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微服可以了解民情,知道施政得失,张超举汉武帝汉宣帝为例,这都是喜欢乱窜的君王,所以张超认为走一走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是安全措施要做好,他建议皇帝直接挑选一批人来负责此事,皇帝外出时,要告诉内阁首辅,防止出现找不到人。

    明威看到这封奏折时,有些吃惊,“父亲,这恐怕不合士林之意吧。”

    “士林之意?为父行事什么时候要听士林的意思,你要知道为父自己也有一套治国的理论,那些迂腐的旧东西只是敲门砖罢了,你以后少沾,多看看为父的书。”

    听张超语气很不客气,明威低着头称是,张超见他虽然嘴上服软,心里恐怕不以为然,不得不解释道,

    “大臣们害怕皇帝微服,最主要不是怕天子出事,一是怕天子乱来,二是怕看到他们违法乱纪的证据。你日后要从政,要明白这些,什么是说一套,做一套,不要被别人嘴上一套给骗了。”

    明威一直奇怪,父亲也是士林的一员,为什么总有这么多阴谋的想法,这与过世的徐阁老所说的以诚待人差异太多了。但是父亲绝不会欺骗他,那到底是谁错了?

    张超拍了拍明威的肩膀,“世上君子是有,但大部分人还是为利驱使,特别是入了官场,利益差不多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有人求名,有人求利,名利名利根本分不开,名本质也是利。

    有清名的大臣多了去了,比如马天官刘兵部,哪一个不是名望很高。

    可是马天官脱不了追求家族之利,刘兵部也脱不了追求自身的清名,这与刘瑾这样的小人本质上又有多大区别?

    所以在为父眼中,根本没有君子小人之分,为父区别的标准很简单,看他们是否胜任所在的官职。胜任的就算人品不好,该用还得用,但是要加强监管。

    这些东西我都在运河谈说过,你呀,真要好好读读,你也大了,不能再稀里糊涂了。”

    听张超这么说,明威心悦诚服,“孩儿明白了。”

    张超的奏折呈上,司礼监文书房首先看到,然后呈报给内书房,正德看到简报后,却是十分感动,他对着身边的刘瑾等人说道,“若是其他科道官员都如张师傅这般待朕,朕何忧之有,老张,你孔武有力,这个专门保护朕的机构,你来组建。”

    刘瑾张永低着头,连连称是,但是刘瑾眼望地面,却是有些忧心,张超竟然这么得圣恩,这可如何是好。

    内阁看到奏折后,互相看了看,犹疑不定,张超这说法太过骇人听闻了,难不成皇帝乱窜还可以成为明君不成?

    只是张超为皇帝微服提供了理论背书,虽然他们都不同意,但是成立一个保护皇帝的临时机构,而且皇帝出外要与内阁通气,这绝对符合他们的意愿,所以只得捏着鼻子认可了。

    但是张超的说法召来了科道御史的强烈抨击,甚至有人跑到张家劝说他,不要逢迎天子,要多多规劝进谏才是。

    张超也不跟他们理论,他在内阁与刘健等人谈话时,十分不屑的说道,“此等人沽名钓誉,通过卖直进谏,显君之恶,扬己之名,使天子厌恶我等儒生者,正此辈也!”

第469章 认亲戚() 
张超这般说话,当然招惹了科道不满,但是做事的官员则是心有戚戚然,显然张超说到了他们心中,老子做事辛辛苦苦,还要受你们的气,更恼火的是做事的还没有站旁边挑错的升的快,凭什么呀!

    这样一来科道官员准备找张超麻烦,但是有些大臣则公开上奏折抱怨科道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件事竟然出人意料的给大明天子缓了缓群臣的巨大压力,也为即将开始的大婚起了个好头。

    张超来京,当然要跟李芷萱会一会,土豪张超在李家附近买了个宅子,然后两人就可以偷偷相会了。

    这半年以来,在萧敬的指导下,内书房干的相当不错,一天最多可达几百封奏折,在这群女官的整合下,变成了几十页纸,然后正德皇帝只需要一两个时辰看一看,就可以抓到每日的要点,这样一来无论是内阁还是司礼监都感觉到巨大的压力。

    所以不断有人在正德面前上眼药,在这一点上,太监和内阁的态度是一致的,但是李芷萱十分小心,她手下的这些女官,基本不出宫,这样一来就算大臣们想找茬,也一时找不到。

    反而在宫中,内书房与九虎暂时利益一致,互相配合,严重威胁了司礼监对于内廷的控制,两方的矛盾日益激烈。

    张超与芷萱亲热一番后,搂着芷萱问道,“这半年来,你可是大明最有权力的女人。”

    “妾身现在十分惶恐,萧公公也说,妾身不适合做一行。”

    张超点点头,他早就知道了这一点,“萧公公挑好人手后,你就辞了差事,做个抓总的就好,平日里还是待在天子做个管家身边就好。”

    芷萱往张超的身边凑了凑,然后有些担忧的说道,“妾身明白了,只是现在大臣的弹劾越来越多,皇爷已经很不耐烦了,总这么下去,会不会出事呀?”

