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走了上前,幽幽的说道,“到底是父子一场,就算是你为了亿万家私有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你又何必做得这般绝?”

    张超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并没有回头,“你不懂,我这是为了明威好。”

    张超说完之后,叹息的说道,“吾现在已经是孤家寡人了,你还要离开我吗?”

    “不是夫君令妾身回老家吗,现在又有空想起妾身了?”

    张超摇了摇头,“你想怎么做,都随你,随你!”

    说完之后,张超背着身子离开了,留下了小妹一个人待在甲板上发呆。

    就在张超的船队到达南京之际,大明的官军在河南与蓝衣军进行了一场决战。自禁军出征以来,这些好不容易能够离京的大兵们,并没有多少心思放在战事中,反而对经过的地方不断勒索,即使右都御史几番约束,也无济于事,马文锡又气又恨,却又无可奈何。

    对此惠安伯张伟却很是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大军出外,本来就缺少消遣,士卒又行军劳累,地方上贡献一些乃是理所应当。

    看看他们的装备的盔甲,枪炮,都是军中罕有的利器,听说那些响马贼连一把大刀都没有,在官军的雄威面前,只知道闻风而逃,这一次出征只不过是一场游行罢了。

    面对官军的强大力量,各地的响马贼节节败退,而在豫南的蓝衣军却突然北上,这样一来,河北的响马贼就不得不与蓝衣军聚集在一起,共推刘惠为首,称为奉天征讨大元帅,打出了一个十分响亮的旗帜,“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

    除此之外,蓝衣军在占领区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这样一来无数官绅就逃到了官军所在地,请求张伟立刻进剿蓝衣军。

    刘惠在听到官军的行为之后,置左右两翼的河南山东官军于不顾,突然北上对实力最强的禁军发动了袭击。

    松懈的官军面对当面精心挑选的数万蓝衣军竟然不堪一击,战斗打了不到半天,明军就崩溃了,崩溃的明军丢弃了枪炮盔甲,四处乱窜。

    右都御史马中锡战败之后被俘,刘惠见到之后,马中锡大骂不止,希求立死。谁知道刘惠笑着说道,“此人忠直可嘉,不如放归去。”

    大胜之后,刘惠十分高兴,这可是朝廷的禁军呀,装备十分精良,虽然刘惠很明白团营的腐化,但是身边的这些豪杰并不知道,中原大地的江湖豪杰并不知道,所以此战之后,蓝衣军必然会获得很大的发展。

    所以他能够宽容马中锡,既是佩服他的名节,也是明白杀了这样的人除了落了一个坏名声,却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他何苦坏了自己的名头,不过是一个无能的腐儒罢了。

    马中锡被蓝衣军释放,但是逃脱出去的惠安伯将一切失败的责任都堆到马中锡身上所以愤怒至极的大明朝廷立刻下令关押了马中锡,同时严厉惩处了败将张伟,夺了惠安伯的爵位。

    这一场失败彻底撕下了团营精锐的面皮,无奈之下,正德皇帝接受了知兵的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杨一清的建议,以大臣节制诸道军事,统一指挥。

    并同时下令驻扎在陕南的三边精锐,以及先期进入山东的蓟镇骑兵加入到对蓝衣军的镇压。以兵部右侍郎陆完继任右都御史,总兵官许泰统一指挥山东河南两省的缴匪,同时令直隶总督王琼戴罪立功,让他尽快率领直隶官军镇压河北的响马贼。

    王琼之所以获得了一个戴罪立功的处分,也是因为当他一听到张超丁忧的消息,就派人带着大笔的银票贿赂了豹房的几个红人,这才使得正德撤销了对他的罢免。

    王琼好不容易脱难,为了立功赎罪,他对于京畿南面残余的响马贼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进攻,在参将江彬的协助下,京畿南面的战事随着大批响马贼渡河逃到了河而南山东而逐渐减少。

    但是大批响马贼的加入,刘惠所部的机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蓝衣军避实就虚,分兵数路,在中原大地打起了游击,所到之处,不断的屠杀官绅,给贫苦农民分配土地,这对于当地的官绅而言是巨大的灾难。

    但是随之而来的明军,则成了还乡团,对于获得土地的老百姓进行镇压,成为老百姓最大的灾难。

    不断激化的战事逼迫无数流民逃离家乡,当丁忧在家的张超听到这一切之后,心里暗自感叹,现在真的麻烦大了。

第523章 乔宇来访() 
当张超听说蓝衣军开始四处流窜之后,就知道大明的麻烦来了。在原来的历史上,有两场十分相似的战事,一场是明末农民战争,另一场是清末平捻军之战,作战模式跟现在蓝衣军一样。

