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知道张超虽然走了,但朝中的党羽仍然很强大,要是他们不服气,来一个驳回,到时候就笑话大了,所以李东阳就皱着眉头问道,“子充,你以为应当如何?”

    费宏见李东阳神情严肃,而靳贵甚至有些怒气,旁边两个太监状似看笑话,但何聪明显有些紧张,而老先生屠滽则是毫不在意,每一个人表情各不相同。

    费宏笑着说道,“首辅,天子既然旨意已定,我等当然要听从,只是杨都宪功勋显赫,决不能太过苛待,下官以为天官还是可以任的。”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其他几人立刻就明白了费宏的心意,费宏对于彭泽并无意见,也无意阻拦彭泽的仕途。要知道弘治三年的科举试题还是他出的,靳贵张超彭泽他们见到费宏都得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称呼一声老师。

    但是费宏极度讨厌弘治三年另一个学生张彩,要不是他与焦芳那个死鬼通风报信,大家伙能受刘瑾欺负好几年吗?

    现在焦芳父子都死的很难看,张彩却靠着迎合张超,得意洋洋的待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又混了两年,何其不公,不把他赶走,大家伙心里都不高兴。

    赶走张彩,其他几人都没有意见,说到底张彩现在就是一坨臭狗屎,就是张超这么硬的功劳在身,才敢任用张彩,毕竟人家是同科,拉同科一把,大家伙也能理解,尽管感情上难以接受。

    但是现在张超不是走了吗,那么立刻赶走张彩就成了必然之举,想了想,李东阳迟疑的点了点头,其他几人也分别点头示意。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杨一清如果担任吏部尚书,那么他的资历功劳都摆在那里,而且杨一清还擅长军事,按理他应该进入军机房的,而且李东阳也需要这个楚地人杰为他撑场子,要不然他这个首辅是不好干的。

    但是张超设定的军机房人数,司礼监内阁外廷正好是一个微妙的平衡,运转的相当有效。再要加入一个人形成了双数不方便表决不说,冒然打破了平衡,两个太监也会不乐意的。

    这时候屠滽叹了一口气,说实话,老都宪吏部尚书干过,给刘瑾下跪也做过,这一辈子荣辱都品尝了一遍,他觉得也该退休了,让年轻人上来吧,宋珫作为张超的好友,当一个不入军机房的左都御史想必也会满意的。

    所以屠滽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的退休的意愿,众人一想,这样似乎也不错,但是表面上的拒绝还是要的,官场在乎的就是面子。

    所以一直到张超回到杭州,军机大臣才变成了李东阳,靳贵,费宏,杨一清,彭泽,何聪,张永的七人组成,张超笑了笑,这倒真是一个领导集体,没有谁独大,这样最好了。

    这一次张超回到杭州,走的却是海路,倒不是因为响马贼势大,而是张超想考察一下沿海的情况。

    张超带着明海,在天津港见到了早就等候在此的次子明镇。明镇有他这么个大后台,又带着精锐的宣大新军,当然战功立了不少,此时已经从守备升迁为游击了,率领着一只骑兵营。

    张超见到晒得黑黑的明镇,很开心的锤了锤他的胸口,可是明镇很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张超感觉有些奇怪,“老二,你不想见到为父吗?怎么这般模样?”

    明镇难看的笑了笑,“爹,孩儿当然想念爹爹,只是,唉,真是一言难尽呀!”

    张超此时已经差不多猜的出来的,因为明镇看得方向正好有一群男女被绳子捆着送上船,很显然这就是贩奴船呀,而这些男女是什么身份,张超也猜的出来,十有八九是被官军劫掠的老百姓。

    张超一把搂住明镇,直视他的双眼,“明镇,将造反的老百姓发卖海外是爹的主张,确实非常残酷,你大哥也看不过去,写过好几封信抱怨为父。

    但是爹的主张想必你也知道,中原人多地狭,每三百年必然治乱循环一次,到时候人口死伤殆半。要想克服这一切,只有把多余的人口迁到海外,海外地广人稀,不如此行事,海外的那些土地我等汉人如何占得住?”

