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最强帝主-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洪宣娇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本是广东花县(今花都区)人,原名杨云娇,洪秀全金田起义之后,1847年到达紫荆山,杨云娇称很多年前做了个梦,梦见神仙告诉她“十年后有人来此教人拜上帝,汝当遵从”,而洪秀全也称多年前做了个梦,梦见会在花县收下一个“拯救世人”的使者。

    关于杨云娇和洪秀全做梦的事情,听起来感觉非常荒诞,但在当时这种思想却很吃香,结果大家都相信两人的梦,于是杨云娇就加入了太平天国,并被洪秀全认为妹妹,于是她改名为洪宣娇,一时间她在太平天国中影响很大,尤其是女会中的人,对她敬若天神,洪秀全便号召大家“男学冯云山,女学洪宣娇”。

    ?

    后来洪宣娇嫁给萧朝贵,但不久萧朝贵就在战争中死亡,年纪轻轻的洪宣娇成为寡妇,年轻女子成为寡妇之后,就很容易出事情了,公元1854年,太平天国攻占了南京城,并以此作为国都,这时洪秀全把所有女眷集中起来,建立了“女馆”集中管理,东王杨秀清当任总管,洪宣娇便担任监察。

    这时洪秀全贪图享乐,不再管理朝政,东阳杨秀清手握大权,导致很多人对他不满,其中洪宣娇跟他多有工作上的交际,一来二去两人不知道怎么的就好上了,但事后杨秀清却不承认这回事,这两洪宣娇非常不满,对于做了又不承认的男人,洪宣娇打算直接杀掉杨秀清,便股东洪秀全把北王韦昌辉召回来。

    ?

    韦昌辉回来之后,洪宣娇主动走进东王府,这令杨秀清非常惊讶,他以为洪宣娇原谅了自己,或者是一个寡妇又感觉寂寞了,主动送上门来,在喜出望外之下,杨秀清被她迷住了,对她言听计从,洪宣娇让他宴请北王韦昌辉,他也答应了,正是这场宴会,改变了整个太平天国的运命。

    公元1856年秋天,韦昌辉去东王府赴宴为名,血洗了杨秀清以下两万太平军将领,石达开闻讯赶回来,也被韦昌辉杀走,史称“天京事变”,这时洪秀全出来摆平这场事变,但太平天国已经日薄西山,诸王中只剩下忠王李秀成,这一切都是洪宣娇这个女子的错。

    ?

    公元1864年7月,曾国藩率军攻破天京城,天平天国破产,洪秀全被杀,而洪宣娇却不知所踪,她的去向成为历史之谜,有人说她在战争中被杀,也有人说她乔装逃了出去,还有人说她直接化身成仙飞走了,关于洪宣娇最终去哪儿了,对此不知道你有何看法?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生了一个球

    今天让我们回到商朝末年陈塘关李靖家的府邸,今日李府要添丁进口了,怀胎三年六个月的李夫人终于要生了。进门一看李夫人生了一个球,李靖剑都拔出来了,大喊:“何方妖孽”。李靖一剑劈下去出来个“金刚芭比”天生神力,在《封神演义》中阐教金仙太乙真人亲自登门道贺,收他为徒,取名哪吒。这就引出了哪吒是太乙真人的徒弟灵珠子转世的话题,今天书生一查这灵珠子的身世有点逆天,好几个版本来头都很大呀。

    第一个版本:女娲娘娘座下的护法童子

    ?

    女娲娘娘座下的护法童子

    话说这商纣王荒淫好色有一天去女娲娘娘的庙里,看到女娲娘娘的石像是纳么美,这家伙就开始有不良思想了在那想入非非。女娲娘娘是谁,鸿钧道祖三大门徒之一,捏泥造人立地成圣,采石补天功参造化。估计这商纣王运气不佳正好女娲娘娘降了真灵准备赐福,这不被商纣王淫邪的目光给恶心到了,当时就动怒了于是让座下护法童子灵珠子接“玉虚法旨”下界投胎转世于陈塘关李靖门下,经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出世换名“哪吒”,排行老三!长兄:金吒,木吒!后经劫难脱胎换骨助周伐纣,看来女娲娘娘不仅派了九尾狐使用美人计,还有灵珠子呀。

    第二个版本:乾元山太乙真人弟子

    ?

