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87章 案中案() 
所以衡量一个好主人的重要标准,就在于他们能否管好自家的狗:既要让他们叫唤,又不能让他们乱叫唤。更要限制他们和管家的勾结(彻底割断不现实)。这就是帝王的驭人之术。

    毫无疑问,接受过完整帝王教育的弘治天子心里很明白自家的狗真的得好好管管了,问题是怎么管却是一门大学问。在大明朝,能够处理好这个问题的基本都能捞一个美谥。

    他决定选择赵昱这个出头椽子当鸡杀,吓一吓那群猴子。赵昱被选中,确实有一定的道理,首先他跳的欢,跳的更高。外戚,首辅,太监一个都不放过,能不让人记住都难。其次他有把柄,这个把柄就是济世医院的案子,不管他怎么洗,也洗不清自己判错了案这个事实。

    天子下了决心,很快就被送给了已经来到庐州府的萧敬等人。杨守随,萧敬和李东阳三人团已经开始工作。

    济世医院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医闹官司简直是个笑话。现在事情闹得天下皆知,赵昱又主动认输,那么医院的胜出就不需要多说了。

    那么作为待查对象的汪直,赵昱,马金等人,每一个人情况都不一样。

    马金是悲剧的,汪直告诉他不要扯上张国丈,不然你自己看着办。他很识时务,主动承认是自己找的张松龄,御医也是他出的主意。事情到了张松龄就结束了。这一点杨守随,萧敬和李东阳也很认可,想必天子也是认可的。

    马金左看看,右看看,只有赵昱能拉来陪绑,他也告发了赵昱的想法。问题是孤证,没人信呀,至少杨守随就绝不相信,作为清流,他相信赵昱的操守,一个饱读圣贤书的清流绝不会这么的不择手段。这是朝中清流人士绝对不能认可的原则问题。

    无论萧敬怎么软硬兼施,甚至不惜透露皇帝的真实想法,也没有办法扭转杨守随的决心,这触及到了文官集团的底线,没得商量。

    李东阳有点头疼,虽然他就是个打酱油的,让他来给出答案实在是强人所难了。不过他最终还是站在杨守随一边,理由很简单,没有证据,光凭马金的一面之词太牵强了。

    所以马金就理所当然的承担起绝大部分责任,他没得选择,也只能相信汪直的承诺,找一块好地方流放充军。

    赵昱解脱了马金的坑,现如今就是能力问题了,不是态度问题了,所以贬官就可以了。

    到了汪直争议就很大了,杨守随和萧敬简直是争锋相对,谁也没办法说服谁。汪直帮天子解决了麻烦,又保住神药,还直接解决了可能出现的官民冲突,虽然抓了知府,死了几个人,但是汪公公风格一向如此,萧敬习以为常,他认为汪直有功。

    同样一个事情,在不同人眼中看法截然不同。汪直的风格总是这么尖锐,他这种总是脱离制度乱来的性子是文官们深恶痛绝的,杨守随也绝对相信汪直有罪。

    所以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看向李东阳,真是头疼,我就是来打酱油了呀。不过他的烦心很快就没了。

    就在三人团讨论的时候,庐州府大堂门外的大鼓被敲响了。一个一瘸一拐,一个胳膊还挂着绷带,头上围着纱布的可怜人敲响了登闻鼓。

    登闻鼓一响,官员必须接待,所以三人团只得暂时停止了讨论,李东阳如蒙大赦般的跑出去,接待这个告状的。

    也不知道是哪路神仙知道他们今天刚刚驾临庐州府,登闻鼓就敲响了,不过却让我逃过了一劫。我好有时间好好想想怎么混过去,这一关还得过呀。李东阳一边走一边想。

    作为五品官,李东阳出门让看热闹的人群一愣,啥时候知府衙门有五品官了。

    李东阳看这位仁兄还在是看着伤心,就让衙役把他小心翼翼的搀扶下来,然后送进府衙大堂,大堂上已经坐好了主审杨守随。

    李东阳没有审过案子,他不知道关门审判的道理,竟然忘记了关上府衙大门。看热闹的老百姓就围在门口,杨大人有心想赶也不好出口,他是清流呀。

    杨守随看了这位仁兄的现状,实在没法子按照制度先敲他三十大板,只得无奈的说道,“你是何人,又有何事越级告到府衙?”

    谁知道这位惨兮兮的仁兄一下子就哭上了,哭的那个凄惨,简直是闻者流泪。杨守随着急了,你说话呀,怎么上来就哭上了,这都什么事呀。包公故里的幺蛾子也是真多。

    好不容易这位仁兄哭声停了下来,也开始想起来诉说案情。这不诉说还则罢了,一说就震惊了府衙内外。

    “小的是合肥府典吏姚安的叔父,姚讳守德的家奴姚阿三,此次是来状告少主人姚谦弑父大罪的。”

    杨守随大吃一惊,惊讶之下,甚至都有点口吃,“你状告的,状告的难不成就是济世医院医闹官司的苦主姚守德?”

