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转头交代丁秀才,“丁兄,不要被我这无趣之人打搅,既然李兄盛情相邀,你就待我向你们的诸位朋友告一声罪,我就先回去了。”

    丁李二人被超哥这突然的变卦弄得摸不着头脑,不过他都把亡妻拿出来当挡箭牌了,确实不好带他去画舫。

    丁秀才此时见画舫张灯结彩,里面有女子娇脆的声音隐隐传来,不觉得心中一痒,就点点头,跟着李启思进了画舫。

    超哥见他们两人都进去了,招了招手,英雄豪杰四兄弟就上来了,然后喊上保哥,回家去了。

    回到家中,妻兄王举问他,为什么丁秀才没有一道回来,超哥就解释了一番。

    王举听完,很是高兴,这个妹夫不错,不过他却劝阻超哥,“大姐去世一年多了,超哥不必如此苛待自己,男人偶尔逢场作戏还是需要的。”

    超哥笑了笑,也不解释。实际上他怀念亡妻是借口,本心他不愿意进入这样的娱乐场所。

    超哥这一举动果然让小妹十分开心,晚上两人休息,小妹躺在他怀中,在他胸口画着圈,略有些酸意又有些感动,“夫君,你跟大姐的感情真好。”

    超哥用手摸了摸小妹的脑袋,“你姐姐都过世一年多了,日子过得好快呀。”

    两人沉思了片刻,超哥继续,“我确实有些思念你姐姐,但是今天不想入那画舫,却是担心你多想。”

    小妹摇摇头,“夫君怀念姐姐是对的,小妹也想念她,现在代替了她照顾夫君,心里总觉得有些对不起姐姐。”

    “小妹怎么会多想,夫君对小妹很好的。”小妹又口不由衷的说道。

    超哥摇摇头,“做人难,做女子更难。既要照顾家庭,生儿育女,还要忍受着枕边人到处沾花惹草,嘴上更要说些不介意的话,实在太累了些。

    我虽然是男子,却能体会到女子这番心意,自然有幸结为夫妻,就应该互相体谅,互相理解,秦淮河边还是少去点好。

    今日去秦淮河,也是为了书店的事情,你放宽心,夫君不是那种人。”

    小妹心里很开心,听完超哥理解的话,眼泪也流了出来,“能听到夫君这一席话,妾身就是死而无憾了。”

    超哥怒道,“胡说什么死活,我们刚刚结为夫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原来小妹这些天因为怀孕反应有些大,都有些抑郁了。超哥是过来人,当然有些察觉,所以他到了画舫边,停了下来,赶紧回家就是怕她胡思乱想。这么小就怀着身孕,真是让人担心呀。

    虽然说他们弄的济世医院,产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与前世想比,这个时代生孩子真是一道鬼门关。

    有了超哥的体贴,小妹心情好了很多,转移话题问道,“夫君为什么不要通房丫头呀,我们家现在也有不少人了,该有的规矩还是有的。如果觉得我带来的通房不好,可以”

    话还没有说完,超哥就知道了她的意思。这句话看着是劝说,实际上呢,小妹有些吃醋。超哥名气很大,待人宽和,给下人的待遇也好,所有下面的家仆很是爱戴。

    女大十八变,像杏儿,菱儿这些小姑娘,现如今看起来跟大姑娘没什么区别,特别是菱儿,长相甜美,性格温柔,做事细心,还读文识字,真是丫鬟中的翘楚。菱儿又负责照顾栓儿,跟超哥每天都有接触。

    小妹婚前大大捏捏,跟杏儿菱儿相处的很好,婚后怀孕了却有些疑神疑鬼,他见超哥不愿意要通房,觉得他是不是对菱儿起了心思?凭心而论,就是小妹自己都觉得菱儿作为丫鬟还是太委屈了些。

    超哥笑着用手点了点小妹的鼻子,“你个小醋坛子,”

    就把他的想法跟小妹说了出来。说起来当日超哥教家里的家丁丫环读书,目的是培养人才。这一年下来,有几个孩子读书很好,也被安排到济世学院里面去学习了。

    可是家里这几个丫环,可怎么办?细心的,就去了医院的产科当当护士,但是像杏儿菱儿这样的大丫环,管着一摊子事情,就不可能送出去。

    超哥就想着,等她们在大些,就跟济世医院里面或者英雄豪杰兄弟他们婚配,这样内部消化,也可以继续为他效力。

    可是今天小妹这一番话,让他知道有些事情是要赶紧做了。他从来没有什么纳妾的想法,这一点要让小妹知道,别会错意,反而不好。

    虽说到了古代,看起来可以三妻四妾,可是当日陪着老婆看甄娘娘,再加上老婆喜欢逛天涯看看别人怎么治理小三。他就知道爱吃醋是女子的天性,要想家宅安宁,有些成就,就别沾花惹草,小老婆更是要不得。

