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仅仅救我于危难之中,还帮我杀了这么多的盗匪,没想到老了老了,竟然还有这样的好运。

    胡巡检眉开眼笑,几乎拿出了这辈子最美好的笑容,谄媚的说道,

    “原来您就是张举人呀,下官仰慕已久,今日竟然能见到您的真容,下官真是祖宗积德呀!”

    紧接着就是一阵谀词,张超只听得头皮发麻,不得不打断他,“胡训检,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实在难当您的盛誉。

    这次路过湖州,并无他意。这些水匪您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必询问我的意见。”

    张超再次说清楚了他的决定,胡巡检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千恩万谢了一番,最后扭扭捏捏的要了一张名片,这才欢天喜地的离开了。

    王六很不屑的看着胡巡检离开,埋怨道,“这等谄媚小人,三爷何必对他如此客气,还给了他一张名片,实在是太便宜他了。”

    张超笑了笑,没有说话,见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也该上路了,就回到了舱中。

    昨晚折腾了半夜,幸运的是两个孩子没有受到什么惊吓,张超松了一口气,这时候困意上涌,就开始入睡。

    胡巡检拿着张超的名片,回到巡检司,他犹在梦中。没想到这一夜竟然如此波折,幸亏老夫运气好,不仅保住了官位,现如今还立了一件大功,没想到种痘秀才这么平易近人,高人就是这般与众不同。

    胡巡检想到这里就有些犹豫,难道真的要吞了这么一件大功吗?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有多少本事能瞒得住谁,不行,这功劳无论如何也要拉上张举人,张超不在乎,并不代表别人不在乎。

    只是怎么汇报还要好好思量一下,想到这里,他拍着一下惊堂木,

    “来人,把昨夜的贼人提上堂来,本巡检要好好审一审,看看是哪一路的毛贼,竟然敢扰了本老爷的清梦。”

第203章 杭州到了() 
水匪头目被提了过来,见胡巡检人五人六的坐在公堂上,他鄙夷了眼睛朝天看,理都不理他。胡巡检见状大怒,

    “该死的贼人,见到本官,还不赶紧下跪求饶?”

    那个水匪不屑的说道,“凭你这狗官也配,要不是那民团突然出现,爷爷早就攻破了巡检司,取了你的项上狗头,哪里轮得到你来说话?”

    胡巡检得意的说道,“本官有神仙护佑,不与你一般计较。你可知,昨夜的民团是谁的人马吗?那是种痘张秀才的家丁,你等凡人竟然敢侵扰他老人家,当然被杀了个片甲不留。”

    水匪也傻了眼,叹气道,“原来是他,没想到那么锐不可挡,三爷这是招惹了神仙呀,栽的不冤。狗官,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三爷既然被抓住了,就没想着活着出去。“

    “你这贼人,到底姓甚名谁?“

    “呵呵,三爷我坐不改姓,行不改名,陈文是也!“

    胡巡检一下了站了起来,没想到竟然捞到了这么一条大鱼。原来当日陈辅造反,攻破了嘉兴府城,这就震惊了大明中枢。

    弘治皇帝就派有名的清官彭韶为钦差大臣,统一指挥苏浙两省官军,剿灭陈辅。但是彭韶还没到江苏,陈辅就因为下属告密,被浙江的官军给抓住了,然后凌迟处死。

    当日官军突然袭击陈辅时,陈辅的弟弟陈佐,陈文和堂弟陈瑛逃出了官军的包围,一直躲藏在太湖中。

    这一次陈佐兄弟三人带着六十多名盗匪突然袭击南浔镇,也是因为经过一年多的躲藏,这伙贼人急需补充人员物资,而南浔镇因为丝绸业尤其发达,又特别的富庶,所以他们经过精心策划,准备好昨夜的突袭。

    昨晚张超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南浔,这些贼人见船吃水很深,又见他们拿出了不少棉布,这正是他们过冬急需的,所以就紧盯着船队不放,结果被警觉的王六等人发现,然后被打得一败涂地,陈氏兄弟两死一抓,陈辅的叛乱至此彻底覆灭。

    胡巡检到这个时候已经可以明确,他没办法独吞这件大功,所以他急忙押着水匪和三个杀人犯赶往府城。

    张超的船队过了湖州,就是余杭的塘栖镇,这是京杭大运河最后一个停靠点,杭州就快到了。

    张超前世跟妻子处朋友时去过塘栖,知道这里的枇杷很有名,当然现在是冬天,枇杷是吃不到了,他吃着当地的小吃,此时的小吃倒没有那么多的添加剂,口味当然比不上后市,但是他还是慢慢的细细的咀嚼着,往日已不可复矣!

