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王琼调任新成立的直隶总督以来,他就一直十分不安,他确实担负着重大的使命,也是科道们重点监督的对象,也是所谓的刘瑾余孽,但这不是关键。

    自从刘瑾死后,他在宫中和厂卫的党羽纷纷消失,连大名鼎鼎的西厂和内厂也被撤销。而刘瑾虽然没有罪名,但是谁都知道那是暂时之计,张超等人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慢慢的把刘瑾余党给消化了,典型的如张彩王琼康海,他们已经成为了张党在中枢的重要成员。

    而那些不被各方接纳的刘瑾余孽比如名声很臭的焦芳父子也可以安安稳稳的致仕回到老家。

    对于刘瑾,现在朝中弹劾的奏折骂他几声已经没人关注,很显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瑾已经成了过去式。

    现在但凡被骂刘瑾余孽的官员,也不过是朝廷党争罢了,那些正德二年到四年当官的从广义来说都算的上是刘瑾余孽,这一招的杀伤力已经不是如当初那般那么巨大了。

    那么王琼担心什么?实际上就是京畿以南一直到山东河南一带层出不穷的马贼,对地方的严重骚扰。

    众所周知,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这个被称为华北平原或者黄淮海平原的广大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产区。

    这片大平原供应着蓟辽宣大四镇几十万将士大部分粮草,所以张超安排王琼坐镇,就是为了保证对鞑靼战役的粮草供应。

    但是等王琼上任以后,他就发现他竟然进了一个大火坑。事情要从明朝的马政说起。为了保证九边的用马需求,明朝要求北直隶老百姓充当养马户,这也是前元遗留下来的,当年蒙古人进入中原,本意是把中原大地充作牧场,后来被耶律楚材给劝住了,但是河北还是有很大一块地方变成了牧场。

    所以明朝继承了蒙古的旧政,就在这些地方养马。随着立国日久,人口增加,这些当年的牧场就减少了很多,但是边疆对马匹的需求却是与日俱增,于是官府就想出了化整为零的好办法,把官府的马匹配给养马户。

    这些可怜的马户为了养好马,可不容易,很容易就耽误了农业生产不说,如果养的马死了或者过的小马驹达不到要求,养马户只好卖地,甚至卖儿卖女来补上亏空,所以在河北养马是一件空前的苦差事,与苏州人运粮到北方起名成为大明最艰难的差事。

    到了弘治十年以后,虽然济州岛的马匹大量进入中原,但是河北养马户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反而负担更重了。

    因为大量金银的流入,无形之中就加大了贫富差距,偏偏北直隶地带权贵众多,河南山东又有一堆王爷。钱越来越多的权贵们就想着兼并土地来保值增值,所以为了掠夺土地,权贵们有意逼迫养马户出卖土地,这就造成了京畿一带阶级矛盾空前激烈。

    到了正德年间,皇帝带头兼并土地,加上宣大战事不断,所以河北的养马户负担越来越重,过不下去的养马户就骑着马变成了马贼,四处劫掠,时人称为河北响马。

    到了正德四年,刘瑾就派出了御史,开始扫荡马贼。这个御史上任之后,十分残酷,采用高压手段,按照什伍连坐法,到处抓捕盗贼。而且这位御史贪污太过,连把抓贼当做职业的齐彦名刘氏兄弟都不放过,逼着这些人陆续也变成了响马。

    御史的这种做法只会壮大响马的势力,越来越多的养马户和过不下去的农民变成了盗贼。

    刘瑾完蛋之后,张超的精力一直在中央,对于地方事务还没来得及顾及。等他反应过来,然后说服各方势力,派出王琼担任直隶总督时,已经是正德五年夏天了,此时京畿附近甚至山东河南已经是盗贼满地,可以说一颗火星就会燃起熊熊烈火。

    当王琼将他对直隶地方的观感在秋天急奏朝廷时,军机房是一片寂静。在查阅了直隶官员的上书,以及锦衣卫东厂的报告后,张超果断决定停止即将开始的对鞑靼的进攻。

    在后勤基地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就算前线的将领获胜,也不可能持久,所以经过商议之后,军机房通过了一系列决定。

    命令王琼全力镇压现在出现的响马贼;同时下令停止了直隶养马户的一系列苛政,以休养生息;从各地调动有能力的官员赶赴直隶任职。

    同时在军事上进行了一些预防,一部宣大骑兵紧急进入直隶南部,

    另外布置在蓟镇的一部骑兵迅速沿着运河南下,布防在运河东面一带,

    两部骑兵都由王琼统一指挥,而明镇就在宣大过来的这一部骑兵中,指挥官是参将江彬。

    部署完毕后,张超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康海急步跑了进来,他把河南的一份急报递给了张超。

    看来之后,脸色铁青的张超将奏折递给了李东阳,李东阳看看张超的脸色就知道出了大事,原来刚刚致仕不久的焦芳父子竟然双双遇害了。

    父子两人在正德四年秋天已经被赶出了京师,谁也没有想到待在老家泌阳安稳度日的前阁老父子竟然被一伙响马攻克了庄子,猝不及防的焦芳父子家人全部死难,而且死的相当难看。

    焦芳父子赤裸裸的被吊在大树上,然后被活活鞭死,而且树上还挂了杆大旗,刘惠为天下诛此贼!

