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萧敬也不揭穿张超,反而有事没事的三天两头的找张超,让他不胜其烦。

    鹿鸣宴结束了,乡试也完成了,股份也卖的差不多了,现在是该开张了。

    因此十月初,张超弄了一个签约仪式。股东代表太监萧敬,魏国公,潘尚书,另外民股的持有者数十人作为见证人,总办张超与全国的代理数十人签订了代理协议,黄连素等药物正式在全国铺开。

    大批的黄连素和其他独家的药物被发往大明各省,很快就销售一空,连带着其他药品也卖的七七八八。

    虽然黄连素的定价压根不是张超宣称的那么平民,但是熬一熬,很大一部分平民也能买得起,备上一两瓶,关键时刻可以救命呀,谁都会算这个账。

    人们也迅速发现,黄连法制取的黄连素还是很有利可图的,而且随着药商们的破产,制法也慢慢流传出来,那还等什么,赶紧去西南种黄连吧,顷刻间西南的大山深处就出现了一个个商人的身影。

    腰包鼓了一大截的张超,显得十分自信,他得意洋洋的对着萧敬说道,

    “萧公公,现在黄连素的销售非常火爆,我预计年底每十股的分红有五两之多,现在我们要商量下怎么把这钱分下去?离年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不着急不行。”

    萧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顾身份的蹦了起来,搓着手,兴奋的说道,

    “张超,你的意思是我们内廷这一次就可以分到快三万两?这不是说我们明年就会回本,以后每年都是净赚的?”

    “萧公公,您说的没错,确实如此,所以我现在已经在头疼,这么多的钱怎么发下去?南北两京,各地的官绅,还有那么多的秀才,怎么一一安全的发到他们手上。”

    萧敬哈哈大笑,“这有什么好愁的,现在各地都有报纸,你发一个文章,咱家让人在各地给你登上,让这些人派人来南京,把分红领走不就行了?

    张超,先别管这些人怎么收到钱,还有两个多月呢,你先给咱家说说,你怎么赚了这么多银子,这也太多了。”

    张超也感到不可思议,“我们这一次夏税收到的黄柏不是太多,发往各地的黄连素供不应求,甚至有排队抢购的,所以我的定价相应的也高出很多。

    这样一来,利润比原来预计的多了好几倍,不仅仅公司,各地的代理也赚翻了。

    现在秋税收到的黄柏数量大增,想必明年不会再有抢购的现象了,我接下来准备降价,让更多的人可以买得起黄连素。”

    “你要降价了,那分红是不是会少了?”

    “虽然降价了,但是买的人也会更多,应该赚的更多才是。”

    “这样呀,你擅长经营,咱家听你的就是。只是,”

    萧敬有些肉疼,“民股那么多,算算要给他们十万两呀,这也太多了些,是不是可以少发点给出去?”

    这个死太监,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张超连忙驳斥,

    “股份都是一样的,分不清是官是民,而且很多都已经私下转手了,您让我怎么区别对待?如果少发,大家一起少发,您老会愿意?”

    萧敬哈哈一笑,转移了话题,“咱家听说,那些白色解禁的股票,在你设立的那个什么交易所,已经卖到了十两一股,你怎么不早说,咱家也收购一些呀!”

    狗鼻子真是精,哪里都能闻到,张超笑着说道,“萧公公,您现在应该是慢慢卖掉一些股票,早点收回银子才对!”

    萧敬本来就是想打探消息的,见目的达到,也是心花怒放,拍着张超的肩膀,亲热的说道,

    “超哥,你好好干,不要怕,有我们司礼监罩着,就算是内阁六部也不能拿你怎么样。”

    张超连忙起身致谢,两人又聊了一些话题,张超这时掏出了几个银币,递给萧敬,

    萧敬接了过来,看了看,挺新鲜的,这是什么银子,圆圆的,还有一些齿边,正面刻着银半两,济世钱庄,背面刻着一个葫芦,还有9,0两个数字符号,托张超的福,阿拉伯数字萧敬现在认识了。

    “萧公公,我看市面上银子挺多,但形状各种各样,用起来还要称重,相当的不方便。

    所以就把收来的银子铸成这样的形状,分红时,需要的散碎银子就发这种,每一个半两重,也省得称重,您看这样可以吗?”