    张超微微颔首,“迟早要出事,等天子大婚,我离京之后,你就待在乾清宫,千万不要出宫,明白了吗?”

    芷萱有些害怕,心跳很快,张超抚着她的身体安慰道,“别怕,这一局大概率天子会赢。只是日后无论如何,你要记住一点,千万不要恃宠而骄,守住本分,除了事关你我的生死,其他的奏折不要碰。”

    芷萱点了点头,突然噗嗤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妾身早就不本分了,你我,你我之间私通,”

    张超哈哈一笑,“谁让你我情投意合呢,若是天子知道了,也许会成人之美也不一定。”

    芷萱有些哀伤的说道,“除非太后崩逝,否则太后是不会放我离京的。”

    这是第二次了,张超甚至不用去想,就知道原因,“陛下知道自己的生母一事吗?”

    芷萱摇摇头,“都瞒着,谁也不敢说。不过妾身以为皇爷是知道的,只是故作不知罢了。毕竟皇爷生母早已过世,皇爷又是记在太后名下,他又做的了什么。”

    张超微微叹了口气,“宫中比外廷还要残酷,你这些年真是不易呀!”

    “妾身能有夫君疼爱,已经是万幸了。”

    就在两人密谈之时,正德皇帝正在发愣,按照规定,在大婚之前,要有几个年长的宫女来教习人事之道。

    皇宫有成千上万的女子,却只有一块唐僧肉,所以这辈子唯一一次接触男人的机会,竞争的残酷可想而知。

    到了最后,由张太后挑选了四个二十左右的宫女,都是身材丰腴,容易生子之相,这四个人被拉到正德面前伺候。

    浑浑噩噩的过了一夜,小皇帝被四个宫女给吃的干干净净,甚至被吓得不轻,原来男欢女爱就是这么回事,一个个如狼似虎,也太吓人了些。

    不管怎么样,通了人事的皇帝总算要大婚了。正德元年七月,十六岁的正德皇帝立夏氏为后,同时鉴于弘治皇帝的先例,大臣们同时也确定了两个妃子。

    张超作为副使和保国公朱晖两人帮天子求亲,在一个奢靡的婚礼之后,正德皇帝正式成人了。一切都有规矩,一切都有成例,正德皇帝完成了婚礼,立刻丢下了皇后,急哄哄的离开了皇宫。

    刘瑾也糊涂了,这新婚之喜天子怎么就想着跑出去呢,正德心里也纳闷呀,我这一后两妃怎么都跟木头似的,太没有意思了。

    除此之后,正德想跟她们讨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皇后不懂罢了,竟然还跪地进谏,气的他挥了袖子立刻出了门,有没有搞错,朕找的妃后,不是大臣。

    有苦说不出的正德皇帝就想着出宫散散心,自从张超给他的出宫行为树立了一个高大上的前例,正德跑出去也不再觉得不对,朕是学汉武帝体察民情,怎么能叫乱窜呢。

    正德正好走到了上次他到达过的客栈,却是想起了张氏兄妹,他招了招手,“张太保有没有到达宣府?”

    刘瑾上前说道,“按日程算,应该是到了。”

    正德点点头,然后大步走入了客栈,但是他等了很久,除了听到民间的骂声,气了一肚子火之外,什么也没有听到看到。

    心情很不舒服的正德沿着大街,到处乱逛,突然刘瑾上前说道,“小侯爷,这前面是徐家的府宅,张夫人住在那里。”

    “嗷,原来姨母就住在这里,那咱们去看看她老人家。”

    弘治十八年明威与徐氏成婚后不久,徐琼就病故了,张氏也不愿意待在徐家,就和女儿女婿一起回到了京师。

    寡居在家的徐氏听到有人拜访姨母的消息,也是愣的不轻,她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长妹是皇后,小妹嫁给了吏部侍郎王鏊,只是小妹妹没有生子,所以她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等反应过来后,正德已经大步走了进门,他四处张望,显得十分好奇。

    张氏迎了出来,正德上前施礼道,“外甥拜见姨母,姨母一向可好?”

    张氏就要大礼参拜,却被正德拦了下来,“姑母不必多礼,您是朕的长辈,此处只行家礼即可。”

    张氏手足无措之下,不知道如何说好,只听管家又跑了进来,“夫人,小姐与姑爷还有张家大小姐一起过来探望了。”

    怎么都凑到一起来了,张氏有些无奈的想到,正德听到,精神一震,故意问道,“如此甚好,朕正好见一见表姐和表姐夫,只是这张家大小姐,又是哪一位?”

