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游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游龙-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介:喜好探险的李翊,本来也没探过几次险,但是在横断山脉遇到的这道闪电,让他不幸的穿越到上溯千年的五代乱世,收柴荣、赵匡胤做小弟,扫平江南,吞蜀灭晋,绝杀契丹,走上了另一条风云激荡的探险之旅。
 136850

第1章 楔子 没有理由() 
望着小石屋内一片狼藉的场景,李翊有点懵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具倒伏在自己脚下的尸体,和自己手中仍然弥漫着硝烟的猎枪,难道自己杀人了吗?

    转过头去,靠门边的石凳之上,一张再熟悉不过的面庞映入自己的眼帘。

    李翊狠狠的捶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我没有看错吧!这个被捆绑着坐在那里的满身血污的白袍青年,竟然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

    而他这时候微微睁开的双眼,恰好与李翊四目相投。

    霎时之间,李翊只觉得有一些奇怪的符号样的东西正在融入自己的脑海。

    但也只持续了短短的数秒钟的样子,随着那双疲惫的眼睛缓缓的阖上,李翊这种奇怪的感觉也迅速的消失了。

    但在李翊记忆中的部分,却蓦然多了些陌生的东西。

    ‘李翊、大有八年、刘岩、李殷衡、兴王府、钟灵山’。

    这是什么东东?

    李翊不就是自己吗?但大有八年又是怎么回事?

    至于刘岩、李殷衡、兴王府、钟灵山什么的,李翊更是不明所以。

    但这个奇怪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却是一个叫做沈宛如的名字。

    当李翊意念至此的时候,仿佛听见了心底里传来的声声呼唤。

    “救救我的侍妾宛如吧!救救我的侍妾宛如吧!恩公,拜托了!”

    李翊彻底茫然了。

    瞅了瞅脚下三具古代服色的尸体,李翊不由得黯然神伤。

    旁边既没有导演、摄像,也没有其他剧务人员,怎么看也不像是在拍摄现场啊!

    而且那个被绑青年身上的伤口已经充分说明,这根本不是在演戏,而是活生生血淋漓的严刑拷打啊。

    疑惑归疑惑,常看网络穿越的李翊,还是很快就对眼前的情况迅速做出了最基本的判断。

    眼前这真实的一切都说明,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拍摄现场,也不会是现代的某个生活场景。

    这这分明就是古代吗?

    难道自己竟然幸运的经历了传说中的穿越?

    不会吧?这也实在有点太不靠谱了。

第2章 奇异遭遇() 
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

    李翊茫然的望着石屋内的场景,新鲜的记忆跳入脑海。

    李翊,大汉大有三年的状元,原大汉御史台首席京察御史,即将赴任云南就任宣抚使。

    意念至此,李翊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

    熟知历史的李翊还是知道的,大汉哪有什么状元。

    那个时代纯粹是门阀氏族的天下,最多也只能通过声名显著、贤良方正得到举荐为官,怎么可能有状元的存在呢!

    真正的科举制是从唐高宗和武则天开始的。

    所以说,这所谓的大汉,肯定是唐朝以后的大汉,也许是某个偏安一隅的小国家也说不定。

    既然是在云南这个地方,李翊很快就想到了五代时期偏据南方的南汉这个国家。

    刘岩!是啊!这家伙不就是南汉的创立者吗?

    李翊纷乱的思绪慢慢的清晰起来。

    没错!既然这位状元李翊的记忆中有刘岩这个名字,这就说明,自己现在身处的时代必然是五代时期的南汉了。

    唉!没想到自己竟然鬼使神差的穿越到这么个时代,而且还是五代时期最荒淫残暴的一个国家。

    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记载着这位南汉开国皇帝不光彩的所作所为。

    他虽然是雄才大略的一位开国之主,也是重用阉宦、滥杀无辜的残暴之君,历史上对他的毁誉多过他的功绩。

    至于事实如何,李翊可就不敢妄加猜度了。

    但李翊还是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唉!人家不是穿越到汉唐盛世,就是在宋明如鱼得水。

    身家优越、事业有成的自己,一次横断山脉的探险,就被发送到这个混乱不堪的时代,而且还是以残暴不仁著称的南汉。

    自己是不是有点太衰了。

    李翊翻了翻自己的身上,手机竟然还完好无损的带在身上。

    惊喜之下,李翊连忙打开手机,手机的电量还很充足。

    里面还有一部二十四史,现在可不正好用得上了吗!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五代还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从黄巢起义后大约一百年间唯一的主题就是杀伐征战。

    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这个国家灭亡,另一个国家兴起,五个朝代的寿命没有超过三十年的。

    十国的命运还好一些,最长的吴越存在了七十年。

    那也是靠不断向中央朝廷进贡,并重金结好四邻得来的。

    纵观这百十年的历史,怎一个‘乱’字了得啊!

