向着镇雄方向赶去。
一行人过了镇雄的威宁关不久,吴珣已经亲自带着大队人马接了过来。
雷岳只是与吴珣稍微寒暄了几句,并没有使人觉得有什么亲切之感。而李翊和吴珣四目交投之下,却饱含说不出的惺惺相惜。
在接下圣旨之后,吴珣已经坦然了许多。不管接下来的命运如何,他都已经没有了任何选择的可能。
吴珣此次就任东南面招讨使,朝廷还给他加了一个兵部侍郎的虚衔,应该是给了他极高的荣誉,要知道很多大镇的节度使还没有这样的宠遇呢!
至于原镇雄方面其他官员的安排,除了一体遵从云南宣抚使府的管辖之外,各级官员变动较大。
第560章 秉烛深谈()
在李翊熟悉的人员当中,原镇雄节度判官陶岳升任镇雄州知州事,统辖现在镇雄州所有州县、关防,级别定位了正五品上,只比自己低了两级。
原镇雄州威宁关防御使刘威,担任了镇雄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品级定为从五品上。原镇雄州威宁关防御副使拓跋晃,升任威宁关防御使,品级定为正七品上,其他官员的变动,嗣后由云南宣抚使府予以调整。
而原荡寇指挥使萧赞,本身就是吴珣的亲随将领,这一次根据朝廷的指令,将统领三千荡寇军,随同吴珣前往敬州前线。这样一来,镇雄原先的八千多官兵,只剩下了五千多人。
而镇雄仅大型关防就有三处,防守力量就不免显得捉襟见肘了。对此李翊早已心中有数,镇雄的关防调整势在必行,这也是军事战略的需要,过些日子就要着手进行。
雷岳宣旨完毕,将回京行程定在了后日一早。到时候,吴珣、萧赞和他们的三千荡寇军也将整装出发。这一路路程遥远,队伍浩大,等到他们赶回京城,也至少是二十天以后的事情了。
而例行为钦使接风洗尘的宴会也进行的并不热闹,有这样一个眼里不揉沙子的钦使,彼此之间言语并不投契,大家伙也提不起情绪来。东一句西一句的说了些无聊的话后,宴会也就平平淡淡的结束了。
宴会后,李翊立即安排林易、何守杰与陶岳、刘威协商安排交接事宜。毕竟云南对镇雄的底细并不了解,像什么户籍、人口、兵马、钱粮的账簿都要再誊写一份,交到云南宣抚使备案。重要的关防还要实地考察一番,以便今后对这里的防务安排做出调整。
等到一切安排就绪时,天也基本上黑了下来。李翊却毫不意外的接到了吴珣的邀请,来到了镇雄节度使府的内室里与吴珣继续喝酒聊天。
进到轩亮敞阔的内室之中,四支儿臂粗细的牛油蜡烛分布四角,一张榻席在背靠花窗的靠墙处铺开,上面摆放着一只拆解好的蒸鹅和四碟素菜,另外只有两只酒瓮显得有些醒目。
吴珣也不和李翊客套,径直将他引入榻席,两人对面而坐。
李翊展眼四顾,只见榻席之侧的花窗之外修竹丛丛,密密匝匝的围在窗外,却看不到什么小径。这样一来,外人想要靠近窗前也不可得。
而竹丛的外围,更有两名身形彪悍、挎刀佩箭的亲兵来回逡巡。看这架势,吴珣是想在临走之前,要和自己秉烛深谈了。
吴珣亲手为李翊斟满了酒,意甚豪迈的笑道:“李大帅的酒量我是知道的,虽然吴某好酒贪杯,只是酒量却大不如意,呵呵!但是不管怎样,今天咱们一定要喝个痛快才是,否则的话,咱们又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有这个机会了。”
说着话,吴珣端起手中的酒杯,神情萧索间叹了口气道:“这两坛酒还是获蒙李大帅所赠,我一直还没有舍得喝。但是过了今天,这两坛酒就不属于我吴某所有了。哈哈!再不喝出来,岂不是赔本了吗?来,咱们先干上一杯。”
放下酒杯后,李翊开怀一笑道:“吴大帅怎会有这种担心呢?只要李翊还在,就永远缺不了大帅的美酒。即便大帅远在天涯海角,我也当定期寄送,断不敢让大帅美酒断供。”
“当然了,咱现在也不怕路途遥远了,“尚品轩”已在京城里开设了分号,敬州离着京城又不远,随时都可以向大帅免费供应美酒,只怕吴大帅不给我面子啊!呵呵!”
吴珣闻言后仰天大笑,好不容易才吁了口气道:“李大帅真是风趣,不过,这酒我可是喝定了。只要你供应的起,我吴某就绝对敢喝。以你和林家的关系,我喝少了都对不起你。这算不得行贿受贿吧!”
李翊莞尔一笑道:“若是言官们知道了,少不得又要拿这说事。我今天就感到有些憋闷。唉!这钦使大人一来就没有好脸色,教训我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就像训导蒙童一般。我可真是受不了他的说教了。”
吴珣闻言淡淡一笑道:“雷岳这个人我可是知道的,当年我在广北藩镇的时候,他曾经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巡视过我们那里,办事的确是一丝不苟,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
“不过,这个人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他就是那种处事严谨之人,不会对人假以辞色。虽然迂腐一些,但却不是那种大奸大恶之辈,李大帅不必放在心上。”
李翊点头道:“我怎会对这样的人有成见,只是不知道此人背景如何,看他那胸有成竹、目空一切的样子,应该是来历不凡吧?”
