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仔细盯了几眼超哥,“老夫跟子卓也算是忘年之交,又痴长几岁,倒有几句肺腑之言,希望子卓能够听取一二。”

    “子卓胸中自有一番沟壑,又少年成名,必然会有一番事业。日后若能执政一方,还请怜惜百姓辛苦,心中当有万民呀!”

    超哥知道黄大夫都是金玉良言,十分感激他的真诚,于是深施一礼,谢道,“多谢黄老良言,张超一定谨记于心,不让黄老失望。”

    黄大夫见超哥态度很是严肃,知道他听到心里去了,心里很高兴,又主动说起来京中的见闻。

    “这次除了刘阁老,礼部尚书丘大人,户部尚书李大人,工部贾大人也都问过你,不过他们关心的是你怎么写的那本种痘报告,让我多说说细节。”

    超哥也是吃惊不少,“好家伙,六部来了三个,那份报告不就是详细了些,其他也没什么呀,只要认真统计很容易做到呀。”

    黄大夫摇摇头,“我看没有那么简单,要不然不会这么关注。”

    超哥也有点蒙了,不过他最近折腾的事情太多,也有点不在乎,反正该咋样就咋样呀,关注就关注吧,我一个小秀才离这些大佬还远得很,谁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说完了跟超哥相关的,黄大夫也说了一些八卦新闻。

    比如前首辅万安,黄大夫就绘声绘色的说起了他怎么被赶下台的。

    “我来京前,也听说过万安是怎么下台的,本来以为是人讹传讹,一个大学士怎么会如此不要面皮,谁知道,我在京师听到的比传闻的还要夸张。”

    就说起了万安的一些事情。

    故事一,万贵妃虽然宠冠六宫,却是出身低微,很羡慕家世好的人。万安就自称是贵妃的同族后辈,又七绕八绕的跟贵妃的弟弟万通成了亲戚,两家时常走动。

    万安就利用这层关系,让妻子随时到后宫走动,同时替他打探宫里情况。

    故事二,先帝有点口吃,就不太喜欢见大臣。这一年彗星冲撞了太微星,老天爷都发警告了,大臣们就想着跟皇帝聊一聊这个事情怎么解决。

    于是好不容易把先帝请出来了,谁知道话还没说上两句,万安就“万岁万岁万万岁喊了起来。

    先帝一看,事情完了呀,就走了,真走了,大臣们一下子都懵逼了。所以万安就得了个万岁阁老的雅号。

    故事三,先帝有些特别的爱好,比如喜欢看看小黄书什么的。万安就把这方面的见解献给皇帝,还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讨论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又得了个雅号洗屌相公。

    黄大夫说完这三个故事,才说起万安的下课经过,“先帝驾崩后,今上发现了万安上的那些奏折,觉得实在是太丢人了,就让怀恩公公拿给万安看,就这样,万安还不舍得辞职,最后逼的怀恩公公摘了他的牙牌,把他赶了出去。”

    最后黄大夫说道,“世上怎么会有这么不要脸皮的人呀,还是当朝首辅,我看是泼皮无赖也比不上。”

    超哥虽然后世也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当真正有人把当时的情景绘声绘色的描述出来的时候,也是笑的肚子疼。

    超哥一边笑着,一边说道,“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文化人耍流氓。果然没有说错呀。”

第54章 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 
说完了万首辅,当然免不得又得八卦下本朝刚刚过世的名女人万贵妃。万贵妃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

    黄大夫说道,“我们南直隶这边都流传万贵妃为人妒忌,后宫有怀孕的,都被她暗地们派人打胎了,以至于今上的生母纪太后,也没逃了万贵妃的毒手。只不过当今命大,活了下来,不过头顶有好几寸没长头发,就是被堕胎药害的。

    超哥点点头,“确实如此。”他后世中也是这么看到的,还说的栩栩如生。故事很长,大概是这样的,

    万贵妃得宠于后宫,此人除了当红,性格更十分“红眼”,因为自己生不出儿子,最恨其他嫔妃怀孕,谁怀了就果断逼其堕胎。

    可怜先帝的后宫佳丽们,隔三差五就要被强制人流,偏偏先帝本人还蒙在鼓里。就这样皇帝茫然,贵妃嚣张,这缺德事一干就好些年。

    有一个给皇帝整理图书的姓纪的宫女,不知道怎么回事让皇帝看的激动了,就临幸了他。谁知道这么一下子就怀孕了,

    纪宫女就被灌了堕胎药,不知道是不是堕胎药的效果不好,还是圣天子自有天助,反正堕胎药没起到作用。

    继续大着肚子的纪宫女没办法只好偷偷躲了起来,没想到快生了还是让万恶的万贵妃给发现了,就又派一个叫张敏的太监去执行堕胎任务。

    这个跟大明星同名的太监,却认为“皇帝连儿子都没有,怎么能这样的事情呢?”不但不执行不说,还把纪宫女给偷偷保护起来,让他生下了一个麟儿。

    纪宫女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没法子照顾这个孩子,所以小孩子长得很瘦弱,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

