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德嗤笑道,“不学无术,还洋洋自得!”

    江彬很成功的转移了正德的注意力,很快正德就把张大小姐抛之脑后,君臣说说笑笑就离开了豹房,跑去参观教坊司了。等皇帝走远了,钱宁怕了起来,心事重重的看着江彬和正德的方向,两个眼睛直冒火。

    再说张超,无奈的打发走了爱女,心中很是不快,纪先生知道张超不高兴,却笑着禀告道,“东主,您请的那位已经到京了。”

    张超点点头,“那你我就去见一见老朋友,要说起来,也有一段日子没见了,听说这段日子张西麓过得很不舒服。”

    “呵呵,罚米例一出,天下多少人倾家荡产,张安定能保全性命已经是万幸。要说起来,当日东主为了他,牺牲真是不小呀!”

    “人才难得,人才难得,总让吾这同年待在家中,实在是浪费人才,所以就想着请他出山。”

    “东主,您这般盛情,想必张安定会很乐意的。”

    张超与纪先生谈论的正是张彩,这位闻名天下的刘瑾同党,在刘瑾倒台之后,顺理成章的依附张超,又在朝中混了一段时间。

    等张超丁忧,他就被赶回了老家,可是在老家,张彩可不像其他致仕官员那般逍遥自在的待在家中养老。对张彩恨之入骨的官员们,想着法子的折腾张彩,弄不倒张彩,张彩的家人子侄也有一大堆人盯着,不把他弄倒决不罢休。

    这样一来,张彩在老家哪里待得住,所以就积极谋划要复出,可这更不容易,张超自己占了吏部尚书的高位,没办法让给他呀。

    张彩无法回到官场,又担心小人迫害,只好不断写信给张超诉苦。张超虽然回信,但是对于张彩复出却一直不表态,慢慢的张彩的语气就越来越卑谦,最后喊出了看在同科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张超这才派人把张彩全家悄悄地接到天津,因为张超对于张彩的安排就是,让他辅佐明海,在海外好好锻炼一番,可是如果不打磨一下这位桀骜不驯的前尚书,张超担心张彩出什么幺蛾子。

    张彩与纪先生乔装打扮出门,来到了一出隐蔽所在,锦衣卫的耳目,张超早就了然如胸,要想躲过去太容易了。

    张彩已经察觉不对,他们父子家人十多人从安定老家竟然被接到了千里之外的天津,而不是京师,这太过奇怪了,难不成他要出海?

    再然后张彩与妻妾子侄分开,独自来到了京师,愈发觉得不对的张彩到了此时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办法施展,因为他虽然一路都过得很是舒服,但是总有人在看管着他。

    就在张彩愁眉苦脸,想着如何脱身之际,帘子被掀开了,张超带着纪先生走了进来,“尚质兄,多日不见,别来无恙乎?”

    张彩闻言抬起头上,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是因为他见到了张超,而是因为他见到了纪先生,这个刘瑾最重要的谋士,听说刘瑾之死就是因为他献上的春药出了问题,而这个人现在竟然堂而皇之的与张超走在一起。

    张彩是多么聪明的人呀,他猛地就想明白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刘瑾竟然成了张子卓的一把刀,用他砍完了自己的对手之后,随后就丢在一旁,跟尿壶一般。

    想到这里,张彩就不由得暗恨不已,自己该有多么傻呀,为什么会跟刘瑾搅在一起,现在竟然落得了这样的下场,想想靳贵,想想宋珫,张彩就想流泪。

    而张超光明正大的带着纪先生来看自己,这么隐秘的事情也不怕告诉自己,那么张彩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他的家人会被送到天津,日后恐怕自己也只能依附张超做些隐蔽的事情。当然他也不用担心张超会害自己,要想这么做,张超根本不需要这么费事。

    张彩慢慢的站起身,对着张超深施一礼,“东主,不知道你有何吩咐?”

    张超回头对着纪先生一笑,“怎么样,老纪,这才是天下一等一的聪明人呀!”

    张彩苦笑着说道,“张某哪里敢称聪明,连刘太监都被张公玩弄于股掌之间,在下这点小花样又哪里瞒得住东主。”

    张超摇了摇头,“尚质兄,你错了。吾与刘瑾相识那么多年,对此人太过了解了,要是不防着一手,那才是愚蠢。安插纪先生属于一步伏笔,但是并没有想到刘太监会闹得那般惊天动地。

    倒是尚质兄,你虽然太过追求仕途,但你的才干却天下罕有,所以在下恳请你出海辅佐吾子攻伐南洋。”

    张超刚刚说完,张彩一屁股坐到地上,再也起不来了,他颤抖着声音问道,“子,子卓,你莫非在开玩笑不成?张某何德何能,竟敢做这等大事?”