吴珣嘿嘿一笑道:“说到背景,他也其实也算有些门道。崇文院使萧益你是知道的,他们两人可是至交好友哇!而作为秦王多年的老师,萧益在朝中可是炙手可热的。”
“崇文院本身就是人才荟萃的场所,在我朝中地位尊崇。名以上说,就连所谓的‘内相’翰林承旨学士,都在他的管辖之下。集贤院学士和端明殿学士就更不用说了。”
“而萧益本人乃是南朝萧氏皇室血统,祖上名臣辈出,有唐一代权势熏天。再加上萧益本人智计百出、才干出众,更是深得皇上倚重,向来对他是言听计从的。”
“自打赵光裔、杨洞潜两位治世能臣之后,再也无人能出其右了。不过,你在朝中那么多年,这些事情应该比我清楚啊!”
李翊脸色一瞬,涩然点头道:“虽说我也是翰林出身,但在朝中时却很少与他交集,相处的也不是很融洽。只是看来,这雷岳应该是秦王一系无疑了。”
吴珣微微摇头道:“恐怕也不尽然吧!此人秉性耿直、嫉恶如仇,在他外放知县时就是如此。民间但有不平之事,又或有贪墨之情为他所知,他定然是穷追不舍、绝不放手,定要将犯事之人绳之以法不可。”
第561章 对闽战略()
吴珣叹了口气道:“唉!但是听说他近年来有所收敛,也开始知道考虑利害关系了,这大概是萧益指点与他带来的效果。”
“但这样一来,也使得咱们对他所思所想无从得知了。不过,不管他立于哪个阵营,咱们还是不要轻易招惹他的才是。”
李翊笑了笑道:“我才不会去招惹他这样的黑面判官呢?只怕他捕风捉影,从中惹出一些是非来,我可就有些不自在了。”
“现如今的宁州扩建新城,以及宣抚使府的修缮,都让他颇感不悦,当着我的面说了些不中听的话,看这架势,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打定主意去参上我一本。我这心里可是没底啊!”
吴珣微微一愣,继而点头道:“若是这样的话,这事倒是不可不防。不过,宁州扩建新城不是得到了朝廷的允准了吗?至于宣抚使府的修缮,那不过是小事一桩,谅他也兴不起什么大浪。”
“这事我记下了,等到在路上的时候,我再和他委婉的详谈一番,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李翊点头称是,把这话题放下,两人又连喝了几杯酒,想起吴珣即将领兵出征,而战事结果李翊却早已心知肚明,无论付出多少心血和努力,双方很快就会罢兵息战。
而根据史书上所说,战事结束后,南汉还是获得了一些好处的。虽然没有具体指明,但是李翊却从中发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南汉东南面的潮州这块地方现在仍然属于闽国所有,而九四零年以后的南汉疆域图中却包含潮州在内,这就是说,潮州最终还会落到南汉的手中,相信也就是这一两年的时间内的事情,所以,大可对此役寄予希望。要知道吴珣若是经此一役没有什么斩获的话,他的仕途之路恐怕也基本上就到头了。
想到这里,李翊不由略感担心的问道:“闽国虽小,但正如攥紧的拳头,一旦发力也是不容小觑。虽然我大汉在边境陈兵数万,但是闽国方面也已经全面备战。双方一旦开战,就如‘火星撞地球’一般,只能拼个你死我伤。劳民伤财,无功而返,可不是咱们愿意看到的。”
吴珣诧异道:“什么是‘火星撞地球’,这个比喻是想说明什么呢?”
李翊暗责自己鲁莽,竟然把后世的语言也用上了,只好故作从容的说道:“是这么回事,按星象上所言,火星和地球是两颗差不多大的星星,它们如果相撞的话,只能是个玉石俱焚的结果。我只是用此做一番比喻罢了。”
吴珣微微点头,叹了口气说道:“闽国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即便抽调我国一半的兵力,恐怕也难建尺寸之功。我这倒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目今情势下,只能看咱们皇上的决心了。他若只是为了出一口气的话,这仗就难打了。”
听他这么一说,李翊顿时有些疑惑的问道:“大帅为什么这么说呢?按理说,只要是规模不大的战争,就应该容易应付的多。双方一般不会伤筋动骨,浅尝辄止而已,又有什么难打的呢?”
吴珣嘿嘿一笑道:“润之有所不知啊!大凡以吞并敌国为目的的战争,只要国内没有掣肘之处,朝廷上下齐心协力、筹算无遗,钱粮准备充足、兵甲一时强盛。就算不能掠敌酋而还,也定能攻城略地、满载而归。”
“而现在这种情势,皇上只不过意气用事,以图逞一时之快,然又顾虑北楚动向,断不会尽起倾国甲兵,即使半国之力也不肯动用。似这般顾虑重重、左右支绌的局面,陛下本人都犹疑不定,又怎会得到朝廷士大夫的支持,举国上下的同心协力呢?”
“唉!依我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