    而自己所在的南汉虽然也有五十四年的国祚,但是残暴和荒淫却也贯穿了始终,读来令人触目惊心。

    唉!这所谓的五代年间,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无数军阀割据、朝代随时更替的乱世。

    看到这些乱象,李翊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啊!

    只是那个状元李翊的侍妾沈宛如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临终时的记忆已经与自己融合在一起了,只是在脑海中搜索了半天,也只有最近半年的记忆了。

    这让李翊颇有些无所适从。

    但这半年的记忆也好过没有,李翊从中慢慢的梳理,终于弄明白了状元李翊的部分经历和自己现在的处境。

第3章 南汉才子() 
状元李翊的身世就足够让李翊吃惊的了。

    在这部分记忆中了解到,他的曾祖父竟然是鼎鼎大名的唐朝宰相李德裕,就是那个朋党之争的主角之一。

    而他的父亲李殷衡在大唐灭亡后,流落到了岭南,目前已是南汉国的当朝礼部尚书了。

    而这位状元李翊,大概是继承了祖辈优良的基因,从小就博闻强记、聪敏好学,七岁时就能熟读经史子集并出口能诵。

    因此深得朝野士大夫的不吝赞誉,人们将他称之为‘不世出的神童’。

    因此南汉开国皇帝刘岩也非常喜爱他,在他七岁时就把他召入宫中陪诸王子读书,待他犹如亲子一般。

    有时候刘岩当着诸大臣的面说些‘恨不能为吾子耳’的话,甚至有将他收为义子的想法。

    不过已经有了十几个儿子的刘岩,他的这种一时兴起的想法理所当然的受到大臣们的反对,最后也只好作罢。

    通过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小小的李翊在南汉已是多么的受欢迎了。

    南汉大有三年,十八岁的李翊参加进士科考试,不负众望的一举得中状元,使得刘岩自此更加喜爱他,并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不断的迁升他的官职。

    去年秋天的时候,二十二岁的李翊就已经是正五品的御史台首席京察御史了。

    本来,照这样的发展速度,最年轻的当朝宰相应该也是非他莫属了。

    可是当年冬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却彻底的改变了他的命运。

    按照南汉的定例,每年年交岁末的时候,各部都会对各级官员进行岁末考评,御史台也要对各地的钱粮、刑狱、民讼等进行抽查稽核。

    作为首席京察御史的李翊在对处在京畿地的端州进行查考时,发现了一桩惊人的钱粮亏空大案。

    端州官仓里的粮食有数万石已经不翼而飞,而且官库里的四万两细锭纹银也全部被人换上了含铅粗银。

    这么大的亏空使得年轻的李翊非常震惊,在火速上报朝廷的同时,立即着手进行调查。

    然而调查活动却出乎意料的顺利,因为端州的司库参军赵成业在严刑拷打下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即端州通判连承信在半个月前曾经秘密的进入过库房,而且同时带来了四辆空载的马车。

    由于通判是仅次于刺史的一州最高行政长官,所以当时的官库领班杨三川就没有进行仔细盘查。

    事后几天杨三川和当时值班的十几名守卫也突然失踪了。

    得到这条重要线索,李翊不敢怠慢,迅速将连承信抓入大牢,并在其城外私宅中起获了一万多两细锭官银。

    虽然连承信矢口否认,但也改变不了人赃俱获的事实,这件惊天大案好像已经顺利的结案了。

    在轻松破获如此大案的同时,细心的李翊在反思后却发现了此案中的许多破绽。

    首先,通过民间走访了解到,连承信这个人的口碑非常好,在端州百姓中拥有极高的威望。

    此人一贯爱民如子、体恤民情,他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经常拿出自己的薪资接济贫苦的百姓。

    虽然住在官署里,但是他家里却是非常的简朴,而且私人财产只有四间乡下草舍和一些简单的家具什物,家中摆设甚至不如普通的低级官员。

    而且他自从妻子死后也没有续铉,其唯一的一个儿子从小就不在家里生活,只有一名老仆人在负责他的生活起居。这样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官员怎么会贪污呢?