    所以宫中的姐妹们,太监们都来照顾,最后连被打入冷宫的废后吴氏也参与了拯救这个小宝宝的活动,一晃眼小宝宝就摇摇晃晃的长到三岁。

    有一天,先帝晚上照镜子,想想自己年岁不小,也快奔三的人了,膝下却连个娃都没有,整天被自己的老母亲还有朝堂上一群大臣猴急着催,说再没太子国基都不稳,连头发都急白了。

    一下子万种情绪涌上心头,叹气着眼圈就红了,慌得身旁太监,还是那个张敏,看不下去,索性豁出去说实话:皇上您别这样,您有儿子啊,都三岁了!

    就这样,这个幸运的娃娃,得以和先帝相认,并立刻被立为太子。

    但这个大团圆结局,却把恶妇万贵妃给气坏了,那个给皇帝说了事情真相的张敏,事后就被迫吞金自杀了,而小太子的生母纪氏,也没逃了万贵妃的毒手,不久后离奇身亡。

    看这情况不对,先帝的母亲,皇太后周氏坐不住了,就把太子接到自己身边亲自照顾,这样小太子才没有了安全问题。

    皇帝想缓和两宫的关系,就让万贵妃试着套近乎,请这小太子喝肉汤,没想到小太子直接硬邦邦顶一句,我怕汤里有毒。

    这可把万贵妃更吓坏了,现在就这么恨我,将来当了皇帝我可怎么办。

    所以万贵妃就改变了对待宫妃的态度,现在你们可以放心大胆的怀孕了,老娘不管了。这下子先帝精研房中术的本事就显露出来了,一下子宫中多了好多小宝宝。

    随着太子的长大,万贵妃就越发的担心未来,所以就不断的撺掇着先帝换太子。幸亏老天爷帮忙,泰山连续几年地震,吓住了先帝,才保住了今上的太子之位。

    这可吓坏了万贵妃,一个没扛住,就呜呼哀哉了,痴情的先帝也随着驾崩,现在太子继位了,就是当今的弘治皇帝。

    超哥想起这么一大段,心里想,狗日的,我前世三十岁连媳妇都没有,更别说儿子了,三十岁没孩子有什么打紧的,还是青少年呢,皇帝有那么着急吗?

    果然黄大夫摇摇头,“哪有这些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各种各样的段子都在瞎传。”

    贵妃实在是太有名了,又刚刚离世,在京师她的各种事迹也在流传,也没人管。

    黄大夫憋不住,就分享了自己在南直隶听来的版本,没想到却让知情的太医给鄙视了,说他这个说法有太多的漏洞。

    第一个漏洞就是,万贵妃既然飞扬跋扈,以至于后宫谁怀孕就害谁,但今上出生前,他的二哥悼恭太子不就早他一年出生了吗?还活蹦乱跳的活到三岁。

    所以先帝是一直有儿子的。特别是今上出生那一年,悼恭太子还在世,这个张敏说先帝没有儿子,这一点就自相矛盾,不靠谱。

    第二个漏洞就是,那个太监张敏,前两年才死,这个时候太子都十几岁了。

    黄大夫又说道,“那个知情的太医还私下里跟我透露说,万贵妃曾经抚育过今上。不过现在圣旨不让讨论万家,所以他没有跟我说仔细。”

    超哥听完就接着说道,“应该还有一个最有力的漏洞没有说。今上继位之后,没有报复万家。

    如果真的万贵妃害死了纪太后,今上能不报复万家吗?孔夫子都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天子报复万家,绝对没人会说天子做的不对。

    当年,宋仁宗被刘太后把他当亲儿子照顾,等到太后死后,他知道了自己生母的消息后,也毫不犹豫的包围了刘家,然后开棺验尸,当发现自己的生母是按照皇后的礼仪安葬后,才罢休。

    今上一不报复万家,二不开棺验尸,可见纪太后的死因跟万贵妃应该没有关系。”

    黄大夫也赞同他这个观点,就奇怪的问道,“既然漏洞这么多,为什么还流传的这么广呢?”

    超哥也不太明白,“可能就是先帝和万贵妃的感情太过奇葩把,大家都好奇的很,不断的添油加醋,以至于出现了这么多的漏洞。”

    “我觉得可能就是今上生母地位很一般,万贵妃想学北宋的刘太后,亲自抚育今上。但是没有处理好与纪太后的关系。

    纪太后早逝后,最终与今上产生了矛盾,但也不至于害了纪太后。”

    黄大夫略有所思,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你认为真正的万贵妃该是什么样的人?”