    明镇犹豫的点点头,又摇摇头,“孩儿也不知道是对是错?都是我大明子民,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张超摇了摇头,“故土难离呀,但凡有一口吃的,谁愿意背井离乡只有鞭子抽打,他们才愿意离开。”

    这个时候明海走了上来,“二哥,就算这些人不被贩卖到海外,待在大明只会成为流民,要么继续造反,要么活活饿死,现在爹这样做,虽然死伤惨重,但是反而给了他们一条活路,到了海外,只要善于经营,又是一番景象。”

    明镇听完,无奈的摇摇头,“三弟也许说的对,只是我征伐蒙古,杀戮再多,也从来不做噩梦。但是现在,几乎每夜都睡不安稳,让爹和弟弟见笑了。”

    张超点了点头,“明镇,你是个好孩子,你能明白同室操戈,手足相残,就算功劳再大,也不值得夸耀的道理;

    但是天下事往往难以完美,要想实现美好的愿望,必然有所牺牲,现在这些只不过才是一开始罢了。”

    明镇听完,大吃一惊,猛的抬起头来,“爹爹,这是何意?”

    张超摇头不语,明海却在一旁愤愤不平的说道,“就在刚才,爹爹收到京中的来信,张天官被罢。

    张天官就算当年党附刘瑾做过不少违心的事情,但是这两年跟着父亲选拔任用人才,无不妥当,可还是逃不脱罢官的命运。

    可见爹爹治国虽然功劳很大,但是朝中对爹爹有意见的不在少数,要不然也不会如此迫不及待。

    自古以来权臣难有善终,现如今我们张家又是如此豪富,惦记的不在少数,所以如果没有后手,我们张家就可能真的危险了。

    二哥,你该有这个自觉,不管是保家,还是卫国,你都要坚强起来,容不得一丝软弱。爹爹说才是开始,就是这个意思。”

    听完明海的话,张超不由得连连点头,这个孩子最起码能见微知著,看事情很是透彻,光光这一点就是一个合格的家主,而老大老二眼光上面的缺乏就决定了他们的未来有限,他的选择是对的!

第519章 家业 上() 
明镇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弟弟说的这是什么,对朝廷如此不信任,这是一个重臣之子该说的话?

    张超叹了一口气,明威如此,明镇都是如此,在南京那种环境长大,他们的内心恐怕从来没有叛逆之心,但是形势的变化太快了,张超现在已经只能进不能退了。

    张超拍了拍明镇的肩膀,“老二,随父亲上船,我们好好聊聊。”

    这是一条精心准备的大船,用于近海运人,差不多相当于明代的邮轮,船上生活物资一应俱全。随从把饭菜端了上来,父子开始了一番密谈。

    “明镇,今天你弟弟跟你摊牌,虽然不是为父的意思,但是说的确实很对。你对我们张氏是怎么看的?”

    明镇此时还是有些魂不守舍,他愣了愣,“我们张氏虽然出身寒微,但是经过父兄两代,已经是父兄双进士,读书传家。在加上父亲苦心经营,张氏十分豪富,算是亦政亦商之家。”

    张超点了点头,“你说的应该说既对,也不对。我和大哥是读书起家不假,但是张家的根本不是这副官身。”

    明镇愣住了,在大明朝,最划得来的生意就是读书,只要读书好,什么都可以得到,所以他一直以为张家的根本是官身。所以大哥努力考中了进士,他读书不成就转而从军,成为了一名游击。

    那为什么父亲会这么说呢,明镇不由好奇的问道,“那张家的根本是什么?”

    张超微微一笑,指了指桌子上的一个物体,用红布罩着,“你掀开红布看一看。”

    明镇掀开了红布,却是一个球状物体被固定在一根轴上,张超笑着说道,“这是地球仪,为父以前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

    张超转了转地球仪,开始解释起来,这里是大明,这里是琉球,这里是南洋,这里是西洋,张超一一指了出来,给两个儿子做起了降解。

    明镇觉得简直是不可思议,他刚想说话,却突然想起来,父亲曾经给他们上过课,在遥远的大海上,首先看到的是桅杆的顶部,然后慢慢船身才会露出来,那只能说明,他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上面了。

    而且父亲还写了一本书说明了这个道理,可惜他看不太懂,因为他对于数学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弄不清楚里面到底说了什么,只是知道因为这个巨大的球对世间万物有吸引力,所以人才不会飞出去。

    但是这件事太过玄妙,他也不太敢相信,只有自己的小弟弟着迷于父亲所说,整日里喊着要想绕着地球转一圈,却被父亲阻拦下来,说等他长大了才可以做。

    明镇看着地球仪上大明的那么一点可怜的地盘,不由的咽了咽口水,“大明地广万里,居天下之中,怎么只有这么点大?”

    张超笑着说道,“就只有这么点大,要不是为父,大明连这么点大的地盘都没有。”

    张超突然指着琉球,吕宋,南洋诸岛,严肃的说道,“这些地方虽然标着是大明的地盘,也算得上是大明的藩属国,但是现在实际控制这些地区的是为父的部属,这些人这些地盘才是我张氏的根本。明镇,张氏现在已经有了立国之本。”

    明镇猛的一个趔趄,他有些难以置信,操着有些晦涩的声音说道,“爹,这个玩笑可开不得。”

    张超眼露精光,“明镇,为父有必要开这种玩笑嘛?”

