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超这么做是有一定的准备的,在外,小王子在正德十一年的失败大伤元气,现在正忙着征伐漠北,想办法恢复元气,一时之间也没有多少实力往南进攻,事实上这一年来张超都没有怎么听到小王子的消息,甚至于流传出他死亡的消息。

    另外王守仁对于蓝衣贼的讨伐也进入尾声,刘惠再一次发挥长腿将军的特长,跑到了两广,而张超则暗示王守仁,不要逼迫太紧,守住了两广和湖南的富庶地区,让刘惠在广西广东的山区和那些瑶苗壮等少数民族拼杀去,反正死了谁大明都不在乎。

    所以现在的外部环境非常有利,而在内因为正德遇刺的结果,张超顺理成章的对左右官厅进行了严厉的清洗。

    左右官厅禁军不再可信,加之宁王造反的威胁,所以京师空虚,左右官厅除了一部分以诛杀江彬献了投名状以外,其余各部相继被分拆送往各处。

    同时张超从辽东宣大蓟镇,河套陕西等镇抽调了大批边军入京,会同前期入京的荡寇军一起被整编为十营,号为新团营。

    新团营各部均按照荡倭营模式整编,设有总兵教化使和监军,分别由武官文官和太监担任,这是张超在嘉靖继位之后最重要的工作,一直到新团营编组完成,他才开始把精力放到改革上。

    在这个编组过程中,张超获得了整个文官集团的极大重视和关注,因为控制军队是整个文官集团梦寐以求的目标。

    当然张超在这个过程中将大批他夹带中的基层军官调入军中,进行了十分隐蔽的渗透,他的渗透很成功。一来镇压宁王之乱产生了大量功臣,张超顺理成章的调入京中任职;二来他带兵多年,手里面出来的人数不胜数。

    当然张超带兵多年,谁都知道他手下的人才太多,所以盯得人也非常多,但是这些人很快就发现张超在高级将领的任命上十分公平,也很注意避嫌,他的亲信将领都尽可能安排在外,并没有入京,可以说真正做到了来自五湖四海。

    所以文官集团对于这一加强中央军事力量的行为予以了支持,这个十分复杂的新军编组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时代已经变了,还在以老眼光看人的大明高层并不明白新军制的内涵,也并不清楚教化和参军的意义,他们只是注意主将,而忽视了太多东西,这一疏忽影响将极其深远。

    事实上这些人并不知道,随着大明内地在陕西宣大蓟镇辽东这些战略要地都驻有强大的荡倭营系统的军队,在南方有荡寇军,在海外有张家军团,可以说张超在军事上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随时可以借用中央的名义对于地方进行干预。

    所以在嘉靖二年正月,大明新年来第一次上朝,张超就上书朝廷开始对大明的军屯进行清查,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问题,只是害怕官军造反,谁也不敢随便动,这一次张超动手了,当然文臣们觉得张超在军中的巨大威望足以支持他进行这一次调查,也愿意支持他整顿一番。

    根据张超的安排,明朝中枢由兵部和都察院联合派出调查组分赴各镇,这一次调查组的力量空前强大,派出的都是公认的能臣干员,并且都挂着御史衔。

    张超在这些人离京之前,在军机房特别召见他们说的十分清楚,这一次清理军屯,至少要逼出七成的土地,就算是有人造反也不怕,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军事准备,随时大军会出兵镇压。

    所以派出的每一个调查组都从新团营调出了一个百户负责安全,同时锦衣卫和情报司也受命全力支持各个调查组。见到这样的阵势,天官场都知道张超开始玩真格了,有的人开始担忧,有的人却在家中哈哈大笑。

第589章 洁吏与污吏() 
连续开始了三项改革,张超的身体就有些吃不消了,竟然真的病倒了,这一次可真的忙坏了夫人王氏。

    这两口子因为子女闹脾气闹了好几年,结果闹得夫妻分居,双方都很痛苦。但夫妻之间毕竟床头打架床尾和,自从去年传出张超身体不适的消息,王氏就十分担心,加上张超又十分乖巧的写信给王氏诉苦,所以在年前王夫人就已经主动回到了张超身边。

    张超敢于这么做一来是真的年岁大了,老夫老妻一辈子了,确实想念的很;另外最关键的是经过几年对老大的压制,老三明海的地位已经巩固,没必要再做的那么绝了。

    另一方面,王氏也想开了,这张家都是张超经营出来的,他愿意给谁那就给谁吧,都是张超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张超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缘故。

    而老大再怎么打压也是进士,老二已经是总兵官了,两个王家的外甥都十分能干,都可以自力更生,所以她也十分欣慰。

    而老三老四似乎都不在官场上厮混,那么他们拿到了那么巨大的家业,也需要依仗两位兄长,所以事实上王氏的愤怒早就没有了,可是被老公赶回家,她这口气没出,下不了台呀。

    所以聪明的明台就在王氏身边敲起了边鼓,一来父亲国事繁忙,没人照顾不行,你就忍心看他这么病下去,越来越消瘦;

    二来你老在父亲不在父亲身边,谁知道有没有小人出什么幺蛾子,要是对大哥的打压更加严重,你可怎么办好;

    这三吗,汪氏现在在南京照顾病重的汪公公,抽不开身,父亲身边可就没人了,万一老头子昏了头又找了几房小妾,你愿意吗?