    张超呵呵笑着并不说话,这时候纪先生微微一笑,“西麓公,事到如今,你觉得还可以推辞吗?”

    张超想了好长一会,苦笑着说道,“确实没有办法推辞,只是张公之子竟然在攻伐南洋,真是让人不知道如何说才好。”

第549章 欢乐时光6() 
张彩继续苦笑着说道,“张公竟然有这么大的雄心,在下真是万万想不到,恐怕他的不仅仅是在下,就是朝中也没有一个人想得到。”

    张超叹了一口气,“尚质兄,你恐怕误会了,在下如此做,不过是狡兔三窟,给自己和张氏留一条后路罢了。

    想必你也知道,吾善于经营,时至今日,一年至少有几百万银元的收益,这么大的产业,大明是容不下的,很多人或多或少的提醒过吾沈万三的教训,所以吾当然从善如流。”

    听张超这么说,张彩愈发的发呆,他想不到张超的后路竟然是如此,不愧是带过兵的猛人呀,留后路的办法就是与众不同,只是这样真的有用吗?

    当然张超嘴上撇清,实际行动却证明了他的烦心,这一点三人都心知肚明。但是到了现在,也由不得张彩不从了,他悄悄冷静了一些,“东主,不知道你准备如何安置在下?”

    张超这才一五一十开始交代起来。张超想到张彩,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在南洋最重要的权力支撑汪直身体不行了,虽然对于第一天张超也有准备,但是有能力的人才总是多多益善的,更何况是张彩这样的人物,用来对付南洋的那些牛鬼蛇神正好合适。

    张超与张彩交代清楚后,张彩一家就立刻出海,举家赶赴南洋。等张彩吐的你死我活,终于适应了海上的生活之后,船队已经到达了东海。

    这个时候张彩也开始走出船舱透透气,养尊处优惯了,这一回张彩可是遭了大罪,可是一家老小都在这条船上,他甚至连抱怨都不敢乱说。

    当然张彩也不是一般人物,他试着跟身边的看守聊聊,当然也不能说是看守,应该是保卫对他倒是很尊重,这个张超特意挑选出来的保卫姓王,属于王六的族人。

    张彩看着大海上往来的船只,“没想到海天之间竟然有这么多船只?”

    王保卫点了点头,“张先生说的是,这都是开海的功劳呀!”

    说完,王保卫就给张彩介绍起大明的海外,“张先生,现在我们船在东海上,您远远可以眺望的陆地就是松江府。

    自从开海以来,南直隶的丝棉等物出口越来越多,往往一船货物出去就能换回一船的金银,所以这海上行船之人也是越来越多。”

    张彩点点头,“老夫在京之时已有耳闻,听说在江南依靠开海富裕的人越来越多,百万身家的大户越来越多。”

    张彩说完不由自主的舔了舔舌头,南直隶豪富之人太多,当年他也曾想打主意,可惜呀,南直隶出海的商户往往抱成一团,彼此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另外刘瑾在南直隶也有不少朋友,他若是动手了,惹来了刘瑾可以就不妙了,所以思前想后,他还是没有敢伸出爪子,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万幸,无形之中竟然留了一天后路。

    王保卫不知道张彩心里的弯弯绕,他点了点头,“只要敢于经营,敢于冒险,百万身家不是一时半会可以积累的,但是十来万身家还是很有可能的。”

    听王保卫说的这般坦然,张彩心中一动,“王保卫,你既然这么说,想来没有百万身家,也有几十万身家了。”

    王保卫意味深长的看了张彩一眼,笑着解释道,“吾靠着东主,每年有固定的薪水,还有各种奖励福利,另外在南洋还分配有万亩良田,由家人负责管理,一年三熟,一年下来怎么着也有几千银元的收益,虽然不算很多,但胜在稳定,都是辛苦钱,在下也拿的安心。”

    听王保卫这么一说,张彩的心直往下沉,张超竟然出手这么大方,那他怎么也不可能收买的到,“王保卫竟然有这样的收入,看来是张公的心腹之人,深受张公的欢心了。”

    王保卫笑的更是开心,“在下哪里算的上是什么心腹,只不过在下的长辈追随东主多年,在下依靠的不过是先辈的余萌,直到今日也不过是二等校尉的待遇。

    要说起来,张先生这一次出海来到吕宋,按照东主的特批,一来的待遇就是一等校尉的待遇,您不知道这个消息一旦泄露出去,该羡慕坏多少人。”

    王保卫越说越是羡慕,张彩见他如此,心里倒不是很吃惊,在他看来,以他的才干,只比这个武夫高上一等,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

    “一等校尉?二等校尉?这是什么职司?莫非是东主所创?”

