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奴婢不成了千古罪人,可不敢当呀!”

    正德见李姑姑嘴角眼角都是笑意,就有些不好意思的上前抓着芷萱的袖子,拉着她来到这堆奏折面前,抓着她的袖子晃来晃去,“姑姑帮朕看看,分门别类,那些什么请安折,贺喜折,还有弹劾的奏折都分开,这么一大堆,要看到什么时候。”

    李芷萱大吃一惊,这怎么行,她连连摇头说道,“奴婢可做不了这个,这个……”

    见李姑姑慌张的语无楞次,正德哈哈大笑,“姑姑没事的,这些奏折平日里也会让刘瑾何聪他们读给朕听,朕只是让你分分类,又不是违反了祖宗家法。

    姑姑,你帮朕分分类,朕正好去看一看张师傅的国富论,张师傅真是大才,说的真是太有道理了。”

    李芷萱见正德无意间提到张超,脸上微微一红,就低声细语的说道,“陛下,奴婢就分分类奥,奴婢可不敢干涉朝政。”

    正德很高兴,果然一提张超,李姑姑就害羞了,他立刻松开了手,飞一般的跑进殿内,一边跑,一边喊,“李姑姑,好好做,朕先进去了。”

    正德跑到宫内,把国富论和其他几本书拿了出来,又吩咐道,“朕要读书,尔等不可随便打扰。”

    小太监听完,立刻点头称是,站在一边,正德就拿出了国富论下面的一本书,却是一本南京济世书社印刷的小说,他有滋有味的看了起来。

    嘿,这本书什么都好,为什么这神奇的武功叫做降龙十八掌,岂不闻朕有真龙护体吗,过几日,让刘瑾告诉这个书社,这武功得改,叫什么来着,嘿,就叫神龙十八掌。

    正德皇帝有滋有味的读着武侠小说,李芷萱却坐如针毡。作为女人,她十分细致,她一本本的打开奏折,然后看了几眼开始分类。

    这一看不得了,臣斗胆弹劾太监刘瑾,臣冒死弹劾太监刘瑾等,……,一封又一封弹劾的奏折被翻了出来,李芷萱看着头皮发麻,心中直跳。

    竟然有这么多的弹劾奏折,这大过年了,刘瑾他们又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自正德出生,李芷萱就开始伺候正德,然后看着一个个太监宫女慢慢的来到正德的身边,有的时间长的,比如何聪,有的时间短,比如刘瑾。

    但作为宫中的苦命人,这些人与芷萱都相处的很好,互相关照,对她这个姑姑也是十分尊重。正德继位之后,他们一个个外放二十四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招惹了外官,惹来了这么多的弹劾?

    李芷萱突然想起了张超,他已经是太子太保了,听说跟汪娘子生了两个孩子,不知道他有没有上奏折,有没有弹劾?

    身在正德身边,李芷萱对正德十分了解,知道正德对这些从小伺候他长大的太监们的感情,所以芷萱不愿意张超与刘瑾等人对上,万一谁有个死伤,她心中都很难过。

    想到这里,李芷萱就开始翻阅奏折,很快她就找到了张超的一封恭贺折,但是没有弹劾的奏折,她慢慢的又一次打开了张超的奏折,一字一句的重新读了起来,这才放下了新。等心情平复了,才把奏折放下,然后入内禀告正德,奏折已经分类好了。

第457章 讲义() 
正德皇帝看到李姑姑进来了,慌忙把小说一藏,然后挤出笑容满脸堆笑道,“李姑姑,这些奏折你都看过了?”

    李芷萱此时也没有心思去顾及小皇帝搞笑的表情,她施了一礼,然后十分紧张的说道,“皇爷,大臣们又在弹劾刘公公。”

    正德皇帝听完,什么心情都没有了,他嘴里咕噜了两句,然后爬了起来,怒气冲冲的说道,“整天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年都不让朕过好!”

    正德皇帝来到御座旁,看到整整齐齐分了几堆的奏章,芷萱在一旁开始解释分类的原则。

    正德就发现除了请安折和恭贺折以外,数量最多的就是弹劾的奏折,反而那些朝廷大事的奏折并不多。

    他先看了相关的朝廷事务,最近到了年关,倒也没什么大事。到了最后,他才开始查看那些弹劾的奏折,拿起了头上一本,看了两眼,啪的丢在地上;然后是第二本,第三本,……,到最后,正德甩起袖子,就将御桌上这些弹劾的奏折打的到处都是。

    发泄完之后,正德一屁股坐到御座上,气呼呼的喘着粗气。等好一会,他会安静下来,见李姑姑等人都跪在地上,他连忙说道,“姑姑请起,朕是气不过大臣们五次三次的欺负朕,跟姑姑无关。”

    李芷萱对正德十分了解,就站起身来,将奏折还有碰倒的其他物事一一整理好,然后笑着说道,“陛下请暂息雷霆之怒,奴婢在济世学院学习时,昔日曾经听张太保说过,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最应该做得是冷静。”

    听李姑姑这么一说,正德也有些好奇,“张太保竟然给姑姑上过课?”