    明镇一屁股坐倒在椅子上,不由得发起了呆。他不是笨人,要不然也不会有能力率领几千骑兵,他立刻就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张超几十年之间经营出这么巨大的家业,有敌国之力,大明朝廷肯定不知道,要是知道了,无论如何都饶不了张家。不把张氏灭了,绝不会罢休,那么张超也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一定会拼命反抗,所以张超才说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明镇还是不明白,张超是如何经营出这么庞大的家业,竟然还不怎么为人所知,最起码朝廷现在对张超十分信任,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张超此时转着地球仪,面无表情的说道,“天下如此之大,如同佐渡金山那般的巨矿,在日本就有好几处,在东番也有一处,在吕宋有庞大的铜矿,在马六甲有一个锡矿,类似于这样巨大的矿产还有很多很多。

    这光光是我们能控制的,在西洋,还有更远的地方还有多少财富,谁也不知道。可是大明的君王大臣却只知道盯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对外面的世界漠不关心,那也怪不得为父了。

    至于为父是怎么做到的,很简单,为父是用刀枪抢来的,谁让这些藩属国那么弱小呢,至于大明为什么不知道,也很简单,为父每年以分红的名义送给内廷几十万两白银,这些人一直帮着为父遮掩呢。”

    事实上张超围绕着南洋做了很多事情,并不是如同他告诉明镇那么简单。自从控制了琉球之后,张超与汪直联合起来,以琉球的名义往南洋拓展,在汪直父女的指挥下,张超的私人军队驱使着日本雇佣军,在南洋展开了疯狂的进攻,然后将抢来的地盘安置大明过来的移民。

    与此同时,张超对于大明过来的豪强,原来当地的汉人进行了强力的整顿,逼迫他们臣服。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张超联合了福建广东的出海商人,控制了海洋,占据了几个重要的港口,所以就算这些藩属国想着来大明告状,也没有多少机会。

    事实上还是有漏网之鱼跑到朝廷告状,但是事实上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大明的重心在北不在南,朝廷对于藩属国之间的攻伐从来都不管不顾。相比于对大明俯首帖耳的琉球,那些南洋的土著,朝廷又怎么可能在乎他们的死活。

    从弘治年间到正德年间,快二十年过去了,张超在南洋的疯狂拓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无到了现在,他终于有了收获,也该告诉自己的子女了。

    明镇听张超介绍张家在南洋现在拥有的地盘,军事力量,人口还有金银物产之后,不由得连连摇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明镇猛的想起了那句话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大明君臣如此无能,放着这么巨大的财富,理都不理,也怪不得父亲会生出觊觎之心。

    张超拍了拍明镇的肩膀,笑着说道,“南洋虽然张家占了一部分,但是大头还是在土人手中,有待我儿过去征讨。除此之外,张氏还有其他的家业,你等着为父一一道来。”

第520章 野心() 
明镇无奈的摇了摇头,“今日孩儿收到的惊喜太大了,实在有些吃不消呀!”

    张超见次子竟然缓了过来,开始调皮起来,他不由得哈哈大笑,“我儿开始说笑了,不愧是我张子卓之子,真是大心脏呀!”

    明镇也是哈哈大笑,“爹,您真能隐瞒呀!您继续吧,孩儿还能挺得住!”

    父子笑了一会,这时候张超说道,“张家现在有无数通达四海的船只,我儿恐怕有所不知,我们的船队现在已经到了万里之外。”

    相比于对东南亚的殖民,张超最自豪的就是他亲手开启了大明的大航海时代。自郑和下西洋之后,大明的船队又一次出现在印度洋上。

    这一次他们遇到了对手,来自于欧洲的殖民者和来自于东方的贸易商,几乎同时出现在印度洋上。

    经过了一番亲密而残酷的争斗之后,离印度较近的大明贸易商们取得了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是不明显的,随着一批又一批欧洲的航海家来到印度,大明的贸易商陡然发现,他们已经落后了。

    葡萄牙人用迅速而灵活,吨位更大的海船战胜了大明传统的福船,在葡萄牙的炮火面前,传统的商人海盗那种碰撞后厮杀的模式已经落后,再一次来到西洋的商人恍惚间又见到了荡倭营。

    因此得到消息的荡倭营第一次出现在西洋,与葡萄牙人面对面正面海战之后,双方都震惊于对方的强大。对于荡倭营而言,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