    张超当时就拍了桌子,泌阳在河南中南部,那边竟然也出事了,贼人竟然公然杀害了前阁老,真是无法无天之极,就算焦芳做了什么坏事也不应该有这么个下场,所以必须镇压,必须严厉镇压!

第515章 刘惠起义() 
北京的张超拍了桌子,确实焦芳一事太过骇人听闻,就算很多大臣甚至包括张超都很讨厌这个前阁老,但是他的下场也太过惨烈了些吧,说到底都是统治阶级,自己内部怎么斗法是一回事,被下层的响马这么虐待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整个京师的权贵都震动了,大家一直要求军机房立刻动员起来,加大对于响马贼的镇压。

    张超的愤怒还有另外一层理由,在他的印象中,焦芳似乎不应该是这个结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蝴蝶效应吗?

    随着张超的到来,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刘瑾提前死了,杨廷和被他给杀了,未来怎么样谁也不知道,所以张超对于出现蝴蝶效应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远在河南的焦芳父子这个下场就有点让他难以接受了。

    焦芳之死让张超焦头烂额,因为焦芳都被响马骂成贼了,清流们认为你张子卓竟然还敢挡着不公布刘瑾的罪行,不清洗刘瑾的党羽?

    所以这个时候,一些科道御史突然蹦了出来,猛烈弹劾张超和李东阳等人狼狈为奸,阻扰对于刘瑾同党的清洗。这些官员的脑回路之深,让张超忍无可忍,都什么时候了,现在还在弄这些?

    要是清理刘瑾党羽,那王琼是不是得走人?换了一个新人,熟悉情况又是几个月,现在都火烧眉毛了,竟然如此不识大局还敢内斗?所以奏折一上,内书房就统一了意见,凡是上书的全部滚蛋,这一次统统降级。

    当然军机房也说服皇帝通过了另外一条,正式公布了刘瑾的罪名,诏书写的比较含糊,就说刘瑾虽然积劳成疾,病死皇宫,但是这两年发现了他当政时的众多问题甚至是罪名,功归功,过归过,撤销了对于刘瑾和家族的众多封赏,家人被流放。那些在正德二三年的遇害者们也被彻底平反,毕竟刘瑾就可以承担这个罪名。

    对于正德元年请诛九虎事件中的领头者,前阁臣刘健,谢迁,前尚书韩文等人也被有条件的平反,他们当年的用心是好的,但是手段是错误的,逼迫皇帝,甚至勾结司礼监意图诛杀天子近侍太过胆大,所以诏书也同时批评了他们的行为。

    这么一封诏书综合了各派的利益,在现在焦芳事件意味着大规模民乱极有可能爆发的前夜,大赦天下是有必要的,尽管刘健等人可能不太服气,但是毕竟现在的当政者都是他们下台的受益者,不可能打自己的脸。

    因为焦芳事件,张超下令此时已经完成镇压汉中四川民乱的三边精锐东出潼关,屯驻在洛阳,随时加入对于响马贼的镇压。

    随着大明中枢迅速积极的应对,给了王琼巨大的支持和信心,他开始行使直隶总督的职权,在三省展开剿匪。

    此时,河南南部,那个在大树上留名的刘惠正在咬牙切齿中,说起来挺好笑的,焦芳之死跟他毫无关系,他算是被逼上梁山了。刘惠眼望着北方京师的方向,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身边跪成一排的兄弟,真是他们这些人坐下了弥天大案,却打着他的名义。

    刘惠无奈的说道,“你们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大哥,自弘治十二年以来,大哥回乡带着我们兄弟闯荡,虽然立下了不小的家业,可是几个狗官上下嘴唇一碰,大哥就家破人亡,兄弟们都知道背后的黑手就是焦芳这个狗贼。

    焦芳这个狗贼在朝廷党附阉贼刘瑾祸害天下,在地方听任兄弟子侄掠夺民脂民膏,不仅大哥的家业没了,大哥也被抓了起来,这是官逼民反。我等兄弟救出大哥,鞭杀了他又何错之有?”

    刘惠无力的闭上了眼睛,知道跟这群混人说不清楚,待在恩主身边多年的刘惠知道焦芳之死意味着什么?心有戚戚的大明官府岂能放过他?