    李芷萱这么一听,脸有些发烫,她连忙撇清道,“济世学院每年都有大课,张太保当时还是个秀才,他给我们讲一些科学常识。奴婢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很有道理。”

    “科学?姑姑说的是自然现象的科学原理吗?”

    “那本书,奴婢看不懂,张宫保给奴婢还有好多人培训,说不要喝生水,如何降温这些,都是医学的常识。有时候也提到一些很奇怪的道理。

    张太保就曾经说过,等奴婢等人学成之后,一定会很忙,这个时候就应该妥善的安排好每一天的事务,要按照二八定律,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更有效率。”

    正德立刻来了兴趣,“什么是二八定律?”

    李芷萱仔细想了想措辞,这才说道,“所谓二八定律,就是张太保发现,在做任何事情时,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占两成,其余八成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然后李芷萱就用二八定律举了很多例子,正德皇帝不断的点头称是。他从开头的漫不经心,到后来的越来越认真听讲,到最后静下来思索。

    正德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大男孩,他从李姑姑的这席话中,突然发现张超所说的二八定律正好符合他的现状。

    正德知道,外廷总是说他贪玩,他确实承认,他确实喜欢玩耍,但是扪心自问,他对国家大事是非常认真心的,只是偶尔偷偷懒。

    但是国务实在太忙了,他还要去骑马射箭,还要去看刘瑾带来的有意思的小说,他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理政,而且他觉得,朝廷养了那么多的大臣,是干什么用的,要都是他操心,他养他们干嘛。

    李姑姑无意中提到的二八定律却给他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他只需要管好最主要的事情就成,其他的交给那些忠心的臣子,让他们来处理就好。

    李芷萱见正德转移了注意力,开始思考起来,也是松了一口气。这么多大臣的奏折,让她心惊肉跳,皇爷冷静下来,一定会好好处理的,这样就不会误事了。

    正德看了被李姑姑收拾好的奏折,然后命令道,“这些弹劾的奏折一概留中,其余的交给内阁。”

    随从的小太监立刻答应下来,然后几个人抱着奏折离开了乾清宫,这时正德问道,“李姑姑,这二八定律确实很用,没想到张太保如此有才。”

    李芷萱听正德这么一说,心里也很开心,“陛下说的甚是,奴婢还真没听说过谁比张太保能干呢,竟然能从海外找到金山,要不然朝廷哪来的这么多金银。”

    李芷萱提到金银,正德就有些恼火,他想起来那些奏报的内容,刘瑾折俸一事,是跟他汇报过的。

    内承运库金银不够,往往都会从户部或者各地的府库调集,这同样是惯例,只是后来佐渡金山挖掘,内承运库有了银子,这件事才不做了。

    但是既然有先例在,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让金银入内库有什么错误,只是使用中旨确实有欠考虑,有损他的明君形象。

    但是佐渡金银入库,要忙活的事情太多,最后金银不够,然后刘瑾想出了折俸,说明刘瑾善能替朕分忧。要知道,这同样是朝廷惯例,总不能父皇的陵墓不建吧,母后的宫殿不修理呀。

    相比于京营闹事,正德只能选择委屈了文臣。自弘治十年,取缔宝钞之后,朝廷发的都是实打实的银子,现在不够了,用一些苏木抵扣一下,这是老祖宗都做过的事情,凭什么朕不能做?

    内心深处,正德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大臣们在欺负他,在变着法子的欺负他。打着弹劾刘瑾等九虎的名义,三天两头的找他的麻烦。

    李芷萱见正德不高兴了,立刻止住了话茬,她心里暗想,真是糊涂呀,那么多弹劾的奏折说的都是刘瑾克扣大臣俸禄的事情,怎么自己糊涂提起了金山。

    正德见李姑姑不说话了,就开始活跃气氛,笑着问道,“李姑姑,那当年张太保的讲义,你还留着吗?”

    李芷萱一愣,正德嘻嘻笑着说道,“朕想看一看,张太保都说了什么,竟然调教出了姑姑这样的大才。”

    李芷萱听完,立刻噗嗤一笑,“皇爷,您真能开玩笑,奴婢算什么大才?”

    正德摇了摇头,“不然,朕让姑姑分类奏折,姑姑做得很好。不仅仅如此,乾清宫中大小事务,姑姑都能料理的十分清楚。

    朕虽然算不上事务繁忙,但乾清宫也有数百太监宫女,大小事务不断。姑姑不是大才,难不成世上只有饱读诗书的翰林才算大才?”