    其次,连承信乃是前朝的进士出身,本身就是饱读诗书之人,智商就算再差也不会把偷换出来的赃银埋在自己的私宅里,而且还赶在即将进行岁末稽核的关键时刻。

    除非他有充分的自信不会查到他的头上,但是作为当事主官的他又怎么能逃脱了干系呢。

    再者,通过缜密的调查李翊了解到,由于连承信本人过于清正廉洁,不可避免的得罪了相当多的官员,遭到了许多官员的谩骂指责,甚至是威胁恐吓。

    特别是两个月前连承信刚刚顶住重重压力,处决了飞扬跋扈,奸杀民女的户部尚书陈偓的三儿子陈鸿飞,使得朝野之中抨击的声音越来越强烈,更是被一些官员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已经到了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根据以上的分析,种种迹象表明,这很可能是有人在年末稽核之前冒充连承信,甚至上下、内外勾结,故意制造了这起钱粮丢失大案。

    目的无非是想借机栽赃陷害连承信,意欲置其于死地。

    因此,在对此案进行廷议的时候,李翊就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了出来,请求皇帝将此案发回重审。

    但是已经被此事弄得焦头烂额的刘岩,虽然深明其中干系,但是囿于种种原因,根本不想再节外生枝,所以婉言拒绝了李翊的提议。

    李翊本就个性倔强,作为首席京察御史,本着昭雪冤案的目的和身负的责任,当然不甘于草草结束这桩冤假错案,因此不断的上奏要求重审。

    短短三天内竟然上了四份奏折,使得刘岩心里非常恼怒,在朝议时训斥了李翊几句。

    没想到,也是那李翊年轻气盛,又恃仗着皇帝向来的宠爱,竟然当庭与刘岩争吵了起来,最后还把朝笏摔碎在丹玠之上。

    由于他的大不敬行为已经严重触犯了皇帝的权威,使得一些平时就对李翊获邀圣宠感到不满的朝臣和宦官得到了攻击的借口。

    以左仆射何稹、崇文使萧益、户部尚书陈偓、内常侍林延遇、邓伸等为首的数十名官员集体上书,要求以大不敬罪诛戮李翊。

    虽然有右仆射王璘、中书侍郎赵光裔、内常侍吴怀恩、邵廷涓等极力为他开脱,但是毕竟李翊已经犯了众怒。

    而且事实俱在,事态的发展已经难以得到平息。

    这个时候,即使有心赦免李翊的刘岩也是骑虎难下了,虽然他极为钟爱李翊,但这件事已经造成了太大的影响,并在朝臣中引起了严重的对立。

    如果将这件事长期拖下去,恐怕会使部分官员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导致朝廷内部混乱分裂,这可不是刘岩想要看到的结果。

    就在刘岩委决不下的时候,从小和李翊一起长大,并非常要好的皇五子越王刘洪昌给父皇出了一个主意。

    既然李翊已经得罪了这么多人,在朝中已经没法再呆下去了。

    最好把他调到边远蛮荒之地,远离政治斗争中心,说不定会使这场斗争能早早的结束。

    正愁没有台阶下的刘岩一听此言,顿时心里有了主意。

    虽然这种无关痛痒的处置,难以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但现在已经别无他法,为了保住李翊的小命,一向乾纲独断的刘岩,也只能这样做了。

第4章 奇祸陡生() 
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刘岩终于发现了一个符合以上要求的好地方。

    现任的云南宣抚使孙德成,自从南汉立国后就没换过地方,而且已经在云南任上呆了足有十七年之多,确实也该轮换一下了。

    因此刘岩大笔一挥,决定让李翊就任从四品的云南宣抚使,并调原任云南宣抚使孙德崖进京另行任用。

    李翊这次因祸得福,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反而官升两级,成了统领一方的大帅,这实在是滑稽的很。

    虽说云南这地方有些偏僻,一般人也不想去,但是李翊本身是个待罪之人。

    能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怎么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当圣旨下来的时候,很多平时就与李翊不睦的官员,对此当然是相当不满了。

    这还了得,犯了本该杀头的大不敬之罪,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地方藩帅,这让谁能接受得了啊!

    因而纷纷上书阻挠这个任命,岂料李翊早在圣旨下来两天之前就已经悄悄的上路了。

    面对大臣们的纷纷上书,刘岩来了个充耳不闻,一概不理,大臣们也知道刘岩向来就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主儿,时间一长事情也就自然不了了之了。

    李翊这次赴任云南,走的非常匆忙。

    由于一直希望纳娶自己钟爱的、知书达理的侍妾沈宛如为正妻,而遭到身为礼部尚书,非常看重门第出身的父亲李殷衡的强烈反对,所以李翊也就赌气不谈婚配。

    正好现在赴任外官有不得携带正妻的规定,所以李翊更是乐得其所,带着两名仆人和一名书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