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李翊说完,林庆良就急忙道:“哎呀!我的大帅,这铸钱的事可不是谁想铸谁就铸的,我看你是书读多了昏了头的。朝廷最忌讳的是什么?朝廷最忌讳的,一是藩镇扩充军队、拥兵自重,另外就是地方上私铸钱币了,这可是有另立朝廷的嫌疑的啊。”
“再者说了,你云南铸造这么多铜钱、银币,买东西是方便了,但是人家买你的东西的时候,是绝舍不得用铜钱、银币交易的,只会私下里不断囤积,市面上流通的金银铜就更少了。时间长了,咱们铸造的金银铜币越发稀少,却收回来铅铁币这类的破玩意儿,实打实的得不偿失。天底下哪有这样做生意的,通盘这样算下来,咱们岂不是吃了大亏了吗?”
听林庆良说完,李翊不由心中大汗,唉!这种忌讳自己其实倒也知道,只是觉得现在的云南获得了朝廷自主改革的授权,就想着把事情做的更完美些,尽快理顺货币交易市场。
现在想起来,老于世故的林庆良说的没错。权力可以下放给你,当然也可以随时收上来。若是不小心越了雷池,即便刘岩本人网开一面,不与自己计较。但朝廷里与自己敌对的那些官员,还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攻击自己的好机会吗?
这种随意私铸钱币的行径,往小了说是随心所欲、目无朝廷,往大了说,那可是据地叛国的大罪啊!
第355章 初见成效()
所谓货币改革,在这个诸侯割据的乱世之中,每个国家都自成一体,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不但军事上相互对抗,经济壁垒也是根深蒂固的。
货币改革是好事,但在这个乱世却决不能这么做,谁这样做,谁就要载一个大大的跟头,并且而且还有资敌的嫌疑,所以说这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这也说明了一个方向,只有整个中国大一统之后,货币才有条件真正统一起来,现在这个情况也就别想了。
想明白了利弊得失之后,李翊不由得头上出了一阵冷汗,脑袋也顿时清醒起来,正要谢过林庆良的提醒,没想到林庆良却突然道:“大帅,刚才我啰啰嗦嗦的说了这么多,这才想起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忘记告诉你。呵呵!根据你提供的配方和制作流程,咱们的琉璃已经试制成功了。”
“唉!可是费了我老大的功夫了。大帅说的配方没错,制作流程也对路,只不过原料怎么搭配?制作过程如何安排?这可是个大学问。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只要有时间就蹲在窑前琢磨,这温度怎么掌握?矿石选用什么样的才好?这烧窑的风量怎么把握?咳!说来说去,这都是因为大帅事务繁忙,没有时间过去指导啊!”
李翊呵呵一笑道:“我又不是制作琉璃的专家,也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就算我天天蹲在烧窑前也没有什么用。既然琉璃制作出来了,下一步我还需要一些品质更好的琉璃,用来制作千里镜,这个工作非你莫属,你可不要因此打退堂鼓啊!”
“啊!还需要品质更好的琉璃?大帅啊!不是我林庆良自吹自擂,我这次制作出来的琉璃,比那些远洋舶来的品质好的多了,真不知道你还要什么样的。好吧!若是大帅今天有空,咱们就到我的窑里去看看吧,多少还是有一些问题要请教大帅的。”
李翊点头答应下来,两人举步就走,连骏等亲卫连忙跟了上来。
来到城西郊九乡的林庆良的庄园,这里还是第一次过来。林庆良为了方便进行各种实验,特意在离城仅几里路的九乡置办了一座面积广大的庄园。这个庄园坐落在九乡的一座低平的山谷之中,面积相当于四五个个大型飞机场。
在这个庄园里,有一座十个烧窑的水泥坊,一座现在只有两个坩埚窑的琉璃坊,一个饲养了猪牛羊等各类牲畜的大型饲养场,和官府合办的火器局也在这个地方。另外还空出来一大片土地,留待以后使用,这里俨然是一座大型制造基地了。
来到林庆良的琉璃坊,李翊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住了。
偌大的场地上,除了两座颇具规模的坩埚窑之外,到处摆满了烧制出来的琉璃杯、琉璃瓶、琉璃罐、琉璃盘等各色琉璃制品,足有上千件之多,还有一些没有成型的半成品也摆的到处都是。而大约有二三十名工匠正在那里各负其责的忙活着,还不断的有精美的琉璃制品被生产出来。
看到这里李翊不禁暗暗咋舌,我的天呀!这么多琉璃制品,而且看品相都是非常上乘的货色,几乎赶得上后世晶莹剔透的玻璃器具了,在这个时代那可是无价之宝啊!随便拿出一件来,好歹也能值个几百缗的价钱。
但是李翊仔细看过之后才发现,这些已经完工的玻璃制品,虽然透明度和纯净度已经相当之高,但还是比不上后世的那些普通的玻璃制品,而且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大大小小的气泡,使得这些玻璃制品实用性和美观性大打折扣。
看到这里,李翊摇了摇头,不无可惜的道:“实在是可惜啊!这些琉璃制品虽然比舶来的品质要好得多,但是也存在一些致命的瑕疵,要是没有这些气泡的话,价值就会更高了。”
林庆良也黯然点头道:“是啊!我严格根据大帅的配方试制,却总是不得要领,也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按说咱们所用的材料,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而且都是横山上品质最好的石料,制作程序上也没有什么问题,怎么弄来弄去就去除不了这些恼人的气泡呢?”