    “我家老主人确实是姚守德,但是不是济世医院害的他,是他的亲儿子姚谦害的。”姚阿三咬牙切齿的说道。

    姚阿三于是就开始诉说了姚谦杀父的情况。话说姚守德当日大闹济世医院,等到下午闹也闹够了,神药也吃不上,就让姚阿三搀扶着来到赌场,狠狠的赌了一把,到了晚上又去了妓院,找了一个婊子厮混起来。

    如此一天一夜之后,卖掉十亩良田的那点银子就打了水漂,再也看不到了。心满意足的姚守德回了家,就与回家拿钱的姚谦碰了个正着。

    姚谦不知道哪里知道其父乱来的消息,就与姚守德狠狠的吵了起来,父子甚至大打出手,甚至动了板凳椅子。

    姚阿三看情况不对,赶紧与其他闻讯而来的家仆把他们父子给分开。第三天白天一切正常,晚上姚谦不知道哪里弄来了一桌菜,两壶酒,招待昨天劝架的家仆。众人对少主人的关心还是开心,高高兴兴的吃喝起来。

    谁知道吃着喝着就慢慢的醉了过去。等姚阿三醒过来,却被人捆的严严实实的,最后被送到一个黑矿场开始挖矿。挖矿又危险又辛苦,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矿就塌了。姚阿三命大,死里逃生,终于从黑矿爬了出来,然后又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合肥。这才知道老爷已然作古,少爷状告医院一事。

    本来他也想不到老爷的死因与少爷有关,谁知道夜里偷偷摸摸的回到姚家,姚谦夜里说梦话,大声喊着,“爹,你非要把我最后一点本钱给弄没了,我不把你弄死,让济世医院赔钱,儿子也没办法活下去呀。你在天有灵,就别再找儿子了。”

    姚阿三听完,吓得半死,碰倒了椅子,然后姚谦惊醒了,于是发现了他。一番惨烈的搏斗,姚阿三终于跑了出去。因为姚谦势大,他是到处躲藏呀。这几天听人说有新官过来,所以今日冒险过来告状。

    杨守随等人听完,简直是目瞪口呆,这真是一桩奇事,也太凑巧了吧,难不成真是无巧不成书?

第88章 案中案下() 
姚阿三历经千难万苦来告状,杨守随突然发现麻烦大了。不仅仅是他,门外拥挤的人群也是惊叹不已,姚阿三告发的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呀!

    他们名义上是来审判医闹官司的,但是这个案子案情很简单,赵昱又主动认错,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好审理的。

    他们来的目的主要是调解太监与地方官员的矛盾,但是现在莫名其妙的又出现了一种人伦大案,而且案件的主角又是医闹官司的原告,这下子三人团今天讨论的内容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一切都要重新来过。

    不过杨守随是应天府尹,又以刚正不阿出名,他勉强压抑住自己内心的不安,既然是家奴告发主人的恶逆大罪,无论如何都要查的清清楚楚。

    杨守随首先下令捉拿姚谦,却被告知姚谦已经被扣押在汪直的御马监中有些日子了。杨大人眉头一皱,怎么哪里都有汪直。没办法,只好下文让人去把姚谦提了过来,可是这个工作没下人敢做。

    最后李东阳大人主动说,还是我去吧。作为翰林,给内书房的太监上课是他们的工作之一,李东阳在翰林院待了近二十年,汪直也教过。他去要人再合适不过了。

    李东阳万万没有想到,今天来了这么一个大转折。他乘着官轿一颠一颠的去往济世医院。

    原来汪直这些天一直宿在济世医院,按照他的说法是,看好了神药,免得被贼人占了去。自然而然的,济世医院这些日子人流量就少的出奇,有这样一尊大佛,外加几十个官军看守,一般人哪里敢过来。只有病入膏肓的或者孕妇待产的,家人才冒着奇险送了过来。

    汪直对济世医院独特的产科很感兴趣。与肠痈手术死亡率还是很高想比,产科的死亡率就比平时少的出奇,特别是产褥热,基本很少听到。他又是一个太监,不避男女,不管是病房,还是手术室都钻了个遍。

    济世医院的大夫护工们本来对他还是慌兮兮的,但是汪直很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人也显得和善,对偶尔的冒犯也浑不在意。有紧急情况搭把手的事情也照做不误,按照他的说法是,他就是伺候人的,在宫中如此,在医院也是如此。

    所以一来二去,汪直就成了医院的编外人员,众大夫对这位名震天下的大太监也慢慢熟悉了。再也没有了原先的恐慌之情,反而觉得他性格直爽,私下里都互相吹嘘,咱们可都是跟大太监有交往的,甚至还斥责过他,可以吹上一辈子了。

