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土客宗族的械斗都制止不了,大明在广东的地方官还怎么去收税?那些时常冲突斗殴的强宗大族可不是江南那里的士绅可以相比的!
且不说在长期冲突中锻炼出来的战斗力,即便是宗族的规模和团结的程度,也远超过东南地方了东南因为没有土客斗争的压力,所以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很弱,朝廷收税的阻力就是绅权。
东南士绅一般都没什么武力,朱慈烺真要翻脸开杀戒,他们也不过是挨宰的肥猪。不过朱慈烺还是讲道理的,东南的士绅再怎么坑,大明朝廷一年也能从南直隶收到六百万石田赋,此外还上缴了不少商税。湖广人家只给二百万,四川只给一百万,广东才九十九万相比之下,这些东南士绅还是比较有良心的,所以不能对他们太凶残。
而广东那边可就黑了,在广东收税和清田都不是跟士绅斗法,而是直接怼上土客宗族,都是强宗大族!靠广东的明军压根摆不平他们,所以之前无论派谁去广东都是白给。
要从广东人那里收到足够的税款,必须得把真正管用的新军派过去!
可朱慈烺手头又没足够的新军可用
所以曹友义的这个办法,算是解决了朱慈烺面临的一大难题!
“曹卿!”朱慈烺笑着,“你果然是本宫的肱骨!”
既然是肱骨,那就不查的事情了。朱慈烺已经拿定主意了,回头就让曹友义去当“广州将军”,让他带人去广东讨饭,顺手把香港和深圳都占了这可是肥缺啊!
“太子殿下,”朱慈烺的另一个心腹工部尚书林增志又抓紧机会出主意了,“现在流亡的北人数以百万(其实上千万了),其中精壮极多,朝廷可以将他们分置各省要冲,再从中挑选精壮,编练成军。如果北人得食,朝廷得兵,对于各处的掌握也能大大增强。”
“自该如此!”朱慈烺笑了笑,“兵部,大元帅府立即做个方案,南京、武汉自是安置北人最多的地方,而后是凤阳、扬州、淮安、镇江、松江、杭州、宁波、福州、九江、荆州、襄阳、长沙、广州、桂林等处都要分派安置。
朱慈烺一口气就点了十六个州府,除去南京、武汉之外,一个州府平均安排个十几万难民,两百万北人也就有了吃大户的去处了!
如果再能从这些难民中选出十数万精壮,那么大明朝廷对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的控制能力,也将大大增强!
另外,南京和武汉两处,至少还要安置一百万精壮北人,他们将是克难新军最重要的兵源。
朱慈烺顿了顿,又道:“向各处难民汇聚之地调派一营新军,负责召集难民赶赴江都,另外水师要设法调集船只,协助难民前来。等难民都到了南京,本宫就亲自带他们去湖广、广东就食。”
第551章 父皇,儿臣去要饭了()
朱慈烺的话刚说完,兵部尚书吴襄突然想起个大事儿了。
吴襄上奏道:“太子殿下,皇上日盼夜盼,就盼着可以早日内禅,颐养天年。上回您出征湖广时就允诺奏凯还朝后就办内禅的。现在李自成多半已经被官军打死,湖广也只剩下的襄阳府的襄阳、南漳、谷城、光化、均州,还有荆州府的夷陵州、归州、长阳、宜都、兴山,以及郧阳一府尚未收复,但是告捷的大局已定。。。。。。”
说得也是啊!
今天都崇祯十九年七月初二了,崇祯皇帝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朱慈烺那么孝顺的一个太子,在提前接班的问题上让父皇一再失望,良心上也说不过去啊!
可是吃饭问题也不小啊,现在至少一二百万北地难民在饿肚子,其中还有不少是军眷。
不把他们喂饱了,朱慈烺的皇位能坐安稳?
吴襄也知道朱慈烺的难处,可他却希望自己的这个女婿可以早点正了大位。
只有朱慈烺登基了,他闺女吴三妹才能更进一步啊!
对了,吴三妹最近又怀上了。而郑茶姑也在一个多月前为朱慈烺生了个女儿。。。。。。真是谢天谢地,吴郑两家又打平了。
可是吴襄却不想再搏下一轮,因为他已经听到风声,郑芝龙准备再送两个侄女入宫——郑家人多势众啊!郑芝龙自己就有好几个弟弟,郑家兄弟又都有一堆妻妾,家里的女儿一群群的,多送几个入宫,总能生出儿子的。
而吴家这边只有吴三妹一个孤军奋战啊!
所以吴襄就想早点把朱慈烺拱上位,然后趁着吴三辅立功和吴三妹有孕的机会,把三妹也拱上去皇后宝座。
只要吴三妹当了皇后,就不着急了,儿子可能慢慢生,总会有的!