    小妹见夫君呆呆的吃着,就小心的挪走了张超面前的小吃,张超没有在意,吃完了,又拿着汤勺去舀,却什么都没有,猛然间回过神来,见到痴痴发笑的小妹,刚才似乎是南柯一梦,该回到现实中来了。

    他刮了刮小妹的鼻子,笑着说道,“都两个孩子的娘亲了,还这样调皮!“

    “谁让夫君在发呆,是想哪个佳人了?“

    “眼前就有一个,还需要去想吗?“

    张超这么一说,小妹立刻笑颜如花,张超想了想,继续说道,“离杭州越来越近了,古人说近乡情怯,我这是近亲情怯呀!“

    张超这么一说,小妹也有同感。好好的,突然多了一个婆婆,她的心情也很复杂。这个婆婆可是出身大家,万一对她这个秀才的女儿有所不满,那可怎么办?

    随着张超中举,他的地位已经远远高过了王家,成了张王两家的顶梁柱。王老秀才就曾经写信过来,劝说小妹不要管张超太紧。因为张超惧内的名声到处都在传播,现如今张超的地位已经不一样了,你也有儿子防身,有什么好担心的。

    小妹收到父亲的来信后,心乱如麻。张超自己不爱去秦淮河却变成了惧内,小妹是有苦说不出。再说两口子现如今感情很好,当然也有拌嘴的时候,但往往都是张超主动去安慰小妹。

    所以正沉浸在美好生活中的小妹突然收到这样一封来信,能不郁闷吗?而她对春华疑神疑鬼,就是这种感情的集中爆发。

    不管张超和小妹是什么态度,他们是到了杭州了。第二天当他们到达武林门码头的时候,提前去钱塘于家送信的家英家雄兄弟带着一个年轻人来到了他们的船上。这个年轻人看起来挺憨厚的,见到张超有些好奇的看了几眼。

    家英在一旁介绍,“三爷,这位公子是是于应天的嗣子于少爷。”

    张超脸色一变,嗣子,那不就是说于冕无后吗,这怎么可能?我母亲都是他的第五女了,怎么可能连儿子都没有?

    按照辈分,这位于少爷应该算是他的长辈,所以张超赶紧施礼,然后问候起来,

    “在下合肥张超,拜见于公子,于公一向安好?”

    于公子对这样的场面有些不适应,他憨厚的回礼,然后说道,

    “我爹爹身体很好,就是有些想念三公子,姐姐也很想念。昨日知道三公子来了杭州,爹爹就让我一早过来迎接你。三公子跟姐姐长得真像,我隔着老远,一眼就认出来了。”

    张超哑然无语,自己这位外祖父是怎么挑选嗣子的,这个孩子也太憨厚了吧。于家是书香门第呀,于冕也是担任过应天府尹的,这个孩子还怎么继承家业。

    张超转念一想,也许就是于谦的悲剧给于家人的影响太大了,索性过继一个憨厚的孩子,这样倒不用担心再有什么不幸?

    张超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跟着自己这位叔叔闲聊,问问于家和母亲的情况。于冕是于谦的独生子,于谦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锦衣卫指挥使朱骥,另外还有一个养子。到弘治二年,只有于冕和朱骥这两位长辈还在人间。

    于冕有六个女儿,长女因为难产,早就已经夭亡,长婿也已经过世,他的五个女儿和她们的丈夫子女,有的已经在杭州,有的在来杭州的路上。

    到了张超这一辈,那外孙外孙女就更多了,大部分也都已经成家。张超万万没有想到,他突然之间多了这么多的亲属,这可以大大拓展他的关系网,当然前提是他需要认下这门亲。

    可是转念一想那位从来没有见过面的母亲,她也不容易。若是认了这门亲,随着他的名声越来越广,她就会被不断提及,实在没有必要打乱她的幸福生活,还是算了吧。

第204章 于冕认亲() 
张超这一次带来了大队人马和大批礼物,如果都去了于家,那也太招摇了,所以家英昨日报信时就提到此事,让于家帮忙找一个地方安置下来。

    于恕看到这浩浩荡荡的几十号人马和如此众多的物品,也是张大了嘴巴。张超的身份在于家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他这般豪富确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于谦被害时家无余财,连奉旨抄家的官员都觉得他太冤枉了,到了于冕这一代,因为父亲的光芒万丈,他当然也不会抹黑父亲,结果就是于家虽然两代高官,但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时不时的于冕还需要自己的女婿们接济一把。

    这一次家英报信说来了很多人和礼物,于恕还没有多少概念,但是当他见到这一抬抬的礼物时,就有些着急了,家里临时给准备的地方看起来太小了,这可怎么办。

    他就期期艾艾的跟张超诉说了此事,张超就让他派人带着抬礼物的家丁到于家的那处住所,把礼物放好。至于这些家丁,张超让他们在于家附近租一个客栈,安排他们住下。

    于恕急忙说道,“使不得,使不得,爹爹从来不收礼的。”

