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超这么说,把毛纪气得半死,张超太跋扈了,竟然这么说话,他这明显是挟民意以自重。毛纪就怒气冲冲的说道,“不过是一些落第夫子,岂能代表天下的民意?”

    张超听完,知道这个人不能留了,他冷森森的说道,“国士院乃是大明两京十三省百万士绅选举产生,他们不代表民意,那毛部堂以为谁可以代表民意,莫非是毛部堂你吗?”

    张超与毛纪的争辩一起,军机房其他人都知道不能再继续下去,所以几个人互相对了对眼神,靳贵上前劝说张超,刘春劝说毛纪,总算是劝开了。

    但是军机房的争论不知道为什么就流传出去,正在兴头上的国士院听到礼部尚书毛纪的质疑,立刻就炸锅了。

    根据张超设立的国士院章程,在天子年幼期间,国士院有权对于部堂级别的官员提出弹劾,对于这样的核弹,这些人本来以为就是说出来好听,但是任何一个机构都有扩张权力的冲动。

    所以在有心人的鼓吹之下,国士院就想着尝试一下弹劾礼部尚书毛纪,但是这位朝中长者并没有多少把柄要抓,而且国士院的夫子们胆子也不够大,所以一开始国士院的结论也就是让毛纪对失言在国士院公开道歉,并且要求他支持科举改革。

    毛纪闻讯之后,这次终于忍不住了,他直接就上了辞呈,朝堂立刻震惊,这可是有可能进入内阁的重臣呀,就这么被国士院逼辞职了?

    作为翰林院的老同僚,靳贵就想劝说张超,张超毫不犹豫的反驳道,“充隧兄,国士院乃吾主持成立,此时此刻,你来劝说于吾,是拜错了庙,烧错了香。”

    张超这句话一出,靳贵也明白了,就十分干脆的不再说什么了。最高层的两位大佬都不为毛纪说话,毛纪离开朝堂也就是倒计时了,很快毛纪做完了三次辞职之后,就被赶出了朝堂。

    堂堂一个礼部尚书因为一句得罪国士院的话就被赶出朝堂,张超用毛纪的教训告诉朝中官员要尊重国士院,果然起到了奇效,不管是派出的翰林御史,还是等待问询的文武官员都小心翼翼起来。

    而新任的礼部尚书则换成了弘治六年状元,南直隶昆山的毛澄,又一个毛部堂,只不过这位毛部堂就有眼色多了,废除八股就被迅速的推行下去,轰轰烈烈的科举改革开始了。

    科举改革并不仅仅是张超一个人的功劳,来自于浙江的国士张璁同样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就在张超表态赶走毛纪的当天,已经观察张超很久的温州名士张璁连夜拜访了他。

    张超当然知道这位张璁,在原来的历史上他应该在三年后考中进士,然后借助大礼仪之争一飞冲天,最终三度秉政大明,而且干的相当不错,即使是因为大礼仪之争对他十分讨厌的明史编写者骂他性狠愎、报复相寻、不护善类,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刚明果敢。

    这一次张超看到国士院名单有张璁,第一时间就进行了调查,按照规定成为国士虽然享有五品官的待遇,但是不再有机会继续参加科举,也不会外放为官,所以张超对张璁的选择虽然有些遗憾,但也相当佩服他的果断,毕竟此时张璁才四十多岁,在仕途上还是有希望的。

    当然张璁并不会看到未来,他第七次在北京参加会试,当然结果还是没有考中。年过四旬的张璁喝得酩酊大醉。但是当他听到张超下令各地竞选国士的消息时,张璁立刻烧毁了科举用书,并立刻离京,发动所有的力量顺利的竞选成为了浙江的一名国士。

    张璁知道国士院只是一个台阶,要想尽展所学,获得当权者的注意,他必须拿出让当权者满意的东西。以他的能力,在得知张超明确的表态之后,就已经看出来这是张超与文徵明在唱双簧,这说明张超有心改革积弊,所以他连夜拜访了张超。

    张璁提交给张超一份关于科举改革的策论,张超看完之后,不由得连声感叹,“如此大才,竟然七次会试而不中,考官之责也!吾改革科举,有秉用相助,大事成矣!”

