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七人作为创始人,对所有问题都有同样投票权,超哥作为会首,如果不是其他六人都反对,他是有一票否决权的。
也就是说,如果出现2:5,但是如果超哥出现在2中,这样议案虽然有五人同意,也不能通过。
其他六人想了想,同意了超哥这个想法,因为目前的一切都是他推动,众人都是跟随的态度。
说完这个,超哥松了一口气,这时就需要完善组织框架。首先他们的决议需要执行,这就需要一个机构来执行并监督。超哥取了一个名字叫行动科,这个科长由超哥亲自担任。
另外鉴于当前的生意,超哥分工平安负责湖广和四川一代的黄连素种植,必须尽快开拓局面,特别是在石柱土司那边。
超哥很残酷的说道,如果石柱土司不听话,就不惜代价挑动周边的土司攻打他,甚至明军也可以,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以后超哥常驻南京,老大隔段时间派人顺江告知事情的进展,行动科也会派人跟着大哥。
不理睬老大的目瞪口呆,超哥对着老二平宁开始分工,平宁善于交际,他需要和郑三爷一起,往庐州府县安插人手,具体由二哥负责。另外需要挑选擅长经营的伙计,擅长账房先生等等,都是平宁的事情。
郑三爷需要做的就是按照盐丁的标准,挑选得力的人手,然后交由王六爷训练。另外还协助超哥一些盐政上面的内容。
王六爷就是负责训练新家丁,具体怎么操作需要他跟郑三爷商量。
黄大夫主要是负责训练新的大夫,筹备南京新医院,经营上面由孙老板负责。
孙老板就是经营黄连素和新的医院,还有辅助超哥即将开始的黄连大战。
丁秀才需要做的是寻找有读书天生的穷苦读书人,最好是年轻的秀才,童生,邀请他们效力。
超哥要负责济世学院人才的培养。除了新式药学人才,超哥还准备培养一些特殊人才,比如说钱粮师爷,刑名师爷,还有各种吏员的知识。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现在要做的就是重金聘请高水平的师爷,还有寻找请那种犯过事情的吏员。
当超哥洋洋洒洒的把众人要做的事情一一吩咐下去,所有人都听呆了,他想干什么。特别是他让丁秀才做的事情,还有济世学院,跟他们这个兄弟会有什么关系。
超哥解释道,“我虽然最年幼,但是蒙诸位兄长抬举,让我来做这个会首,我不仅仅要让大家跟着我发财,还要保住各位的身家性命,长久的富贵下去。
本朝有一句名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事实,因为只有读书有成,才能发财致富,才能保住家业,长久富贵。
但是读书是要有天赋的,谁也没办法保证自己的子孙能每一代都读书有成,那么到时候家业难保也是必然的了。”
超哥说到这里,众人都低头不语,显然他说的是事实。自从科举大兴以来,汉魏晋隋唐五朝的那些大世家都风消云散了。本朝除了孔家,还有一些勋贵,再也找不到什么大世家了。
超哥继续说道,“我脑子里发财的路数很多,所以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不是发财,而是发了财如何保住财富。
经过济世医院一事,我算是看明白了。就算有万贯家私又怎么样,随便一个贪官就可以让你破家灭门。
所以我思索再三,想了几个办法。
首先就是资助贫苦的农家学子,特别是那些贫困学子,不惜代价的资助他们,等他们科举有成了,再来保护我们的生意。
能够想到这一点的人很多,晋商在山西就是这么干的,郑三爷王六爷这次在河南应该也体会到晋商的实力了吧。
我们也可以学一学晋商以商养学,以学助商的办法,兼容并蓄才是王道。”
两人听超哥这么一说,都点点头,确实体会很深。
众人也觉得这个办法靠谱,纷纷点头称是。
超哥继续说道,“第二点就是培养师爷。本朝重八股,可是熟读八股的进士未必能够理政,没有几个是通实务的。所以他们需要师爷来帮助执政。
如果我们大规模的培养这样的师爷,就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要。也可以给那些贫苦学子,科举不利时多一条路。
既然是我们培养的,万一我们遇到困难了,这些师爷能袖手旁观吗?”
超哥说完,众人都认可,太有道理了,会首就是会首,有想法。
“第三点就是培养吏员。一个姚安就把我们折腾的七荤八素,丁兄的屁股还疼吧。”
丁秀才听完,心有余悸的摸了摸屁股,众人立刻笑了起来。
“所以衙门里面的吏员能当半个家,甚至大半个家。我们培养的官员,师爷都可以把我们自己的吏员给安插进去。万一有了什么事情,最起码可以迅速的通风报信。
甚至结合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提供一体化服务。只要是我们济世学院出来的,我们就帮他中举考进士,帮他找来师爷,帮他对付不听话的吏员,保他官路畅通。
这样一来,有层不出穷的官员保护,我们还担心自己的家业被侵犯吗?”
