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超想了想,“陛下,臣窃以为对于刘瑾的处置需要十分谨慎,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刘瑾虽多行不法,但他所作所为都是借着陛下的名义,刘瑾一旦被严厉处置,置陛下于何地;

    二,正德元年前首辅刘健等人谋诛九虎一事,刘瑾的所作所为应该如何看待。若是刘瑾有罪,是不是需要重新处置其他八人,是不是应该起复刘健谢迁?

    其三,刘瑾为政,并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他开海和整顿盐政增加了朝廷收入,也任用了一些有能力的大臣,若是刘瑾被处置,这些事这些人又该如何处理?”

    张超一边说话,一边偷偷看着正德,正德听张超这么说,心中甚是安慰,张超这段话正好说到他的心里。

    张永听完,也是恍然大悟,对呀,他们跟刘瑾虽然有诸多不和,但是还系着九虎这一根绳子,若是刘瑾被严厉处置却让刘健这些人翻身了,那可绝对不行。

    所以正德立刻回道,“张师傅真是忠臣呀,所言极是。既然如此,张师傅认为应该如何处置刘瑾?”

    张超此时显得成竹在胸,“刘瑾不过一介小人,何须劳烦陛下。陛下无需声张,只需秘密处置了他,处死也好,发配海外也罢,唯刘瑾的罪行而定。

    然后对外宣称,刘瑾因为劳累过度在宫中不幸病故即可,再以封赏的名义放刘瑾家人归乡。

    刘瑾积累的不法所得,做下的不法之事,任用的不当之徒,可缓缓除置,如此既可除刘瑾之害,又可收刘瑾之功,陛下方才无忧矣。”

    张超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却正好符合了正德的心思,这时何聪回道,“张太保所言甚是,只是刘瑾党羽众多,有些人必须立刻处置,否则一旦反扑,陛下恐有不安。奴婢以为,刘瑾在宫中锦衣卫中的党羽必须也一并秘密处置,另外内行厂也必须立刻取消。”

    正德听完,点了点头,“何聪,朕任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朕任你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你二人协助张太保,替朕除去刘瑾这一个狗奴才。”

    三人听完,立刻跪倒在地,接受了任命。就在当天下午,突然接到正德召唤的刘瑾毫无防备的在豹房被抓。

    面对责问,刘瑾哑口无言,他实在说不清楚那些药膏的来历,因为正是他最信任的幕僚纪先生所献,想到这里,刘瑾不由得跪地嚎啕大哭,他知道这一次彻底完了,连幕后的凶手是谁都不知道,真是死不瞑目呀!

第502章 懵逼的文臣() 
刘瑾就这么倒了,死在宫中,很显然的,他的说法实在说不通,跟随他十几年的幕僚坑了他,谁信谁是傻子,所以恼火的正德皇帝再也不想见到刘瑾,这个时候张永觉得流放刘瑾太不安全了,还不如趁热打铁,所以当天晚上,鼎鼎大名的刘公公就这么死在宫中,说法就是积劳成疾,突然暴死。

    次日一早,文臣们已经知道宫中和锦衣卫内行厂刘瑾众多心腹被抓,就在他们各怀心事的上朝之后,大臣们立刻发现站在皇帝身边的人变成了何聪,这个时候何聪宣读了圣旨,刘瑾积劳成疾昨夜病死宫中,所以天子对刘瑾进行了嘉奖,封他的一个侄孙一个世职,然后又宣读了何聪张永的任命,要求大臣们尽忠职守,恪守本分,不得胡乱攀污。

    此时已经惶惶不可终日的焦芳和张彩终于松了一口气,刘瑾确实是死了,但是他的死因是离谱的积劳成疾,这不扯淡吗,但是这个原因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很显然刘瑾不知道因为什么被杀,但是正德无意追究他们这些人。

    焦芳根本不等首辅李东阳,就出班大声喊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家伙,又一个万岁阁老,此时李东阳叹息了一声,也开始行礼,随着为首的两人出列,其他大臣无可奈何的也一起行礼,这一次朝会总算是混过去了。

    李东阳此时已经看出来,刘瑾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得罪了天子被处死,连累他的众多亲信被抓捕,但是天子也不愿意刘瑾的死引发朝中大变,所以才有恪守本分,不得胡乱攀污之说。

    这算怎么回事,哪有这么干的,不是应该除恶务尽吗,李东阳也是一头雾水,就在他漫步回到内阁之际,焦芳一直陪伴左右。焦芳见李东阳脸色严峻,不由得心中踹踹,“西涯兄,小弟我,……”

    焦芳刚想说些什么,李东阳此时混乱之际,也没有多少底气,所以也不愿意跟焦芳撕破脸,更何况他认为焦芳也算有所悔改,对人宽和的李东阳就客气的回道,“焦兄,咱们里面谈。”