    说完之后,张超下令立在一旁的幼子明洋以师礼拜见张璁,又与张超叙了同宗,以兄弟相称,然后设宴招待张璁。

    这一连串高规格的待遇让张璁感觉到了从所未有的温暖,决心全力辅助张超做好科举一事。

    那么张璁提出了哪些建议,惹来了张超这般欣赏。张璁的策论提出了目前明朝科举的问题,包括文风过于浮华、考官录文不实、所选的考官不行。

    张璁认为,凡考试文风“务要平实尔雅,裁约就正。说理者,必窥性命之蕴;论事者,必通经济之权;判必通律;策必稽古。非是者悉屏不录”;如果按照这条路子坚持下去,至少明末会少很多“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空谈家。

    针对考官,张璁认为各省乡试教职考官皆出于私荐,外帘之官得以预结生徒,密通关节,干预去取,获隽之士,多系权贵知识子弟,不公之弊,莫甚于斯。就是关节已经事先打好,能录取的人都是权贵子弟,寒门入学无望。

    所以张璁建议派出京官参与乡试,打破地方科举垄断,真正为国选材,并且禁止考官与考生结成座师与门生的关系,认为这样非常容易结党营私。

    同时张璁还建议三途并举,避免科举一家独大之地位,提高监生和荐举官员的质量和地位;二是对学政进行整肃,淘汰不合格的学官和生员。

    最后张璁还认为应该让地方官与中央官员流动起来,非历州县者不得升科道,部属非历郡守者不得升列卿。凡京官自五品以下有未历外者,许吏部亦量推补守令,以习知民事。

    虽然张超有自己的盘算,但是光凭这篇策论,张超就知道张璁是难得的经世致用之人,必须要充分用好他。

第581章 改革从科举开始() 
张超连夜对张璁的策论进行了一番修改,添加了一些自己的东西,比如鼓励办学,扩大基础教育的范围,增加一些专科教育等,然后张超让人将策论抄录了几十份,请来了朝中重臣还特别邀请了杨一清张璁文征明这些对教育有见解的人一起过来商议。

    张超以人的一生为例,能够在科举上面有所成就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人,绝大部分孩童受教育的目的在于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不会算错账,日后可以有一个不错的工作。而工作安稳的人才是大明的中坚,他们提供粮食赋税,而且并不会造反。

    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以识字为主,张超建议增加基本的数学教育,目标在于让十岁以下的儿童学会认识常用几千汉字和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

    而到了十岁之后,稍稍长成,这时候就应该筹划孩子的未来。那些聪慧的孩子可以进入科举的学习,而绝大部分孩童在这个阶段就被淘汰了,但是识字会算账可以说是终身受益。

    一个孩子从识字到可以参与童子试,最起码要经过五年以上的学习,所以这个阶段同样也有分化,读书有成的可以继续参加童子试,而期间希望不大的孩子就可以进入专科的学习,擅长算术的就可以培养做账,擅长动手的可以培养成工匠,医生等等。而这些专科学校不需要朝廷费劲,可以由民间办理,在南直隶已经有很多所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混的好的收入不菲。

    张超在这里强调了工匠的意义,随着大明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工匠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南直隶一个出色的造船工匠一年的收入甚至可以达到一年一百银元以上,这样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

    另外擅长制造枪炮,保养枪炮的工匠,军中十分需求,这一块朝廷必须加强对工匠的培养,没有好的兵器朝廷如何能够平定乱匪,扫灭鞑靼。

    而通过县试,府试,院试脱颖而出,考中秀才的才算是真正的士大夫,这之前被淘汰的还是有很多人,张超认为现在有很多头发白了还孜孜以求秀才功名的童生,这太浪费人才了,所以他的看法很简单,要从年龄上限制参加院试的童生年龄,比如说超过三十五岁就不给参加童生试了。

    而成为生员之后,一定要严格教育,不仅仅考试的四书五经这些要教,日后当官理政的常用知识也要教授。律法理财水利等基本的知识要具备,朝廷不要书呆子,这是各地学政的责任。

    所以一定要慎重选择学政,一定要加强对生员的考核,特别是常用知识的考核,必须有淘汰率,要能上能下,原来大明在这一块是空白或者不重视,现在必须补上。

    另外那些不孝悌的,喜欢嫖娼的,喜欢无事生非,人品恶劣的秀才各地学政御史地方官员要加强管理,纳入地方官的考核。

    张超前面所说的基础教育,朝廷只需要发几道圣旨,然后鼓励办学就可以了,可是说到学政对秀才的管理,这些大员们互相看了看,这些生员们有苦头吃了。

    接着到了乡试,张超明确一点,一定要加强朝廷对于乡试的管理,因为通过乡试的举人就可以当官了,不得不慎重。

    除了从中枢派出主考副主考以外,一省有资格担任内帘官的并不仅仅是学政,乡试考前一个月朝廷要求各地把有资格担任内帘官的官员公示,并且在乡试主考和各省巡抚巡按联合监督下当众抽取内帘官。