    王保卫点了点头,“东主按照军中制度将我等在海外的家臣分为四等十二级,四等就是将军,校尉,都尉,武士四等,每等分三级,每一等级的待遇和年俸各不相同。

    如张先生这般,刚刚投靠东主,就被授予一等校尉的您可是第一人。按照规定,您的年俸就有一千银元。

    年俸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您的家族可以被分配五万亩良田,还有宅院奴婢,再加上山林矿产,一年收入两三万银元最起码的,如果运气好,在分配的山林地下发现了矿脉,那更是立刻暴富,我若是张先生,到达吕宋后,就立刻贷款置业,这样不用数年,就可以立刻富裕起来。”

    张彩越听越是吃惊,不由得十分吃惊,“老夫竟然可以分到五万亩良田,这南洋域外之地竟然有这么多的良田?”

    张超当了很长时间的京官,家底当然十分富裕,但是这个人除了贪恋女色,事实上对于钱财不是很在意,张超这么大的手笔,一上来就是五万亩,那他在南洋该有多大的地盘呀。

    王护卫这时开始解释起来,南洋地广人稀,说是分配给张彩五万亩良田,但是都需要张彩自己去开垦,都是生田,但是这些田地开垦之后肯定是一年三熟的良田。但是开垦需要的农民,工具,种子都需要张彩自己花钱去筹备。

    听到这里,张彩也愣住了,“老夫哪有那么多的钱粮去筹备这些?”

    王护卫哈哈大笑,“张先生莫急。像您这般初到南洋的人当然都没有多少钱,但是东主有呀。

    按照级别,您可以申请一笔无息贷款,用来购买农民和物资,这样不就有启动的资金了吗?

    南洋开垦的土地,五年免税,再过五年可以免半税,早一日开垦出来,早一日获益。若是三年都开垦不出,会被没收入官的。”

    听到这里,张彩也是暗自竖大拇指,这张子卓手段真是高明,他唯恐部下不用心垦田,竟然想出了这么一个招数,怪不得他这么舍得,几万亩几万亩的授田,原来都是荒地,瞧他生意做的,怪不得有这么大的家业。

第550章 欢乐时光7() 
张彩听王保卫说完,连连点头,“这倒是不错的办法,东主富裕,贷出一些钱粮确实不难,只是这种地的农夫,还有这诸多农具,想必没有那么多吗?”

    “前些年,大明没有战事,那种地的农夫确实不多,无奈之下,我等只好想办法从日本买一些农夫,这群矮子倒是听话至极,只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家伙也不敢太过放心。

    这几年大明战事不断,那贩奴船一船船的运人过来,如此农夫是肯定不缺的。至于农具,”

    王保卫突然笑了起来,“南直隶广东福建的铁厂一年可以生产无数工具,东主都是一船一船的往南运,您不用担心,农夫和农具都会折成银子直接贷给您,您根本不用担心有短缺。”

    说到这里,王保卫很正色的说道,“张先生,海外之地,根本不是什么穷乡避壤,只要肯用心,赚钱是很容易的。

    以您的大才,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您只需要安排家人管理就好,您最重要的是辅佐好三公子,这才是您要做的。”

    “三公子?”

    张彩眯着眼睛,王保卫点了点头,“家主已经确定三公子为少主,所以南洋一切事务皆托付给三公子,现如今吕宋,马六甲等皆臣服张氏,所以统由三公子统领。当然南洋还有不少土番不遵从张氏,现在二公子正率军讨伐。”

    张彩知道张超的家事,没想到他这么果断的废长立幼,他这时候想起来张超的交代,让他辅佐少主,讨伐南洋,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张氏已经这般强大了。

    到了现在,那些大明有数的藩属国竟然已经归在了张氏名下,这样大的事情朝廷竟然不知道,大明福建广东的官员真是该死。

    事实上张彩真是冤枉了广东福建的官员,张超对于南洋的攻伐是用了琉球国的名义,而大明对于藩属国之间的撕逼,向来是不过问的,特别是琉球那般温顺,对于大明的朝觐从来没有短缺,大明才没有多少动力管他们怎么欺负南洋的土番。

    张彩又仔细打探了一番南洋的形势,事实上张氏的核心地盘在吕宋岛上,在永乐帝年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曾经任命一个汉人作为吕宋总督,所以汉人特别是闽粤人在吕宋岛有很强的影响力。

    汪直成为了琉球国的太上皇后,根据张超与他的筹划,以张家英等张家的精锐一千多人为核心,以日本战俘,福建海盗以及琉球王的军队为臂膀,汇集了五千多人在弘治八年侵入吕宋,迅速在当地站住了脚跟。

    吕宋岛以稻米椰子闻名天下,又有开发基础,张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