“护国公,内禅可是大事,总要好好操办一番的。”礼部尚书钱谦益提醒道,“可是东南这边那么多北地百姓还饿着呢!最近扬州、淮安、苏州、上海都上报了抢米之乱。”
钱谦益当然是挺郑家女儿的——他是郑森的老师啊!而且郑芝龙是福建人,是“南人”,虽然没怎么参与朝廷的党争,但还是被南人党看成自己人的。
他当然明白吴襄的小算盘,所以就和吴襄唱起反调。。。。。。他已经得到消息,郑森已经和日本德川幕府达成了几项重要的协议,不日就要返回大明,而且还会带回日本国的使团。
日本国“来朝”可是盛世气象,而且和日本国交好后,就能打通去新西班牙的航道——这可是大功啊!
所以只要拖到郑森回国,郑吴两家围绕皇后宝座展开的竞争应该就能持续下去。
“首辅,”朱慈烺看着魏藻德,“你怎么看?”
魏藻德道:“太子殿下,江南也有大户可吃啊。。。。。。。不如先在江南就食,等千岁爷登了基,再往湖广而去。”
朱慈烺心道:这样的话,南人党怕是更加不满了!而且对他们的打击也太大。
朱慈烺要剥夺的是东南士大夫的特权——比如免税、免徭役以及通过诡寄制扩大这两项特权。
但并不是要从经济上消灭他们,因为失去了特权的东南士绅,就是依法纳税的“肥羊”了。真把他们灭了,谁会吃个盆满钵溢?好处都归国家?可能吗?一封建主义国家能有这样的执行力?最后油水还不是大多归了吴襄、魏藻德这样的北人集团的头目?
他们这些人本来就是北地的特权地主,逃税诡寄这一套,他们玩得也很溜。真让他们吞了东南地主的家业,朱慈烺可就变成崇祯第二了!
“江南的地主家能有多少余粮?”朱慈烺摇摇头,“江南都是棉田、桑田,没有多少稻米的。而且江南的地主也不大收米,他们都是收银子,或是收棉花收蚕茧。”
地主家怎么可能没余粮?地主家要没余粮,现在江南市面上哪儿来五钱银子一斗的天价米?今年湖广米起码少来了七八百万石,粮商的库存怎么可能那么多?还不都靠江南地主家的库存慢慢释放出来,市面上才有米可卖的。
“两府尽快安排就食湖广、江西、广东的事儿吧!”朱慈烺顿了顿,“父皇那边,本宫去解释。”
。。。。。。
自打朱慈烺回朝,崇祯皇帝就病了,许是荒淫无道遭了报应,这些日子哪儿哪儿都不好了,而且特别怕见儿子——哦,别的儿子不怕,就怕见到朱慈烺。
和朱慈烺连着得了俩闺女的“岳父命”不同,崇祯皇帝在朱慈烺出征的这些日子,又得了五个儿子,加上朱慈烺和小春哥,一共有七个儿子在身边。
另外,崇祯皇帝身边还有一大堆的闺女,其中最大的朱媺娖都快十八岁了,已经到了要出嫁的时候了。
早在北京陷落前,崇祯皇帝就给她挑了个未婚夫,名叫周世显的,不过这家伙在北京沦陷的过程中失踪了,多半是死了。
所以崇祯和周后就想给女儿再安排一门好亲,可这事儿现在也绕不过朱慈烺,因此也就拖拖拉拉到现在了。
今天大孝子朱慈烺到武英殿请见的时候,崇祯皇帝正和周后一起在商量闺女的婚事,一听孝子来了,刚才还好好的崇祯皇帝马上就咳嗽起来了。
一边咳还一边对周后道:“朕好像感了风寒,不,好像得了重病,一定是上次落水的病根又发了,快宣曾太医来。。。。。。”
周后看着突然发病的崇祯,也有点无语——不就是当太上皇吗?你都大权旁落那么久了,和太上皇有什么两样?
周后道:“陛下,还是先见了春哥儿,把日子定了,再见太医吧。”
崇祯皇帝揣着明白装糊涂,“日子?什么日子?是媺娖出嫁的日子?”
“皇上!”周后蹙着秀眉,“驸马是谁都没定,怎么出嫁?现在要定的是内禅大典的日子!”
“内禅。。。。。。。”崇祯皇帝听到这俩字儿心都快碎了,一时连咳嗽都忘了。
他本来以为会有乱臣贼子给自己出头,可没想到乱臣贼子看到左梦庚的下场全都学乖了。连山东三大军阀史可法、高宏图、左懋第都不出声儿了。
就在这当口,大孝子朱慈烺已经来了。
“父皇,儿臣叩见父皇,母后也在呐!儿臣给母后请安了。”
给父皇母后行了礼,朱大太子也不等对方开口,自己就站起来,然后看着瘫在椅子上哼哼的崇祯皇帝,就心疼地说:“父皇,您又病了?哎哟,脸色蜡黄,气息不允,您一定是为国事操劳过度了!”