    当时基本上整个北方都变成了战场,在中原地区四通八达的平原地带,依靠着机动性,农民军和捻军带着官军到处乱窜,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最后明朝亡了,而清朝则启用了曾国藩李鸿章师徒,靠着近代火器,才把捻军逼到了一个角度,才最终解决了捻军。

    那么现在这一场剿匪战争会是什么样子呢?张超想了想,更大的可能性是类似于剿灭捻军。因为此时的明军还有相当强大的战斗力,而张超准备的北方机动兵团已经成立两年多了,早就整训完成,随时可以加入中原剿匪作战。

    但是目前北方宣大正面的草原还没有完全巩固,而鞑靼小王子在蓟辽两镇还有庞大的力量,通过对女真三部的征伐,元气已经恢复。所以机动兵团不太可能这么快就调动南下,毕竟大明中枢还是有足够的力量镇压蓝衣军。

    现在张超需要考虑他应该做些什么?就在他思考的时候,突然顺福跑来禀报,“老爷,南京礼部尚书乔乐平来拜访您了。”

    乔宇是山西乐平人,与张超年岁相当,与辽州王云凤、太原王琼并称晋中三杰,是成化二十年的进士,他是王恕当年在吏部的铁杆亲信,当然与张超尿不到一起去。

    乔宇一直在中枢任职,刘瑾专政期间步步高升,担任户部左右侍郎,结果刘瑾完蛋之后,他什么事情都没有,根本找不到他与刘瑾勾结的证据。

    这样的人物,张超执政之后,自然不太喜欢,但是张超与乔宇也没有多少利害冲突,而且两人还有同样的爱好,都喜欢下围棋,所以就把他升了一级,让他来南京担任礼部尚书。

    现在谁都知道张超丁忧回家,也不好待在杭州守孝,只好回到南京,整日里闭门谢客,谁也不见,那么乔宇这次过来拜访就有些意思了。

    事实上乔宇对于这位名动天下的张子卓也不甚喜欢,张超本事是大,但是实在太多事。现在国家动荡不安之际,张超这样的猛人却躲在家中丁忧,简直是极度的不负责任。

    当然乔宇也明白张超丁忧根源还是正德皇帝的问题,如果正德连续下圣旨,张超肯定会夺情视事的,可是前脚张超走人,后脚杨一清入了军机房。

    看起来张子卓这两年专权,没有驱逐刘瑾的党羽,大家伙还是有意见的,估计张超心里也明白,所以借着丁忧的机会躲一躲风头,等过了两年大家对他的怨气没了,这时候北疆攻略还是要他来执行,他再入京也不迟。

    问题是张超丁忧时的情况跟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谁也没有想到那个杀死焦芳父子的刘惠竟然这么厉害,一战就歼灭了上万团营。尽管京营战斗力一般,但是京营的装备比张超苦心经营的宣大新军还要优良,这样一群猪的速败结果让蓝衣军的战斗力大大提升。

    蓝衣军以刘惠为首,分成二十多个营,已经有十万之众,又由于河北响马贼的加入,骑兵数量也很多,所到之处,攻城略地,已经把河南山东搅合的一团糟,现在兵锋指向哪里谁也不知道。

    这种情况下,南京的高级官员们可就坐不住了,南直隶北方虽然有凤阳巡抚挡着,但是中都所在一马平川,偏偏留守的军队毫无战斗力,若是蓝衣军冲到了南直隶,甚至占领了中都,冲到了南京,那立刻就是弥天大祸呀。

    乔宇在团营惨败之后,立刻就意识到不妙,所以他迅速说服了南京六部和守备太监,咱们不能再等了,赶紧要想想办法,要是万一蓝衣军冲过来,谁能吃得消。

    可是大家伙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怎么办,最后乔宇这个领头的出了个主意,张子卓不是在南都丁忧吗,咱们问问他呀。

    如果要说最不愿意蓝衣军跑到南直隶的,张超肯定是第一个。大家伙跑外面看一看,江北现在种了多少棉花,而南京附近又有多少工场,这些虽说张超都卖掉了,但是谁都明白跟张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蓝衣军冲了过来,要论损失,张子卓肯定是第一个,所以他肯定很着急。

    而且咱们这些人在南京过着清闲的日子,手里没权没钱,要想做什么没有张超这个南都第一号的士绅的配合那是门都没有,所以现在必须要首先问问他的意见。

    乔宇这么一说,大家伙立刻就有了主心骨,所以共推乔宇来拜访张超。乔宇也义不容辞,主动来到了张府。

    现在的张府还是弘治初年张超来南都时期置下的,后来家里人口众多,又陆续买了一些周边的房屋,打通装修之后,变成了张府。

    但是相比于传说中张府的亿万家私,张府显得很是低调,当然早就有人劝说过张超,你都这么有钱有势了,怎么房子不住的好一点。

    没想到张超笑着说道,家里就那么些人口,地方小,住起来虽然有些简陋,但更加亲近。他这样的说法,让人不知道怎么评价好。

    想到这里,乔宇也觉得有些意思,张子卓这个人实在有些特立独行,听说他很不喜欢那个已经成为翰林的长子,竟然眼睁睁的看着长子成为王府官也不管不问,甚至还把夫人赶回了老家合肥。

