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种低下的效率将极大的影响他未来的战事。

    所以刘瑾本着私心,这一番强力整治,不仅仅只是为了立威,打击政敌,事实上还有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

    在这个时候,张超不愿意与刘瑾为敌,毕竟他们的大目标一致,尽管张超要突出与刘瑾的不同,但是张超也不能太过拆台,这里面的尺寸把握相当关键。

    到了次日,一干得胜将领奉旨经过郊迎后顺利入宫,这已经是第四次由荡倭营旧部主持的重大胜利,俗话说事不过三,到了现在天下人都知道了当日那只荡倭营的精锐和猛将辈出,可惜也才几年时间天津的荡倭营本部就堕落了。

    宣大新军的郊迎礼完成的十分出色,张超等人都很谦逊,他直到现在对当年电视上年大将军的悲剧还记得清清楚楚。事实上本朝也有这样的先例,就是被太祖剥皮的蓝玉。

    所以张超在昨日已经再三警告将校,荣誉只是代表过去,他们应该戒骄戒躁,在这种时刻作在他看来是最愚蠢的行为。

    刘太监率领文武百官等在那里,张超远远看见后立刻下马,由他带领,几百将校几乎同时下马,然后张超远远的对着刘瑾的方向跪倒,开始了一番表达。

    刘瑾看到张超如此恭敬,心中得意万分,没想到张子卓也有对他俯首的一天,当然他也明白张超俯首的是皇权,但谁让他刘太监现在代表的就是皇权呢。

    一番你好我好大家好之后,这一次郊迎仪式顺利完成,然后张超带领着立功将士入宫,正德皇帝亲自设宴款待。

    在正德看来,他刚刚夺取大权,张超就十分争气的获得了一场空前胜利,几乎打断了小王子的半边身子,正德总算是顺了一口气。小王子乘丧进攻大明,没想到他也有今天。

    到了此刻,正德再一次确认了一个事实,正是刘健这些人循私情,阻碍了张超这些人才的任用,才是大明受辱的根源,正德赶走刘健是正确的,是必要之举。

    尽管正德自赶走刘健之后,似乎每日沉迷于玩乐,但是事实上他对于朝政的控制一点都没有放松,有了内书房整理,每日送到君前的奏折简报他一定会阅读,而且对于重要奏折也会仔细阅读,他再也不想出现第二次刘健弄权了。

    当然刘瑾现在的所作所为,本质上是正德纵容的,心中有气的皇帝为了后世名声,总不能跟大臣们撕破脸,那么让刘瑾整治一番就有必要了,这是他在效仿皇祖父使用汪直的故智。

    正德皇帝毫无架子,与这些来自于九边的将士饮酒为乐,他见将士穿着盔甲不利于行动,就眯着眼睛笑着让他们解甲,这样也好方便喝酒。

    张超没想到竟然还真有这么一段故事,由于他事先有过交代,将士听完,毫不犹豫就解开了盔甲,正德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拍掌哈哈大笑。

    张超借着殿内的灯光,看着御座上那一个无所顾忌,开怀大笑的小皇帝,内心却咯噔一下,这个人似乎比他想象的要精明强干的多,也许有些事情就更要警惕了。

第488章 刘瑾改革之开海() 
张超对正德的疑虑来自于他长期官场和商场的积累,虽然他看不出来正德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是他内心还是有一个疙瘩。

    这一天的面君和宴会都十分和谐,次日张超等高级官员再一次入宫,向正德皇帝汇报了正德二年明军的计划,那就是春夏练兵,到了秋天反守为攻,攻取开平卫,然后筑成堡垒,这也意味着小王子部将彻底失去锡林格勒草原的控制权,而此地是小王子的核心地盘,不经过一场惨烈的决战是不可能达成目的的。

    为了这一战,张超准备动员宣大山西三镇的全部力量,因为重兵在外,需要的后勤补给不可胜数,除了朝廷的数百万钱粮以外,可能要动员整个山西的民夫,也是因此张超请求兵部侍郎王琼作为张超的副手坐镇大同,全权负责后勤。

    正德几乎没怎么考虑就同意了张超的建议,威宁海战役给了正德巨大的信心,那就是明军是有能力消灭漠南的鞑靼蒙古。

    年轻气盛的正德皇帝毫不犹豫同意了张超的一切请求,浑然没有注意到旁边站立的刘太监的复杂表情。

    几百万钱粮,张子卓真敢开口呀,这不是要把咱家往死里逼吗?如果仅仅这一仗也就是算了,一旦开平卫恢复,那么正德三年明军将发动大宁战役,彻底赶走漠南蒙古。

    所以刘瑾在一旁听着牙关紧咬,这么多的钱粮说到底都要靠他来筹集,不好办呀!