周后则扭头看了眼丈夫,明明是面色红润,呼吸匀称,哪儿有一点生病的样子?
崇祯皇帝最近是比较荒淫,但他并没有无度。而且为了可持续荒淫,他听了曾神医的建议,注意饮食,加强锻炼。每天都在宫里面拉硬弓,扔石锁,还在御花园的湖水里面划船玩儿,现在的身体好得不得了!
朱慈烺看着越来越结实的崇祯皇帝,非常抱歉地一笑:“父皇,儿臣对不起您啊!”
崇祯心里面就是咯噔一下,“完了,要篡位了。。。。。。”
朱慈烺叹了口气:“最近东南缺粮,难民无食。。。。。。民以食为天,无食必乱啊!”
崇祯看着儿子,有些奇怪:“大春哥,你是要朕的内帑买米?”
崇祯是条件反射了,因为大明的那帮文官遇到什么财政困难,一般都打内帑的主意,好像内帑花不完似的。
“不是,不是。。。。。。”朱慈烺连连摇头,“儿臣是孝子,怎么能用父皇的养老钱。所以儿臣准备带着难民去讨饭。。。。。。内禅的事情怕又要往后退了!”
什么?
崇祯和周后这下都给惊呆了!
一太子爷要带着难民去讨饭。。。。。。大明朝这是怎么了?
第552章 崇祯觉悟了()
“皇儿,你莫不是在说胡话吧?”周后心疼地看着儿子朱慈烺,“是不是这些日子为国为民太操劳了?”
“是啊,是啊!”崇祯皇帝也连连点头,“要不大春哥你好好歇几个月?”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让为父来为国为民吧!为父现在已经知道怎么当个奸诈一点的明君了!
原来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向儿子学习),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在治国理政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如果崇祯元年的时候他有现在的水准,早就把大明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了。
那个时候他实在太天真了,居然相信大明朝的事情都是坏在一帮贪官污吏奸臣身上!
所以他上台执政后就忙着找不贪不污不奸的好官来办事儿来挽救时局。。。。。。可是没想到这个路子居然完全是错的,大明的问题根本不是出在贪官污吏奸臣身上,而是出在士大夫、世袭武官勋贵和宗室这三伙人把国家给瓜分了!
宗室不用说了,人丁繁殖日多,亲王、郡王、将军、中尉多得数都数不完,个个都得发饷,简直就是财政黑洞!
不过宗室的黑洞再大,也没大明几百个军卫的黑洞大!账面上有那么多的军户和军田,可实际上有几个能上阵杀敌的?
寥寥无几啊!
几百个卫怎么都有一亿多亩田吧?这些田都是国有的!既然养不了兵,收点租总行吧?
还是不行!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勋贵和世袭武官把卫所的军屯土地给瓜分了。。。。。。大明的军制是以土养兵,土地没了,兵也就难养了。
世袭的勋贵武官吃军户、军屯,而读圣贤书考科举的士大夫则在吃民田、官田、隐田和商税!
通过买卖、侵占、诡寄等手段,他们这些士大夫,主要是在籍未入仕的士大夫就把天下大半的土地都吃进去了,而且不加税、不交摊派,也不纳租。更有甚者还庇护商人,通过帮商人逃税牟利!
老祖宗给举人、秀才的那点优待,全都被他们利用了去瓜分朝廷的财源税赋!
崇祯皇帝原本以为官场最大的问题是贪官污吏太多,现在他终于知道当了官才贪污根本不是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没有当官他已经在贪了。。。。。。这才是真正的问题啊!
如果当了官才能贪污,没有当官就没得贪,只能当个穷酸书生,看着那些贪官流口水,那大明朝就不会穷成那样了。
因为当了官才有机会去贪,意味着读书人的富贵荣华都在皇帝手里捏着!
皇帝给,他们才能富贵!皇帝不给,穷措大一个!
全天下那么多穷措大伸着脖子,红着眼睛要来当贪官,会没有一些愿意替皇家捞钱的?他们会只顾自己发财,不顾主子穷死?
可是大明给读书人的免税优待和秀才、举人的特权,却被他们一再扩大,最后变成了瓜分国家税源,挖大明封建主义墙角的工具。
大明的文官,都是未官先富啊!
而且这个“未官先富”的利益,往往比当贪官还要大。
譬如那个钱谦益,他也没当几年官啊!而且也没捞着什么肥缺,怎么还那么有钱?
他不就是利用名士身份和科举功名免税、庇荫、诡寄发的家吗?
丢了官都一样能荣华富贵,还能有人好好当官吗?
所以大明吏治的问题根本不是官贪,而是贪官都不好好去当!
朱慈烺这忤逆子凭什么一呼百应?不就是领着一群两手空空的北方勋贵贪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