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超哥就让英雄豪杰四兄弟去巢湖周边各个药铺把黄连收集起来,仅仅收集这一味中药,虽然引人注意,但是最起码比买金疮药安全的多。

    再说他可是整出牛痘的神人,要买黄连需要理由吗?也许他是想着研究出一款不苦的黄连,为哑巴们造福呢。

    四兄弟也希望超哥能够救下王六,也不担心辛苦,一会坐船,一会骑马,把巢湖两岸的乡镇城市跑了一遍,收集到一大堆的黄连。

    超哥就让他们把这些药材粉碎,然后加入生石灰粉,用冷水浸泡,让他们兄弟不停的用棍子搅拌,过了一天一夜后用细布过滤,得到了棕红色滤液。

    再加入大量的食盐搅拌,沉淀析出获得的滤饼就是黄连素,加热干燥后得到的浅黄色粉末就是黄连素。

    折腾了好几天,兄弟四个轮流搅拌,累得够呛,看着最终的收获,几个瓶子的黄色粉末,在被交给超哥的同时,憔悴的老四有点好奇也有点怀疑的问道,“三爷,这就是您说的可以给王六爷治病用的药,我们按照你的吩咐做好了,可是怎么用呀!”

    超哥看着他们兄弟四个,解释道,“四位哥哥辛苦了,这个药可以外用,给王六爷伤口撒上一些就好,也可以内服,只是要苦了王六爷了。”

    说到这里,超哥露出了奇怪的笑容。让你王六总是装逼,总是吐毒舌,现在病倒了,我给你吃点黄连素,尝尝比黄连还要苦的感觉。

    说完,就让四兄弟帮忙,脱下了王六爷的衣服,在各个伤口上撒上黄连素粉末,又把黄连素与淀粉等重量混合,加水捏成大小相差不大的颗粒,五分左右的重量,用水喂了下去。

    病的有点迷迷糊糊的王六爷,被灌了一颗神奇的药丸,迷迷糊糊中猛地醒了过来,“苦死我了,苦死我了,你这个秀才给我吃了什么?怎么这么苦?难不成想害我?”

    说完,王六就摸索着去摸刀。超哥早有准备,让四兄弟按住他,安慰着说道,“王六爷,我给你吃的是治你病的良药,良药苦口,当然要苦的很。

    要想好得快,您只能忍得苦中苦呀。再说你现在病的这么严重,我真要害你,只要把你交给官府就可以,有必要这么折腾你吗?”

    超哥的话很有道理,王六又在病中,没什么力气折腾,只能稀里糊涂的任他摆布。

    过了一会儿,终于完事了,王六也呼呼睡去。

    郑三爷看着超哥搞得不亦乐乎,也凑上去看了两眼王六,看着他呼呼睡去,就拉着超哥问道,“贤侄,这个药真的有效果吗?”

    超哥看了一眼王六爷,无奈的说道,“药应该有效果,但是制作的很匆忙,就担心有什么后遗症。而且这个药也不是主治他这样的刀伤引起的发热,能起多大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郑三爷接着就问道,“那此药主治什么?”

    超哥回道,“痢疾,腹泻,肠胃不适,甚至肺痨也能治疗一二,不过也就是能控制症状,效果不那么好就是了。”

    郑三爷想让自己能够平静下来,但还是忍不住自己的震惊,“此药有如此神效?贤侄是哪里得知的?”

    超哥嘚瑟着说道,“我张超出品能有差的吗?此药的来历,嘿嘿,”超哥朝郑三爷得意的笑了笑,“那就不方便透露了。”

    郑三爷连忙拍了拍头,赔罪道,“瞧老夫这个脑子,牛痘不就是贤侄你弄出来的吗?这个药如果真有神效,请务必卖给淮盐总会一份。

    我们兄弟跑江湖的,谁没个头疼脑热的,一年到头,能囫囵回到老家过年就是万幸了。如果有了这等神药,弟兄们在江湖上也安全多了。就是不知道价钱如何?”

    超哥笑着说,“郑三爷好说,我与淮盐总会交情莫逆,这个药肯定有总会的一份,不用担心。至于价钱吗,刚刚弄出来,也没有仔细算过,不过想来不会太贵。”

    郑三爷连忙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又恋恋不舍的望了几眼这个神药,一边休息去了。

    家杰在旁边听着,想插话,被一旁的老大家英制止住了,不过心里想,不就是黄连加了生石灰泡水,然后加点盐就做成了,人虽然辛苦些,但是一点不难,有这么玄乎嘛。

    我家少爷也真是好本事,刚从淮盐总会那群盐贩子那里骗来了一千两黄金,现在看来还会有新的收获。跟着这样的少爷,有前途。

    不过让家杰想不到的是,次日一早,不知道是王六爷身体好,还是药物确有神效,反正王六爷是退了烧,身上的伤口也慢慢有了好转。

    逃过了一劫的王六爷,精神明显好了不少,还有力气冲着超哥吐毒舌,“小相公可算是大仇得报了,王六昨日嘴中可是苦的厉害。”

    说完,摇了摇头,不堪忍受的说道,“确实苦的厉害,比黄连还苦,我王六宁愿被人砍上十刀,也不想再受那份苦了。”

    超哥,郑三爷和四兄弟都笑了起来。既为了王六爷有望恢复,也为了神药有了效果。家杰心想,那可是黄连之精,可不是比黄连还苦吗?

