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应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犹不相信,

    “破船还有几根钉呢,你们吴家那么大的家业,说倒就倒了,怎么可能?”

    “二公子,吴家欠的不是你一个人呀,为了筹集银两,只能便宜发卖祖业,要是在往日,慢慢卖,不仅能赔偿欠款,还能多出不少。可是现在,二公子,您来的太晚了些,实在是对不住了,我就剩这条烂命了,您要实在气不过,杀了我就是。”

    吴泰苦笑着摇头,徐应宿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这几天他被秦淮河边一个妓女迷住了,几日不归,谁知道就这短短几日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我要你这条烂命有什么用?你赔我银子呀,赔我银子呀!”

    徐应宿先是大吼大叫,声嘶力竭后慢慢就有了哭腔,看的很是凄惨。张超咳嗽了几下,他才反应过来,胡乱的抹了几下眼睛,有些凄凉的对着张超说道,

    “张公子,在下有些失态了。”

    “徐二公子,您能方便透露一下你到底损失了多少,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唉,一言难尽呀,要是只有我一个人,亏点就亏点吧,我也认了。可是我被这厮糊弄,又找了不少朋友,大家一起凑了五千两银子,让我来操办此事,谁想到是现在的局面,这让我如何跟大伙交代。”

    张超不得不佩服徐应宿的超前,他竟然能想起来集资,搞起一个基金,只不过选错了操盘手,弄得需要清盘,既然如此,那就更要拉拢一番了。

    张超想了想,笑着说道,“这些银子说多也不算多,要重新赚回来也有办法。”

    “真的?张公子能不能仔细说一说。”徐应宿眼前一亮,急忙问道。

    张超微笑并不说话,徐应宿反应过来,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陪笑着说道,

    “张公子,你有什么条件,请尽管开,只要帮我徐二过了这一关,日后若有所求,绝无二话。”

    “呵呵,徐二公子言重了。这吴泰再怎么也是国子监的监生,同学一场,我实在不忍心让他没了好下场,……”

    徐应宿立刻明白了,连忙说道,“好说,好说,只要张兄帮我过了这一关,这个小人我自会饶他不死。”

    张超还没有说话,只听得吴泰瘫倒在地上,这条命算是保住了,总算是赌对了一回。只要命保住了,日后总有翻身的机会。

    张超瞥了他一眼,笑着说道,“实际上也很简单,徐兄,你们手中现在有不少黄连吧。”

    “唉,又有什么用,现在黄连跌的一塌糊涂,这些黄连我看着都心烦。”

    “徐兄,你有所不知,黄柏虽然可以制取黄连素,但成本并不低。如果黄连价格涨得不多,还是黄连法制取的黄连素成本更低,更便宜。”

    “啊?”徐应宿和吴泰同时喊了出来,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出下文。张超白了一眼吴泰,继续说道,

    “再说朝廷有了黄连素,也不会卖的太低,否则也赚不了那么多钱。所以只要大家继续种植黄连,还是有很大的利润的,只是现在知道的人并不多罢了。”

    “所以黄连和黄连素的价格根本就不会那么低,所有人又都上当了。”吴泰很聪明,他惊叫着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那也与你这厮无关,”徐应宿虽然答应放了吴泰,但还是怨气很深,他怒气冲冲的说道。

    “这就是张兄所说的科学的力量吧,我输得真是心服口服,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只是知道的太晚了,我们吴家已经是家破人亡了。”吴泰突然抱头痛哭起来。

第164章 命运() 
吴泰这一哭,真是听着流泪,闻着伤心。徐应宿示意家丁踢了他一脚,他才止住泪,但眼泪仍然不自觉的流了出来,徐应宿看着也有些不忍。

    要说起来他们也是好友,吴泰又一贯迎合他,他虽然亏了不少钱,但是吴泰也是家破人亡,徐应宿知道吴父已经急病攻心亡故了,他家中现在只有一群妇孺,等这些债主们商量好了,这些妇孺的下场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么一想,徐应宿的怒气也消了不少,脸色也缓和下来。吴泰看到这一切,也真正放下了心,半真半假的哭泣了一场,既是悲惨自家的遭遇,也是希望获得同情,现在目的终于达到了,命应该是保住了。

    张超最后给出了答案,“所以现在黄连和黄连素的价格是偏低的,只要继续囤积一些,等着价格上涨,还是可以把本钱赚回来的。”

    徐应宿叹息着说道,“我现在哪有银子?”