    现如今是弘治年间,皇帝都带头一夫一妻,他又是秀才,有学官博士们盯着,为人检点可是很被看重的品德。

    更何况他是学医药的,知道梅毒差不多传播到中国来了,要是一个不小心,中了招,看着某个关键器官一寸寸烂掉,想想就知道那个滋味不好受。

    所以,于情于理,到了古代,也别乱想着什么三妻四妾,还是安分些好。超哥把心中想法一说,小妹当然心花怒放,对超哥愈发温柔起来,家务事也处理的很好,让超哥省了不少心。

第114章 身世之谜() 
超哥拒绝李启思的邀请,丁李两人都知道是借口。所以等进了画舫,李启思的朋友见只来了丁秀才很是奇怪,刚刚明明看到张超了呀。

    李启思解释了一下,在场的赵监生就不乐意了,张子卓莫不是看不起我等,他都已经再次结婚了,还提什么亡妻。

    丁秀才不得不解释,可能是张兄担心回去晚了,新婚妻子不放心,他的继室也怀孕了。

    这时有一个监生意味深长的说道,他的继室不就是断发明志的那个刚烈小姨子吗?

    这群监生整天读书,无聊的很,对于南监近期的大名人张超,他们可是很有研究。此时一说起超哥的八卦,一个个都来了兴趣,就开始八起来了的,最后得出了一个很靠谱的结论,张超怕老婆,所以才不敢进入画舫。

    今天在画舫中,有一个有些过气的歌妓,说起来这些监生也有些可怜,高等级的正当红的身价太高,他们请不起。这个歌妓也就是二流水平,半红不紫,现如今岁数又大了点,只能靠过往的名气混日子,想着从客人中挑选一个良人下半辈子有靠。

    这些监生是很优质的客户资源,所以她招待的就很用心。听监生说起超哥的八卦,她也参与进来了。

    歌妓姓宋,宋小姐娇滴滴的问道,“赵老爷,你们所说的张兄,莫非就是舍身种痘的张秀才?”

    赵监生听完,顿时骨头一酥,就说道,“当然是他,说起来,这个张子卓,人倒真是很聪明,这书店成了,我等都要承他的情。”

    赵监生就开始八卦他听来的超哥的事情,要知道有丁李二个同乡在,超哥的往事就被一个个的八了出来。

    丁秀才对这个宋小姐有些心动,又喝了几杯酒,不知不觉的就把医闹官司一些内幕爆了出来。济世医院医闹案早已经轰动南京,到现在还有很多御史老爷在大牢里吃苦呢。

    丁秀才对超哥能够从细微处判断出姚谦的闹事动机很是佩服,添油加醋的神吹了一番,他口才很好,悬疑之间把握的很不错,弄的超哥跟诸葛亮一样,能掐会算。

    李启思等人从来不知道原来这个案子里面还有超哥的事情,很是吃惊,也惹得宋小姐一阵阵惊呼。

    当然这些读书人在画舫,主要是为了寻欢作乐。八卦了一阵超哥之后,就开始了传统项目,比如斗诗,掷壶这些。

    这个时候李启思倒是想起来超哥在庐江时也从来不出席秀才的聚会,这个就更反常了。所以就问道,“丁兄,你可知张兄为甚从来不参与我等生员的聚会?”

    赵监生奇道,“还有这般事,那他平时是作何消遣?”

    丁秀才回道,“子卓兄说他不擅长吟诗作画,所以从不参与这样的聚会,不仅仅是类似今天,就是我等去游山玩水,拜访寺庙也很少参与。

    平日在家,子卓兄读书之余,比较喜欢为人师表,教授家人识字。另外就是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要不然神药黄连素也不会被发现,我听说他还在养珍珠。”

    这下子,众人就更奇怪了,世上还是这样的怪人,七嘴八舌的就又议论起来。

    女人的关注点首先总是首饰这些,宋小姐先是敬了丁秀才一杯,这个庐州来的土鳖对她有意,她早就看出来了,“丁相公,珍珠还可以养出来?”

    丁秀才有些神魂颠倒,“我也问过张兄,他说的头头是道,看起来真有可能。张兄住在合肥东乡,那边靠近巢湖,水倒是有不少,也许现在他已经养出来也未可知。”

    丁秀才话音刚落,就见有人掀起帘子,却是一个三十多岁的老鸨走了进来。宋小姐连忙起身施礼,喊了一声妈妈。

    老鸨进来后,先是给各位监生老爷施了一个礼,然后就问丁秀才,“丁相公可是来自庐江府?”