第41章 王威宁是谁?() 
随着王六的慢慢恢复,超哥,郑三和王六的关系也和谐了不少,说话也随意了不少,至少王六那把大刀是用不上了。

    超哥也上了不少好吃好喝的庆祝王六的恢复。席上不自觉的就讨论道超哥给郑三爷出的那个千金主意。

    王六咂舌道,“郑三,你他娘的也是真敢赌呀!就这么相信小秀才?”

    又对超哥说道,“张三爷,我以后再也不敢喊你小秀才了,就凭你敢喊出千两白银一个主意,我真的服气了,你这小身板真他娘的有种。”

    郑三爷无奈的说,“老子有什么办法,被晋商逼得快没饭吃了,手下又养着这么多的兄弟。

    小相公敢开这个口,老子只能赌他有那个本事,这些天,老子没一天睡得安稳的。不过今晚可以高枕无忧了。”

    郑三爷瞄了瞄架子上的药瓶,贪婪的看了又看,“就凭这个药,也值千金了。有了这个,老子少死多少兄弟?”

    王六爷笑骂道,“你这个盐贩子,滚一边去。那是救了你王六爷的神药,想占张三爷的便宜,问问老子的这把刀答不答应?”

    超哥看着这两位大爷,自信满满的说道,“郑三爷您老别担心,王六爷别不服气,我要没那个本事,敢张这个嘴吗?”

    王六还是不太相信,“你小子瘦的跟个竹竿似的,风一吹就倒,还能练兵跟边军斗,你以为你是王大帅?你说说看,六爷给你参详下。”

    超哥好奇问道,“王大帅是谁?”

    王六被超哥的无知气的半死,“本朝名将王威宁你竟然不知道?真不知道你满肚子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超哥被王六喷的有些脸红,可是他确实不知道王威宁是谁,郑三爷这个时候却哈哈大笑起来,“老子可算是见到这个臭小子吃瘪的时候了。前些日子为了求你这臭小子出个主意,老子又是掀桌子,又是说好话,用尽手段,也没得逞,真是丢大人了。”

    又冲王六拱了拱手,“多谢老弟为我出了这口气。哈哈!”

    超哥被郑三爷的不厚道弄得哭笑不得,只好不理他,等着王六的回复,王六爷看超哥确实不知道,只好解释给他听,

    “你这小子会种痘,会整药,又是秀才,怎么会连本朝名将王越王大帅都不知道?真是奇怪呀。”

    说完就介绍起这位王大帅起来。

    王越是河南大名府人,进士出身,却不老老实实当着文官,喜欢抢武将的活,而且干的很不错。

    成化年间,官至兵部尚书,总制三边,领都察院并提督团营,先后取得好几次大捷,以威宁海大捷击杀小王子妻子满都海而名震天下,受封威宁伯,文武双全,是本朝第一名将。

    王六爷对这位王大帅很是敬仰,言语之中很是自豪,超哥听着他的介绍,虽然不是很了解,却有些担忧的说道,

    “确实是一位大英雄。不过我看王大帅进士出身,却受封伯爵,既管着都察院,又带兵为帅,这样干下去,不一定有好结果。希望别成为于少保第二。我就是随口一说,并没有攻击王大帅的意思,六爷可不要误会。”

    超哥说道一半,突然想起来王越王大帅可是王六爷的偶像呀,自己乱说他别成了于少保第二,不就是咒他吗?

    搞不好,王六爷掀了桌子,拔了大刀出来都有可能,超哥可就不美了。

    谁想到,王六爷先是一愣,人顿时有些沮丧,又有些期盼的说道,”小相公只言半句之间就看出来王大帅的不妙,真是厉害的紧。不知道有何办法救大帅于水火之中?”

    超哥也愣住了,说道,“我就是听六爷说王大帅任过这些要职才有所感触,王大帅到底怎么了?难不成真有什么危险?”