    “我准备再囤积些黄连。徐兄那些黄连就算作你的入股,等黄连价格重新涨了上来,我再分配,放心,保住本钱是小事情。”

    “张兄真是够朋友,”徐应宿搓着手兴奋的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张超笑着说道,“徐兄,我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日后合作的机会还有很多。”

    徐应宿也不傻,知道张超帮他肯定是想认识他们这些勋贵子孙,所以投桃报李,高兴的说道,“那当然,张兄你等着,等过上两日,就在国子监会所,我介绍一些朋友给张兄,张兄可一定要赏脸呀。”

    “好说,好说!”

    两人高兴的约定好下一次聚会的地点,只看得一旁的吴泰又羡又妒。本来这一切是为他安排的,结果现在却成全了张超。

    徐应宿带着家丁回家,他的手下想了想,就问道,“二公子,那吴泰逃跑,身上真的一点其他东西都没有吗,为什么您不再逼问了。”

    徐应宿解释道,“吴泰就算身上有东西,只要张超不承认,我就算问出来又有什么用?

    现在张超承诺帮我解决了麻烦,总算可以保住本钱,要不然真不知道怎么交代。”

    家丁不服气的说道,“二公子,这种痘的秀才就这么厉害,连徐家都不放在眼里?”

    徐应宿哀怨的说道,“他不是不把徐家放在眼里,他是不把我放在眼里,谁让我排行老二呢!”

    张超并不是瞧不起徐应宿,他也是没有办法。从吴泰身上搜出来的大额银票地契这些,现在成了烫手的芋头。

    他就算都拿出来,徐应宿会认为他都拿出来了吗?他反而会认为张超懦弱,只会变本加厉的继续猜疑,甚至是勒索。

    反正无论如何徐应宿都会猜疑他,张超索性不鸟他,就是没有,有本事你硬来呀。

    当然一点银子都没有也不可能,所以张超就拿出了这么点钱打发徐应宿,这个徐二也是个怂货,吴泰一说,他竟然连质疑都没有。

    当张超说出帮他解决麻烦之后,徐应宿就顺水推舟了,张超也接了过来,两人没有撕破脸,倒是一桩幸事。

    想到这里,张超转头似笑非笑的对着吴泰说道,

    “吴兄,现在你的性命我是保住了,可是这南京城你恐怕是待不下去了,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

    吴泰叹息的说道,“能保住这条命已经是万幸了,我有一个舅舅,在扬州做盐商,我想去投奔他。”

    张超点点头,“如此甚好,现在夜色已经深了,吴兄可在此休息一夜,明日一早,再出门不迟。”

    吴泰深施一礼,腰都快跟身子垂直了,“多谢张兄救命之恩,吴泰一定会报答你的大恩。”

    张超笑着点点头,带着四兄弟走了出去。吴泰等着张超走了出去,一屁股坐在地上,狠狠的揉了揉冻僵的脸颊,又搓了搓手,真冷呀,但是也挡不住此刻吴泰心中的热火,张超,今日此恩,吴泰日后必报!

    突然间,门又被推开了,吴泰闻声抬起头来,脸色骤变。只见张超的那群御马监的人马冲了进来,一下子把他按住。

    张超接着带着四兄弟又走了进来,冷冷的看着吴泰被捆住手脚。吴泰知道性命不保,索性破口大骂,

    “张超,你这个伪君子,卑鄙无耻,你竟然出尔反尔,真是枉为读书人。”

    “我是答应你留你一命,可御马监的兄弟们并没有答应,他们又不是我的家人,所以我算不得违背诺言吧。”

    张超见被堵住嘴的吴泰愤恨的目眦尽裂,继续无情的说道,“连病重的父亲都能弃之不顾,连妻子妹妹都能忍心不管,你这样的凉薄之人,我岂敢让你继续存活于世?

    你放心,你这些钱,我自会用来护住你的妻子妹妹,保她们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你就放心的去吧。”

    吴泰被装入木箱,然后抬上船,绑上石头,在后半夜被偷偷的丢到秦淮河中。这些御马监的人马都是盐丁出身,跟着张超在庐州府杀过流氓,在南京杀过地痞,这已经是第三回了,早就是轻车熟路,铁杆心肠。

    家英家雄看着吴泰没于河中,这才分发了赏银,然后带着众人回到了张家附近。家英回来禀报,张超一直待在书房等候,听完沉默了许久,“家英大哥,我手中的人命又多了一条。”

    家英安慰道,“三爷,这吴泰不是什么好东西,他自作自受,死了也是为民除害。”

    “吴泰囤积黄连,我也囤积黄连,吴泰勾结勋贵,我也勾结勋贵,他不是什么好东西,我难道又是什么好东西,天下乌鸦一般黑罢了。”

    家英却摇摇头,“虽然三爷也做过这些,但是你得来的钱财都用在正事上,并没有乱花。”

    “呵呵呵,家英大哥真是体贴人呀,怪不得杏儿非你不嫁。”