    这一次守孝,夫人和长子也不在身边,看来确实是夫妻父子失和,很多人以为张超是昏了头了,但是消息灵通的乔宇却不这么认为,他以为张超故意冷落夫人长子,肯定有他的目的,很可能与张家的家业继承权有关。

    张超长子明威当年被刘瑾耍的团团转,所以官场上的人都知道此子忠厚有余,机变不足,估计是因为这个,张超觉得他不适合继承庞大的家业,这才想法设法打压于他。

    乔宇知道张氏豪富,但是直到来到南京,才明白张家豪富的程度,敌国之富恐怕真不是吹牛的,这么大的家业如何继承人能力不足,那确实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乔宇觉得张超做事过于极端,过于果断了,要知道就算明威能力不足,他也是翰林,至少在他这一代是不存在危险了,现在把明威排除出继承人行列,他的次子是个武人,余下两个庶子也毫无名气,那不是更困难吗?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当然对于别人家事如何八卦只能放在心中,乔宇现在更揪心的是北方的战事,也不知道张超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第524章 夺情() 
按照制度,官员丁忧期间除非是遇到丧事,一般是不见外客的。而乔宇是礼部尚书,他竟然不避嫌疑跑来见自己,要是被御史知道了,两人都要被弹劾的,所以张超理所当然的说道,“你去告诉乔礼部就说老夫守孝期间,不宜见外客,请他原谅一二。”

    “老爷,小人已经告知了大宗伯,只是大宗伯说有万分紧急的军国大事需要与老爷详谈,所以才不得不拜访老爷。”

    “罢了,罢了,老夫亲自去迎接于他。”

    所以张超就把乔宇迎到大厅落座,事实上张超也就是做做样子,丁忧官员归乡怎么可能会老老实实的待在家中,什么人都不见,但是这个姿态一定要摆,这是潜规则。

    乔宇先是对张母病故表示哀悼,劝说张超节哀,张超也回话表示感谢,客套了几句之后,两人进入了正题。

    乔宇恨恨的说道,“子卓兄,你一向丁忧在家,不见外客,恐怕不知道朝廷出了大事,可恨呀,那马中锡,张伟竟然吃了败仗,丧师辱国,马中锡被俘不知守节,真是丢人之至!”

    张超听完,立刻站了起来,脸色大变,“果有其事?吾竟毫无所闻,可有战报?”

    乔宇叹息着从怀里掏出来一份邸报,“此是漕督紧急报文,老夫从南京兵部抄录所得。”

    张超实际上早就看过了,但是他还是一目数行的看完,然后拍着桌子怒道,“张伟该诛!张伟该诛!就算是一万头猪,也不会一日之间被人全部抓去,何况团营装备不亚于宣大军,真是,真是……”

    张超气急败坏,发了一顿火,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吾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呀!”

    乔宇很理解张超的心情,他也得到消息,本来张超部署时,根本就没想过用团营,是正德派人跑去军机房传旨,结果张超不愿意得罪天子,也没有据理力争,他现在后悔也必然的。

    果然张超接着说道,“希大兄,你有所不知,刘惠非同寻常,此贼所部被称为蓝衣军,所到之处军纪严明,士绅尽被屠戮,却分田地于贫民,如此行径,小民必然拥护于他,这是劲敌呀!

    所以吾离京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心此贼,必须毕其功于一役!

    如今,团营一败,此贼必实力大增,中原各省恐民心大乱,欲平此乱恐非一朝一夕之功矣!”

    张超恨恨说完,乔宇也是叹息不止,他安慰张超道,“事已至此,子卓兄,你也不必如此介怀。只是现在南京兵部熊尚书病重,无人主持防务,我等诸人皆手无缚鸡之力,故派小弟来拜访子卓兄,不知可有所教?”

    张超听完,无奈的说道,“吾丁忧在家,对战事进展一无所知,岂敢胡乱点评?”

    乔宇一听,立刻回道,“无妨,子卓兄但有所需,我等必竭力奉上。”

    张超点了点头,“吾不方便外出,可否请南京兵部职方司将最新的战报于老夫一观!”

    乔宇点点头,“子卓兄稍待片刻,吾立刻让人去拿。”

    张超十分疑惑,“希大兄,熊兵部竟病至如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