    太乙真人收徒赐名哪吒

    关于哪吒的前世灵珠子是太乙真人弟子的版本是流传最广的,也是从《封神演义》中流传出来的,可是书生看了下原著《封神演义》根本就没有提到,只是说哪吒出生后,太乙真人亲自来道贺,并当场赠他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估计没这两件法宝,在东海边也干不过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也就是说这版本不靠谱,能连接到女娲娘娘座下护法童子的版本,因为这太乙真人本就是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弟子,这灵珠子奉了女娲娘娘的命接了玉虚法旨,转世为人总要有个护道人吧,女娲娘娘的面子多大,别把人童子给整没了,只能派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去了,名义上是收其为徒,其实保护他成长。

    第三个版本:昆仑山天池处,因久遇仙气而成天灵地宝的一块宝石

    (本章完)

第211章 无标题章节() 
我们很多人从小看三国,最喜欢的往往不是刘备,曹操之流。反而对于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更为重视。很多人玩三国游戏都希望用这些名将来一统三国世界。但在渐渐长大后才发现,三国中真正厉害的未必是这些猛将,而是他们身后的领导,也正是这几位三国时期的诸侯,给予了关羽张飞们表演的舞台。今天,小编就来与各位一起聊聊刘备,曹操,孙权的识人与用人之处。

    先说最被推崇的刘备

    ?

    无论从史载,还是从演义野史,刘备会识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在早期获得关张二将的力助,还是后来赵云,诸葛亮的加盟。都体现出他在识人方面过人一等的天赋。而将此天赋推送到极致的无非是他在临死之前对于马谡的评价以及对亲兵魏延的使用提拔。

    对于刘备来说,识人是他在整个群雄生涯中磨励出来的必要技能。刘备在三雄中是唯一一个从底层民众发家的诸侯(相信这一点也是后人对刘备最为推崇的原因之一)。

    早期的刘备,作为平民阶层(就是一卖草鞋的,虽然挂着个皇室宗亲的虚号)能够发家也是借黄巾起义的机会,以平叛的理由拉拢起自己的第一支部队。而在这其中,就有着关羽,张飞,简雍等一直跟随刘备的亲兵。而作为没有阶层背景的他,很多大族的能人对刘备持有的更多的观望和有点鄙视的状态。这也促成了刘备早期的军队中草根将领的比重占据了多数。而此时的刘备也开始养成了在草根中淘宝的习惯。

    伴随着刘备入朝,被献帝认为皇叔之后。作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刘备的品评自然也就上了不止一个档次。伴随着名声的提升,各大族和名人相继与刘备发生各种关系,有的来投奔,有的则选择结交。而拥有着多年军旅和人才“淘宝“经历的刘备就如同吃惯的三菜一汤家宴的人突然开启了山珍海味的大门。而此时多年的识人经验也帮助他结识了如糜竺,孙乾等名人。

    从此以后,总是愁没有人才的刘备就开始进入人才投奔的时期,而在这期间,无论是为了平衡地方豪族间的关系,或是各个派系之间的平衡,刘备从识人渐渐转变向用人。这也是后期我们看到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将嫡系部队带出的原因。这一点,我们后文再议。

    从识人方面,刘备经历了从草根选才,随后在成名后从各大豪族人才中挑选的转变,拥有着大量的观人经历的他在识才方面属于有天赋,同时后天磨炼而成。从这一点来说,刘备在三国中识人的能力应该是数一数二的。

    再说被人才围绕而被低估的曹操

    ?

    如果说刘备的识人是从草根中选人才,那曹操就是从大量人才中选择最好的那几位。

    没错,曹操的出身也并不好,按现在说是“宦官之后“。但至少曹阿瞒是从小在官宦之家成长,袁绍还算是他的同学。在东汉末年的年轻群体中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在当时重出生和地位的风气来看,曹操虽不算豪族,也至少也是一位士族。

    这也造就了曹操回乡准备起兵造董卓的反时,曹洪,曹仁,夏侯兄弟等族弟率兵来投,而像李典,乐进,于禁等人也带兵来投。很短时间内,曹操就拉起了一支反董的义军,成为了当时不可小视的一支势力。这比起刘备苦哈哈的东奔西走,拉起一支部队还不被人承认身份是幸运得多啊。

    而曹操在获得的大量的人才情况下,他需要做到的则是找到合适的人。因此,无论是程昱,郭嘉,荀彧叔侄等智囊,还是夏侯兄弟等猛将。曹操都在第一时间找到了最适合他们的位置,从而奠定了曹魏的基础。

    而在此之后,曹操收典韦许褚为护卫,官渡收许攸从而扭转局势。曹魏后期的张辽,张郃等名将都是曹操在征战中收获的将领,这些名将后来的成就也让曹操成为了最为出色的识人者之一。

    最后来看看被旧臣围绕的孙权

    ?

