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战时别想着对敌人耍花招,相比鞑子,我们在这九边还嫩着呢。不求奇功,但求沉稳,牢记结硬寨,打呆仗,才是常胜不败之道。”

第428章 前哨战() 
荡倭营离大同越来越近,已经好几次遇到鞑靼零散的骑兵,然后被前锋营驱逐走了,这样一来荡倭营的压力就有些大了,虽然他们欺负的日本不要不要的,可是面对大明百年来最大的仇敌,被吹的天上有地上无的蒙古骑兵还是有些发憷。

    这是人之常情,即便张超自己也有些紧张,这个时候杨玉这个老将的作用就显出了,杨玉和张超每一天都巡视营寨,与军士促膝聊天,说到鞑子时,老杨一脸的不屑,仿佛鞑子就如同釜中游鱼一般。。

    再加上教化们的努力,广泛的宣传国仇家恨,荡倭营此时士气高涨,过了几年的好日子,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不就是一群鞑子吗,干他,干死他们!

    无独有偶,荡倭营士气高涨的时候,鞑靼这边同样是士气高涨,根本的原因很囧,因为荡倭营太富了,普通士兵都披甲,这还有没有天理,这还有没有王法了,抢!

    当哨探将荡倭营的消息报告小王子的时候,小王子还有些发愣,啥时候明军这么有钱呀,就算传说中大明在大海上找到一个金山,也没有理由普通士兵都披甲,有钱也不能这么败家呀!

    一瞬间,小王子说中了无数大明文官的内心,所以本来只准备围着大同抢劫一番周边的小王子改变了主意,玩一票大的,干死这伙增援的明军,抢着铁甲回去。

    被赶回蒙古的鞑靼,连铁锅都无法自给自足,更不要说人人披甲了,所以小王子的决定得到了他非常重要的部下和盟友火筛的支持。

    鞑靼军决定围点打援,在大同附近彻底剿灭张超所部。至于战术嘛,还是老一套,先诈败,然后等明军乱了阵型,埋伏在一旁的主力骑兵再发动冲锋,一举击溃明军。

    明朝的马军,就是学习蒙古的大规模轻骑兵集团作战战术,然后自己加以改进的军种。明朝的每一个骑兵都带有弓箭,这也是学习了蒙古骑兵的优点。

    明朝的骑兵也是弓拴在左边,箭筒在右边,然后手拿长柄眉尖刀。长距离行军,和用弓箭不用长刀的时候,为了两手空出来,就把眉尖刀系在左侧的腰带上。

    眉尖刀,既能劈砍,又能突次,同时具有矛和刀的双重威力,是骑兵非常好的长柄武器。

    弓箭是最最普遍的武器,真正打到仗,基本一开始都是乱放箭的。实在是到了非要近战不可的时候,才用刀。

    荡倭营的一部分弓骑兵是明军马军的模式,穿着轻便的战甲,带着弓箭和眉尖刀负责骚扰和侦察。

    但是荡倭营的主力骑兵营,却与传统的明军明兵完全不一样,骑兵穿着胸甲,顶戴头盔,配有长弯刀,有时还配有一把大斧,作战时,排成整齐密集的队列,先是慢跑,然后逐渐加速到大步,最后飞驰着冲向敌人,用冲击力而非用弓箭去发挥骑兵应有的功效。

    张超这一套是仿照欧洲近代骑兵的模式建立起来的,与荡倭营严格的纪律十分一致,但是骑兵营成立之初,很不被杨玉看好,事实很明显,张超一个文人,连怎么骑战都没有弄清楚,他弄出来的骑兵怎么可能有战斗力。

    由于谁都不能说服对方,在济州岛两人按照各自的模式组建了一只百人骑兵队,进行了一场演习。但是演习的结果却是一边倒,杨玉这一队竟然不是张超新式骑兵的对手。

    杨玉战败之后,闷闷不乐,痴痴的想了两天。之后却一反常态,抖擞精神,与张超仔细磋商研究,然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新式骑兵的训练上,从而训练出一支两千多人的新式骑兵。

    在弘治八年冬天,荡倭营与日本的大决战中,第一次在战争中亮相的骑兵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用整齐的步伐迅速击败了当面的日本骑兵,然后从侧翼包抄日军,最终追亡逐北,获得全胜。

    因为大军临近大同,又几次遇到敌军的哨探,所以杨玉让前锋营前出十余里,遇到敌情后迅速禀报,为主力部队的展开留出时间。

    这一天早上,由100名弓骑兵和400名胸甲骑兵构成的前锋营,在前进途中,遇到了三百多前来诱敌深入的鞑靼骑兵。

    双方刚一交战,鞑靼骑兵很快就落荒而逃,试图引诱前锋营追击,但是前锋营却停了下来。与普通明军追求首级带来的赏赐不同,荡倭营骑兵人人有钱。所以面对这样的诱惑,前锋营就保持了冷静,他们想起了张超的警告,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没有进行追击。