    萧敬奥了一声,研究了一番这几块银元,又对比掂量了几下,

    “你这银元做的很精致呀,还一模一样,看起来也一样重,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这两块银子加起来值不值一两呀,别掺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到时候你会吃不了兜着走的。”

    张超叫屈道,“现在市面上的银子或多或少都掺了一些铜,甚至有黑了心的还掺了铅,让我那个钱庄防不胜防,亏了不少钱。

    所以我就是想方设法把银元做的一模一样,这银元含银九成,在这刻着呢,其余是铜。银元做的这么精美,也要有火耗的,所以不可能是纯银,要不然我还不亏死。

    股东们愿意收银子我就给他们称银子,愿意收银元我就给银元,反正绝不勉强。”

    萧敬听张超这么说,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反正市面上的散碎银子各种各样,张超这么做倒是方便了不少,就欣然应允了。

第197章 聘请() 
萧敬相信张超费尽心思弄出的银元,肯定有其特别的目的,但是银元的成色这么高,他也赚不了多少火耗,他真就是为了方便?

    萧敬想不明白,不过,他也不着急,时间长了,张超的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到时候他自然有办法分一杯羹。

    张超告辞萧敬,即使是在回家的路上,他都以为自己在做梦,萧敬就这么随口同意了,这可是铸币呀。事实上他也确实多虑了,明朝的大商家发行银锭是十分常见的,并不稀奇,张超并不知道,萧敬反而从他稍显紧张的神情中察觉了一丝蹊跷。

    张超回到家中,见小妹正在收拾东西,他很是好奇,“娘子,你这是做甚,准备回娘家吗?”

    小妹白了他一眼,“夫君真是贵人多忘事呀,你上次不是说十一月前要去一趟杭州的,我再不收拾就来不及了,难不成你真的忘记了?”

    张超这才想起来,他答应了徐九万要去一趟杭州,给外祖父于冕拜寿。他拍了拍脑袋,真是忙糊涂了,这么一件大事都忘记了。

    张超笑着陪罪说道,“瞧我这记性,要不是家中有夫人,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夫人辛苦,请受小生一拜。”

    张超本以为小妹一定会蛮开心的,谁知道她狐疑的瞪着眼睛,

    “夫君,你这些是哪里学来的,莫不是那丁秀才教坏了你?”

    果然女人成婚了就大不一样,张超只能无语,对于躺着中枪的丁秀才,他只能说声抱歉了,谁让他娶了一个小姐,怪不得小妹对他很不待见。

    张超好不容易哄好了小妹,又逗了一会两个儿子,才回书房温书,明年的会试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老老实实啃书了。

    现在他有两个儿子了,又一堆事业,家里丫鬟仆人多了不少,所以他早已经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幸福地主生活,有时候想想,日子过得这般滋润,他整天折腾什么呀!

    可惜人有时候真是贱骨头,这两年忙忙碌碌的惯了,张超竟然就真的闲不下来,只能哀叹没有享受的福气。

    张超一向秉持君子不立于危地,所以这一趟出门也是小心翼翼。除了他一家人,王六也带了几十个兄弟外加英雄豪杰,还有医生,丫环,厨师这些人,整整三条船一起出门。

    自从张超被打后,王六一直有些过意不去,就寻机离开了御马监,然后又在江北帮着训练家丁,用来保卫棉纺织工场,张超可是记得工人烧毁工厂的事迹,不得不小心。

    现在正好忙完了,就随着运输的船队回到南都,正好被张超抓差一起去杭州。

    这动静就有些大了,还没等他出行,萧敬就派人来问问是怎么回事,张超只好推说一家人想去灵隐寺烧烧香,不久就会回来,也影响不到公司的大事。

    萧敬也没说什么,特意出了一道官人出行的路引,这样可以避免沿途关卡的查验,另外一旦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找官府,会省很多麻烦。

    这样的小事对于萧敬当然不算什么,可是却可以让张超省了不少烦心事,张超很感激,不愧是伺候人起家的,想的就是周到,所以让人准备了一份厚礼送给了萧敬,有来有往,才能长久呀!

    张超沿着运河,经镇江,常州,苏州,经嘉兴,湖州,最后到达杭州,一路都是水路,相当平稳。经过的都是此时明朝最繁华的江南城市,所以他们走走停停,如同旅游一般,倒也乐的逍遥。

    张超这一次出门也带了华燧,他们父子现如今实际主持印书局的运转,相当的辛苦,大半年没有回家了,张超实在有些过意不去,这一次出门也说服华燧父子一起回乡一趟。华燧不放心印书局,就让儿子留在南都,他回去一趟再回来。

    船到镇江,华燧就介绍道,大运河和长江汇积于此,水运便利,百货云集,商贸繁荣,所以被称为银马头,老夫一个远方侄儿也在此地发家。

    张超顿时就来了兴趣,原来此人名叫华祥麟,是个秀才,原来在镇江设了一个馆教书度日,后来他发现镇江没有菱角,而他们无锡老家因为是水乡,却盛产红菱,所以他妈就从无锡把菱角贩卖到镇江,来回只需要六七天,却可以获利十倍以上,一举菱角大王。