超哥说完这些话,其他六人立刻就鼓掌起来,这样的会首不正是他们需要的吗?
第103章 别了,庐州()
超哥安排好了兄弟会事务后,几人明白未来的重心就要转移到南京了。所以大家需要处理家业,还有很多繁琐的事务需要安排。
超哥也不例外,首先是陪着小妹回门。到了小妹娘家,老丈人很有些无奈的说道,
“超哥,你现在不是池中物了,老夫也帮不了你什么了。这次你去南京诸事可都安排妥当?”
“别的都好,就是得力的帮手太少。”
老丈人眼睛一亮,瞌睡了,枕头就递上来了,真是得意弟子呀。
“你也知道,你那妻兄不争气,一直考不中秀才,老夫就想着让他陪伴你们夫妻去南都,相互有个照应呀!”
超哥点头称是,他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妻兄王举读书不是很好,怎么也举不起来,不过得了老丈人的长处,很有耐心,给济世医院上上基础课却是极好的选择,以后给他打打下手,正好做一些琐碎的事情。
这次过来他也有带上王举的想法,他的事业刚开张,人才还太少,创业初期,最值得信赖的就是家中亲戚了。
小妹则被丈母娘拉到卧房,一五一十的问起成婚这几日超哥对他如何。小妹被问的满脸羞涩,不过丈母娘看她脸色红润,心情不错,也就慢慢放下心。但是一想起来他们要举家赴宁,又很是担心。
栓儿还那么小,小妹又怀孕了。想起这里,丈母娘就担心女儿的轻浮之举会被女婿看不起,又仔细问过一遍,她也是不放心呀。
不过听小妹说完,心里暗自寻思,这个超哥简直变了个人,都知道体贴人了,跟大姐在世那会差的太多了吧,哎,只可惜大姐没有福气呀!
回过娘家,超哥又去大哥二哥家走了一下,带上两个侄子。
另外专门去了一趟合肥,拜访好友,安排济世医院搬迁的大事。当日培养的医生,有的愿意跟随,有的不愿意跟随,都要一一安排妥当。
此时,杨守随,萧敬,李东阳一行人就要离开合肥。超哥现如今也是合肥的知名人士,当然也要参加送别。
这些天,种痘的张秀才拒绝萧大太监的招揽,传播的到处都是。萧敬也不生气,显得很有涵养。众人私下反而高看了萧公公一眼,果然是内相,不是那些只知道敛财的太监可比的。
不过私底下萧敬抚着手中新得来的一件宝玉,暗自鄙视时人的眼光,我萧敬做事岂是你们可以猜得到的。
超哥给他的那个地址,存放着一大堆的黄连,按照当前的市价,超过上万两白银。这笔货价值很高,萧敬很满意,蒋琮也很满意,其他的大太监也很满意。
甚至有见钱而开的,见超哥出手如此大方,就想着过河拆桥。
这样的蠢货当然会被萧敬训斥,“咱家虽然爱财,但是取之有道,这就是咱家跟梁芳的区别。所以咱家可以安居司礼监,梁芳却只能在南京挑大粪,尔等想害我吗?”
这次来南京,萧敬也去看望过老朋友梁芳。现如今梁芳潦倒至极,整日里提着粪桶浇菜,晚上只能睡在菜地旁边。萧敬看着于心不忍,就帮助他改善了一下生活。
萧敬雪中送炭,梁芳感慨的说,“老萧呀,要不是你,我能让这群孙子给活活折磨死。大恩不言谢,也不知道咱家有没有翻身的那一天,却是没办法报答了。”
萧敬摇摇头,举手之劳而已。但是从此之后,他就更加谨慎,贪婪之心也有所收敛。不过超哥的这份大礼,他却受的十分坦然,超哥懂事呀!