    丁秀才一愣,这是什么情况?不过他也回礼说道,“确实如此。”

    老鸨想了想,就说道,“我有一些私事,想问问丁相公,不知丁相公能否赏脸随我进来。”

    丁秀才心想我跟你一个老鸨有什么私事来往,席间的众监生也齐齐看着他。老鸨连忙解释道,“我与丁相公从不相识,只是想问一问庐州府的一些消息。”

    丁秀才就跟众人说了一声,随着老鸨进去了。两人坐定,老鸨首先解释,“二十多年前,我有一位姐姐,嫁到了庐州,多年来没有消息,听说丁相公刚刚从庐州来应天府,想打听一下,所以冒昧请丁相公来此。”

    “不知道妈妈的姐姐是何称呼?”

    “那位姐姐的名号倒是不方便透露,只知道嫁给了一位张姓老爷。这位张老爷出手很大方,说是庐州府合肥县东乡人士,家中虽然有两个儿子,但是读书一直无成。所以要找一个读书人的女儿再生一个儿子好传承家业。

    正好我那位姐姐也是命苦,家中的长辈惹了官司,以至流浪到教坊司中。这位张大老爷就给姐姐赎了身,随他去了庐州。”

    丁秀才听完脸色大变,酒劲顿时就散了。老鸨早就练就了一副察言观色的本领,见状心中暗想果然猜的没错,“丁相公,现在您想必知道为什么我有此一问了吧。”

    丁秀才沉思了一会,“不知道此事发生在哪一年?”

    老鸨想了想,“当日我还年幼,多蒙姐姐的照顾,才活了下来。时间太久了,有些往事记不太清楚了,只知道姐姐离开不到两年,皇帝驾崩,秦淮河边的生意萧条了一段日子。这样算来,应该是天顺七年前后发生的事情。”

    “张兄正是天顺八年春天的生辰,他也有两个兄长,而且合肥东乡也没有第二个姓张的大户。”

    老鸨眼睛一亮,“不知道那张相公的母亲可好?”

    丁秀才叹息道,“我从来没有听张兄说起他的母亲,只知道张兄的生母早亡。”

    老鸨叹了一口气,眼泪也流了出来,“我那苦命的姐姐,今天我才知道你的下落。”然后又满含希望的看着丁秀才,“丁相公,不知道我可否见一见张相公?”

    丁秀才摇摇头,“妈妈所说的太过离奇,我只能回去告知张兄,让他自己斟酌。”

    “如此就有劳丁相公了。”

    老鸨这么一搅局,丁秀才也就无心再吃喝下去,他出来后告辞了李启思等人,不顾他们奇怪的眼神,就带着随从回到超哥家中,路上他一直在想,没想到张子卓竟然有这样离奇的身世,那么他那位过世的母亲又是谁呢?

第115章 济世书社() 
丁秀才回去的晚,超哥已经休息了。次日,丁秀才就与超哥说起了昨晚老鸨所说的他的生母的消息。

    超哥听完,若有所思。在他的记忆中,生母很早就过世了,所以并没有生母的印象,他一直是在大哥夫妻照顾下长大的。

    可是他过年上坟的时候,在父亲的合葬墓上,并没有发现自己生母的名姓。即使作为侧室,她也应该有些信息留下来才是。

    现在又冒出了母亲的旧识。如果今天丁秀才遇到的老鸨所说无误的话,应该是超哥生母的身份有些尴尬,或者就是需要保密,所以墓碑上才没有信息。

    这当然就引起了超哥的好奇心,次日他们先是带人去南京翰林院搬运往年的试卷,然后他带着王举,还有一些随从,再次来到了这个画舫。

    老鸨看到超哥的时候,就有些感叹,说他们母子长得很像。但是当超哥问起她生母的往事,老鸨却没有说出什么,只知道姓余。

    超哥长相类母,与两位兄长不类,所以这一点他是早已经知道,但是姓余,这是他第一次知道。

    超哥若有所思,告辞离开,临走前交代,妈妈要是发现什么,可以让人送消息给他。

    老鸨目送着他离开,然后进了另外一个房间,跪倒说道,“徐先生,您的吩咐奴婢已经办到了。”

    那位徐先生点点头,“办的不错,你放心,自有人会照应你。不过这件事你要守口如瓶,千万不要泄露出去。”

    然后看着超哥的方向,徐先生叹息了一声,也离开了画舫。

    再说超哥,离开画舫后,与丁秀才回到书店那里。此时书店已经在装修,孙老板正在这里监工。

    他们三人碰头商议了一下,按照他们的计划,书店要尽快开张,但现在遇到一个难题。

    国子监和翰林院的先生们已经挑选出了一批优秀的试卷,而且正在点评,速度很快,就等着他们印刷了。

    可是他们本来不是书商,手中一时哪里找来足够的雕版师傅。按照现在的速度,要拖到几个月之后,这个也太慢了。

    所以孙老板就让超哥能不能想想办法再找一些雕版的师傅。超哥就奇道,“为什么我们不制作一些活字来印刷,这样不是更快吗?”

    丁秀才既然被内定为这家书店的未来东家,他这几天已经到各家书店跑了一跑,知道一些内情,就对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