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处理完了医闹官司。然后就是御史结党案,审判了几天,何尚书很快就有了一审判决。

    弑父案,主犯姚谦凌迟。

    御史结党案,医闹案主犯赵昱两罪并罚,斩首;

    御史结党主犯刘概妖言惑众斩首;

    从犯汤鼎流放充军,其余人等一概罢官。

    奏折上报后,皇帝迅速批复同意。这下子朝野可炸了锅了,这处罚也太过分了。医闹案那几个混蛋,贪赃枉法,坑了大伙,被处罚是活该,但牵连众多御史罢官,也太冤枉了吧。

    大家都是苦读十几年熬出来的,现如今一招被罢,前功尽弃。兔死狐悲的官员们,高喊着朝廷培养一个御史不容易呀,痛骂刘吉等人。

    骂了几天也没结果,正想再接再厉,突然都老实了。因为宫里传来小道消息,皇上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内阁首辅刘吉也坚持刑部的原判,并且放风说谁替他们说话,下一个就治谁。

    此时大家伙终于绝望了,彻底的绝望了。大多数人都想多活五百年好为朝廷效力,于是都不说话了。只有个别胆大无私的,依然上书继续骂,但总之是基本消停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他挽救了深处水火之中的御史们,但是大家伙谁也不愿意承这个人的情,因为这个人身份有些特殊,他是张国丈。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张国丈自从得知张松龄打着他的名义在庐州胡作非为,他是痛心不以呀。所以张国丈把张松龄痛打了一顿,压着张松龄去宫中谢罪。

    天子也很痛心呀,就下令宗人府严加管理张松龄。张国丈谢罪完之后就为御史们说好话。

    张国丈痛哭流涕的说道,“老臣身为外戚一时失察,让这个逆子祸乱地方,搅得朝中大乱,真是罪该万死呀!

    本来老臣是不应该干预朝政的,但是因为这个逆子连累了朝中多位御史罢官,更有两位大臣要被处死,老臣十分内疚,也十分不安。

    如今众正盈朝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可千万不能随便破坏呀,肯请陛下能够宽恕各位大人,让他们戴罪立功,继续为朝廷效力。”

    天子听完,心里很感动,亲自把国丈扶了起来,对着身边的人说,“国丈真是忠臣呀!”

    所以天子下令从轻惩罚医闹案和御史结党案的诸位官员,天子的最终裁决是,合肥知县罚俸一年,马金罢官,流放充军,不过不用走很远,南直隶就够了。赵同知岁数大了,就让他罢官回家,别流放了。

    两案主犯主犯赵昱免死,杖一百,发遣到云南烟瘴地区充军。御史结党案主犯刘概免死流放辽东。从犯汤鼎充军辽东。至于其他涉及的人等,大多是贬官。

    赵昱太能折腾了,上下都看他不顺眼,所以最倒霉。而马金就聪明的多,主动帮张国舅背黑锅,所以虽然是罪魁祸首,他反而不用遭太多罪。

    听到这个消息,刘吉虽然有些遗憾,毕竟没有能开心的痛打落水狗,但是对头们大多滚蛋了,以后耳边也少了些噪音,目的是达到了。

    徐次辅则是苦笑的摇摇头,这个学生呀,为了自家的老丈人,真是费劲了心思,不过谁都有私心,只要不出大问题,随他去吧。

    内阁两位倒是看得很开,王恕就有些不高兴了,这么公开的演双簧,是把我们这些大臣当傻子糊弄呀。

    王恕这么想,自然很多大臣也这么想,从此他们就盯住了张家,总想着出出这口恶气。

    倒是何尚书被天子晃悠了,坑的很惨。他的本意是他来做恶人,然后皇帝下令从轻处罚,这样既达到警示御史的目的,又让天子不用做坏人。

    谁想到半路天子竟然让张国丈截胡,从而洗清国丈的罪名。这下子何尚书就里外不是人了,真是何苦来哉。

    天子的裁决传到庐州府之时,超哥一家人刚好告别庐州,乘舟去往南都,没想到正好与流放滁州喂马的马金碰了个正着。

    看着马金现如今的凄惨样,超哥心中警醒,未来的路充满着荆棘,还是要小心谨慎呀!