李翊一边拿起这些玻璃制品仔细观察,一边脑子里高速运转,思考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在详细的询问了整个制作流程之后,也没有什么大方面的遗漏,但是想来想去却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李翊急忙向林庆良问道:“熔制后的琉璃水有没有经过搅拌,搅拌的时间掌握的怎么样?”
林庆良一头雾水的望着李翊,稍加思索后道:“搅拌是搅拌过了,但是琉璃水本身就存在很多气泡,越搅拌岂不是气泡越多吗?所以我严格限制了搅拌的时间。”
李翊微微摇头道:“恰恰相反,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搅拌效果的话,气泡就无法逸出,琉璃水内深层的气泡就会一直存在,等到制作琉璃的时候,其表面的气泡就固定住了,再也无法去除。所以,熔制后的琉璃水要长时间不断的搅拌,直到逸出的气泡量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才能制作出合格的琉璃制品来。”
林庆良听李翊说完,不由得一拍大腿,恍然大悟般的说道:“咳!我一直没有把这当回事,还以为越搅拌气泡越多呢!谁知道还有这样的道理。得了,这回咱就明白了,我马上安排专人进行搅拌,再做一批出来看看。”说着就要转身出去安排。
李翊连忙止住他的脚步,把他叫回来后说道:“这件事情既然明白了,也不忙在这一时。既然我今天有时间过来,咱们就好好的研究一下,把这整个制作琉璃的程序全部理顺一下,下一步我可是需要品质更好的琉璃,有更加重要的用途的。”
林庆良停住脚步,呵呵一笑道:“那是自然,只要咱们能制作出品质上乘的琉璃出来,我就敢向你保证,再好的琉璃咱也能制造出来。”
第356章 改进工艺()
李翊微微一笑,却没有说话,心说,制作那些光学玻璃可是没有那么简单的。光学玻璃虽然可以用高纯度的石英砂制作出来,但是效果并不是最好的。
最好的光学玻璃是硼硅酸盐玻璃和磷酸盐玻璃,这两种光学玻璃的制作流程非常复杂,还要经过大量的化学反应过程,以目前的条件很难达到。所以石英玻璃只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李翊详细查看了琉璃坊制作玻璃的设备,和整个生产流程的完善程度,很快就发现了许多存在的问题。
第一,石英砂的粉碎和筛选非常的不规范,粉碎效果不佳,大小不一,颗粒不均匀,对于浸出和熔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第二,熔制时坩埚窑的温度不能保持恒定,忽高忽低,烧制出来的玻璃溶液达不到最佳状态。
第三,搅拌不够均匀,搅拌时间更是达不到要求,使得内在气泡不能完全逸出。
第四,浸出池设计不够规范,造成石英砂浸出效果不理想。
第五,玻璃溶液出炉设备不符合要求,出炉溶液含有杂质,难以制作出质量上乘的琉璃。
李翊这颇具专业性的分析和指点,顿时让林庆良佩服的五体投地,虽然李翊自己也是半瓶子醋,这些所谓的指点还没有经过实际验证,但仅仅这些想法的抛出,就足以让林庆良震惊了。
两个人充分论证研究了一遍生产的工艺和流程,商量了一些改进的细节,正要着手进行实际验证的时候,却有一名亲兵前来禀报,说是大义宁国派来了一名使者,就是经常来往于两地之间的寻扎罗,只带着两名随从,现在正在平阳关外等候接见。林主簿让他前来请示,到底允不允许他进入关内。
听到这个消息,李翊不由得暗自纳闷。两国之间刚刚大战一场,早已经撕破了面皮,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对头,应该说一点情面也没有了。
自己还没有派人去谴责他们,指责他们背信弃义,他们倒自动的送上门来了。他这次前来,轻车简从,不知道又是带着什么使命来的,要是断然拒绝见他,好像显得自己不够大气似的。
唉!想了想后,就算见他一次又有何妨,倒要看看,他大义宁国背信弃义的进攻云南,倒要如何进行大言不惭的解释的。
但是自己也不能让他想见就见,毕竟这个琉璃坊自己还要在这里忙活一阵子,还不知道弄到什么时候呢!哪有时间给他这个面子,就让他在宾馆里先等着吧!
