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举人此时有些明白了超哥的想法,“如这般想的读书人,天下不计其数。张兄是想?”

    超哥拍掌道,“宋兄所言不错。只要朝廷同意出版永乐大典,我就向天下的读书人发出邀请,预售永乐大典,每套定价八百两,先付定金四百两,然后每三个月印刷一千卷,如此五年足够完成印刷。如此我等有了启动资金,自然可以印刷大典,付了定金的人也会慢慢收到大典,有空阅读。如此方可皆大欢喜。”

    众监生面面相觑,这个张子卓真是聪明人,这都能想到。宋举人首先赞道,“张兄果然足智多谋,这样的办法竟然能够想到,如此一来,我等上五年,岂不是就可以一览永乐大典?”

    超哥点点头,然后又谦虚的说道,“我只是用效仿前人的故智罢了。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如何让天下人知道而且还愿意购买这部大典呢?”

    宋举人觉得很简单,“只要圣旨一下,自然天下就知道了。”

    超哥却摇摇头,“一套大典太过珍贵,世上如宋兄这样不惜变卖祖产的人恐怕不会太多。因此我们需要很好的宣传,这就需要一份报纸。”

第131章 报纸() 
图穷匕见,终于超哥说起了这一次聚会的主题。他跟谢祭酒说是要卖出五百套永乐大典,但是他也不敢保证真能卖出那么多套。

    对于喜欢藏书的人,比如说谢祭酒宋举人,他当然是宁愿卖掉田产也要藏书。但是跟他们一样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世上更多的是目光短浅的人,但是他们却是购买大典的主力军,所以超哥需要想法子哄这些人出来买书。

    在这个时代,什么宣传,能够比得上报纸?何况报纸的作用并不仅仅用于宣传,在明朝这种特殊的政治环境,有一份报纸跟拥有一群御史没什么区别,这是个大杀器,但是首先要有公信力。

    “什么是报纸?”宋举人奇道。

    超哥就开始介绍报纸,“众位应当见过邸报吧?我这份报纸的构想也是来自于此,只不过关注点在民间,而不是朝廷大事。”

    于是超哥就开始介绍起他的报纸构思来,首先这一份报纸应该用活字印刷,排版简单,方便快捷,正是活字的最大用处,自不必提。

    其次,这份报纸名为济世报,重点在于济世安民,如此才能体现我等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愿望。

    报纸正反四个版面,头版是朝廷的大事,比如说朝廷的御史案进展,应天府的扫黑行动,就很得关注。

    第二版是士林动态,报纸首先是给读书人看的,所以最近名家有什么佳作,有何士林大事都可以登出来。这次轰动南监的永乐大典出版就应该登在第二版。

    报纸名为济世,所以应天府近期的社会动态,比如说发生了大案子,又比如说济世医院的黄连素缺货,又比方说由于干旱近期的物价上涨,这些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需要好好报道一番。

    当然报纸要让人关注,需要有些娱乐花边,吸引人眼球,这就在第四版。比如秦淮河边出现了什么名妓,比如某某风流才子与某某名妓的花边新闻,某某名士的葡萄架子倒了,这些就可以说一说。

    最后超哥做了一个总结,“总之,我要办的这份济世报,关注的既是天下大事,又是身边点滴,既是士林风云,又是花间传闻。只要有了这份报纸,坐在家中,南都尽在眼前。

    等这份报纸有了影响,我等再全力鼓吹永乐大典的意义,何愁没有销路。如此报纸,不知道诸位仁兄可有兴趣?”

    在场的都是国子监的监生,也都可以称为预备官员,他们基本的政治素养都是有的。超哥这么一说,众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明白这份报纸的意义。

    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宋举人淡定的问道,“张兄,你要办的这份济世报,果然很有意义。但是不知道我等众人能帮上什么?”

    超哥就站了起来,给众监生施礼。“诸位同道,今天都是自己人,张超就说句心里话。我等在这南监终日苦读,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上报君王,下抚万民,所以要上通朝廷,下明世事呀,要不然哪一日举业大成,却只能操纵在师爷衙役手中,那我等辛苦得来的功名何用?

    通过办理这份报纸,我们就完全可以做到这一切,所以张超敢请各位仁兄充任这份报纸的编辑和记者,访世间万事,尽汇集于此报。”

    众人互相看了看,宋举人等人也跟着站了起来,还礼道“张兄为吾等谋划,吾等当然明白,敢不从命!”