    孙权是幸运的,在他掌权之时,他哥哥孙策已经将东吴将领的班子搭建得颇具规模。孙权也是不幸运的,这些孙策的属下对于孙权本人并不像对孙策那般忠诚。于是孙权也寻思着找到自己的亲兵,建立自己的核心部属。

    相比刘备和曹操来说,孙权的选才面是偏窄的。东吴并不是当时政治经济的核心地区,无论是人才,还是豪门相较于中原地区那不是一个等级。但好在中原战乱已久,有部分的豪族和士人都迁移到了荆襄及杨州一带,从而形成了东吴的人才基础。

    但从孙权挑选出来的人才来看,孙权在选才方面也颇具眼光。原先是锦帆贼的甘宁,江东陆家的陆逊,从军中选拔的吕蒙都在孙权手下成为了一代名将。但由于江东地区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能成为书中的主要描写方。东吴将领的表现更多是在与蜀魏的交战中描写,而且经常会被对面的“主角光环“所淹没。因此我们对东吴将领的优秀并没有太多深刻的了解。事实上,东吴除了要面对来自魏蜀的危胁之外,福建一带的山越则是东吴的心头大患!无论是孙策时期黄盖,程普,还是后期的陈武等将领都曾经在对山越的战斗中建立功勋。当然,这些在我们熟读的《三国演义》中就很少提及了。

    总体来说,孙权在识人方面缺少像刘备和曹操那样的乱世土壤,他作为继承者更多的是将前人的遗产更好地发挥。但作为一名在三国时期称皇时间最长的皇帝,孙权自有他在识人用人方面的过人之处。但从小编来看,在与刘备与曹操的相比之下,孙权则只能略逊一筹。

    结合上方的简单说明,小编认为,刘备由于前期人才匮乏,因此养成了在草根中选才和发现人才就全力争取的习惯,因此他在人才的利用率方面是最为完善的,而且获得了识人的称誉。而曹操则是在人才池中进行挑选,相信在他的阵营有仍有不少的名士只能默默无名,但其赏识的数人却无疑成为了曹魏立国之本,可以说曹操也有着识人之明。孙权作为二世主,选材面是他的硬伤,但同时也帮助他形成了建立自己体系的欲望,这也促成了后来东吴阵营的转型和稳定。

    (本章完)

第212章 无标题章节() 
部《军师联盟》,令传说中被诸葛亮吊打千百遍的司马懿,好好的火了一把。却也不由叫人心生疑虑:就算司马懿的文韬武略,确实是无敌级别,可也毕竟只是个无兵无权的官宦子弟,怎么就能步步为营,把三国里实力最为强大,且多年来吊打外敌不手软的曹魏政权玩于股掌?其实原因可以概括一句话:不止司马懿太强大,更有曹魏政权太作死!

    一、曹魏得国不正失去士人集团的支持

    曹魏集团一大光彩照人形象,正是人才荟萃。早在曹操起家打天下时,就十分注重吸纳各方面的人才。比如出身颍川荀氏的荀彧荀攸叔侄。这些人除了以个人才华为曹操效力,更好似一根线头,把曹操的利益与各大世家大族捆绑起来。曹操正是通过这种变相的“众筹”模式,迅速从弱小的一方诸侯,壮大成“挟”着天子称雄北方的一代枭雄。

    ?

    但是,长期以来,这种双赢场面,是植根于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上的:匡扶汉室。这个共同目标,在曹操吊打袁绍等强敌的时候,是个鼓动得大家嗷嗷叫的强心针,可待到曹操平定了北方,篡汉的野心越发膨胀后,却成了曹操高升一步的最大鸿沟。

    对这条鸿沟,曹操的办法干脆利落:填沟。于是劳苦功高的荀彧悲愤自杀,等于主动跳进了沟里。然后崔琰和杨修被杀,钟繇毛玠被罢官,等于全被曹操扔进去填坑。这几位的悲惨命运,彻底吓坏了各路世家大族,算是给曹魏政权的开国铺平了道路。但世家大族嘴上失语,心里当然也要盘算着小九九。一颗定时炸弹,曹操没死时就时,就已埋在曹魏政权的根基下。

    ?

    二、曹丕九品中正厚养士人少辟寒士

    当然,对这么颗炸弹,魏文帝曹丕心里当然是门清。“拆弹”的工作,早在出手废汉献帝时,就已经悄然展开。为他“废汉”事业鞍前马后忙碌的,好些都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好青年,其中就包括最卖力气的司马懿。世家大族新一代的年轻人,就这被曹魏争取过来。

    除了这种分化瓦解招数,曹丕称帝后,也给世家大族送了大礼包。新型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进入权力圈,从此更加方便容易。以曹丕的打算,这是笼络世家大族的好手段。但曹丕没想到的是,随着九品中正制的成熟,魏国的基层权位,很容易就成了世家大族的盘中餐,架空皇权更成为可能。这哪里是巩固关系?简直是新挖坑!

    ?

    三、曹睿打压亲贵势力

    对于亲贵势力,曹丕从年轻起,就是一天二地仇。待到风光登基后,多年的怒火也彻底反弹,把曹植曹彰都差点整没半条命,逼着曹植含着眼泪写出名传千古的七步诗。火气是撒够了,一件坑事也做下了:曹家宗室子弟全被严密监视,定期还要更换封国,昔日战场政坛风光无限的曹氏贵族们,好些就这样沦为了高级囚徒。

    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