    张超点点头,这个人很有商业眼光,可以去见一见,如果合适,就招揽过来。

    于是他就跟随着华燧去见了华秀才。现如今张超的声望已经很大了,这样一个名士亲自拜访于他,华秀才当然非常隆重的接待了一番。

    所以一个举人和一个秀才开始热烈讨论起来,讨论的却是如何做生意,这样的奇葩事华燧也是无语。

    张超介绍了他目前的棉花和运粮这两个龙头生意,跟华秀才分享了他的成功经验,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华秀才是拍案叫绝,因为他的生意经就是,人弃我取,积久无用者方收置,所以两人的想法有共通的地方。

    张超是拍手叫好,到了此时,他坚定了招揽之心,于是他开门见山的说道,

    “华兄,这一次我冒昧来访,就是因为听了令叔对你的介绍,现在与你交谈一番,我敢肯定,你是真正的商业奇才。

    不瞒你说,现如今我太忙了,大明医药公司我是总办,印书局我是帮办,另外还有其他的一大堆生意,实在是人手不够,可谓是求贤甚渴。

    所以我想延请你作为我的掌柜,待遇什么的不用担心,想必你也听说过张顺德,跟着我绝不会让你吃亏。”

    张超如此直截了当,显得诚意十足,华秀才十分感激他的赏识,但是他现在有一个店面,生意很是不错,就这么跟着张超,他当然有些犹豫。

    张超看出了他的犹豫,又仔细询问了一番,他想了想,问道,“华兄,你这生意店面什么的加起来值多少钱?”

    华秀才有些糊涂,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我这生意相当兴隆,加上店面,三百两银子总是值得。”

    “好,那我给你三千两银子,你把生意店面转让给我。你跟着我做事,待遇先如顺德,每年另外还有分红。”

    华秀才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上来,一掷千金,真正的一掷千金真,难不成他现如今这么值钱?

    作陪的华燧很有些不安,连忙解释道,

    “张总办,祥麟是厚道人,他不是这个意思,……”

    话还没有说完,张超摆了摆手,

    “华老,您的意思我懂。我不是在开玩笑,华兄的才干,值得我这么做,我是一点都不会吃亏。”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华祥麟还有什么好说的,赶紧收拾收拾,跟着张超干吧。

    张超嘱咐华祥麟,我所有的生意你都可以查看,你先去南都考察一番,等我回到南都,咱们再详谈。

第198章 苏州() 
张超安排好华祥麟后,就沿着运河继续前进,不数日,就到了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个好地方。

    此时祝允明,都穆和文征明都已经回到苏州,祝允明一路是闷闷不乐,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学识明明高于那两人,怎么会一次又一次落榜呢?

    等回到家中,祝允明还是很郁闷,就躲在家中,练习书法,甚至他还开始写起了话本。这是他在南都见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故事,所以他就想着我也来写一本,好发泄发泄胸中的郁闷之气。

    李夫人见他这次不出去游荡也就随他,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张超的拜帖。

    张超在南京时获得了四大才子的帮助,现在来到苏州,他是需要回访一下的,可是他日程有些紧张,所以就让人给帮助他最多的祝允明送了拜帖;

    并请他代为邀请唐寅,都穆和文徵明来祝家一见,同时表达他的道歉之意,实在是他行程紧张,不方便一一拜访,只好如此操作了。

    祝允明是大家族的子弟,当然不会失了礼数,就帮他邀请了其他三人,另外大画家沈周等人也一并邀请,准备好好的给张超接接风。

    都穆和文徵明和张超是同科举人,一起桂榜得中,属于此时四大铁之一,当然欣然应约,但是唐寅就不是那么好说话了,祝允明不得不亲自跑了一趟。

    唐寅见到张超的邀请,他有些恼火的说道,

    “好呀,张子卓竟然打上门来,他就不怕我又捣乱,让他下不来台?”

    祝允明也知道他的脾气,等他发泄了一阵后,才劝说道,

    “伯虎,都兄和徵明都会与宴,你不去岂不是让他们难做?

    另外当日在南京,是你在一直挑衅,张超可是很有礼数,论起来也是你失礼了,你要再不出席,士林的议论会对你很不利。

    你跟张子卓本来无仇无怨,何必非要如此呢?”

    唐寅眼睛一瞪,“要不是他瞎折腾什么考核,我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