    这么一说,再加上张超求饶的来信,王氏当然就尽释前嫌,回到了张超身边。王氏来到张超身边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张超这身体好好的,吃嘛嘛香,怎么会有那么多他身体不好的传闻?

    当然张超就糊弄过去,“我这不是想念你吗,才千方百计的骗你回来。”

    王氏哭笑不得,都老夫老妻了,还这般说话,只不过她的心情却好了不少,对张超也温柔了不少,夫妻之间似乎回到了年轻时候。

    张超家里的葡萄架平了之后,在公务上就更加用力了,但是张鹤龄说的并没有错,他确实有不少隐疾,区区一个倒春寒,他就病倒了。

    张超病倒,那文武百官想着当孝子的不要太多,可惜了张少师不稀罕,来了一个闭门谢客,谁也不见,这样才好养病嘛,但也不是谁都不见,比如带着太皇太后懿旨的李夫人,他总要见一面吧,都是情债呀,好不容易安抚好了,那边王氏就差不多也看清楚了。

    她虽然心酸,但也没有办法,张超已经非常洁身自好了,可是不能什么人都碰呀,这李夫人岂是能随便招惹的。李夫人深受三代皇帝宠信,抚育过正德,现在又抚养今上,地位尊崇,要是两人的丑闻泄露出去,那可如何是好?所以王氏不免劝说了几句,张超只好打哈哈混过去。

    生活有些糟糕不说,张超的改革大业也出现了问题,所谓贪官污吏,张超首先下手的污吏,要是随便抓两个典型,吏员们也就忍一忍算了,可是张超是想着砸他们饭碗呀,那如何能忍。

    所以这段时间军机房收到的奏报可谓是错误百出,这里面吏员们的反扑占了绝大多数,一开始军机房不清楚,但是同类事情一再发生,官员们也知道出事了,吏员们开始对抗了。

    大明帝国的运转靠的是吏员,他们一旦消极对抗起来,整个中枢的运转都会出问题,随着问题越来越严重,病在家中的张超知道该给他们一些颜色看看了。

    吏员的软对抗不提,那些科举不成,预计将作为取代吏员的读书人又起了幺蛾子。

    很多人年纪较大的不乐意,凭什么不让我们参加科举考试,这个倒也罢了,竟然准备让我们当小吏,也太侮辱人吧,所以这样的抗议声很快就传到张超耳边。

    张超对这些愚蠢的杂声倒不是很在乎,他在乎的是各地官员的反应。幸运的是,各省官员对于张超增加他们权力的决定都十分拥护,读书读傻了人可做不到这样的位置。

    谁手下没有一堆等着获得不好的读书人,又不影响子孙科举,那为什么不去当吏员捞钱。再说有了一大批吏员待在地方,那岂不是地方的风吹早动都可以听到,这一点太有吸引力了。

    至于名声,这些成为吏员的读书人也有办法,那些跟妓女乞丐一个等级的是彻彻底底的污吏,我等读书人为了扫除污吏为害救国救民,舍身为吏,那是洁吏,岂能混为一谈?

    张超听到这样的汇报之后,立刻下决心对于中枢吏员们下手了。嘉靖二年春,张超病好之后,立刻主持了第一届中央吏员考试。

    他在济世学院培训师爷和吏员已经二十多年,这么多年光光培训的人才就有数千之多,另外还有师爷遍地的绍兴人,所以这一次招考,他竟然一口气录取了好几百人。

    然后张超把这些录取的经制吏都安插到中枢六部查账,发现有问题的当场扒下原来吏员的衣帽,取而代之以查账的吏员。

    这些原来的吏员直接抓起来,然后抄家,再计算这些人收入与家产的差距,如果差距过大,直接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抄家流放,家产充公。

    这一下子就流放了几百罪行大的,吏员那些比较肥的衙门比如吏部兵部户部更是几无幸免,张超索性又从地方抽调人来补齐空缺。

    张超雷霆万钧的出手,直接吓坏了京师无数的吏员,朝廷待遇那么低,不贪污没办法活呀,谁敢说没有问题,要是这么蛮干,岂不是天下都没有好吏了?