    陛见结束后,进行了隆重的封赏,这一战的指挥官丁怀德如愿封爵,其他入京的将士都获得很大的好处。

    张超再一次拒绝了封爵,所以他被提拔为右都御史,宋珫陈豹等人获得了一个太子少保的加官,但是杨一清王守仁则一无所获,很显然刘瑾在其中起了很坏的作用。

    张超十分恼火,拿这种事情做文章,排除异己,正德任凭刘瑾如此行事,真是糊涂。

    他试着想安慰两人,杨一清不以为然的说道,“公道自在人心,老夫与刘瑾有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王守仁毫不在乎的说道,“要不是督帅再三挽留,学生早就辞职归乡了。学生乃是为国征战,又不是为了那等奸贼,此等封赏不要也罢!”

    张超听完,笑着摇摇头,“看来只剩下我一个名利之徒了,也罢,也罢!”

    杨一清和王守仁反过来想安慰张超,张超摇了摇头,“我说的是心里话,我是不会逃避的,就算身负骂名也不在乎。”

    张超说完,摇摇晃晃的回到府中,他醒酒之后,与顺福等人仔细研究了一番京中形势,又与李芷萱约好时间,开始了再一次约会。

    再说刘瑾,他怒气冲冲的离开了皇宫,然后召集幕僚,在这个时候刘瑾感觉非常不舒服,凭什么得罪人的活都是他来做,好不容易背负骂名弄来的钱粮转眼就去了九边,变成了张超这个竖子的军功。更讨厌的是,他对于宣大竟然插不进手,遇到一个就是功勋之士,真是彼其娘。

    张文冕见刘瑾不高兴,就试探的说道,“公公,学生听说张总督靠的是二丁一王,只要不动他们,想必也不会影响征伐鞑靼,这样皇上想必也没什么意见。”

    刘瑾听完,眼珠子转了转,然后回头询问纪先生,“纪先生,你如何看?”

    纪先生很擅长察言观色,“杨一清可除。”

    刘瑾听完,大笑着抚掌道,“英雄所见略同呀!”

    说完之后,就开始商量如何整治杨一清,纪先生笑着说道,“属下听说那杨巡抚是天阉,无儿无女,从他的家人着手恐无可能。”

    “哈哈哈,咱家也有此耳闻,纪先生,老夫已有主意,皇爷继位后,杨一清曾经上书要修边墙,朝廷拨了他十万两。可是不久之后他就应张超所请调到宣大,那宁夏边墙到现在都没有修好。”

    刘瑾眼冒凶光,恶狠狠的说道,“此等蠹虫,岂能为害朝廷,咱家这就派人去宁夏,好好查探一番。”

    当天晚上,张超听到顺福的汇报后,点了点头,“可使王琼代之。”

    说完张超就开始思考,这段时间他喜欢上了安静的思考,知道他的习惯,身边的幕僚慢慢退了下去。

    过了几日,天子传旨,令张超选派得力将校入宫,教导天子使用枪炮。张超想了想,点了次子明镇,还有大同的一个小军官江彬,让他们带人面见天子。

    江彬善于察言观色,又颇有才干,是大同新军的千户,后来并入宣大新军,张超得知后,召见了他,甚是喜欢,提拔为游击,这一次也立有战功。

    由江彬和自己的纨绔儿子陪同天子玩耍一番,想必没有什么问题,张超下令完毕后,对着江彬的名字看了良久,又开始了沉思。

    就在张超沉思之际,刘瑾又开始了一番大行动。

    本来刘瑾对改革市舶司还有一些犹豫,他有些担心触动太多的利益惹来反噬,但是到了现在,他也只能下定决心干了,你张超惹得祸,只能从你头上补回来。

    在刘瑾看来,大明的官员士大夫不喜欢交税,这是惯例,张超也不例外,而刘瑾手下这批人自然也不太乐意,所以他延缓下来,谁知道张超又要折腾,那么多钱粮,除了严刑峻法外,只能开源从大海上想办法。

    所以刘瑾很快就按照纪先生的建议准备七个口岸通商,设立管事太监,所得税银直接归内库所有。他这个命令一下发,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尽管现在事实上已经开海,要不然那么多勋贵大臣怎么出海挖金子,但是大明从来没有从制度上为开海做准备,更不要说让外商过来贸易,收市舶司银子,这严重违反了太祖太宗时期的旧制,更何况这个制度的改革是刘瑾这个太监推行的,好处也归了内廷,那还等什么,借着违反祖制的名义攻击吧。这种攻击立刻被刘瑾视作是对他的不满,开始变本加厉的折腾起来。

    因为这一次的主攻是御史和翰林院,刘瑾就想出了一个相当缺德的主意,他下令都察院严格管理御史,对他们的上下班时间严格要求,他要求这些御史寅时上班,酉时下班,也就是夜里3…5点上班,下午5…7点才允许下班,谁敢迟到早退立刻罢官,这玩意时间一久,谁也吃不消呀,所以御史们对于刘太监那真是恨之入骨。

    而针对翰林,刘太监十分好意的给他们升官,可怜的,只有六七品,太低了,咱家觉得难过,对不起你们的贡献,那给你们升上一两级,只不过全部给咱家滚出京师,到南京或者直接到地方为官。