    张氏满脸堆笑,“陛下,这张家大小姐是老身的亲家,宣大张总督之女,现待字闺中。”

    正德恍然大悟,“嗷,原来如此,那也是朕的亲戚了,朕也该见一见,认一认亲戚。”

    张氏只觉得头皮发麻,这皇帝不是成家了吗,怎么这么不通人情,他一个外男怎么能见臣女,就算是皇帝也不当如此呀!

第470章 交谈() 
得到提醒家里来了贵人的的明威夫妻和明台忐忑不安的进入了徐府。等远远看到正德,明台大惊失色,竟然是那个登徒子皇帝,明威当日与正德接触时间很短,但他看到刘瑾后,也就知道了正德的身份。

    面对哥哥责备的目光,明台也冤枉呀,谁能想到当今皇帝会突然出现在徐府,真是闲得慌,不是刚刚大婚吗,怎么还不安分。

    刚进徐府,只见正德大马金刀的坐在主座,张氏在一旁陪坐。明威明台看到之后,心中白了一眼,这位万岁爷也太不通人情了,就算他们不知道正德的身份,也会起疑心,微服私访看来都不会。

    见到三人走了进来,两人端坐不动,三人首先行礼,“女婿明威拜见岳母大人,”“女儿拜见母亲,”“明台拜见夫人。”

    三人行礼完毕,正德却首先喊了起来,“三位免礼,果真是你,原来你真是女儿身。”

    见天子这么说,其他人不由得看向了明台。

    明威的妻子玥儿并不知道正德的身份,只是让母亲陪坐的肯定是一个贵人,

    所以她虽然好奇,但十分小心的首先问道,“孩儿今日归宁,没想到母亲家中竟然来了贵客,这位是,”

    正德混不在乎的说道,“本爵姓朱,是张夫人的晚辈,该当称一声姨母才是。尔等不认识本爵,可以称呼称呼本爵小侯爷。”

    小侯爷,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小侯爷,竟然如此不懂礼节,只是玥儿不傻,虽然心中吐糟了两句,但既然自己的丈夫小姑子都如临大敌,小心翼翼,那肯定身份不简单。

    三人又给小侯爷行礼,正德笑着说道,“不必多礼,本爵年幼,三位与本爵份属亲戚,不必顾忌身份,也不必顾忌男女尊卑,各自落座就是。”

    听正德这么说话,三人只得老实的挨着板凳坐下。

    正德眼睛一直好奇的盯着明台,见明台长相不算特别美丽,但生动活泼,比宫中女子感觉更有生气。

    明台被看了毛了,她还不了解皇权的威力,只以为皇帝也就是比爹爹位分更高的一个官,见正德如此轻浮,也不再畏惧,所以恶狠狠的回瞪了一眼。

    正德顿时愣住了,他从来都是最受欢迎的,明台恼怒的神情他这辈子第一次见到,只觉得这个小姑娘确实挺有意思的,确实是小姑娘,明台还没有张开。

    明威见这样不是事情,主动说道,“小侯爷大驾光临,学生能见到小侯爷一面,真是三生有幸。”

    “本爵经常外出,你与本爵有亲,以后跟本爵多多来往就是,有本爵照着,谁也不敢欺负你。”

    正德这么说话,明威哭笑不得,明台则是被小皇帝逗乐了,忍不住噗嗤一笑,然后立刻捂住嘴,这样的小儿女神态让刚刚通了人事的正德不由得心头一荡。

    正德此时知道自己说错话,表现有些失常,所以正了正神色,然后上下打量了一番明威,严肃的问道,“张兄自称学生,这么快就进学了?应该是个秀才吧。”

    哥哥十七岁就中了举人,这是明台非常骄傲的事情,所以她不等明威回答,就抢先答道,“小侯爷,你真是小瞧了我哥哥。

    哥哥十三岁就是生员,十七岁那年桂榜得中,要不是考官昏了眼,去年就该当考中进士。”

    明威听到之后,简直要气坏了,怎么妹妹当着皇帝的面还这样放肆,看来真要严厉管束了。

    “十三岁秀才,十七岁举人,确实是难得的少年英才,不亚于杨师傅当年。

    张师傅家中有张兄这样的俊才,杨师傅家中同样也有一个奇才名叫杨慎,看来我大明真是人才辈出呀!”

    明威听完,立刻起身谢道,“学生才疏学浅,哪里敢自比杨詹事,小侯爷,您太过谬赞了!”

    正德哈哈大笑,“张兄不必如此谦虚,本爵听说张兄前些时日随军服侍张太保,怎么这一次太保离京,张兄没有随行?”

    “学生的弟弟明镇这次同样来京,故而由吾弟服侍父亲左右。”

    “原来如此,不知现在宣府如何?”

    “学生去宣府后,一直帮着父亲筹措粮草。边储还是十分不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