想到这里,自己亲手下了一纸手令,吩咐那名亲兵回报林易,让他安排寻扎罗先到宾馆休息,等明天早上再接见他。
安排完了这件事,李翊和林庆良又投入到了改造琉璃制造工艺和流程的工作中去。把筛选、粉碎、再筛选的这道程序的重要性确定下来,选用符合规格的筛网进行两次筛选,坚决杜绝大小通吃、无所谓的心态,一定要保证颗粒均匀。另外,粉碎必须使用自重合适的铁碾子,保证粉碎颗粒基本符合要求。
增加人手,并加以必要的培训,充分考虑今后大规模生产的要求,重新建造能容纳足够数量石英砂颗粒的浸出混合池,切实提高琉璃生产能力,满足生产各种型号的琉璃制品的能力。
李翊亲手绘制坩埚窑的图纸,虽然他也不是什么行家里手,但是坩埚窑这种东西还是见过的。所以凭借着记忆把它简单的画了出来,让林庆良根据自己绘制的图纸,优化结构,多方验证,再建造两座通风能力强,能保持最佳炉温的坩埚窑,为生产出合格琉璃制品创造有利条件。
在石英砂的两次筛选过程中,石英砂中含有的铁质是最难清除的。如果能使用化学方法析出铁质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具备这种条件,只能是使用两块巨大的磁铁,并采用人工分拣的方法,尽可能的排除铁质的存在,虽然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也总算是聊胜于无了。
再一个就是熔制后的琉璃水存放的锡槽了。由于琉璃水不会和锡发生化学反应,用锡槽存放一定温度的琉璃水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这个时代早已经有了很多锡制品的存在,想要建造一座锡槽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在李翊说出了自己的构想以后,林庆良立即满口答应下来,保证最迟几天之内就可以把锡槽建好。
最难控制和把握的就是生产工艺了。像预热、熔制、滤出、降温冷却、退火、淬火、成型等工艺,虽然林庆良已经基本掌握,但是火候如何把握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这个时代没有自动化机械设备,全靠人肉眼观察和判断,经验反而是最重要的。也只有经过大量的实验过程,才能充分掌握整个生产工艺,所以难度绝对小不了。
经过李翊长时间的指点和帮助,林庆良对琉璃生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那就是,要想生产出合格的琉璃制品,生产设备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工艺流程也必须符合要求,这是硬性规定,否则的话,画虎不成反类犬,似是而非的琉璃制品吸引不了客商,也不能带来丰厚的效益。
在九乡忙活了几乎整整一天,来来回回的察看设备,殚精竭虑的绘制图纸,认真理顺工艺流程,仔细商讨设备改造方法,这一系列的工作忙活下来,一般人的身体可是受不了的。
直到天色已经全暗下来,李翊和林庆良才意犹未尽的停下手来,毕竟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接下里的几天李翊可是没有机会过来帮忙了,只能靠林庆良自己琢磨着摸索了。又向林庆良仔细交代嘱咐了一遍后,李翊这才带着连骏等人赶回了宣抚使府。
第二天一早,李翊刚刚起床在院子里锻炼完身体,亲兵就来禀报说,大义宁国使臣寻扎罗已经在门房里等候接见了。
第357章 推卸责任()
李翊暗自好笑,这家伙整天干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在这种情形下,出使云南这样的烫手山芋,那个狡猾多智的袁怀,肯定是不屑为之、不敢为之的。
到头来这倒霉的差事还得落在寻扎罗的头上,谁让他把云南的道路跑的都不长草了,这种遭白眼的贱活可是非他莫属啊!
其实李翊也不想怎么难为他,毕竟他只不过是大义宁国的一个小角色罢了,跟他一般见识实在是有失身份了。
李翊慢条斯理的用完了早餐,逗弄了一番小宁儿之后,这才不疾不徐的向议事厅走去。
林易早已来到了议事厅,他见李翊进来后,就笑着道:“大帅,寻扎罗可是在门房里等了快一个时辰了,虽然咱们不待见他,但是这两国间的事情,也没有必要难为他一个人。就让他进来说说看,看他们大义宁国到底有什么说法,咱们也好弄明白他们的真实意图啊!”
李翊呵呵一笑,与林易相视一笑后点头称是,就让林易坐在下首,派亲兵到门房里去请寻扎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