    刘瑾这么明升暗降,毁了一大堆翰林的前途,因此翰林院怨气很大,这时经过天子恩师杨廷和的再三请求,正德召开了一次日讲,杨廷和决定好好给正德上一堂课。

第489章 杨廷和之死() 
杨廷和是四川人,相比于张超父子,这位是真正的天才,他竟然十二岁第一次科举就中了举人,然后他爹杨春牵着他出了四川,来到了京师。

    当年会试前,杨春的那些同乡还纳了闷了,怎么杨兄带着儿子一起考试。当然北京是藏龙卧虎之地,杨廷和第一次会试理所当然的失败了。

    但是杨廷和十二岁参加会试也让他名闻天下,所以顺理成章的作为神童留在了国子监,然后杨廷和就娶了老师的女儿,在十八岁成为进士,然后是翰林,左春坊大学士,到现在杨廷和不到五十岁,已经等着入阁了,要不是焦芳突然插了一腿,也许他已经入阁了。

    张超与杨廷和年岁相仿,但是他做了多少事情,东番,日本,固原,宣大跑了一大圈,这才有今天的地位,但是杨廷和只是在翰林院喝喝茶,也这么快升上来,不是没有理由的,除了文章写得好这个先决条件外,杨廷和的情商很高,与朝中大佬们关系很好,更重要的是,他是正德皇帝最信任的老师。

    所以面对杨廷和的固请,正德皇帝当然很给面子,刘瑾刚刚招惹了翰林院,心里有鬼,所以也屁颠屁颠的跑来听讲。

    老杨的水平不是盖得,刚一开头说的天花乱坠,正德也觉得不错,但是他不是那种耐得住的人,所以听讲了一会,看起来正德一切正常,但就是心不在焉,神飞九天之外。

    见状杨廷和也很是无奈,只好咳嗽了两声,正德这才收心,然后杨廷和就开始了主题,他说起了东汉的历史,众所周知,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还有世家豪强轮番执政,斗得不亦乐乎。但是这个时代的观点就是诸葛亮总结的亲小人,远贤臣,浑然不顾及当时的社会现状。

    刘瑾也不傻呀,他这么一听,就明白杨廷和指着和尚骂秃驴,刚刚收拾了一头羊,另一头羊又跑出来作怪了,所以刘瑾牙齿紧咬,心里恨得要死。

    杨廷和这番讲课,正德当然听明白了,他笑着扫了一眼刘瑾涨红的脸,却很不以为然。有的东西只有真正体会了才有感觉,比如正德此时就很明白当年东汉的幼主长大了为什么要用宦官,都是被逼的呀。

    那些外戚一个个如狼似虎,世家大族都是几代权贵,盘根错节,要是这些幼主不用宦官,肯定要被他们欺负死,质帝之死就是明证。

    他执政初期虽然没有外戚,但是刘健李东阳谢迁哪一个不是门生遍地,盘根错节,不让刘瑾折腾一番,他这个皇帝怎么可能坐得稳。

    所以正德听完之后,对着刘瑾说道,“杨刘两位先生也真是的,说那么多没用的干嘛!”刘瑾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这是两位先生对奴婢不满呀!”

    正德笑着说道,“要不是有你老刘,朕也玩不好,没事的,老刘你好好干,朕信你!”

    刘瑾权势熏天,没过几天,他让焦芳拟定了一份提拔诏书,杨廷和刘忠很光荣的被升任南京吏部左右侍郎。

    刘忠人如其名,有些忠厚,他就对杨廷和说:“你看看,皇帝腻味我们了,也得罪刘公公了,这是让我们养老去了。”

    杨廷和说:“这是明升暗降呀,我们还说不出来。”

    刘忠说:“我们要不要走前去看望看望刘公公。别的官员离京都去和刘公公辞行。”

    杨廷和说:“他这么对待我们,我们还向他辞行?别人会说我们是刘瑾一党,排斥我们的。”

    当天晚上,刘瑾在家闲坐,有人通报,杨廷和求见。刘瑾很高兴,看到杨廷和送的礼物还不少,一个劲的鼓励杨廷和好好干。杨廷和起身告辞,刘瑾还亲自送客,一个劲的说:“杨先生人真不错,心里还有我这个人……刘先生好像对我不太满意……”

    杨廷和拜访了刘瑾,这才放心大胆的通过运河赶往南京,这一日在山东停了下来,杨廷和看着眼前的大运河叹息的对长子杨慎说道,“此处就是王岳等人的毙命之地,宦海沉浮,宫中争斗更胜一筹。当日要不是刘洛阳逼迫太过,哪有今天的局面,悲乎哉,不悲也!”

    “爹爹,当日就应当立刻诛杀了在京的七虎,刘公号称善断,也不过如此!”

    看着自己的天才儿子如此说话,杨廷和摇了摇头,年轻气盛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