    就在李东阳来访之际,汪直正在给一个接生的女大夫打着下手。大夫鼓励着惨叫的妇人用力,都快看到头发了,用力呀。汪直饶有兴趣的看着,可是孩子偏大,任妇人如何用力,怎么也生不下来。

    最后大夫迫不得已用上了产钳,虽然小孩子脸上有伤,但是大人和孩子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当汪直用毛巾擦干了婴儿身上的胎脂,然后称重,操着独特的嗓音喊道,“六斤八两,好大的一个胖娃娃。”

    汪直看着大夫们继续忙来忙去给产妇婴儿的伤口消毒,满意的点点头。门外的小太监已经喊了好几次了,他这才离开产房,然后按照程序,脱下衣服,用烈酒消毒。

    汪直就问道,“杨守随这么快派人来了?咱家不是交代过了吗?小安子,你急什么?”

    小太监实在不知道老祖宗这整日里忙个什么劲,但是不耽误他点头哈腰的回复,“来的是侍讲学士李东阳李大人,说是老祖宗的老师,指名要见你,奴婢实在不敢伺候,老祖宗您不出现不行呀。”

    汪直一边净手,一边想了想,“你就把人领到那药房把。”

    等李东阳走到药房院口时,穿戴整齐的汪直就站在门口相迎。李东阳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前途无量,又给宫中上过课,汪直偶尔也去读过几天书,确实可以算作是他的老师。既然老师来访,他也不好不迎接。

    李东阳是翰林官,虽然不受宠一直待在翰林院,但是作为少年时就闻名遐迩的神童,宫中还是去过不少次的,对汪直很熟悉。岁月蹉跎,当年那个英俊年少的大太监也有了沧桑感,竟然好似老了十来岁,宫中内斗厉害,看来这些年汪直过的不容易呀。

    不过两人说是有师生之谊,但汪直出头太早,又喜欢跑来跑去,太监的课堂就去的很少,因此两人实际上谈不上来往。李东阳感慨归感慨,正事还是要办的,他简短了说明了来意。

    汪直听完李东阳说完来意,哈哈大笑,“这就是赵昱那厮口中的孝子,咱家也算是见识到了。”

    把一个杀父的十恶不赦的嫌犯说成是孝子,李东阳也觉得赵昱等人实在是丢人,都没有办法给他开脱。

    不过汪直笑归笑,还是挺给老师面子的。二话不说,就下令让人把姚谦等人提了过来。

    姚谦现在就是一条死狗,先是被盐丁们的长矛吓破了胆,然后又被揭发出弑父的真相,当时就被吓得屎尿都流了出来。汪直接收后,非常嫌弃他这幅怂样,就让人把他洗刷干净,又让人日夜看守,别让他有什么损伤,这个废物可是有大用场呀。

    所以当李东阳带着衙役,押送着姚谦一行,回到府衙的时候,姚谦倒是毫发无损,还因为不见阳光,养的白白的。

    姚谦自知难逃罪责,这些天怕也怕够了,心里寻思反正事情被揭露开,老爹的棺材一打开,他怎么也跑不掉。光棍气发作,反而想开了,能活几天是几天。这会在府衙大堂见到姚阿三,也不害怕,反而笑着说道,“姚三哥别来无恙呀,当日我姚谦要知道是现在这个下场,也不必灌你们的酒,把你们远远发卖了,不知道其他几位哥哥找到没有呀?”

    姚阿三恨恨的吐了一口唾沫,骂道,“你这个千刀万剐的混蛋,可把我们给害苦了。”

    说完姚阿三又趴地大哭起来,姚谦看他哭的凄惨,也有点伤心,“我也是得了报应,千刀万剐呀,呵呵,我姚谦也算是个人物了,按书上的说法,遗臭万年是跑不掉的了。”

    说完,也不等主审官询问,就把弑父和医闹官司的整个过程一五一十的交代了出来。只听得门外看热闹的众人一阵阵的惊呼。

    最后姚谦说道,“姚谦我可以瞒过知府,瞒过巡按,却没想到瞒不了种痘的张秀才,真是命中注定呀。主审官,你想怎么判就怎么判吧,老子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吃也吃够了,睡也睡够了,就这样死了这辈子也不算亏本。”

第89章 牵连() 
姚谦很痛快很彻底的撂了,杨守随也干脆,等他说完了就让他签字画押。姚谦涕泪交加,颤抖着手,在他的招供书上按上指模。虽说是坦然,但是真正到了这一时刻,姚谦到底就是个流氓,不是真正的英雄,这就是在他的凌迟宣判书上签字呀,他没法子真正的释然。

    不过有了口供人证还不行,姚谦犯得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必须把案子弄踏实了。所以第二天一早,杨大人就带着仵作开棺验尸。这样一个大新闻早已经轰动了整个庐州府,姚谦父子两人平日里坏事实在做的太多,这下子大家都觉得是恶有恶报。

    可怜的姚父到了地下也不安稳,还要被挖出来开棺暴尸。刑房仵作将棺盖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