    这时丁秀才不高兴了,跳了出来,“宋兄,张兄,你们都是有望举业的才子,像我等这等读书无望的人可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超哥心中暗赞,果然是好队友,关键时刻捧场很及时。他就安慰丁秀才说,“这份报纸不仅可以相助宋兄这样的大才,如丁兄周兄这样,一时举业有些困难,却更有用处。”

    这位周兄家里有些钱,是花钱买的监生,在国子监镀金来的,这次是第一次来到闻名遐迩的会所,他早就眼馋好久了,可惜了一直被排斥,就算进来也被人瞧不起,今天他迷醉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直难以自拔。

    听到超哥提起他,猛地来了精神,只听超哥低声说道,“如周兄,在这国子监,就算肄业,最多能得个八九品的小官厮混一生,能执掌一县就很不错了,而且这样的机会非常稀少。”

    周监生,叹了一口气,“张兄所指,正是我的痛楚呀。眼看着各种同科,一个个功名有望,我只能混迹下僚,实在是……”

    说完,周监生擦了擦眼泪,“心中的苦楚无法言表。我等读书不成,难道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周监生说完,众人一起沉默下来。在这里的监生,在外人面前是高高在上的太学生,未来还可以当官。但是大部分人很难考上进士,或多或少都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张超也随着众人,助了一把眼泪,他小声说道,“只要我们这份报纸办好了,世人都认可,那就代表着大明上至士林,下至万民的意愿。

    丁兄,周兄,做好了这份岗位,比低三下四的干着杂官有前途的多。”

    周监生眨了眨眼睛,他明白过来,他试探着问道,“比如说那个无耻的刘棉花,我们也可以骂?”

    超哥说道,“周兄,只要有实据,为什么不能骂。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需要先有声望,声望要大到能扛住权贵的报复才行。”

    此时,宋举人等人互相看了看,每一个的眼中,都透露出一股兴奋,我的天,这不就是御史吗?要真能骂一骂刘吉,骂一骂汪直,那不立马天下皆知了吗?

    超哥叮嘱道,“现在没人这么做,南京这边有影响力的高官多,但是有实权的不多。所以我们的空间很大,咱们先宣传好了永乐大典再说。”

    这时,一直默默在听,并没有插话的李启思,却突然说道,“张兄,这份报纸的头版我来编辑吧。”

    超哥赞道,“李兄出自官宦世家,头版你来弄当然是最合适。”

    李启思大喜,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这下子可以好好宣传下爷爷的功劳了。他越是这么想,越觉得超哥的报纸有前途。

    看来自己这次真的做对了,原来选择站在张超这边竟然有这等好彩头,早前真是有些傻了。

    宋举人跟着说道,“第二版我来弄。”

    众监生开始了分工,超哥最后说道,“诸位,因为永乐大典我们聚集在一起,又谋划了报纸这样的大事。可是丑话需要说在前面,咱们办报得讲究实事求是,这样才能得到大明上下的认可。”

第132章 三访汪直() 
超哥说服了这群监生们充当济世报的编辑和记者,但是报纸要打响名头,还需要一位大人物舍身相助,所以超哥就想起来了汪公公,只有他才有这个名声,才能让报纸一战成名。

    问题是汪公公凭啥子配合你呀,就凭你这个小秀才他看的顺眼,就凭汪公公想托付子女?超哥也是有些忐忑。不过汪公公还是好商量的,所以超哥进行了第三次拜访。

    等超哥说明来意,汪直顿时就火了。我愿意帮助你是我乐意,但是你给我栽个黑锅,还要我含笑接过来,你算哪颗葱。凭什么呀,你当我是萧敬呀,就算萧敬让你有了好名声,那也是他乐意,他是享受那种欺瞒世人的快感。

    汪直的怒气难以抑制,还没有等他发火,一个小身板就冲了出来,操着清脆的声音骂道,“好你个无耻的书生,竟敢欺上门来,你以为我们汪家是好欺负的呀!”

    这个小身板,正是汪直的养女春华,她不知道哪里摸来的一把扫帚,就劈头盖脸的打了过来。可怜的超哥,一时不察,帽子就被打落下来,狼狈至极。超哥又不能跟一个女孩子一般计较,只好想办法躲闪,被小姑娘追的围着大厅乱窜。

    汪直的怒气顿时没了,他又好气又好笑,也不喊停,就怪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这一下子就把他近些日子的不顺都发泄了出来。

    超哥显得这么狼狈,虽然是这个野蛮小姑娘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后来却有些表演成分了。他自知自己的要求有些过分,让小姑娘揍一顿让汪直笑一笑,或许可以化解一些愤怒,都被汪大小姐欺负了,汪公公怎么着也得给些补偿不是。

    春华毕竟年岁小,追了两圈就有些气喘吁吁了,她停了下来,“不要脸皮的臭书生,你给我停下来。”

    汪直这才喊停,“哈哈哈,好了,春华,爹爹的气也出的差不多了。你是个好女娃,不过也要顾及点女孩子形象,别跟这个臭小子一般见识,好女不跟臭男斗,哈哈哈。”

