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何聪连连叩首道,“奴婢等已经查明,秦福假传懿旨,令军机房大小事务皆需通报于他,如此行径,乃是王振刘瑾之辈复生,国士院以为应该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张氏怒道,“尔等胆敢如此!”

    何聪劝说道,“国士院已经通过军机房的票拟,太皇太后何必为了这么个小人违拗天下人心呢?”

    张氏这个时候大怒道,“国士院,国士院,军机房整天都把国士院在嘴上,到底是国士院大还是哀家大?”

    何聪心中暗自摇头,这就是大明的国母,他含蓄的说道,“这天下是朱家的江山,若是陛下长大,自然可以乾纲独断。只是现在陛下还小,有国士院众多名士护佑,天下人才会放心。”

    何聪的意思就是虽然张氏你得到正德的授权,但是大家同样对你也不放心,所以还是情愿听国士院的。

    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也谈不下去了,张氏又一次气的直喘粗气,而何聪虽然跪在那里,但分明腰杆笔直,张氏见状更是怒不可遏。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快步走了进来禀报,“太皇太后,昌国公请求进觐。”

    亲弟弟来了,张氏松了一口气,也有了下台的机会,她冷冷的说道,“何太监,你该说的哀家都知道了,你跪安吧。”

    何聪尽管知道今天这样的摊牌应该没有什么危险,但还是感觉后背汗透了,所以他也没有心思继续相逼,而是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

    张鹤龄来到内廷看望姐姐,当然是有事而来,他已经听说了军机房派人到处抓拿太监的消息,所以赶来打听一下,问到底发生什么了,要知道这一年多来,他与秦福这些太监也有不少合作,要是这些太监出了事情,漏了口风,搞不好御史又要弹劾他。

    当然张鹤龄倒不是害怕御史弹劾他,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尽管亲姐姐权势滔天,但文臣们也不太好惹,尤其是张超这个人,他总觉得有些摸不透他想什么。

    张鹤龄把他得来的消息告诉张氏后,张氏大吃一惊,“哀家还没有同意,军机房已经开始抓人了?”

    所以张氏连忙派人询问秦福哪里去了,一个小太监这才颤颤巍巍的说道,“一个时辰前,内官监有人过来,说有急事请秦公公过去。”

    张鹤龄这个时候无奈的摇摇头,“如果弟弟猜的没错,秦福是没福回来了。”

    张氏脸色铁青,双拳紧握,甚至于指甲戳到肉里都没有察觉,她咬牙切齿的说道,“军机房胆敢如此,可曾把哀家放在眼中?哀家到了今日才知道,为什么先帝会任用刘瑾,实在是此辈欺人太甚呀!”

    张鹤龄却摇摇头,“姐姐,不是弟弟说你,你不该对秦福太过放纵,这个人胆子太大了,竟然想取代何张两位公公,他也不想想那两位在宫中多少年了,又与张超一起除掉了刘瑾,可谓是生死之交,他们岂能容下秦福?”

    “那他们也不该先斩后奏,如此置哀家于何地?”

    “我的老姐姐,你不要忘记了,他们事先禀报了国士院,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被张超欺骗弄出一个国士院,有了国士院,谁还听你这个太皇太后的?”

    张氏到了此时还是有些糊里糊涂,“国士院乃是天下名士聚集,有了他们,张超这些大臣不是就没办法专权了吗?”

    “不是不专权,而是专权的更加厉害。国士院说是天下名士聚集,可还不是听张超他们的。

    更可怕的是,现在有了国士院,只要军机房的票拟,国士院不反对,那军机房的票拟就代表着天下的民意,这样一来谁还能反对,就算是太皇太后也不能违拗民意呀!”

第585章 张鹤龄的劝说() 
张氏听弟弟这么一说,简直目瞪口呆,过了良久,她才苦涩的说道,“既然如此,哀家岂不是成了摆设,任由张超等人欺辱?若是有朝一日,张超起了谋朝篡位之心,哀家岂不是成了朱家的千古罪人?”

    张鹤龄连忙笑着说道,“姐姐不要担忧,谋朝篡位那倒不会。国士院那一百三十个国士,又不是提线木偶,若是他谋朝篡位,国士院岂会任由张子卓乱来。说到底现在张超行事一呼百应,那是因为他所作所为确实得人心呀!”

    张鹤龄这么一说,张氏才松了一口气,转而又是大怒,弟弟这么一说,岂不是说她行事不得人心吗?