    张超哭笑不得,“别人的礼我管不着,我的礼怎么会不收?您只管安排就是。”

    张超实在不知道怎么称呼于恕,他没有也不打算认亲,就不可能认他作为舅舅,而且于恕比他还小,他实在是喊不出来。倒是其他人对于大外甥小舅舅相当习惯,也不觉得奇怪,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张超跟着于恕一路前往清河坊,那里离西湖只有两里地,步行半个时辰就到了。本来于恕想让张超也上轿子的,却被他挡住了,这可是古杭州呀,好不容易出来一次,怎么该好好走走。

    从武林门码头到西湖边,然后沿着西湖边走到清河坊,虽然现在是冬天了,万物萧瑟,但也有独特的韵味。

    没有了车水马龙,水泥高层,这个时候的杭州古色古香,但是与前世想比,张超还是喜欢前世工业社会的味道,因为现在的节奏实在太慢了,来一趟杭州竟然要这么多天,实在是太耽误时间了。

    张超和于恕在前面行走,王六等人护卫左右,于恕见他们如此小心翼翼,有些很不习惯,“现在是太平盛世,杭州一向秩序井然,没有什么匪类,三公子不必如此担忧。”

    张超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只不过他们在南京时出门已经习惯这样了,所以就解释道,

    “去年在南都遇到过歹人,所以我日后出门,家人都不放心,不得不如此小心谨慎。”

    于恕十分安心的问道,“那三公子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吧。”

    张超笑着说道,“哈哈,我有这样忠心耿耿的家人,能有什么事情?”

    张超和于恕一边走,一边聊天。家英督促着家丁开始卸货,然后挑到于家安排的住所。这下子就有些兴师动众了,也引起了一路上老百姓的注意。所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无论张超他们如何低调,他带着重礼来到于家很快就被有心人注意到了。

    于谦是杭州的骄傲,那么这个年轻人是谁呢?联想到于冕要过七十大寿,聪明的老百姓很自然的想到了这是于冕的哪一个晚辈,但是到底是谁呢,大家都很好奇。

    于家住在清河坊,张超来到于家附近,早就等候多时的徐九万亲自迎接出来,于恕见张超并不认识,介绍道,“这是五姐夫,也就是……”

    张超点点头,深施一礼,“晚辈张超,拜见徐前辈,您亲自出迎,晚辈实在不敢当。”

    徐九万拍了拍张超的肩膀,“好孩子,客气话不要说了,你们一路辛苦了,赶紧随我进来吧,老爷子等候多时了。”

    徐九万操着一口南方口音的官话,张超听着有些模糊,不过他的大概意思还是听得懂的,就牵着栓儿,小妹则抱着老二明镇,一起跟着徐九万进了于家祖宅。

    张超现在也算事业有成,当然没有林黛玉进贾府的那种战战兢兢,他只是心情很复杂,说真心话,他现在的经营并不需要于家后人的加成,反而有些拖累他。

    这是因为于谦这个人实在不知道如何评价。这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挽狂澜于既倒,辅保明朝江山不失,他是典型的社稷臣,不属于传统的忠臣范畴。再加上他的性格太过刚直,所以他的悲剧事实上是不可避免的。

    成为这样的人的后裔,肯定会被要求以他为标杆,为大明江山呕心沥血,甚至捐肝捐肾,抛头颅,撒热血,张超想问一句,彼其娘,凭什么?

    他的脑海中不由得想起嘉靖嘉靖,家家干净,想起福禄宴,想起水太凉,头皮痒,想起为什么不饿死非要起来造反,想起扬州十日,嘉兴三屠,如果不是于谦所要拯救的帝国太过无能,太过无耻,太过贪婪,怎么会有甲申年的历史悲剧?

    扯得太远了,于家这个祖宅比张超南京的院子小了不少,就在张超胡思乱想间,他随着徐九万来到了正厅。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坐在正堂,见到张超夫妻带着孩子进了大厅,再也坐不住了,他也站起身。徐九万刚想介绍,老者摆摆手,

    “九万,还是老夫来说吧。张超,老夫还是叫你超哥吧,老夫就是你外祖父于冕。”

    陪着于冕的其他几人都大吃一惊,这些人都是于家的长辈,当日张父送张母来杭州的时候,两家说的很清楚,保密这件事情,不要让世人知道,以免污了少保的身后名。

    这二十多年来两家一直默默的保守这个秘密,但是到了张超出名,于冕就坐不住了,派徐九万去联络张超。后来又邀请他来杭州一见,今天竟然当面承认了张超的身份,你这个做儿子的怎么能这样干呢?

    张超万万想不到于冕一见面就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只是木已成舟,他总不能不认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