    汪直一边笑,一边安抚养女,春华见状,就拌了一个鬼脸,跑到汪直背后,又给他敲起了背。

    超哥弯腰,捡起帽子,拍了拍,嘴上自嘲道,“帽兄,今日确实对不住了,谁让你的主人今日出乖卖丑,得罪了春华小姐呢,该打,真该打。”

    汪直和气呼呼的春华这下子也笑了,汪直用毛巾给春华擦了擦汗,笑着说道,“回房去吧,以后大人说话,别偷听。”

    春华点头,狠狠地瞪了一眼超哥,得意洋洋的离开了。

    汪直笑着说道,“只恨此女不是男人身呀,要不然咱家哪里需要托付汪家给你。”

    超哥笑着点点头,“确实是女中豪杰,今日张超算是领教了。”

    汪直见他并不生气,倒是有点欣赏,“你的胸襟不错,倒是干大事的材料。说说吧,为什么如此?”

    “这份报纸要打出名头,闻名天下,发挥作用,踩一个名人上位是最快捷的方式。您说说看,这大明南京城,还有比您更合适的人选吗?”

    “哈哈哈,你倒是有些眼力。不错,不错,再没有比咱家更合适的。过往凶名昭著,现在空有其表,确实是难得的好柿子,该捏,该捏呀。”

    “汪公公,这……”汪直的自嘲,让超哥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答应了。”汪直突然答应了超哥,他又说道,

    “不要不好意思,你能够想到,自然别人也能想到。两相比较,咱家宁愿你来当这个捏柿子的人,至少咱家心里不膈应。”

    “说说吧,你准备怎么办?”

    “汪公公您管着南京御马监,应该知道南京诸军军纪十分松弛。现如今倭寇时有侵扰,靠城北大营那些人恐怕起不到什么作用。

    我集中力量报道军中乱象,您的手下人再寻衅一番,比如泼个墨,写一些威胁信什么的,济世报当然不畏惧,将此事报道出来。

    等事情闹大,您就有了整顿的良机了,趁机挑选一些人来,训练出一两千人,也可以防止一些意外情况。这就是我所谓的小骂大帮忙,您看这样可以吗?”

    汪直不屑的说道,“咱家是何等人,岂能做些偷鸡摸狗之事,你这样报道说出去也没人相信呀。干脆咱家放一把火,烧了你那个破书社。”

    超哥擦了擦汗,谄笑道,“汪公公豪气,只是公物还是不要破坏的好,我那点钱赚的也不容易。再说大家都知道您的脾性,这些事情才不会真正牵扯到您。”

    汪直又是哈哈大笑,等笑够了,他很鄙夷的说道,“你看看你,整日钱呀钱呀,真是庸俗的很,哪里有一点读书人的样子,丢人现眼。”

    超哥暗骂,靠,没钱,你们这群太监能听我的吗,嘴上只好陪笑着。

    汪直继续说道,“南京官军确实需要整顿一番,你这番心意也是好的。只不过骑着咱家的脑袋上位,咱家很不舒服。你准备做点什么让咱家高兴,不会记恨于你?”

    超哥想了想,试探的说道,“解决了那十万两的麻烦?”

    “那是萧敬的安排,你有了方案,就去跟陈祖生说,让他报告给内廷。不要跟我提钱,咱家不爱钱。”汪直不高兴的摆摆手。

    超哥心想,也没见你哪次少要了,只不过他确实明白汪直不太爱钱,他只收自己该得的那份子,也没有索人钱财的传闻。

    从这点来说,这位汪公公确实是太监这一行从业人员的奇葩,他不像是太监,倒很像是大臣。

    超哥也确实想不出来这位汪公公的喜好。最后干脆躺倒,“汪公公,小生实在是猜不出来,您就干脆点,说说什么条件吧。”

    汪直站起身,围着客厅转了一圈,然后面向超哥,露出牙齿,森森白齿让超哥打了个寒颤,“你说说看,怎么才能根除那些骚扰沿海的倭寇?咱家看你对用兵之道也有些研究,想听一听你的看法。”

    超哥不由得站了起来,疑道,“现如今倭寇已经这么严重了?”

    汪直摇摇头,拿出一份邸报,“那倒不是,但是过个几个月,不是这里就是那里总有倭寇骚扰的消息,让人不胜其烦。”

    “就在近日,又有日本使臣在济宁闹事,当场杀死商人三名,当地官员竟然大事化小,放走了这些使臣。”

    超哥咬牙切齿的说道,“何不诛之?如此内残外忍之徒,不杀了留下来就是祸害。”

    汪直见超哥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