    本来诱敌深入的鞑靼骑兵,见前锋营并不上当,无奈之下,指挥作战的火筛又派出了一个千夫长率领一千多名骑兵,决定首先敲掉这一队头脑清晰的小部队。

    见鞑靼大队骑兵突然冲了出来,前锋营是庆幸不已,显然敌人有埋伏。根据杨玉的命令,前锋营遇到敌情后,除了派人及时禀报外,还需要阻挡敌人,且战且退,为主力展开阵型留出时间。

    所以荡倭营见敌军数量不如想象的那么多,长期胜利自信心满满的前锋营主动迎战,排着密集整齐的阵列,挥舞着马刀冲了过去。

    与从小骑着马长大的蒙古人不一样,前锋营骑兵在个人的骑术和武艺方面根本不是蒙古骑士的对手,但他们能在严明纪律的约束下整齐划一的行动,集体冲锋时时刻保持马挨着马,肩并着肩,就像一堵快速移动的“铁墙”。

    如墙行进的前锋营列并不需要太高的奔驰速度,那样反而会打乱阵型,影响冲击力,所以他们使用的是整齐的慢跑冲锋。

    这堵铁墙时刻保持着集体力量,避免散阵后各自为战的混乱厮杀,所以整体战斗力要远远大于蒙古骑士的军队。在奔跑冲锋中保持密集队列,是比个人马背武艺要高难得多的整体战术行为,只有荡倭营军制下科学系统的大强度训练是其出现的基石。

    就在火筛的眼皮底下,这个鞑靼千人骑兵队,竟然出人意料的被前锋营一举冲开,双方骑兵白刃战时,总是会出现一把蒙古弯刀同时面对两到三把明军马刀的局面,蒙古骑兵以优良的武技硬拼奥前锋营团结的纪律,结果毫无悬念的被击溃。

    第一轮冲锋完成之后,前锋营大部分将士仍然保持着密集阵型,开始回返向着松散的鞑靼骑兵再一次发动墙式冲击,不服气的鞑靼千夫长亲自带队冲锋,结果这一次千夫长当场阵亡。

    鞑靼骑兵这一次终于不用演戏了,前锋营两次冲杀后,鞑子落荒而逃。这一次前锋营同样也没有追击。胸甲骑兵继续保持警惕,弓骑兵先是收拢四散跑开的战马,然后下马砍下了三百多颗鞑子脑袋,再将牺牲的一百多名战友的遗体绑在马上,这才开始慢慢的撤退。

    远远望着前锋营行动的火筛,脸色铁青,这是鞑靼骑兵第一次在战场上被数量出于劣势的明军击败,而且是面对面硬碰硬的较量,真是奇了怪了。明军的战术十分新颖,他从来没有见过,出于谨慎,火筛压制住部将们出击的请求,眼睁睁的看着前锋营撤走。

    这时心事重重的火筛才率领主力六千多名骑兵离开了埋伏地点,从前锋营的小心翼翼可以看出,他这一场伏击很难捞到便宜,而鞑靼骑兵也没有兴致去冲击明军军阵,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撤离。

    当摆出攻击阵型的荡倭营步军与前锋营会师后,却迟迟不见蒙古骑兵出现。前锋营再一次出击,发现鞑靼骑兵已经撤走。

    这时张超等人开始听前锋营主官孙晋诉说清楚前哨战的细节,前锋营献上了三百多颗鞑子的脑袋还有敌军遗留下来的旗帜和其他物事。张超等人这才如释重负,原来横行天下数百年的蒙古骑兵也已经今不如昔,现在同样不是新式骑兵的对手。

    杨玉看着地下的一堆脑袋,突然抓起了敌人的旗帜,眼泪猛的流了出来,他抓着张超的手激动的说道,“老夫与鞑子纠缠了几十年,斩首总共不过几十级。

    今日一战,区区五百人的前锋营竟然可以正面击败一个蒙古千人队,斩首三百多!

    就算是名震天下的王越也做不到,老夫有幸能够指挥这样一只强军,真是祖宗积德,幸运之至!天子有宫保辅佐,真是大明之幸!是社稷之幸!天下万民之福呀!”

    随着杨玉的这番感慨,一个又一个将领过来恭喜,荡倭营紧张的气氛顿时一扫而光,全军上下充满了自信,原来荡倭营已经这么强大,甚至可以说是天下至强之军!

    士气满满的荡倭营第二日赶到了大同附近二十里处,此时得到火筛禀报的小王子亲率三万主力精骑前来增援,他决定亲自碰一碰这一只奇怪的明军,看看这一股明军的精锐骑兵到底是怎么回事。

    弘治十年六月初五凌晨,太阳刚刚升起,此时已经是夏日了,明军与鞑靼骑兵正面相逢,土木之变之后,明军与蒙古骑兵最大规模的野战开始了。

第429章 激战() 
因为前锋营已经遇到过鞑靼骑兵一个千人队,获胜的荡倭营知道敌人就在附近,所以更加小心。在太阳刚刚升起时,前锋营前出不过五里就遇到了大队敌军,此时明军与鞑靼军都发现了彼此的存在,因此这一仗对双方而言都是透明的。

    远远望着穿着红色甲胄的明军,火筛不由开始了深思。这一只明军也许是昨日胜利的缘故,见到他们大队人马,并不是迅速撤离,落荒而逃,而是驻步不动,显得十分大胆。

    就在火筛沉思之际,小王子达延汗策马来到了他的身边,达延汗面色冷酷的说道,

    “火筛安答,这就是你昨日遇到的明军侦骑?”