    与此同时,吏部尚书张彩正在与张超交谈,只不过他是跪着的。变化太快了,根本来不及反应。昨天刘瑾还好生生的,还是一贯的嚣张跋扈,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反常。

    可是今天一早就传来了刘瑾的死讯,他在宫内的党羽也一扫而光。这样一来,就算正德不希望朝局出现什么变动,但是这又怎么可能,这个时候他本能的想到了张超,这个时候只有张超才能拉他一把。

    张超也不理这个百官之首,看都不看他,在忙着什么。张彩见状,心里反而暗喜,若是张超认为他不值得拯救,肯定不会如此,反而会客客气气的送走他。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就在得意了好几年的张彩跪的有些发晕之际,张超终于开口了。

    “尚质兄,起来吧。让你跪着,不是为了别的,就是让你记住你的实力还不足以自立门户。现在想必你不会再跟我说什么知遇之恩这类的鬼话吧。”

    听张超这么奚落,张彩不由得低头不语,到最后叹息的说道,“子卓,我也没有想到刘瑾如此不堪一击,想必这是你的手笔吧。”

    张超点了点头,“不错,你我之间,我也不必瞒你,刘瑾之死虽然是咎由自取,但确实是出自我的设计,再让他这么闹下去,迟早要出大事。

    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请他归西,只不过我还是留有余地的,要不然你今日就进了诏狱了。”

    听张超这么说,张彩心头大震,张超的势力都到了这种程度了吗?连刘瑾这样的大太监都能亲自拿下?

    他震惊之余,不由得苦笑道,“子卓,你真觉得清流会放过我等这些刘瑾余孽吗?”

    张超微微一笑,“尚质兄,那就要看你的表现了。若是表现得好,自然我有办法。”

    张彩不由得泛起了希望,只听张超继续说道,“过往那些事不必多说了,你我从今之后,好好配合,这样我们弘治三年的进士一定在朝中可以立足。”

    说完之后,张超拿出一份名单,都是四品以下官员,前面是现任的官职,后面是拟任的官职,“尚质兄,过些时日把这些人提拔到对应的位置。”

    张彩看都不看,就塞在怀里,然后两人又聊了一会,张彩这才忐忑不安的告辞而去。

    李东阳跟焦芳谈话结束,这一年李东阳多次试探,焦芳一律配合,所以焦芳经过李东阳的安慰,虽然还是恐慌,但觉得不至于会没有了性命,所以两人交谈时,焦芳就显得从容一些。

    两人猜了好久,还是有些糊涂刘瑾到底发生了什么,此时各种消息传来,皇帝派出锦衣卫指挥钱宁协助刘瑾家人还乡,显然刘瑾好不容易积累的亿万家业会便宜了正德,真是刘瑾跌倒,正德吃饱呀!

    确切的消息是下午流传出来的,正德是昨日去了济世医院,回来之后就召见了刘瑾,然后在何聪张永的陪同下,见了被捆绑起来的刘瑾,当天夜里刘瑾就死在宫中。

    这是张超的手脚,真是厉害呀,不动声色间,国之大奸就这么完蛋了,那么为什么张超没有再接再厉,李东阳已经可以猜出来了,刘瑾的政策和他用过的人恐怕很多都有张超在意的地方,如果自己没有给出足够的筹码,张超一定会想法设法的阻拦,而这些刘瑾党羽一旦抱团团结在张超身边,谁知道会不会有反复?

    这几年胆气丧尽,只剩下自保的李东阳,尽管有些要诛除刘瑾的心思,但时至今日,刘瑾真正完蛋了,他反而不知如何是好,此时焦芳十分乖顺的告病在家,安排后路,内阁中只有三位大学士。

    “首辅,这样不行呀,刘瑾虽死,但余孽尚存,天子这么做,明显是有意纵容,此时必须要除恶务尽,我等还是立刻上书弹劾刘瑾。”

    王鏊非常明确的说道,而靳贵与张超有谋,当然明白张超的心思。若是刘瑾的党羽都被赶走了,一时之间他们哪有那么多的人来填充这些空位。而且刘瑾执政好几年了,党羽太过众多,若是逼迫太急闹出事情了多不好,还是张超这样徐徐为之比较好。

    “次辅,下官倒以为不必如此,天子虽然除去了刘瑾,但不欲大动干戈,我等何必违反了天子的心意。再说,刘瑾党羽众多,徐徐图镇之以静才是道理。”

    王鏊怒道,“哪有这个道理,刘瑾都被灭杀了,还怕他的党羽不成?”

    眼见着两人吵了起来,李东阳已经想明白了,“你等稍安勿躁,等老夫见过张子卓再说。”

第503章 军机房() 
“子卓,你的才干天下罕有人可以匹敌,为何如此不智,行此扬汤止沸之举?”