现如今大明两京十三省都有太监镇守,他们的渠道更广,何况是黄连这样的宝物。所以南京众太监拿到货就很容易出手。倒是蒋琮有点贪心,他还想等等在看看。
郑三爷和平宁此时正在谋划府县差役,他们害怕萧敬捣乱,又送了一份厚礼给他,请他帮忙回旋一二。萧敬知道他们与超哥的关系,欣然应许,些许小事他随口叮嘱下就可以了。
这倒把郑三爷和平宁弄得迷糊了,这个太监不是跟超哥闹翻了吗?怎么这么好说话,真是看不懂。
李东阳也觉得有些奇怪,自己的魅力有那么大吗?劝谏了几句,张超就听话了,竟然拒绝了名声尚可的萧敬的招揽?不过就算是假的,也可以弄假成真。
李东阳思索片刻,就写了一封信给超哥的顶头上司国子监祭酒谢铎,请他代为辅导张超的功课,另外把他所知道的张超事迹也一并告知,让这位人品极好的老先生好好教育张超,让他回归正道。
就在欢送宴会上,杨守随大人却是心不在焉。这段日子两京御史案愈演愈烈,一个个朝中骨干,清流名士被下狱,杨大人真是痛惜不已。
更让他痛心的是,这起大案的导火索竟然是他亲自点燃的。如此当然会有诸多同道的不理解,甚至是误会,他是无话可说,只能在心里埋怨该死的赵昱。
杨大人在揪心,远在京师的刘吉却在开心,现如今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这两年被这群乌鸦盯住了,三天两头的挨弹劾,说好话不行,给他们升官换一个好岗位也不行,真是软硬不吃。
好呀,现在一个个在大牢里面好好反思。得意之下,刘吉让人散播消息,谁敢为这群御史说好话就是同党,也要下狱。
刘吉这一举动,却是戳到了一些大佬的痛楚,比如次辅徐溥,吏部尚书王恕等人。对于赵昱这样的伪君子,借着御史的名头胡作非为,他们很不以为然,要惩罚几个他们也认可。
但是因为一个赵昱,就牵扯出这么多的科道中人,这就有些过分了。何况刘吉又出来嘚瑟,竟然敢威胁大臣,他难道以为现如今还是群魔乱舞的成化年间吗?
但是谨慎的徐溥知道惩罚一些御史是天子的意志,所以他一直按兵不动。现如今刘吉终于得意忘形,这让他找到机会了。
他的奏折写的很委婉。大概意思可以总结为,我知道有些御史做的太过分,陛下你受委屈了,老臣也感同身受。但是现在您气也出了,人也抓了,要想着怎么收手啊。您要注意了,别被小人给骗了,现在的大好局面不容易呀。
王恕则是毫不客气的指责刘吉,他的奏折说道,除了个别害群之马比如赵昱,其余的御史都是好的,他指着魏章的弹劾说这就是一场陷害,罪魁祸首就是刘吉。
实际上有怀恩在一旁,天子也知道现如今事情闹得大了,重臣们又纷纷上场,确实是该收场了。
第104章 别了,庐州下()
天子选择的收场方式很含蓄,因为他选定的主审官是刑部何尚书。
当刑部尚书何乔新接到圣旨的时候,他就清楚皇帝究竟想要他怎么干。何尚书也是大有来头的,他忠心勤奋,刚正耿直,曾经在河南任上,安抚过六万多户的流民,属于典型的能臣干吏。
他为官清廉,得罪人极多,和王恕是同道中人,王恕担任吏部天官后,就推荐何乔新干刑部这摊子活。刑部在六部中虽然地位相对不高,但也是三法司之一。刘吉一帮人屁股一向不干净,这样一个对头待在刑部,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所以刘吉就曾百般阻挠。
所以何尚书是王恕的盟友,又是刘吉的对头。这个案子刘吉可是幕后黑手呀,现在交给刘吉的仇人来审,天子这个安排,真是费了苦心了。
然后从犯人名单里也可以看出来,兵部主事李文祥,是由王恕推荐进入兵部工作的。首犯汤鼎,当年正是他向天子上书召回王恕。而负责此案的刑部尚书何乔新,也是由王恕推荐来的。
犯案的是王恕的同道,办案的也是王恕的同道,这么个审法,可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外面群情汹涌,一边是言官们,嚷嚷着要秉公办案,严防司法黑幕;一边又是刘吉,不停的到处活动,非要严厉的处罚他们。
但是,任你们外面吵得欢,何尚书不慌不忙,稳坐钓鱼台。他也是老江湖了,皇帝心思转变,他一眼就看的出来。
何尚书决定把整个案子一分为三的看,姚谦是姚谦,赵昱是赵昱,汤鼎是汤鼎,都得分开。
按照明朝法律,姚谦弑父,十恶不赦,处以极刑凌迟,自不待言。
赵昱,马金等人把弑父恶徒当成孝子,然后制造冤案,导致多人死伤。这个锅你们几个好好背着。
合肥县令虽然没有判错医闹官司,但是他没有察觉到这个恶徒,这属于失职。
马金,赵昱,赵同知三人同样没有察觉到这个恶徒,但是故意判错医闹官司,按照“官司出入人罪”律规定,他们需要承担“失入”的责任。
因此医闹案,主审官赵同知,马金罢官,流放,王知县罢官。
处理完了医闹官司。然后就是御史结党案,审判了几天,何尚书很快就有了一审判决。
弑父案,主犯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