    火筛点了点头,小王子远远眺望了一会,“果然人人披甲,看来确实是明朝苦心训练的精锐之师。今日本汗的怯薛军先去试一试对面明军的精骑。

    如果怯薛军胜了,那还好说;如果怯薛军败了,咱们再去见一见明军大队,看是不是同样能打。如果都这般能打的话,

    ”

    小王子话没有说完,但是火筛明白他的意思,如果那样的话,这只明军就是腹心之患,不得不小心应对。日后遇到这伙明军也只能退避三舍,绝不可正面交锋。

    火筛点了点头,“臣遵命,郭勒津部一定会战斗到底,绝不后退。”

    小王子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低声吩咐了几声,鞑靼骑兵也停了下来,一只总数千人,穿着皮甲的蒙古骑兵冲了出来。

    前锋营因为昨日的战损,又被加加强了三个百户,所以此时有六百多人。明军千户见对面的蒙古骑兵人人披甲,显得十分整齐,眼睛一眯,知道是遇到了鞑靼的精锐骑兵,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闻名天下的怯薛军。

    昨日大获全胜后,前锋营士气大震,面对敌骑毫不畏惧,处在中间的千户冯英抽出了马刀,喊了一声,“诸将士,随本千户冲锋!”

    鞑靼的骑兵见前锋营就这么直愣愣的冲了过来,同样也毫不示弱,弓箭也不射了,也同样直愣愣的冲了过来,要与明军硬碰硬一番。显然小王子有交代,一定要搞清楚明军的底细。

    站在高处的小王子见对面的明国马军慢慢起步,速度并不快,但是几百骑密集在一起,黑压压的一大块整齐的移动着,与松散的怯薛军相向冲撞。

    喊杀声,兵器的碰撞声,将士的惨叫声混杂在一起,骑兵飞溅起来的尘土飞扬,灰蒙蒙中,怯薛军一队又一队的与那堵墙碰撞在一起。

    小王子眼睁睁的看着排着松散队伍的怯薛军一队队的被那堵墙淹没,小王子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战斗到最后,明军只剩下薄薄的三四排,似乎一捅而穿,但是墙还是没有被凿穿,而怯薛军一个千人队几乎是全军覆没。

    这一场精锐对精锐的决死冲锋震撼了现场几万名鞑靼骑兵,所有人都鸦雀无声,甚至心生胆寒,士气低落起来,对面的明军是比大汗的怯薛军还要勇敢善战的好汉,真是勇猛呀!

    就在鞑靼骑兵倒吸一口气之际,剩余的两百多名明军扭转马头,往回撤退,即便如此,剩余的人仍然阵型不乱,这一场厮杀已经为后面的主力留下了足够的时间,那他们确实该撤退了。

    小王子愣愣的看了明军离开,良久,他叹了口气,然后命令吹号下令进攻明军大队。

    三万多蒙古骑兵绕开了惨烈厮杀的战场,后队的鞑靼军甚至将明军和鞑靼军的遗体分开,整齐的放在道路两旁,而没有破坏。

    等鞑靼大军与荡倭营正面相遇时,小王子站在一个山坡上,眺望了半晌,有些疑惑的皱了皱眉。

    荡倭营的主力沿着官道摆开了好几个方阵,互相错开,方阵之间相隔一定距离。每一个方阵都是空心的,外围是连续几排的长矛兵,里面是三排持着长长火器的明军,最里面是一些粗粗的长管状的火器。

    几个方阵的后面正面是一排排武刚车,后面应该是一个小山头,旗帜招展,应该是明军的指挥部,武刚车两旁都是骑兵,骑兵可以通过方阵之间的通道杀出。

    因为官道的地形所限,鞑靼骑兵要威胁到明军的指挥部,必须突破这几个方阵。

    此时张超正在训斥撤回来的前锋营,一下子死伤四五百骑兵,让他心疼不已,看到敌军的大队骑兵,且战且退就好,干嘛非要以少敌众与鞑子硬碰硬,脑子进水了?

    训练出这两千多骑兵有多么不容易呀,不仅仅士兵要有纪律,连敏感娇贵的战马都要训练的有纪律,该有多难,冯英难道忘记了,还是太骄横了。

    杨玉笑着说道,“宫保,前锋营能硬碰硬全歼一个鞑靼千人队,这样的交换比,朝廷都要乐疯了,你就不要再训斥了。

    老夫估计小王子是吃不消这样的惨败,不得不全军出动,挣回面子。”

    张超点了点头,有些疑惑的问道,“丁怀德是怎么回事,虽然武刚车少了点,但放着不用确实太可惜了,非要让将士与敌军硬碰硬?”

    杨玉摇摇头,“丁怀德在日本打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