    (第一卷完。)

第105章 临江仙() 
超哥一行人拖家带口,再加上医院的诸多人员器械,整整用了一个船队,浩浩荡荡的从合肥出发,然后在东乡接上超哥一家,过巢湖,入长江,抵达南京。

    超哥无数次经过南京,高铁从合肥到南京只需要一个小时,但是这一次在明朝走水路去往南京,这可是头一回,所以感觉十分新鲜。

    进入长江以后,已经是傍晚时分了,这个时候正是盛夏,天气很热,待在船中实在有些憋屈。超哥就扶着小妹,带着妻兄侄儿,跟黄大夫,丁秀才等人一起出来透透气,此时江风习习,很是凉快。

    碧绿的江面上荡漾着波纹,像是被太阳晒得不高兴了,皱起了眉头。此时的太阳恋恋不舍地把一点儿余辉洒在水面上,正好照在波纹上,像一片片金色的鱼鳞。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江水平静下来,月亮又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霎时间江面上洒遍了银光。

    此时此景,让超哥不自觉的唱出来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正是应景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丁秀才鼓掌道,“子卓这首词写的真好,道尽了人生繁华,说尽了命运的无奈,人生百般,不过如梦一场,为名为利不过是过眼云烟。为此挣扎一生,错落一生,不如陋室自乐,三两知己,一杯浊酒,畅怀过往不堪,潇洒不羁形骸,岂不美哉!”

    超哥笑着摇摇头,“丁兄,你点评的很棒,只不过你弄错了一件事情,我这么一个蝇营狗苟的人,可写不出如此佳作。”

    丁秀才一愣,“不是子卓所作?”

    超哥开始解释,“这首词是我去年在南京时,从一家书店的三国演义中看到,很是应景,所以就唱下来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作者应该叫杨慎。”

    超哥说的信誓旦旦,丁秀才将信将疑,“如果是记载在三国中,应该早就流传出去了呀。我为甚从来没有听说过?”

    超哥暗道,那是一百年后的三国,他笑着摸摸自己的肚子,“丁兄应该知道我的才学,这样的佳作哪里是我能写的出来的?我一门心思写着时文,从未写过诗词,所以才不敢参加诸位年兄的聚会,实在是腹中无货呀!”

    超哥这么一说,众人都笑了起来,小妹见超哥的眼神飘到她的腹部,不觉得脸色一红,低下头来,谁让她腹中有了小宝宝,夫君在取笑她呢。

    丁秀才听超哥这么一说,也不再追问,暗想,马上就到南京了,肯定会有很多同年的聚会,到时候打听一下,就知道真假了。

    超哥则暗地深吸了一口气,怪自己控制不住嘴巴,这首词也是能随便盗的?没有三两三,随便盗诗词,是给自己挖坑,到时候一个欺世盗名的骂名绝对跑不掉。

    嘿嘿,让老丁去翻三国去吧,反正我是抵死不认,再说我现如今正是得意的时候,哪有临江仙的那种心境,他说出来也没人相信呀。

    众人又聊了一会,开始用餐。到南京走的水路,准备的吃食都是江里面打捞上来的鱼虾,众人都是庐州府人,吃惯了鱼虾,倒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只是小妹有些早孕反应,不过他们成婚有一个月了,有了反应也是正常。知道真相的黄大夫心里笑话,嘴上却恭喜超哥,侄女刚刚有了身孕,子卓要好好照顾呀。

    黄大夫德高望重,他这么一说,别人就算看出有不对,也不好乱说,总算是帮着超哥糊弄过去了。

    天色慢慢黑了下来,众人就回各自的船舱休息。超哥扶着小妹,借着微弱的灯光,小心翼翼的回到卧室。

    船上十分简陋,新婚的夫妻两人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就靠拢在一起聊天。

    小妹是秀才的女儿,当然知道一些文字,他也听出来超哥那首词的质量很高,就问道,“夫君,那首临江仙真的是你从书上看来的?”

    这一年来,超哥书中看来的本事实在太多,他怎么可能瞒过枕边人,超哥想了想,“确实是我看来的,跟牛痘黄连素一样,你知道就好了。”

    小妹很开心,夫君跟他说了实话,也不知道他是哪里看来的神书,到底有没有神书,不过大家都很有默契的不追问此事。

    小妹开心之余,就往夫君的身边近了一些,此时正是怀孕初期很敏感的时候。小妹充满期望的问道,“那夫君有没有从神书中看到其他一些诗词?”

    超哥不自觉的拍了拍脑袋,让你现,这回麻烦了吧,难不成娶了个女文青,那以后可有的苦了。

    想到这里,超哥赶紧打预防针,他搂着小妹拒绝道,“小妹,你夫君没有多少诗文的本事,只能赚些钱财,养活栓儿和你们母子,可要让你失望了。”

    小妹听完不乐意了,她掰着手指,“夫君不要妄自菲薄,你种痘,发明神药,救护万民性命,谁能比得过?更何况,你已经是监生,以后会考举人,中进士,你本事大着呢!”