    李芷萱听正德这么说,突然有些怀念,似乎当年张超也这么说过,只是这句话太过敏感,她不知道如何回复,索性低着头沉默不语。

    过一会李芷萱才说道,“奴婢当日才济世学院,只能算是一般的学生,离大才确实相差甚远。皇爷想看那讲义,奴婢这就拿来。”

    说完李芷萱给正德施了一礼,回去将那份保藏了许多年的讲义拿了出来,正德发现讲义虽然有些发黄,但保藏的相当完好。

    他一页页的翻过,除了一些医学知识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知识。比如基本的常识,比如学员如此为人处事,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如何分析遇到的问题,如何总结经验教训,正德慢慢手停了下来,陷入了深思

第458章 夫人() 
正德看完了张超的讲义之后,顿了顿,然后十分严肃的说道,“李姑姑,你想想办法,给朕弄来张超所有的著作,还有济世学院的讲义,朕要所有的的讲义,明白吗?”

    李芷萱连忙下跪道,“奴婢遵旨。只是如此一来,奴婢就需要出宫见一见张太保,这,”

    李芷萱发觉自己说完脸有些烫,但是她内心一片窃喜,似乎可以又一次见到张超了。

    正德立刻道,“朕赐姑姑出宫的金牌,姑姑只管去做就是。姑姑是侍候朕的老人,理应在宫外有个宅子。

    传旨,李芷萱侍奉朕有功,封夫人,让内阁挑一个好听的名头。”

    说完这个,正德又赐给了李芷萱一个靠近皇宫的前朝太监的府宅,李芷萱在一旁听的愣住了,只得不断叩谢皇恩,然后拼命推辞,说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功劳,岂敢受命。

    正德摇摇头,“夫人受得起,当年夫人接生了朕,又抚育朕直到今日,没有夫人,朕哪有今日。刘瑾张永等人在宫外都有府宅,夫人理当有一所宅院。”

    说完这些,正德松了口气,眨巴着眼睛,“从今日起,朕每日收到的司礼监奏章,都由夫人先行整理。然后将其中最重要的交由朕御览,其余的写个条目让朕知道事由即可,朕可是活学活用二八定律呀。”

    李芷萱听完,整个人都呆住了,这种事她一个女官怎么可以做,也不符合朝廷的制度呀,所以恐慌之下,李芷萱连连叩首。

    正德亲手将李姑姑拉了起来,叹了一口气,“大臣们,整日说刘瑾等人是奸佞,说他们是九虎,可是朕身边用的顺手得力的人就这么些,不用他们又能用谁。

    但是文臣们现在与刘瑾等人势同水火,朕也不能太过偏袒他们,以免大臣们不满。

    夫人在朕身边十几年,一向聪明贤惠,善能料理内务,父皇和母后都赞誉有加。

    夫人请放心,你只是帮朕整理一下奏章,让朕通揽天下的大事,并不会干涉朝政。”

    李芷萱事实上对于正德所说也糊里糊涂,她以为就如同今日这样分类,想了想正德这样信任她,总不能让皇爷不高兴,所以就答应下来。

    可是哪些是最重要的奏折,又怎么写其他一般奏折的情况通报,李芷萱不知道呀。

    正德也是心血来潮,他想看一看按照二八定律是不是真有效果,所以他鼓励道,“姑姑不是要去见张师傅吗,张师傅是大才,问问他就好。

    姑姑要是忙不过来,可以找几个识字的太监宫女过来帮忙。姑姑就在乾清宫内书房朕身边办公即可。”

    李芷萱想了想,只得有些为难的答应了,作为宫女,李芷萱没有资格参与朝政,所以她也不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反正就是帮皇爷把奏折分一下类,看来也没什么。

    李芷萱此时满怀心思,她可以见一见张超,听说他一直告病在家,也不知道好了没有?

    年底真是大戏迭出,先是围绕着佐渡金银,大臣与太监们闹了一场,然后正德退让。

    紧接着,刘瑾报复,克扣大臣的薪俸,惹得群臣又一次上书弹劾,这一回奏折上去,正德留中了,而他发火的消息传到司礼监,很快又传到了宫外,大臣们不以为然。这时候李东阳又说话了,快过年了,大家先过年,别闹腾了,有什么要说的等年后吧。

    李东阳是士林大佬,又是内阁次辅,他这么一说,大家伙也挺给面子,就不再继续上书了,反正这种奏折战也不会一两天就有结果,等着就是。

    但是这两件大事还没完,又出了一件大事,天子封自己的贴身李女官为夫人,让内阁找一个封号。

    天呀,不会又出一个万贵妃吧,这个消息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