    而因为得罪了焦芳家族,已经破家的他除了一条道走到黑,还能做什么?事到如今也只能拼一场了。

    刘惠猛的睁开了眼睛,他十分严肃的说道,“你们用我的名犯下如此大案,事到如今,我也没有回头路了,只是你们要认我这个大哥,须得听我几件事。”

    这群跪着的大汉们听完,兴高采烈,一个莽汉粗鲁的喊道,“大哥,莫要说是几件事,就是几十件,几百件,小弟们也当听从。”

    莽汉说完,其他的大汉都点起头来,刘惠听完,很是满意,他扳着手指说道,“既然如此,尔等听好了,尔等必须一切行动听我指挥,不得劫掠贫苦百姓,一切缴获要归公。跟着大哥我唱起来,”

    说完刘惠开始动情的唱起了一首歌,“蓝衣兄弟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随着刘惠的歌声,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那个因为家乡水灾流落到庐州的年轻人,已经病死了父母兄弟姐妹,孑然一身,然后被招入淮盐总会;

    然后随着瘦巴巴的小秀才一起训练,然后把守医院,杀死了冲击医院的贼人,然后随着小秀才来到南京。

    然后进入了荡倭营,东番岛,琉球岛,倭寇的老家,安南国的沿海,大同的周边,千里河套地区,刘惠无役不与,却因为对家乡念念不忘,只是将所得的缴获换成了金银,而没有想着升官。

    到了弘治十二年,随着家主的病退,已经通过拼杀赚够了钱的刘惠终于带着几个兄弟来到了家乡汝宁府,刘惠利用汝宁一带有利的交通条件和自己过往的人脉,建立了一只马队。南货北运,北货南运,慢慢积累了好大一份家私,有了娇妻幼儿。

    谁也没有想到,泌阳的焦芳家族看上了刘家的家业,一夜之间家破人亡,被污为强盗的刘惠顷刻间身陷囹圄,家破人亡,妻子上吊,幼儿夭亡。

    再然后就是焦芳父子赤裸裸挂着的身体,还有那一张巨大的挂布,这个世道想老老实实赚点钱怎么就那么难呢?

    刘惠一边唱着歌,一边热泪盈眶,等唱完了,这群手下的好汉一个个面面相觑,哪有这么做响马的,都做贼了还不能自由自在,那还有什么盼头?

    只是这些人都是跟着刘惠一起打拼的,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拥护刘惠,刘惠见他们疑惑,笑着说道,“兄弟们,你们这些年不是一直问大哥都做过什么吗?每一次我都是避而不谈,到了今日,你们就好好听一听大哥当年做了些什么。”

    刘惠将往事一一说完之后,叹息了一声,“我的恩主现在官居大明的兵部尚书,重权在握,我等与他相比,如蚍蜉一般,难以撼动大树。但是事已至此,为了活下去,我等只有一条路,按照恩主当年说过的路线,除此没有他途。”

    “大哥,原来你竟然是种痘秀才的旧部,何其了得,只是那个种痘秀才说的靠谱吗?”

    “靠谱,再没有比他更靠谱的了!”

    随着刘惠的坚持,一只喜欢身穿蓝衣,军纪森严的新式农民武装诞生于河南南部地区,他们靠着土制的枪炮火药,轰开了一座又一座地主的庄园,然后如滚雪球一般迅速壮大起来,到了正德五年刘惠统领下的农民武装竟然已经达到了数万人之多。

    刘惠所到之处,毫不留情的消灭了地主和举人等统治阶级,消除内患,同时掠夺秀才师爷这些知识分子,,维持地方秩序,这样特殊的造反模式当然引起了张超的注意。

    等张超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刘惠的底细之后,不由的苦笑着摇了摇头,谁也没有想到他当年随口一说,推演出来在大明如何正确的进行农民起义竟然真的被旧部给实践了,这一下麻烦可大了。

第516章 丁忧() 
与蓝衣军在河南的大肆发展不同,在北直隶的响马贼则因为兵部调来的精锐骑兵的迅速打击,而实力大损,不得不向河南和山东逃窜。

    这种情况十分正常,但凡造反之初,农民军的实力都非常薄弱,这个时候朝廷雷霆一击,如果后续辅助的政治手段到位,安抚得力,一般来说大规模的农民造反并不是那么容易发生。

    既然响马贼被赶出了北直隶,张超就下令王琼全力整顿北直隶的民间秩序,把后续该用上的手段都用上,张超相信以王琼的能力做到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逃窜到山东河南两省的响马贼,则由两省巡抚负责指挥,这也是他们的职权所在。

    张超本担心河南的刘惠做大,有意调动驻扎在陕南的三边精锐迎战,但是这个时候,正德皇帝出招了。

    正德下令兵部调动团营万余人开赴河南,负责剿匪,并且启用了惠安伯张伟,充总兵官统禁军南征,出师镇压。此时的明军作战必须启用文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