    枕边人如此崇拜,超哥自然高兴极了,情动之下,抱起小妹就啃了过去。小妹很不好意思,两人玩闹间,总算是把这个坑人的话题圆过去了。

    不过超哥也不忍心让爱妻难过,既然小妹想知道一些诗词,那就想办法整出来呗,不过他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可流传出去。

    于是超哥就把他知道的可以让妻子看的一些经典佳作一股脑的写了出来。写完后他说,他书中看来的就这么多了,以后可以写一些话本,这个他资源多。

    超哥记得的最多的是纳兰词,也还是他前世追女孩子时,迫不得已记住的,没想到转世了还能派上用场。所以男同胞们,多学学古代诗词是有好处的,今生用不上,来世也还能用上。

    小妹一首首接过来看完,直接就呆住了。超哥只把这些诗词当成泡妞的工具,并不在乎这些作品的价值。他不知道小妹看完后,十分郑重的收集起来。

    超哥偷窃的都是后世清代民国时期的著名作品,也不知道后世那些大师怎么活,不过超哥为了老婆一笑也顾不上他们了。

    但是这些作品有一个问题,几百年后的发音与此时南京官话有很大的差距。即便如此,这些跨越时空的佳作仍然有着非同一般的魅力,小妹就想尝试着修改以符合此时的声调,但是改来改去她都觉得不满意。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她的业余生活一直致力于修改这些诗词。等到小妹晚年,超哥已经告别人世,小妹觉得她一个人独享这些佳作,实在是浪费了这些佳作。

    于是就在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小妹将这些年整理的作品能够发表的都付梓印刷,她并没有冠上他们夫妻的名字,而是以神书中人的名义发表。

    这些作品一经问世,就震惊了大明文坛,因为所有的诗词都是佳作。一番追寻之后,都认定是张超所作,于是张超在后世最出名的竟然是文学才华,如果超哥地下有知,不知道该是什么反应。

第106章 南京国子监() 
第二天一早,船队顺流而下,经采石矶,然后到达南都。这里自古就有“龙蟠虎踞”的美誉,钟山龙蟠于东,石城虎踞于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

    南京城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太祖皇帝起家绝招高筑墙,在大明的首都被完美实现了。

    南京地理条件优越,北倚长江,水源充沛,运输便利,南有秦淮河绕城而过,是水运集散地,因此船队就停靠在秦淮河边。

    明代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是江南佳丽之地,六朝金粉,纸醉金迷皆出于此。

    不过拖家带口的超哥一行人无心欣赏秦淮河的风光,上岸之后,就被提前赶来的家英顺礼等人引导,坐上马车,送到早已经定好的客栈歇息。

    来到客栈,超哥左右看看,还算干净,比较满意。就问家英,“我不是交代过看到合适的房子赶紧买下来吗?我们这么多人住在客栈怎么行?”

    家英面露难色,“郑少爷和李少爷都帮忙挑选过,但是我的三爷,你不知道这南京房价有多高?”

    顺礼恨恨的插话说道,“是呀,是呀,庐州府一套两进的房子只要几十两银子,可是玄武湖旁边随便一个两进的小房子都要六七百两银子,真是高的离谱。”

    超哥听完也有些愣住了,没想到到了明朝也要担心房价太高,唉,该死的房子呀,到哪个时代都不能让他安心。

    不过超哥现在腰包鼓鼓,心态大不一样,他看着顺礼气急败坏的样子有些好笑,再离谱的房价我都见过,这算什么。以前是买不起,现在爷们手里有钱了,买得起,当然得土豪一把了。

    家英接着说道,“我们都去看过,李少爷挑选的那一套比较符合少爷的想法,但是却需要一千五百两银子,这么一大笔银子,我和顺礼怎么能自己拿主意,一定要三爷和主母拿主意才行呀。”

    超哥想了想说道,“房价再高,也得买呀,这是刚需,不然丈母娘怎么能放心。明天我先去国子监报道,然后我们就去看房子,速战速决,别再拖了。”

    家英哪里知道丈母娘的梗,愣了一下,不过超哥说的明白,他们点头称是。超哥又问道,

    “汪公公给济世医院找的地方有没有看过?怎么样?”

    “位置很好,在南京太医院附近,地方也大,汪公公也让人粉刷一新了,黄老不放心,刚放下行李,就带人过去了。”

    “黄老倒是心急,”超哥想了一下,“等我们这边安顿好了,我再去医院。”

    这时代的人常常走水路,虽然慢一些,但不像陆上行走车马劳顿那么辛苦,再说南京离庐州很近,所以超哥一家都比较适应,也没有水土不服。

    这时候他才松了一口气,在这个时代出门,真的不容易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