    超哥想了想,说道,“应该是一位女中豪杰吧。作为本朝的皇贵妃,也是事实上的皇后。不管有多少争议,先帝对她的感情能几十年不变,可以说做到了生死挈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都说天子多情,但也无情,她能经营的这么好,这一点太不容易了。”

第55章 超哥的安排() 
这次迎接圣旨是张家的大喜事,所以超哥兄弟三个都出席了。

    当夜,种痘社聚会完毕,送走钦差之后,超哥因为与黄大夫彻夜交谈,也没有去二哥家。

    第二天一早,告别了黄大夫,超哥就随着来接他的二哥平宁去了他家。上一次来到府城,没有去平宁家已经被埋怨过一次了,这次他不好不去,让二哥落下话柄。

    不过超哥看着二哥有点不太对劲,心里纳闷。实际上老二没别的问题,就是有些眼红了。

    老三中了个头彩,现在成了监生,是老三用命换来的,理所应当。老大是族长,平时对老三也特别好,亲侄子明德娶了李家的小姐,侄子有了大喜事,作为叔叔的当然很开心。

    但是平宁的心情就是不太好,怎么着老大老三都有了好事,那我呢?虽然年轻那会不懂事,出了一些笑话。

    现如今成家了,也收了心了,现在在府城开着两个店面,也算是事业有成。难道就因为跟老三离的远了点,关系冷淡了,所以有了好事就没有他的份?

    眼看着自家的明英也有些大了,也要着急他的婚事了,明德娶的媳妇那么好,明英也不能太差呀。

    平宁心里这么想,脸上不自觉就有了点流露。不过嫂子倒是看不出什么不对劲,很热情的招待了他,把他们兄弟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酒足饭饱之后,兄弟们聚在一起聊天。二嫂也拉了侄子明英加入话团,明英小明德四岁,刚好十一岁,现如今在一家私塾读书。

    二嫂周氏突然问道,“三弟,你现如今已经是监生了,我们妇道人家不晓事,能不能说说啥是监生?”

    平宁不高兴了,“去去去,我们大老爷们聊天,你掺和什么?”

    超哥知道二哥是嘴上硬挺,就笑着劝住他,“二哥,没事的,都是一家人,一起聊天就该和乐融融,何必分开,二嫂想说什么就说。“

    周氏笑着恭维道,“你瞧瞧,三叔不愧是读书人,就是会说话。”

    超哥就给她解释道,“二嫂,我原来是县学的生员,就是县学的学生。这个国子监是大明朝中央开的学校,南京北京各有一所,监生就是说,我是这个中央学校的学生。”

    二嫂接着问道,“那这个监生跟原来的秀才有什么不同?”

    超哥想了想,“监生最大的好处是肄业之后可以当官。”

    二嫂又惊又喜,“啊?监生都可以当官了,那不是跟举人一样?那我们张家不就改换门庭了,以后是不是不用交税了,县上的税可是不轻。”

    超哥郝然道,“那倒不是,我这样的监生是不如举人的,税还得交。”

    二嫂听完,就有点失望。

    大哥平安看超哥有点尴尬,就安慰道,“你还年轻,现在都是监生了,在南京好好学上几年,再考个举人,还来得及。”

    二嫂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忙说,“大哥说的对,三弟还年轻,肯定会考中举人的。”

    又急忙转移话题,“三弟,你侄儿明英这几年一直在私塾读书,听先生们说,很是顽劣,书读的不好,我和你二哥都有点担忧,你书读得好,能不能给出出主意呀。”

    二哥还不等她说完,就瞪了她一眼,骂道,“三弟还要读书中举,这是头等大事,你瞎折腾什么?”

    超哥被这公婆两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给挤兑住了,又想到二哥一路上神情不对,就大概知道了他们的心思。估计是看着明德得了好处,坐不住了。

    超哥想了想,就对两位兄长说了下自己的安排,“二哥,现在我还在丧期,孝期未过,加上栓儿还小。我打算等丧期过了,迎娶了小妹,再去南京入读国子监。这样算来,怎么也得下半年了。”

    “南京那边读书条件肯定比庐州府要好,我想让明德,明英两位侄儿一起去南京,找个好先生,让他们跟着我读书。二嫂,你看这样可好?”

    二嫂听完当时就眉开眼笑,连忙说道,“那敢情好,那敢情好。”

    大哥听完,有点不放心,就说道,“你两个侄儿跟着你,不会影响你读书吧。”

    二哥也点头同意大哥的看法,“你读书是大事,可不能让这两个小子给耽误了。”

    超哥摇摇头,说道,“不碍事,我会请一个先生专门教他们两个,不会耽误了我的学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