    家英老脸一红,张超继续说道,“我既然承诺过吴泰,会保住他的妻子妹妹赎身,等到合适的机会,你来操办此事,记住不要让别人知道是我们做的。唉,求个心安罢了。”

    家英默默的点头,张超继续说道,“吴泰要怨恨,只能怨恨这个世道。身处这样的层林中,只有不断的壮大自己,才可能保住身家性命。家英大哥,你我都要时时记在心中,一刻都不能忘记呀。”

第165章 祝允明() 
黄连和黄连素暴跌,几乎彻底击垮了囤货的药商,他们一个个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甚至闹出了不少起冲突,让应天府好一阵忙活。

    虽然有了银子花很开心,但是大明的官员可不是那么好伺候的。他们嘴上是说药商囤积居奇,有了这个报应可以警示世人,但是内心身处却有点兔死狐悲,他们即使不经商,但是家人或多或少跟这些药商有些往来,有的甚至私底下也囤货。

    这么一来二去,有人不停的上眼药水,这些人对具体操办此事的张超就有些看法了,嫌弃他下手狠辣,破坏了大明朝的和谐社会。对于这种说法,张超也是无可奈何,想做事,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

    刘首辅的贺礼他当然收到了,正在仔细研读,张超还是有些不放心。少不得有人要跑一跑,私下里送点礼物给那位翰林老爷,事情总要做在前面嘛。

    张超又跟徐应宿这些纨绔喝了几回酒,丁秀才李启思也隆重出场,,现如今他们已经打的相当火热。

    这些人是纨绔子弟,很多人看不上眼,又只是家中的庶子次子一流,继承不了嘉业,也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看起来就是一无是处。但是他们是南京的地头蛇,消息很灵通,有些事情他们出面也会好办的多。

    这一点后世的什么黑石高盛玩的不要太好,张超也是有样学样,连专利费都不用交,当然美帝现在还没有出现来拯救地球,张超也就不用担心被禁上几年。

    有了这些地头蛇,张超那个济世学院一直需要的高水平师爷和吏员,现在也找到了,新年一过就可以培养人才了,再不用停留在纸面。

    张超用金钱开路,又有报纸神药加成,所以名声高涨,也是情理之中。那么这段时间张超在忙什么呢?原来随着印书局开张,新出炉的张帮办就要为朝廷效力了。

    印书局虽然谢祭酒是总办,但是他老人家就是一个甩手掌柜,一切让张超来弄,要钱没有,要人嘛还可以支援一二。哭笑不得的张超只得从零开始。

    这个印书局最起码得是读书人,家丁奴仆就不适合了,所以张超能用的人很有限,张超只得让丁淳王举一内一外负责上通下达,李启思做宣传。

    至于财务,人事,生产和设备原材料准备这些具体干活的,书店都有现成的人,只是规模扩张了几十倍,对他们的要求要高很多,事实上也是质的变化。

    每当要做事了,张超就发现,在这个时代最缺乏的,最珍贵的就是人才,靠学院培养虽然缓慢,但是安全,所以慢慢熬吧。

    宣传工作目前做的不错,目前登记希望购买全套的有几十个人,还有几百人对于其中一部分内容感兴趣,加上朝廷的十套。随着朝廷旨意的下达,各地的藏书爱好者也会云集南京,到时候招待好这些人就是既得了钱财,又是得到了人脉,当然印书涉及的人力物力不可计数,需要该好好筹备了。

    到了年底,衙门封印,大家都要过年了。李应祯从滁州过江回到南京家中,惊喜的发现女儿女婿还有外孙祝续竟然也在。

    李应祯一把把十岁的外孙抱了起来,连连亲了几口。士大夫讲究亲孙不亲子,对于这个十分聪明可爱的外孙,李应祯一向喜爱的不得了。

    这一次见到孩子长大了不少,跟女儿又十分相像。李应祯当然很开心,逗玩了一会,又考问了一番,才满意的放他离开。

    女婿祝允明今年二十八岁,九年前中了秀才,是苏州府有名的才子,也就是后世闻名天下的四大才子之一。只不过唐伯虎,文徵明才刚刚中秀才不久,所以四大才子虽然已经成型,但是名气还没有那么大。

    李应祯对这个女婿可谓又爱又恨。爱的是祝允明才华横溢,尤其是书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算李应祯也要让他一头。

    恨的就是他为人有些轻浮,祝允明出身显赫,但贪杯好色,不治家业,整日里到处厮混,也不用心读书,都到快三十岁了,却总是中不了举。

    女儿已经几次写信抱怨,李应祯就想着好好劝劝他,青春易逝,越往后中举越难,不能再这么浪费时光了。

    正好这一期的济世报被家人送进书房,李应祯拿了过来就开始阅读,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