    李东阳苦口婆心的劝说张超,张超则深施一礼,“西涯公,时至今日,下官应该有资格,可以说些心里话了。”

    李东阳点了点头,“你已经是兵部尚书,九卿之一,谁也不能拦着你说话。”

    张超严肃的说道,“自今上登基以来,朝中纷争不断。正德元年,众臣谋诛九虎功败垂成,刘洛阳,谢余姚等人那般逼迫天子,在我看来,是这几年朝中众多问题的根源。

    天子年岁尚轻,只能循循善诱,慢慢引导,哪有他们那么做的?

    正是因为他们逼迫太过,天子对我等文臣失望恐惧至极,才有任用刘瑾,九虎翻身之事。

    刘谢等人得了个清名,在家安稳度日,却把你我等人推到火坑之中,不得不相忍为国,眼睁睁的看着刘瑾擅权而无可奈何。

    这一次刘瑾犯错,被下官抓住机会一举击败,如果按照阁老的说法,立刻昭告天下,然后清洗刘瑾余孽,不知道天子又该如何看待我等?咱们是一时畅快了,可是在下敢言第二个刘瑾上位也同样快了。

    这样的悲剧发生一回也就够了,何必重复发生,所以下官斗胆,说服了天子,诛杀刘瑾而不问其罪,只是为了延缓党争扩大,别无他意。”

    张超这番话事实上快要打动李东阳了,特别是张超对于刘谢的不满,真的说到他心里去了。

    ”子卓,你不欲党争,老夫也明白你的用意,只是朝中清流中人,一向痛恨刘瑾,这些人若是脑袋一热,如之奈何?”

    这是李东阳在出牌,张超立刻就回道,

    “下官已经与两位司礼监大珰商量好了,朝廷现在应该镇之以静。若是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书,一律降职外放,如此也遂了他们求名的心愿。

    刘瑾执政期间,并不是一无是处。一些过失之举当然要拨乱反正,但是一些好的政策,朝廷必须要坚持。”

    李东阳听到张超已经与司礼监联盟,也是头大不已,这种情况下,若是自己对刘瑾党羽逼迫太过,这些人投到张超门下,那麻烦就大了。所以他确实需要妥协,但是哪些需要动,哪些不能动这就需要讨价还价了。

    就在李东阳沉思之际,张超笑着说道,“最近这段时间,小王子有所异动,广西又有苗壮作乱,四川汉中也有贼人造反,此多事之秋,必须集中精力,避免掣肘。

    所以下官说服天子临时成立了军机房,用于处置紧急的军国大事,地点就设于天子的豹房附近。

    目前拟定的成员有司礼监太监何张两位公公,下官,都察院屠老,还有首辅和王靳两位阁老。

    凡军国大事,我等七人可先行商议。若有争议,可投票表决,再呈报天子。

    若是我等要商量些什么,可以在军机房商议。”

    李东阳被张超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弄得头大不已。他从张超的人选中也看的出来,刘瑾的党羽基本都被排除在外,那么这个军机房事实上就是朝中最重要的大臣聚在一起商议国家大事,他们的决策就代表了朝廷的决策,正德几乎不可能反对,如此倒是一条不错的建议。

    “何为投票表决?”

    “此事与廷推类似,我等七人一人一票,分为赞同,反对和弃权三种,凡是呈报天子的事务,必须最少有四票支持。”

    李东阳听完,不得不佩服张超的鬼主意真多,只是这样一来就差不多架空了内阁,但是思之再三,李东阳还是同意了。

    刘瑾擅权这么久,作为首辅李东阳除了委曲求全,做一些弥补之事以外,他事实上也没有做太多的事情,说白了就是胆小。

    所以张超联合何聪张永赶走了刘瑾,显然要上位,他也不敢得罪张超等人,更何况张超的建议虽然有私心,但明显对于文臣一方有利,遇到事情了七人商议也算是重臣群议,对内外都有所交代。隐约之间,李东阳觉得这样的方式似乎更合理一些。

    而对于张超来说,他差不多有三张铁票,那么只要说服其中一人,就差不多可以控制这个军机会议,这对于之前没有决策权的他来说是巨大的进步,他同样是十分高兴。

    事实上军机房的诞生看起来相对削弱了司礼监的权力,但是对司礼监这两个太监而言,却恰恰相反。

    他们从此之后可以正儿八经的参与朝政,表达自己对于国事的看法,可以有效的保证他们自身的利益,比原来那种钻空子的方式正大光明多了,而且就算表决不合他们的心意,还有皇帝那一关呢,他们并不担心权势被削弱了。

    随着李东阳的同意,一个名叫军机房的特殊机构成立了,除了七人以外,还有几个小太监,几个调来的低级文武官员作为助手,同时内书房也派出女官负责记录每一天的会议。

    这个机构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并没有记录在案,甚至根本看不到有军机房的名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