    张鹤龄就是这个意思,尽管他也是嚣张跋扈多行不法的主,但出入宫廷久了,对很多事情也有了一些见识。

    张鹤龄就认为自己姐姐没有看清楚大势,现在已经不是弘治正德年间了。

    先帝驾崩的莫名其妙,说是宁王派人行的刺,可是宁王被俘之后,立刻就寻到机会自杀身亡,而审判宁王身边的谋臣亲属确定宁王刺杀圣驾的都是张超的亲信。而且为了取信天下,宁王谋反一案,还在南都进行了公开审判,宁王世子和李士实都供述了宁王确实派人刺杀先帝。

    再加上那个臧贤的供词,似乎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宁王派人贿赂了江彬,然后在战阵上刺杀了先帝,试图借先帝之死,朝廷大变乱之际,他再乘机在南方起兵,谋夺大明天下。

    这一个结论,确实合情合理,但是张鹤龄却是将信将疑,他在宫中厮混太久了,下三滥的事情也做的太多,他总感觉其中有些阴谋的味道,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

    可能宁王确实设法在左右官厅安插人手意图不轨,但是具体操作此事的江彬又不是傻子,江彬理当清楚他的身家性命就操纵于正德之手,怎么可能让这些人有机会接触正德。而且宁王又不是傻子,他难道不担心江彬会告发他吗?

    更奇怪的是,江彬已经在兵变中被杀,知道先帝死因的人又在两次兵变中都莫名其妙的死的干干净净,所以现在举国上下类似张鹤龄这样的人并不少,但无凭无据,也只能接受朝廷的最终结论,先帝死于宁王刺客之手。

    想到这里,张鹤龄就觉得有些头皮发麻,如果不是宁王所为,那有没有可能是张超这些文臣做的?正德这么喜欢胡来,先是任用刘瑾把大臣们车腾的七荤八素,后来又开豹房,练精兵,还喜欢四处走动,对他这种荒唐早就厌倦的文臣,在乘机让正德立储之后就立刻刺杀了他,然后立幼主为君,从而建立一个文官心中皇帝垂拱而治的理想国。

    事实上也证实了这种猜测,正德死后天下看起来要大乱,但是张超等人却只用了短短不到半年就稳定住了局面。

    又利用主少国疑的机会,弄出了一个所谓代表民心的国士院,是不是可以认为这一切都是早有筹划,要不然仓促之间,这个本意是用来约束军机房的国士院,现在却莫名其妙的成为了架空皇室的杀手锏。

    张鹤龄可以说并没有太多的政治眼光,可是随着军机房与国士院一唱一和,操纵国政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看出这一两年来很多事情有蹊跷的人越来越多,而有了这么多人想法设法的敲边鼓,时间长了张鹤龄也有些相信了。

    张鹤龄只知道一点,这两年这么多事情发生后,正德死了,正德扶持的太监武将没落了,唯独文臣们乘机做大,军机房竟然这么欺辱太皇太后,这要是在两年前简直不可想象。

    那个时候军机房看起来权势滔天,可事实上谁都知道真正说话算数的却是皇帝和豹房那批小人,哪像现在这样,张超连太皇太后身边的人都敢不告而诛。

    张鹤龄没有把他的猜测告诉姐姐,无凭无据的,他也不敢胡说八道,要是被军机房知道了,谁知道张超是什么反应,而且也没有必要吓唬姐姐。

    他只能告诉张氏,现在的局面已经是文臣一家独大,张超一言九鼎,你老太太就老老实实的养老,不要听信身边人撺掇,想着说话算数,把小皇帝养大才是正经的出路。

    文官们想揽权就随他们去吧,他们真要乱来,朱家统治百多年,怎么着也很有人心,到时候文官自然内部会分裂,而能爬到高位的人都十分聪明,张超应该没那个胆子行此不智之事。

    等到小皇帝大了,张超也要老死了,到时候借着亲政的机会,顺理成章的撤销军机房国士院,甚至于杀了张超,谋夺了他的家产,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还是忍一忍吧。

    张氏被亲弟弟这么一劝,也有些冷静下来,只是她还是有些不甘心,说是太皇太后,可是张氏现在五十岁还不到,而小皇帝才两岁多,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出这么一口恶气呀,更何况张超比她也只大了七八岁,鬼知道什么时候告老还乡。

    张鹤龄压低声音说道,“姐姐,您不用担心,张超主持国政,事务繁忙,这样长久操劳,岂能长寿?再说张超自出仕以来,一直边疆拼杀,这身体又能好到哪里去?

    弟弟听说,张超每一年都要病上几回,那济世医院的医生都住在张家,随时听候吩咐,可以说他现在是强撑着在做事,您呀应该等不了多久。”

    张氏的脸色这才真正缓和下来,只听张鹤龄继续说道,“姐姐您呀要是心里还不痛快,何不给他找点事情做?”

    张氏一愣,这如何说的?只听张鹤龄神秘的说道,“本朝的麻烦第一当属各地的藩王,贪婪无耻消耗大量民脂民膏不说,还非常的不安分。仅仅先帝一朝,就先后有安化王,宁王造反,要是这么下去,可如何得了?