    王六点点头,有点伤感的说道,“大帅因为被御史告状,说他结交大太监汪直,现如今被夺爵除名,贬居安陆了。”

    超哥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大太监汪直我却是知道,现如今应该是在南京,当年可是权倾天下的大太监呀,没想到王大帅却与汪直结交。”

    王六爷发怒道,“小相公说的这是什么话?那汪直在三边监军,王大帅是为了大明江山,打蒙古鞑子,才不得已而与汪直交往,谁成想却被人误会,真是何等冤枉。”

    郑三爷看王六爷发火,连忙插话,转移话题说道,“小相公是如何从王大帅任过的那些职务看出王大帅危险的?老夫却是十分好奇。”

    偶像情结真是可怕,超哥连忙安抚道,“王六爷也不必发怒,就算王大帅与汪直交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丝毫不影响王大帅的赫赫声名。

    在我看来,那汪直虽然是阉宦,却在边疆屡立战功,他那西厂虽然跋扈,我也没有听说多扰民,这样看来这个太监虽然比不上三宝太监,却也算是一个良宦了。”

    郑三爷奇道,“那汪直名声那般差,屡兴大狱,连三元及第的商阁老都被他气的辞了官,你却说他是良宦,要是说出去别人绝不会相信,还以为你党附阉宦呢。”

    超哥看着两人好奇的眼神,却给两人各倒了一杯酒,“郑三爷,王六爷,请满饮此杯,听我慢慢道来。”

    超哥也是喜欢逛论坛的,对汪直这样的历史大名人当然知道,也有自己的看法。

    “刚才王六爷说起王大帅任过的官职,我就知道王大帅的下场不太妙。我虽然不了解王大帅,却看过史书。

    王大帅是进士出身,却带着兵,封着爵位,又管着都察院和兵部。文官干的活,武将干的活,他都能干,还都干的很好。

    在汉唐时期,这种现象就叫出将入相。汉代的周勃父子,唐代的李靖李绩,都是这样的人杰。

    可是自两宋之后,这样的人杰却越来越少了,好不容易出来个狄青,也被人迫害,到现在戏曲里面还在抹黑他。

    两位哥哥,可知道什么原因?”

    王六郑三爷两人极为讨厌超哥这种爱卖关子的恶习,王六爷状似去摸刀,郑三爷狠狠瞪了他一眼也不配合他。

    超哥讪讪的笑了笑,突然严肃起来,冷冷的说道,“因为每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都是这般文武双全的人杰,后来的人主和朝中大臣们看到出现了这样的人物,能不担心他们造反吗?”

第42章 夜半禁语() 
超哥这番话都是诛心之言,把王六爷和郑三爷都镇得不轻。两个人想了想觉得确实有些道理。

    说到底两个人都是基层的老百姓,顶多算是小土豪,对上层只有一种朴素的观点,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和后世键盘侠出身的超哥想比,他们的视野差的太多。

    超哥却是看的太高太深,又一知半解,还不接地气,他们是太接地气,却没办法看的更高。

    超哥今天来了兴致,臧否当今人物,感觉就像回到了前世在论坛上大杀四方。

    他继续说道,“王大帅就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能不被猜忌才怪。所以我听了他的官爵就知道结局不会太好。

    不过王大帅幸运的是,有于少保前车之鉴,他不会被冤杀。现在被贬,未尝不是好事。等国家有事了,他还可以复出。至于是不是勾结汪直,都只是借口罢了。”

    超哥笑着说道,“要说冤枉,那汪直岂不更加冤枉?”

    王六爷听了超哥这番话,也觉得有些道理,听小秀才说王大帅应该没事,他也就稍稍有些放心。

    不过对超哥那最后一句,很不以为然,“汪太监有什么好冤枉的?汪直那厮依仗先帝的宠幸,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引起天下公愤,最后被先帝发觉,贬斥到南京。可谓恶有恶报。”

    超哥听完,又转头问郑三爷,“郑三爷,您也这么认为吗?”

    郑三爷点点头,“这是天下人的共识呀,小相公,难不成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郑三爷现在对这个奇葩秀才感觉越发好奇。做事奇怪,想法更奇怪。

    超哥想了想,“我觉得汪太监不应该这么看,如果按照六爷所说,汪太监这样乱来,如此败坏皇家声誉,先帝应该重重处罚他才是吧,为什么还网开一面,只把他贬到南京?

    而且我听说南京是很多太监的养老场所,能不能说成是贬都未必可知。”

    王六爷和郑三爷相互看了下对方,都觉得超哥说的好有道理,他们竟然没法子反驳。

    “在我看来,汪直所做的都是先帝要他做的。只不过坏事做完了,先帝想着收拾官民人心,就把他当做替罪羊罢了。

    幸亏先帝为人还算厚道,要是跟太祖太宗那般,汪直估计早就没命了。”

    好吧,超哥的嘴炮杀伤力太过巨大,话语间涉及到三位皇帝,虽然大明没有文字狱,但是敢这么说的,好像也非常少,最起码谁知道了告他一个诽谤先帝绝对是可以的。

    王,郑二人也不知道怎么回复,只能默然不语。

    超哥看看他们的反应,也知道自己一时痛快,忘记了时代,说了过头的话,一时间就有点慌张,张了张口,但也不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