    除了这些,张超还让大家伙讨论如何增加乡试的公平公正,并且归纳在案。

    当然张超抢了地方官这一块蛋糕,他也给予了补偿,张超准备试行让各省巡抚和布政使主持招考经制吏。

    众所周知,明代的吏权势很大,动不动就架空了主官,甚至还可以世袭,这样一来弊病实在太多了。

    所以张超准备把这一块管理起来,地方有编制的吏员五年一轮换,不允许世袭,同时为了补充吏员,但凡是参加过县试的读书人都有资格考试,当然对于这些读书人,很多吏员的限制就被取消了,总不能不让这些人三代不考试吧。

    同时类似于捕头这样的强力人员,由各省按察使和都指挥使衙门主持录取,也同样取消了这些吏员的一些限制。

    这是两块大蛋糕,既逐渐提高了吏员的水平,又加强了管理,还增加了地方官员的权力,张超放了出来,想必各地地方官会十分高兴的笑纳。

    对中枢的吏员,由各部主持考试,参与招考中央吏员必须有秀才以上功名或者在地方有二年以上的经验,并没有犯错的吏员。为了鼓励这些吏员好好干活,只要五年之内没有差错,就可以参加吏转官考试,每一年朝廷留出一定的名额,保证吏员的上升空间。

    张超从科举提到了对于吏员的管理和改革,他彻底改变了明朝旧有的歧视打压吏员,却又依赖吏员的陋习。

    按照他的说法,一个参加过县试的读书人,就算考不上秀才,只要有吏才,先干两年地方吏员,再考中中央吏员,五年之后再通过吏转官考试,理论上十年内就可以转为官,而吏转官的待遇等同于举人为官。

    也就是说张超将三途为官改成了四途为官,面对质疑,张超的说法是朝廷对吏员太过苛刻,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那怎么可能?

    而对于国子监,张超的做法则有些特别,他不仅没有关闭花钱买监生的途径,还准备扩大这一块监生的数量,这样一来,有投票资格的读书人就会越来越多,国子监也更加鱼龙混杂。

    而对于两京国子监,张超增加监生的同时,却又要求加强对监生的考核,可以买监生,但是想毕业为官对不住,你得老老实实的学好。

    而对于举荐为官,张超扩大了范围。规定各省知府参议以上官员,军队都指挥使参将以上官员都可以举荐文武官员,但是必须参加中央统一进行的考试,考试分为常识和策论,只有考试合格的才可以为官。

    除了进士为官地位起步稍高,最起码是县令开始,吏转官,监生为官,举荐为官的待遇一律相同,都是从地方的八九品官开始。

    但是朝廷又通告天下,对于官员的提升一律以考核为基准,不允许因为是进士就另眼相看。

    另外他采纳了张璁的意见,对于京官和地方官进行不断的调动,张超特别规定,翰林出翰林院后必须担任一任的知府,方才可以转任词林官。而担任中枢六部侍郎级别的官员必须有地方巡抚的任职经历。

    张超这一份教育和官员升迁的改革方案一经提出,立刻就引起了轰动,朝野上下立刻议论起来。

第582章 残酷的真相() 
“子卓,朝廷有那么多官员的名额吗?”

    谁也想不到,一直沉默不说话的杨一清首先问了起来。作为国士院资历最老,地位最高的人,杨一清坐镇国士院第一把交椅是毫无疑问的。

    张超点点头,“本朝地方官员太少,吾有意在地方增加官员数量,以加强对于地方的控制,吏部会仔细计算所需要的官员数量,不使有冗官出现。

    至于多出来的官员的薪水,朝廷这段时间光光裁撤的锦衣卫和其他人员就已经足够支出了。

    朝廷的钱要用在合适的位置上,不能养太多的闲人。”

    听张超这么说话,杨一清沉默了,事实上杨一清已经听出了张超改革的本意,他在拉拢士大夫。

    让考不上举人的读书人到地方为吏员,然后又给吏员留出升迁的空间,那么这些人一定会感激他。

    而扩大纳监又给了很多有钱人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通过纳监寻找出路,并拥有选举国士的资格。

    最关键的一点是张超允许四品以上官员推荐官员,这个口子开的太大了,原来只有顶级官员才有的资格,所以杨一清可以肯定未来将由无数官宦子弟通过这一条路进入仕途。

    所以中高级官员对于张超的改革一定会全力支持,而利益受到冲突的只有低级官员和地方的吏员,偏偏他们的话语权不够,只能眼睁睁的被欺负。

    所以这一次所谓科举的改革本身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杨一清看的很清楚,他也果不其然的同意了,虽然他没有儿子,但他也有亲人门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