    可是这些藩王都是圣上的长辈,等以后圣上长大了,却又没办法处置这些祸害。张子卓不是能干吗,国士院不是也抱怨抱怨吗,姐姐您可以下懿旨赞同国士院的主张,并下令军机房拿出妥当的解决办法,一来可以收国士院之心,二来这么大的麻烦让张超来弄,嘿嘿,张子卓想不折寿都难。”

    “各地藩王都是皇上的亲戚,这么做岂不是有违亲和各藩,皇家和睦之道?”

    “嘿嘿,您只是赞同国士院的主张,让张超处置不法的宗藩,可不是任由他胡作非为。到时候张超若是做的过分了,您再说上两句好话。

    等有朝一日,嘿嘿,各藩王抱怨,咱们再推出张家作为替罪羊,也可以顺理成章的处置张子卓和他的后人。”

第586章 暂时的胜利() 
张鹤龄出了这个主意之后,见自家姐姐很是有些意动,不由得十分得意。张鹤龄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人才,要不是姐姐当了皇后,他是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可是谁让他摊上大明这种变态的制度。

    皇亲国戚一律不准参与国政,到了后来连勋贵也不敢掺和国政了,这样一来,大明皇帝一旦被文臣欺负了,还能依靠谁,只能是那些太监。这让张鹤龄很是有些遗憾,所以只得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敛财上。

    但是当从政不成改成经商时,闯荡了很久,张鹤龄才发现时代又变了,来自南方的土包子张超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现在捞钱根本不需要再像他们张家那般铆足了劲去偷,去抢,而是生产出一堆东西,然后卖到海外去,就可以赚到大把大把的银子。

    恍然大悟的张鹤龄想进入这个圈子,却发现这个圈子通行的规则却出奇的诡异,权力可以用来交换利益,但是想不劳而获,巧取豪夺那是门都没有。事实上据他所知,不适应这个规则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无数个豪门,他们太过习惯利用权力分配来占有一切,实在不适应,也不能接受张超创造的游戏规则。

    等到见识越来越广,年岁越来越大,张鹤龄就看出了真相,要想拥有更多的财富,就必须要打破这个圈子通行的交易模式,甚至于控制它,才有可能改变规则,但是这个圈子的势力太庞大了,庞大到他根本没有勇气去与它相抗衡。

    但是正德之死,张氏上台却改变了这一切,现在他已经拥有了大明最强大的势力的全力支持,如果这样的势力都没办法控制这个圈子,那就干脆毁了它吧,而毁了这个圈子前提就是要消灭这个圈子的领袖张超。

    幸运的是张超给了他这个机会,你张子卓不是善于利用民意来进行改革吗,那就让你改个够,改到所有人都对你怒目而视,太监不是好东西,那各地的藩王就是好东西了,主宰军队的勋贵就是好东西了?

    改吧改吧,改到家破人亡,张鹤龄对于自己这个主意赞叹不已,什么叫做顺水推舟,什么叫做顺势而为,什么叫做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我昌国公就是如此呀!

    张鹤龄献计完成,得意洋洋的回府,可是他并没有想到还没有他回到家中,张超已经得到了他与太皇太后谈话的密报。

    张超微微一笑,只是小试牛刀,就有人上钩了,那就好好养病吧,因为小恙待在家中的张超有翻起了明海的报告,因为一切如计划那般顺利,张超也就没有动用到海外的军队,所以明海就带着大军去日本转了一圈,很是抢劫了一番,然后才得意的率军回到南洋。

    当年张超派出的四只船队,已经回来了三只,每一只船队都残破不堪,十不存一二,但是他们却带来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去往日本北方的船只还没有消息,也许再也没有,所以明海继续派出了一只新的探险船队。

    而去往欧洲的那只船队给他们带来了无数西方的书籍,按照张超的要求,正在组织人翻译,西方文明向大明敞开了怀抱。

    而从日本往东的那一只船队则已经回到了吕宋城,他们传来了美洲的消息,古老的印第安民族似乎与大明很是相似。而南洋诸岛的更南面的一块大陆已经被找到,那是一片无限广阔的草原。

    张超看着这些资料,不由得心潮澎湃,一个大时代已经呼之欲出,他还需要更加努力,让大明的老百姓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的辽阔,守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该是多么的愚蠢呀,这是一个大争之世,你不努力只有被人取代。

    明洋看着张超不断批阅这些文件,也是抓耳挠腮,他猛地跪倒在地,“孩子想去这些地方看看,请爹爹应允。”

    张超站起身,在书房中转了转,久而久之,他猛吸了一口气,“这四只探险队的报告你都已经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