    张超冷冷的说道,“要么老老实实的做事,要么流放东番岛,没有第三条路,真以为没有张屠户,咱们都得吃带毛猪不成?”

    这时候,京师上下才想起来这一位官场第一仗就是拿钞关吏员下手,这都混成宰相了,竟然还跟咱们过不去,莫不是我等吏员前世不修,招惹了这位祖宗不成?

    当然张超大棒挥出的同时,也下令六部提高吏员的待遇,至于钱吗,他会想办法的。

    最关键的是他下令今年下半年举行吏转官考试,给京师和天下各地的吏员一条活路。

    敲一棒子,再喂颗糖,天下大事莫不如此,只是从此之后张超张屠夫的雅号天下流传,胜过了他所有的名号。

第590章 阴影() 
张超处理好吏员问题,嘉靖二年也过了一大半了,此时清查军屯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夺人钱财比杀人父母还要严重,更何况张超还规定了最低限额,所以现在整个九边乱成了一团。

    这些丘八大爷可不管你张超有多大的威望,竟然敢动我们的饭碗,那就干他的,宣大蓟镇三边辽东要好一点,要么是张超待过的,要么是离京师近的,所以相对安分些。

    首先出问题的就是甘肃镇,一来天高皇帝远,二来当地回回比较多,敢于动刀动枪,加上派出去的这个调查组求功心切,急功近利,逼迫太紧,所以很快甘肃就出事了。

    报到京中,张超也不紧张,安排人镇压就是,可是这件事流传出来,很快就是满城风雨,说什么都有,彭泽就有些顶不住压力,他跑到张超家中商议。

    两人对坐,沉默了一会,彭泽就说道,“中堂,还是妥协一二吧。”

    张超果断的摇了摇头,“越是此时,越不能让步,要不然朝廷会威信尽失。明日你上书重新设立三边总督,让王琼坐镇固原,总督固原,延绥,甘肃,河套,宁夏五镇清理军屯事务。

    让宣大总督王宪,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军屯事务。另外新设立蓟辽总督,以乔宇坐镇,总督蓟镇,辽东两镇军屯事务。三总督上任之后可以及时处理各镇军屯事务,各御史有事直接上告总督即可,不必事事报告中枢。”

    彭泽听完,也只得点了点头,大明地方太大,只能专人专用了,他有些犹豫的说道,“那京畿交给谁?”

    “吾亲自坐镇。”

    “只是中堂的身体?”

    “不妨事!”

    张超这么说,也是表明了他决绝的态度,他继续说道,“有些事现在不抓紧,日后就没有机会了,也没人敢做,没人能做!”

    彭泽听张超这么一说,又见他脸色苍白,眼睛里布满血丝,甚至有些摇摇欲坠,晃晃悠悠,所以彭泽含着眼泪,不再说话,他深施一礼,然后告别离开了。

    张超看着彭泽离开的身影,摇了摇头,骗人先骗己,对不住了。从第二日开始,张超就亲自坐镇,在京畿开始清理军屯,顺便连同皇庄,各勋贵的庄田也一并清理。

    他非常清楚要想做得好,当头炮要打得好,所以他直截了当的瞄准了张国舅兄弟和成国公这两个外戚和勋贵的领袖,从他们开始查起。

    要说起来,张氏兄弟的把柄那真是一摞一摞的,张超亲自坐镇处理,事无巨细,很快就整理出一大堆问题,然后他把张氏兄弟请了过来。张超坐在椅子上,指着这些案卷,面无表情的说道,

    “两位国舅,你们看一看本官整理的对不对!”

    张鹤龄还没有说话,张延龄就首先扑上前去,然后翻了起来,突然间他大发雷霆,把一桌子的卷宗都推倒在地,大吼道,“张子卓,你疯了吗?竟敢查我们兄弟!”

    张超气的也不说话,他脸色涨得通红,猛地站了起来,瞪着张延龄,抑制不住满腔的杀气。长期带兵,让张超此时的气势如同猛虎袭来一般,张延龄吓得一哆嗦,还在强撑着,只是他实在控制不住内心的恐惧,两条腿都在瑟瑟发抖;

    一旁的张鹤龄一直在细心的盯着张超,面对张超压迫过来的杀气,他突然间意识到了什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然后一把把弟弟拉倒在地,作势要磕头。

    张超让张鹤龄起来,然后厉声训斥道,“你们兄弟已经够富贵了,要知道适可而止,太皇太后能保你们一辈子吗?就算能保你们一辈子,你们的子孙又当如何?”

    张鹤龄连声说是,又给弟弟道歉,并且答应一定会按时退还占田后,才灰溜溜的从张超的朝房逃了出来。出来之后,他拍着胸脯的冲着张延龄说道,“好险!好险!”

    张延龄对哥哥的表现十分不满,只是他也被张超的气势吓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